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十课第1课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进程的特点 (1)长期性: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2)不平衡性:小康社会的建成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 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国建 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 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思维提升] 辨一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全国人民同时达到 小康水平。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康社会建设是一种不 平衡的发展过程,不能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全国 人民同时达到小康水平。
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如果你是一位广东富裕农 村的党支书,你将如何带领全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继 续发展经济,特别注意提高困难群众的收入;要提高社 会保障水平;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保护耕地等。要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不是单纯的经济发 展,要注意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3)不平衡: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 体之间的小康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即时应用] 1 .对目前正在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 ) A.属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小康社会 C. 是全体人民实现比较富裕型消费的全面小康社会 D.是城乡居民实现同步富裕的全面小康社会
解析:全面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 因此 A 项正确。其他三项说法都存在错误。 答案:A
2.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 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 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 步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 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 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0.1【教学设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来说,十分重要。
本框题,设计两个目录。
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接着具体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展示总体小康的成果,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第二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一目录是本框题的重难点把握。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在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
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距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了解思考: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新课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探究一】①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②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③你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1)展示小康一词的由来(2)“三步走”发展战略(展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十二页,共48页。
第四十三页,共48页。
第四十四页,共48页。
第四十五页,共48页。
第四十六页,共48页。
第四十七页,共48页。
第四十八页,共48页。
第二十九页,共48页。
第三十页,共48页。
第三十一页,共48页。
第三十二页,共48页。
第三十三页,共48页。
第三十四页,共48页。
第三十五页,共48页。
第三十六页,共48页。
第三十七页,共48页。
第三十八页,共48页。
第三十九页,共48页。
第四十页,共48页。
第四十一页,共48页。
第一页,共48页。
第二页,共48页。
第三页,共48页。
第四页,共4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五页,共48页。
第六页,共48页。
第七页,共48页。
第八页,共48页。
第九页,共48页。
第十页,共48页。
第十一页,共48页。
第十二页,共48页。
第十三页,共48页。
第十四页,共48页。
第十五页,共48页。
第十六页,共48页。
第十七页,共48页。
第十八页,共48页。
第十九页,共48页。
第二十页,共48页。
第二十一页,共48页。
第二十二页,共48页。
第二十三页,共48页。
第二十四页,共48页。
第二十五页,共48页。
第二十六页,共48页。
第二十七页,共48页。
第二十八页,共48页。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教学设计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全面小康的蓝图课时一课时课标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知识与能力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过程与方法“四步”六环的方法教学重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自学用题教学流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情景导入歌曲《好日子》导入。
说一说家乡的发展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自主学习1、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包括五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目标。
3、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将会实现伟大的复兴。
4、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
自学课本P105-P109内容,独立完成自学提的内容。
各小组长汇总不会、不理解的问题。
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108页相关内容,说一说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
2、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新三步走”战略,说一说内容是什么?3、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是什么?4、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是什么?5、十八大报告中对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新提法是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长做好记录,组织好本小组的讨论,并发言。
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补充。
各小组长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巩固练习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将是:()①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②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④全国人民生活同步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有人说,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起了高楼大厦,开起了小轿车等等,我们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
高中政治第10课第1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达标与提升新人教版必修1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1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的实现。
(1)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________明显提高。
(2)特点:________的、________的、发展很________的小康。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时间:到本世纪2020年。
(2)特点。
①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②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答案:一、1.(1)生活质量(2)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广东省社科院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最新出炉了一份关于粤东西北财政政策的分析报告。
报告分析了目前粤东西北的现状,粤东西北县域GDP只占全省的12.4%;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39%,全国平均水平的56.4%。
粤东西北12个地市,面积约占全省的七成,人口接近5 00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
如果把粤东西北看作一个整体,其人均GDP将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
思考:请你对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做出简略判断。
提示:①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②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艰苦奋斗。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经济________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学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______国家行列。
________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政治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解析:全面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 因此 A 项正确。其他三项说法都存在错误。 答案:A
2.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 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 康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强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 步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 缩小各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 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的
(3)不平衡: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 体之间的小康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即时应用] 1 .对目前正在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理解正确的是 ( ) A.属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小康社会 C. 是全体人民实现比较富裕型消费的全面小康社会 D.是城乡居民实现同步富裕的全面小康社会
1.教材 P85 【提示】(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这个民族乡人民的 收入增加,交通更加便利,娱乐方式较从前更加丰富, 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当地人民的艰苦奋斗,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等。
③政治文化: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 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④社会建设: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 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⑤国际作用: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 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学习目标 1.识记总体小康的表现、特点。明确全面小 康的特点、目标 2.把握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比较总 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重点、难点) 3.理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方面的新要
十课 第一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一、课题: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使学生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过程性目标: 通过探究使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及本地经济建设的现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越性。
使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四、教具和手段:练习册,黑板,ppt五、教法学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机整合,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综合活动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七、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和手段是什么?(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新课:新世纪新气象,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新名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新名词始终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的同学可能要说:我们早就实现小康了,怎么还有一个小康目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有关小康的话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ppt展示)“三步走”战略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 1981 ~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 1991 ~ 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必修1:第十课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①③④
人 教 版 必 修 一 · · 新 课 标 政 治
1.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 建设“三步走” 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们实 现了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即( ) A.解决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华 西 村 一 瞥
想一想
昆山人、华西人生活的巨大 变化说明了什么?
总体小康社会的成就:
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 化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 再由温饱到小康的的历史性跨越。这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 史上的一个里程式碑,是人类历史上的 一个奇迹。
3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观点 正确的是( ) 人 ①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 版 ②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必 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修 一 ③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新 ④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课 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政
中国
日本
5.74
5.39
2
3
日本
39731
17
中国 3677 99 注:世界平均水平31799
材料2: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等级
人均GDP (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应用示例2: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 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 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 ( )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更全面——经济、政治、 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 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 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 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 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 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 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 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版)◆
1.小康社会 (1) 总体小康。①实现时间:到 20 世纪末,我国实现 “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水平。②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 量明显提高,________从此得到解决;消费结构由 ________ 向小康型过度,部分向________消费迈进。从宏观上看,国 家的____________大大增强。③特点:我们已经达到的小康, 还是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__的小康。所谓低 水平主要是指我国经济的 ________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 就 是 目 前 的 小 康 基 本 上 还 处 于 __________ 的 满 足 , 而 __________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 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 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吃饭问题 温饱型 比较富裕型 整体经济实力 低水平 不全面 发展很不平衡 人均水平 生存性消费 发展性消费 返回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答案:A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全面小康,广东先行 背景材料:
2009年10月份在广东省举办 “ 第三届中国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科学论坛广东峰会 ” ,以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为主题,讨论和研究中国农村建设的新课题,旨在推动 全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论坛峰会将进行评 选建设小康社会致富明星人物、创新人物、三农人物、 标兵人物、文化人物和农民工致富人物,并表彰一批先 进的县、乡、镇领导或领导集体为小康社会建设作出突 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社 会 不 发 同 展 点 状 态 相同 点 发展很不平衡。目前,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 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 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 在全国也没有全面达 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 到。地区之间、城乡 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 之间、不同收入群体 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将 之间差距不小 惠及十几亿人口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 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制定的21世纪 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 不同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 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4.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 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应用示例1: 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 康到全面小康是 ( )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②21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 要步骤 A.①② C.②③ 金品质•高追求 B.①③ D.②④ 我们让你更放心!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 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民生、生态文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 要求,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 (1)_____ 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 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 一番。科技进步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到 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更高水平——较高标准的 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 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 裕
不 同 标准 点
低水平——低标准 的小康。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只有 800多美元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意义 精讲阐释 (1) 必要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 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小康。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也是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2) 重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 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扩大内需,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物质极大丰 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答案:D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精讲阐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 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 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 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 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1课时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①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 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② 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知识目标 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③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意义。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分析点拨: 1.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 段。我国已经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 步和第二步,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 2.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 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但是 目前的小康还是总体小康,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 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解析: 本题考查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施步骤 的识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 21 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 目标,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 骤。③与题干的叙述颠倒了,所有制改革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①表述不正确,不断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2.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总结了过去取得的历史经验,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 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一成果从经济上看主要体 现了 ( ) A.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的道路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解析: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是共同富裕的表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 答案:A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 题的能力。 (3)情感、态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 度 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 与价值观目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标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生 不 活 同 质 点 量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 费的小康。不全面,包 含两层含义:一是覆盖 的人群不全面;二是消 费的内容不全面,基本 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 满足,而发展性、享受 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满足, 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 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思想政治•必修1•(配人教版)◆
创新试题 1.国家为我国社会发展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宏伟蓝图,这是 ( ) A.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表现 B.共同富裕原则的要求 C.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表现 D.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体现 解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不是宏观调控的表现, 是共同富裕原则的体现,C、D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 答案:B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