春季养生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四季养生的原则。

四季养生是指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和人体生理变化,采取相应的饮食、起居、运动等方法,以达到保健、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原则。

一、春季养生1.注意调节情绪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体也处于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中。

这时候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愉悦心情,避免过度忧虑和抑郁。

2.宜清淡饮食春天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加快,胃肠功能也会有所增强。

因此,春季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易消化的食物。

3.适当运动春天气候宜人,适合户外运动。

可以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缓和性运动。

4.保护肝脏春季是肝脏的养生时节,应该注意保护肝脏。

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西红柿等。

二、夏季养生1.避免暴饮暴食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加快,容易出现口渴、食欲不振等情况。

但是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夏季白天长夜短,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早睡早起,避免在午休时间睡过头。

3.适当运动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中暑等情况。

因此,在进行户外运动时要注意防晒和补水,并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运动。

4.保护心脏夏季是心脏的养生时节,应该注意保护心脏。

可以多吃一些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如绿茶、海带、紫菜等。

三、秋季养生1.调节情绪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

因此,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稳。

2.宜多食用温性食物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代谢减缓。

因此,应该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如姜、葱、蒜等。

3.适当运动秋季气候宜人,适合户外运动。

可以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缓和性运动。

4.保护肺部秋季是肺部的养生时节,应该注意保护肺部。

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如梨、苹果、百合等。

四、冬季养生1.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气温较低,人体代谢减缓。

因此,在冬季要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宜多食用温热食物冬季气温较低,应该多吃一些温热食物。

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捂秋冻,慎避外邪。

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一、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春季饮食养生的主要选择高热量的食物,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

饮食中除了大米白面之外,可以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夏季饮食养生主要以清淡为主,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多喝一些粥或者汤。

要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

解暑最好以茶水最佳。

秋季饮食养生,荤素搭配,多食清凉多汁的蔬菜水果,适量的补充蛋白质和无机盐饮食方面要以清热滋润为主。

冬季饮食养生,适量地进食高热量的饮食物,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加温热性食物以及增强体质的御寒能力。

二、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四季养生的根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中医理论中,人类的养生应该顺应四季的变化,就是人和四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得到健康。

三、四季养生的要点1、春季养生主要以养阳为主,养阴为其次,春季阳气升发,养生的朋友们应顺时而养,要注重重保护萌生的阳气,使之在体内逐渐充沛旺盛,春季应使气血润畅,精神愉快,这些原则主要从强肝方面着手,所以要养肝、强肝、利肝养生方法都可成为老年春季养生的主要内容和第一选择哦。

2、夏季养生的原则是养神、养心、养阳、夏季炎热,因此不仅要防署还要防凉。

大汗伤阳、损心,因此夏季应该注意室内的空气,要经常通风,多喝水,但不能喝过多的凉水,过凉容易伤阳,而致瘀血性头痛。

四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1、春季养生:春与肝相应,而怒伤肝,春季养生要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人的精神、气血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在饮食方面,宜食辛甘发散的食物,不宜食酸涩食物,因为酸味入肝,且具收敛的特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2、夏季养生: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精神要求神清气和,快乐欢畅。

饮食不可过于寒凉,否则会伤脾胃,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佳品,但不宜冰镇。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3、秋季养生:要顺应万物收敛之特点,秋气应肺,而悲忧易伤肺,应避免悲忧的情绪。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文章目录*一、中医四季养生知识1. 中医春季养生知识2. 中医夏季养生知识3. 中医秋季养生知识4. 中医冬季养生知识*二、中医养生的禁忌*三、中医养生的食物中医四季养生知识1、中医春季养生知识 1.1、御寒防风莫忽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

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1.2、饮食调养是关键: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1.3、锻炼运动很重要: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

动则养形,活则血流。

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

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2、中医夏季养生知识中医认为,夏季阳气旺盛,阴气也从夏至开始滋长。

养生应要顺应自然,一方面应保护阳气,不应让它过于旺盛而上火,另一方面也要滋阴调息,养护心脏。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是养心的季节。

炎热的夏季,更宜调息静心,“心静自然凉”。

听轻音乐是一个调自的好方法,轻音乐能舒缓气息,使心里得到平静,让心脏得到休息。

夏季,我们不忘皮肤的防晒,但后脑阳晒却被忽视了。

后脑是全身阳气最盛的部位,后脑经常晒太阳等于体内不断聚焦阳气,阳气过盛容易出现中暑症状。

所以出门应做到后脑的防晒。

夏季常会出现胃肠不适、乏力倦怠、头晕头痛等症状,中医称之为“疰夏”。

因此夏季饮食应采用清淡食材,宜吃冬瓜、萝卜、黄瓜、黑木耳、苦瓜、淡水鱼、养生茶及有利于和胃养胃的食物。

3、中医秋季养生知识秋季乃养生保健之最适季节。

首先要调饮食,可喝些绿豆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可食用鱼、泥鳅等肉类;其次要祛暑热,勿于烈日下暴晒,要及时补充水份,可多喝些淡盐水、菊花茶、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其三要防风寒,开空调或风扇不应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要注意睡眠充足,要注意劳逸结合,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一定要午睡,哪怕时间很短。

春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春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多种音乐疗法
尝试多种音乐疗法,如自然音乐 、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以满
足不同的心理需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中药汤剂方面,可以使用桑叶 、菊花、杏仁等中药材来清热 、止咳、化痰。
食疗方面,可以食用梨、蜂蜜 等食材来润肺、止咳。
消化不良的中医药保健
春季是肝气旺盛的季节,容易出 现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中医药 保健可以通过中药汤剂、食疗等
方法来缓解症状。
中药汤剂方面,可以使用山楂、 神曲、麦芽等中药材来消食、健
泡脚的中药材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舒缓神经、活 血化瘀、祛湿排毒等功效的中药 材,如艾叶、红花、生姜等。
01
02
泡脚水的温度
泡脚水的温度应适中,不宜过烫 ,以免烫伤皮肤。
03
04
泡脚的容器
泡脚的容器最好选择深一点的木 桶或搪瓷盆,以便于浸泡到小腿 部位。
05
中医药养生的精神调养
春季养生的情志调节
情志调节
睡前放松
睡前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 ,如泡热水澡、听轻音乐 、阅读等,有助于入睡。
避免刺激性物质
避免饮用咖啡、茶等刺激 性物质,以免影响睡眠质 量。
春季养生的音乐疗法
选择合适的音乐
选择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 ,有助于调节情绪、放松身心。
定时聆听
定时聆听音乐,如每天早晨或晚 上,让音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复和再生。
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
过度饮酒和过度劳累都会 对肝脏造成损害,应尽量
避免。
春季养肺的饮食调理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
多喝水
多吃润肺食物
增加维生素A和维 避免吸入有害物

经典的春季养生短信问候客户大全

经典的春季养生短信问候客户大全

经典的春季养生短信问候客户大全1、春季养生需八养:养阳,饮食平补清补;养阴,远离生冷食物;养气,豉枣祛痰健脾;养脑,香蕉橘子有益;养脾,性温之品为宜;养胃,菠菜豆类远离;养肾,山竹黄瓜必需;养“热”,花生核桃补给。

春季做好八养,愿你养出福气,养出好身体!2、一杯温开水滋润你的肠道,一个红苹果驱除疾病的围绕,一颗绿蔬菜送来及时的关爱,一口早春茶阻挡不必要的伤害。

初春养生,健康终生。

3、春临春困即睡觉,睡前泡脚缓疲劳。

足底按摩活血脉,按摩鼻翼不感冒。

山珍海味高压煲,葱姜大蒜宜凉调。

杂粮煮粥放蜜枣,天天都吃猕猴桃。

春季养生,美容可以睡出来,健康可以吃出来。

祝您安康!4、春季驾到,靓汤为健康护航;养心安神,枸杞红枣鸡蛋汤;排毒养颜,鲜虾芥菜炖菜汤;滋阴补气,茶香鸡汁鱼片汤;养肝护肝,萝卜枸杞羊肉汤。

愿你享受着这美味的四汤,过个舒心快乐有健康的春季。

5、养生道有道,素食把肝保;补充维素C,水果和青椒;大蒜常生吃,病菌逃夭夭;鼻翼多按摩,通络抗感冒;人勤春来早,锻炼不可少;颐养身心,健康不老。

6、春逝春残易伤感,我的祝福最温暖。

忧郁体弱常锻炼,打开心结不失眠。

流行歌曲请随便,山歌对唱两地甜。

草木泛绿青满山,放开歌喉可问天。

跑马溜溜跑马山,送你快乐用急件。

春季养生,快乐冲锋。

烦恼疾病,无影无踪。

祝您安康!7、暖春来到,增加运动量,以微汗为宜;新陈代谢始旺盛,饮食清淡为宜;风寒之气乘虚而入,预防感冒为宜;疏通经络好精神,情绪以快乐为宜。

祝健康如意!8、暖春多吃三种豆:蚕豆,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豌豆,富含氨基酸,发育有好处;荷兰豆,抗菌又消炎,美容且养颜。

暖春来到,愿你身体好,心情更好!9、春季滋补宜喝汤,养肝护肝更健康,疏肝解郁瘦肉汤,平肝熄风猪骨汤,护肝除湿草鱼汤,养肝明目猪肝汤,酒后喝碗热面汤,烟酒少用更健康!祝你平安!10、"春天是一首诗,它蕴含着我们的风华正茂;春天是一幅画,它展现着我们的斗志昂扬;春天是一壶酒,它酿造着我们的自信拼搏。

四季保健养生食谱

四季保健养生食谱

四季保健养生食谱
1. 春季养生食谱:
- 早餐:蔬菜水果沙拉、燕麦粥、川贝蜜枣茶- 午餐:绿豆蔬菜汤、清蒸鱼、蒜香西兰花- 下午茶:蜂蜜柠檬水、水果拼盘
- 晚餐:番茄玉米鸡汤、蒜蓉烤虾、蒸蔬菜- 宵夜:酸奶、黑芝麻糊
2. 夏季养生食谱:
- 早餐:燕麦奶昔、水果沙拉
- 午餐:凉拌黄瓜、清蒸鲈鱼、西红柿蛋花汤- 下午茶:冰镇柠檬茶、凉拌蔬菜丝
- 晚餐:凉拌豆腐丝、清蒸虾、凉拌海带丝- 宵夜:绿豆汤、凉拌花生米
3. 秋季养生食谱:
- 早餐:南瓜粥、蔬菜包子、菊花茶
- 午餐:红烧肉、糖醋鸡腿、青菜豆腐汤
- 下午茶:糯米藕片、枸杞红枣茶
- 晚餐:砂锅鸡、炒苦瓜、香菇汤
- 宵夜:核桃糊、花生米粥
4. 冬季养生食谱:
- 早餐:黑米粥、煮鸡蛋、红枣薏米粥
- 午餐:红烧猪蹄、炖排骨汤、蒜蓉炒芥兰
- 下午茶:姜汤、炸香蕉
- 晚餐:清炖鸡汤、红烧鲜鱼、炒年糕
- 宵夜:热豆浆、花生糊
以上四季养生食谱旨在提供健康营养且适合季节的食物搭配,可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春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课件

春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座课件
春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讲 座课件
目录
• 春季养生概述 • 春季常见疾病及预防 • 中医药在春季养生中的应用 • 春季运动与养生 • 春季情志调养与心理健康 • 春季作息与饮食调整建议
01 春季养生概述
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养生的重要性
01
02
03
顺应自然规律
春季是万物复苏、生长的 季节,人体也应顺应自然 规律,进行养生保健,以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保持室内空 气清新;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出现过敏症状 及时就医。
常用抗过敏药物
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春季胃肠道疾病的调理
春季胃肠道疾病的原因
01
春季气候多变,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饮食不洁或暴饮暴食
也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调理方法
02
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清
祛湿排毒
春季湿气重,易导致身体困重,中 药如茯苓、白术等可祛湿排毒,减 轻身体负担。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针灸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的目的。春 季针灸可注重疏肝理气、调和气
血的穴位。
拔罐
拔罐可祛除体内湿气,疏通经络 ,缓解疼痛。春季拔罐应注重祛
湿排毒,减轻身体困重感。
培养兴趣爱好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转移注意力, 缓解不良情绪。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 持良好的心态。
06 春季作息与饮食 调整建议
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
早睡早起,与太阳同步
春季日照时间逐渐延长,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早睡早起 。
午后小憩,养精蓄锐

春季养生知识ppt课件

春季养生知识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提升
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自信心 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持。
06 春季疾病预防与 控制
常见疾病预防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 提高免疫力。
消化道传染病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与患病者共用 餐具。
05 春季心理调适指 南
保持良好心态方法
积极乐观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保持向上的 精神状态。
知足常乐
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懂得满足和感恩。
自我激励
设定合理的目标,通过自我激励来保持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缓解压力有效途径
倾诉交流
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倾听他们的 建议和支持,减轻心理负担。
春季养生可以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 活质量,让人更加健康、快乐地度过 春天。
调节身体平衡
春季身体容易出现失衡状态,通过养 生可以调节身体平衡,保持健康状态 。
02 春季饮食养生
饮食原则与禁忌
饮食原则
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注重营养 均衡,适量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 的摄入。
禁忌食物
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生冷 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减肥塑形。
太极拳
适合中老年人群,有助于调节 呼吸、增强内脏器官功能、提
高身体平衡性。
瑜伽
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有助于 舒缓身心、提高柔韧性、增强
肌肉力量。
运动注意事项
热身运动
在进行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 动,如伸展肢体、活动关节等
,以避免运动损伤。
适量饮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养生
1《黄帝内经》给予的春季养生启示
1.1春天是阳气上升的季节,是自然万物之生、长、化、收、藏中“生”的阶段,为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我们养生的核心内容是养“生气”,而如何养“生气”呢?一则阳气上升,我们要促进阳气的生长,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二则,我们人体中的肝脏与春气相应,促进肝气的生发、疏泄亦是我们养“生气”的重要方面。

1.2启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养生重要方法
2.1《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真,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
3春季养生要领
3.1睡眠要减少
3.1.1《内经》要我们在春季应“夜卧早起”,即晚睡早起。

过了冬季,白天时间延长,夜晚缩短,按照《内经》的理论,我们也应该顺应这种昼夜的变动规律,适度减少睡眠,增加活动时间。

因为,人体阳气的生发和闭藏的状态,是与睡眠密切相关的,当我们清醒时,阳气行于表、行于外,当我们入睡时,阳气行于内、行于脏,因此,要想使人体的阳气象自然界的阳气一样能够生发,就要减少睡眠时间,睡眠过多,极易使人体的阳气郁滞体内,不利于“春夏养阳”。

但古代医家也强调,虽然春季要“晚睡早起”,早起也不要早于鸡鸣的时段,即不要在5点前起床;晚睡不要晚于半夜子时,即不要在晚上11点后再睡,否则,也会对人体健康不利。

3.2运动要增加
3.2.1《内经》在春季的养生指导中提出“广步于庭”,即要在庭院内大步流星的散步,这样一则可以通过运动长养人体的阳气,因为阳气主动,运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适度的运动对人体的阳气有长养的作用,运动本身,符合“春者,蠢也,动也”的本意;二则通过观赏自然环境中的新绿,达到疏达主令之肝气的目的,这是春季养生气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为《内经》认为,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的声色气味均可以入通于人体的五脏,与不同的脏腑存在着不同的入通关系,青绿色是可以入养肝脏的。

多看绿色,多运动,可以舒肝养肝。

3.2.2我们现代人,自然不必拘泥于庭院散步的方式,晨起跑步、郊外踏青、周末放风筝、爬山、骑自行车等,均是极好的运动方式,对阳气的生发、肝气的疏达,皆有良好的促益作用,这样可以最有效的预防春季的一种多发病-抑郁症的发生。

3.3衣着要宽缓
3.3.1按照《内经》理论,人体的阳气总是不停的向上向外发散,同时又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中六条阳经均聚集在头面部,因此,头发和衣着的状态便对阳气的生发有一定的影响,要生发人体的阳气,就必须使头部以及外周皮肤处于舒缓、放松的状态。

3.4要“春捂秋冻”
3.4.1春天气候变化较大,乍暖乍寒之气象经常出现,很多人在春暖乍到时便开始减衣换装,但气温一反复变寒就会出现外感,因此在穿衣方面还要做到衣服不可顿减。

这就是民谚中所谓“春捂秋冻”中的“春要捂“的含义,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主张春穿衣宜于“下厚上薄”,即下身的衣物要比上身减慢些,这样可以既养阳又收阴,是一种两全之法。

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其中“避风如避箭”与“加减逐时衣”,均可以理解为春季的养生要求。

3.5情志戒“郁怒”
3.5.1作为春季的精神调摄,《内经》的要求是“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即对待小动物类,要少杀生,多放生;对待周围的亲人、朋友,要多给与、多关爱,少索取;对待下属,要多赏赐、多奖励,少惩罚。

通过这些行为,意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人心情愉快,即“以使志生”。

3.5.2《内经》在精神情志方面似乎笔墨尤重,说明春天的精神调摄是所有的养生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是由于春季肝气主令,通过良好的精神调摄,可以促进肝气的升发舒达,肝气舒畅则对周身气机的调畅有重要的促益作用,从而维持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

3.5.3各种不良的情绪在春季均易伤及肝脏,而春季我们尤其要注意不要“动怒”,因为情绪与五脏之间也有对应入通关系,“怒”为肝主的情绪,暴怒最易伤肝,迫使气血上逆,再与阳气升发的季节相合,极易出现肝阳勃发,而见到头晕目眩,急躁易怒,甚至晕厥等,即相当于高血压病,或脑中风病。

从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来看,春季确实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

而情绪“郁结”亦为春季的大忌,因为情绪郁结会导致肝气郁而不发,加重全身的郁滞症状,不但使阳气难以生发,而且,极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病。

4养生与饮食
4.1养生与饮食的关系
4.1.1《黄帝内经》中有关饮食的理论不下四十余篇,透析出中医学和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机密相连的关系。

《养老寿亲书》“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4.2饮食调养原则
4.2.1“饮食有节”;“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4.2.2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4.3食物的“四气(性)”
4.3.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

4.3.2四性:温热寒凉平
认识温热寒凉:凉为寒之初,寒为凉之极;温为热之初,热为温之极。

认识寒热食物:寒性食物:冷色食物大多是寒性的;水中的;苦的;冬天成熟的。

热性食物;暖色的食物大多是热性的;
寒热特性:寒性食物具有清热解毒、清热泻火、清热通便、清热燥湿等的作用,可以补阴;热性食物具有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益气补中、补肾壮阳的作用,可以补阳。

温热寒凉饮食原则:”寒伤阳,热伤阴““热则寒之,寒则热之”
生冷热烫饮食原则:《灵枢经*师传》“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适中”;唐孙思邈:“寒不冰齿,热不灼唇”
生冷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轻者咳嗽气喘,重者腹泻便溏;太热的食物容易烫伤胃脘,咽喉,经常饮食会导致咽喉癌、食道癌。

4.4食物的“五味”
4.4.1“气生于天,味成于地。

”“谨和五味”
4.4.2五味、五脏、五行一一对应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

此五味之所合也。

相生相克:肝病禁辛吃咸;心病禁咸吃酸;脾病禁酸吃苦;肺病禁苦吃甘;肾病禁甘吃辛
4.4.3五味与季节一一对应
春季:减酸增甘以养脾;夏季:减苦增辛以养肺;长夏:减甘增咸以养肾;秋季:减辛增酸以养肝;冬季:减咸增苦以养心。

5春季饮食
5.1补气血、助生长、调出白里透红:山药、香菇、糯米、蜂蜜、红枣、枸杞、黑芝麻、核桃、桂圆、黑豆、黑木耳、红糖、红豆等。

5.2更要健脾胃:惊蛰后春意浓肝气旺,因木克土易伤脾,“减酸增甘以养脾”。

山药、红枣、益元八宝粉、红豆山药粥、红枣粥、红豆粥等
5.3清火排毒/瘦身计划:香菇、黑木耳、绿豆、糙米、薏仁、百合、莲子、清润喜食、绿豆百合粥、绿豆莲子粥等
5.4改善“春困”:莲子、扁豆、银耳、香米、枸杞、黑米、燕麦、玫瑰花、菊花等
5.5三春饮食各不同:早春多吃温性食物辛温散寒;仲春多吃大枣、山药等甘性食物滋补脾胃;晚春多吃绿豆、红豆、百合、薏仁、绿色蔬菜等平性清淡食物利湿清积热。

6春季养生口诀
6.1早春阴寒渐退去,阳气渐开始生发,
6.2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末莫离它,
6.3性寒食品少吃些,以防阻遏阳气发。

6.4仲春肝亢可伤脾,影响脾胃运化差,
6.5适当进食枣和蜜,滋补脾胃食锅巴,
6.6避免过酸和油腻,饮食应该易消化。

6.7暮春吃得要清淡,体内积热要防范,6.8绿豆赤豆酸梅汤,蔬菜水果加绿茶,6.9大辛之品皆应避,化火变疮危害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