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的中国民法华丽转身与曲折发展——中国民法一百年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中国民法: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中国民法: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中国民法: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梁慧星
【期刊名称】《中国改革》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前段时间,个别法理学教授对正在制定中的物权法发难,指责物权法草案起草人“奴隶般抄袭资产阶级的法律”。

要反驳责难,必须后退一步,探讨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在内的中国民法本身究竟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梁慧星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3
【相关文献】
1.百年中的中国民法华丽转身与曲折发展——中国民法一百年历史的回顾与展望[J], 杨立新
2."何处去?"——再论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J], 吴冠军
3.中国民法应如何确定自身任务——关于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几点思考 [J], 谢春艳
4.国家财产权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论中国民法典财产权总则篇的设置 [J], 鲍家志
5.中国法学研究人员向何处去——读邓正来长篇论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J], 钱大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发展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发展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人 文法制
・2 ・ 29
新 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发展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张 文 可 ( 州 大 学法 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 0 0 ) 郑 50 1
摘 要 :人类文明历史发展到今天 已经雄辩有力的证明 , 民法是一个博大精 深的体 系位 , 我
从民法调整着手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社会规范来看民法是属于实体法而不是程序法就民法的适用范围来针在此背景下过大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新的民法典起草工作1964看的话民法是实行于一国的国内法律属于国内法而不是国家法就民月形成了民法草案试拟稿包括总则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流转三编法的法律效力而言民法是属于全国范围内平等主体间一般适用的法律共计262条遗憾的是这次民法起草工作因为之后的四清运动而属于普通法而不是特别法
国 民法 对 于 保 障我 国人 权 , 范现 代 市场 经 济 活动 , 护 社 会公 平 正 义 , 障 和促 进 民 主 政 治 的 发展 , 进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的建 设 具 有 重 规 维 保 促 要意义。基于此 , 对于新 中国成 立以来民法的发展历史和脉络的总结梳理 具有重要 意义 , 文在 此基础上 , 本 分析 了中国民法发展 的趋势 , 使 得本文的研 究既具有理论 意义, 也有较 高的 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民法; 法律体 系; 发展趋势 ; 平等 ; 自愿 ; 诚实信 用 中图分类号:F D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6— 2 X( 0 1 0 10 0 6 2 1 ) 2—0 2 0 2 9— 2
民法 及 其 在 我 国 法律 体 系 中 的地 位 与 作 用 分 析 关 于 民法 (iil 的 具 体 概 念 上 法 学界 尚存 在 一 定 的分 歧 与 争 议 , c la v w)

论民法的发展历程

论民法的发展历程

论民法的发展历程民法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法律学科,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家庭姻亲关系、合同、债务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法也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和演变,本文将探讨民法的发展历程。

一、自古以来的民法中国早期的民法主要是基于《礼记》、《周礼》、《鲁礼》等经典法典来规定的,它们主要的法律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

唐代的大明律是中国古代民法的首次成文立法,它收集了长达千年间各朝代法律条文,并进行了整理和编辑,成为了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法典之一。

在西方,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法律制度是古代民法的代表,它们主要包括个人、家族、比例、合同、财产等领域。

罗马帝国的《民法大全》可以说是目前现代民法体系的奠基之作,它对现代民法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民法的近代演变自17世纪以来,欧洲国家开始逐步发展现代化的法学思想,这种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法治”,法学家对民法的研究也从律例转化为原则和条约的解释和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更多和更广泛的法律问题引起了法学家们的关注,许多新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得以诞生和完善。

20世纪初,起草了许多重要的民法制度和法典。

最早的成功案例是瑞士民法典,它是针对家庭和私人关系制定的。

接下来,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始制定自己的民法典,如德国、法国和日本等。

三、我国的民法演化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民法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第一批法律文献先后颁布,中国真正开始了现代化的民法建设之路。

1986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会议上,通过了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新的通则就社会发展中需要明确规定的婚姻、家庭、继承、代表权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和条款。

200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关于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了我国民法制度的完备性。

在2016年,我国的《民法总则》正式颁布实行,这标志着我国的民法总体走向完成,统一了民法的基础和框架。

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律令制度。

在这个时期,各个朝代都有颁布不同的法典。

然而,这些律令大多数情况下只对统治者和官僚集团生效,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法律适用情况并不普遍。

到了清朝,首次编纂了《大清律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民法典。

该律例对明清两代的刑法、民法进行了总结和规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随着西方法制思想的传入,民法的发展得到了强化。

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行法制改革,建立了现代民法的框架。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孙中山提出了平等保护法律权益的
原则,标志着个人权利在民法中的重要地位被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

1954年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首部民法通则。

该通则规范了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合同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民法立法提供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一步完善了民法的制度框架。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使我国民法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在新时代,我国民法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化。

2017年,十三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是对我国现行民法体系的一次重大修订。

此外,为进一步完善我
国民法,我国正在进行民法典的立法工作,预计将于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

总之,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律令制度、清朝律例、近现代的法制改革和改革开放等阶段。

随着中国不断发展,民法不断更新,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法的发展、挑战与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法的发展、挑战与展望

关键词: 形式理性/价值体系/实质正义/综合立法内容提要: 我国民法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本文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四个挑战,即民法的形式理性和实质正义、技术性和社会性、体系化和分散化以及高科技与民法的保守性之间的矛盾给民法带来的新课题。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民法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预见,即原则与规则的疏离、综合立法的兴起以及面向裁判的立法学。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其中,尤以民法的发展成就最为瞩目。

无论是民法学理论、民事立法,还是民事裁判,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精、从零散到系统、从制度引进到价值普及这一有机发展过程,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在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复杂化、全球化和技术化的今天,民法的价值和功能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考验,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基于此,本文拟在系统回顾我国过去三十年民法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民法所面临的挑战,进而尝试分析我国未来民法学及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以供商榷。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法发展的主要成就1、外域民事制度的系统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法发展的最突出成就在于,引进确立了民事各领域的多项制度。

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先后制定了民法通则、土地法、房地产法、担保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公司法、物权法等20多部重要的民事法律,并以惊人的速度基本构建了以民法通则为统领的现代中国民法体系。

自2002年民法典的制定开始酝酿以来,各项民事基本法律制定的步伐开始加快,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正式系统地确立了我国的财产归属与利用制度。

侵权法目前正处于草案起草讨论阶段,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台实施。

另外,人格权法也正处在热烈探讨和研究过程中,相信在侵权法颁布后不久就会提上立法机关的立法议程。

总体而言,民事立法成为这一阶段的主旋律,民法学研究也基于为立法提供理论支持,而系统地对民法诸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外域民事制度的引进上,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民法理论和民事立法由早期完全关注大陆法系的民事制度,逐渐过渡到同时借鉴英美法系的相关制度。

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当前,民法学界对制定民法典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立法机关也将制定民法典列入立法规划之中。

这对于促进我国民事立法的完善,加快民法典的制定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中国民法的历史,剖析中国民法的现状,对中国民法的未来作一展望。

一、中国民法的历史清末法制变革前的中,国民法在清末法制变革以前,中国民法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应当说,中国古代的刑法是相当发达的,它的科学性和周密性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中国古代的民法却远没有刑法那样发达,没有形成系统、完整和严密的体系,没有独立的民法典。

尽管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法典的编纂,各朝代都制订有法典,但这些法典大都是刑法之规定,其中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亦采取刑罚的手段调整之,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

综观中国古代民法,可以看出:1中国古代民法观念不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2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法法典化极不发达,与罗马法及后来的大陆法系相比,相去甚远;③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

造成中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政治原因。

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专制政体将立法的重点主要放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上,封建统治者更习惯于运用刑法或行政法手段调整各种社会关系。

在封建专制政体下,封建统治者无视私人之间的权利关系,这就便民法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经济原因。

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度下,“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根深蒂固,统治者也实行“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致使商品交换极为贫乏和简单,这就严重抑制了以调整商品经济关系为主要对象的民法的发展。

思想原因。

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立国的指导思想,儒家所倡导的“重义轻利”,严重限制了人们在物质利益方面的正当要求,甚至鄙视“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们的权利观念极为淡薄,因此,对作为权利之法的民法自然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从而为中国民法的发展设置了严重的思想障碍。

王利明-中国民事立法的成就与展望

王利明-中国民事立法的成就与展望

中国民事立法的成就与展望作者:王利明关键词:物权法民法典合同法建国60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世界历经数百年才完成的道路。

而在整个法制建设进程中,民事立法的成就尤为明显和突出。

新中国建立后在废除“六法”的基础上,从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开展民事立法,并逐步构建新中国法律体系。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宣布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民事法规,如《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把党和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法律化。

尤其是从1954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门的班子开始民法典起草工作,并于1956年12月完成民法草案。

该草案主要借鉴前苏联民事立法经验,分为总则、所有权、债、继承四编,共525条。

但由于当时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一大二公”经济政策,再加上极“左”思潮的影响,民事立法受到极大影响。

尤其是在文革开始后,民事立法完全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使法制建设重新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民事立法也取得了同步发展,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民事立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基本民事法律制度得以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大批民事基本法逐步颁行。

从1979年以来,在主体制度方面有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

在合同法方面先后颁布了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 1999年又通过了合同法,结束了三法鼎立的局面。

在物权法方面,有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尤其是1993年开始起草物权法,历时13年、经历8次立法审议,最终通过,奠定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体制。

在知识产权法方面制定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

在亲属法方面,有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法律。

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

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

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内容提要】我国的民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最先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和婚姻法;在国民经济恢复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有相应的民事立法;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事立法有了很大发展,使民事立法系统化了。

新的民法典正在加紧起草过程中。

【摘要题】立法研究【关键词】民法/建构/发展/完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民事立法在废除了国民党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不同时期的情况,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一、新中国建立后最先颁布的两部大法为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问题,废除封建制度,需要制定法律来巩固胜利成果。

为解放农村生产力、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党和政府在总结各个革命根据地土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1950年6月28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立法主旨在于“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同时规定“保护工商业,不得侵犯”,“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等等。

该法颁布后,在广大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到1952年冬,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之后,政务院于1950年10月又通过了《新区农村债务纠纷处理办法》,该规定废除了解放前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欠地主的一切债务。

为破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1日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国开始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这部婚姻法是党领导中国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反封建斗争,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的反封建斗争经验的成果之一,它为以后婚姻法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工商业与房屋的民事立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党为彻底清除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迅速恢复国民经济,颁布了大量的民事法律和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辉 煌 , 造福 于 2 世 纪 的 中国人 民。 1
关键 词 : 中国民法 ; 百年历 史; 清民律草 案 ; 国民律 草案 ; 大 民 民国民 法典 ; 满 洲 国民法 ; 伪 当代 中 国民法
中图分 类号 : 9 3 文献 标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8—6 5 (0 1 0 0 0 2 D2 A 10 9 1 2 1 )3— 0 1— 3
( ) 中国古代 民法 的哀婉 告别 一 与
张晋藩 等为代 表 。梅 仲 协认 为 : 我 国春 秋 之 世 , “ 礼 与 刑相 对立 。刑 为震 服 庶 民之 工具 , 礼则 为贵 族 生 活之 规 范 。礼 所规 定之 人事 与亲 属二者 , 详备至 , 周 远非 粗 陋之罗 马 十二表 法所敢 望其 项背 者 。依余 所 信 , 为世 界最 古 最完 备 之 民事法 规 也 。 ¨ 张 晋藩 礼 ”

法 典 当中 , 自成 律令 条 例 , 历 了从无 到 有 、 或 经 由简 到繁 的发 展 过 程 。 孔 庆 明认 为 : 根 据 社 会 发 展 ” “ 的 客观规律 , 凡是有 财产 流转 和商 品交换 的地 方 , 必
整 。中国社会 从 商朝 开 始 进 入 奴隶 社 会 出 现法 律 ,
11 年 1 91 0月 2 6日, 就 是 清朝 最 后 一 年 的宣 也 统 三年 九月初 五 日( 亥 年 九 月初 五 日) 《 清 民 辛 ,大
的经验 , 积极 建议 变 法 维 新 , 受 外 国法 律 , 学 东 继 西 渐, 维新 图强 。终 于在 10 9 0年 及 其 后 , 廷 决 定 实 清 行 新政 改革 , 酌 外 国法 律 , 订 律例 。 自此 , 始 参 改 开 了中 国的变律 为法 , 哀婉 告别 中华 法 系民法 传统 , 走 上 了继受 欧 陆 民法 的不 归路 。 ( ) 国古代 究 竟有没 有 民法 二 中 对 于上述 历史 , 没有 人提 出异议 。但 是 , 在变律 为法 的 中国古代 的“ 中 , 律” 究竟 是 否存 在 中 国固有 民法 , 即 中 国古 代 是 否 有 民法 传 统 , 有 不 同见 亦 则
河南省政 法管理 干部 学院学报
21 0 1年第 3 ( 期 总第 16期 ) 2
百年 中 的 中 国 民法 华 丽 转 身 与 曲折发 展
— —
中国 民法 一百年 历 史 的 回顾 与展 望
杨 立新
( 中国人 民大学 民商事 法律科 学研 究 中心 , 北京 1 0 7 ) 082 摘 要 : 中国民 法 已经 走过 了一 百年 的历 史 , 中大清 民律 草案 、 国民律 草 案和 民 国 民法典 在 中华 法 其 民 系民法的基础 上 实现 了一个 华 丽转 身 , 向 了继受 欧陆 民法 的不 归路 , 应 了当时 中国的社会 政 治、 济 、 走 适 经 文 化 生活 的需要 , 实现 了 中国民法 的现 代 化 。14 9 9年 以来 , 当代 中国民 法经历 了艰难 曲折 的发展 , 于迎 来 了 终 2 1世 纪 民法的繁 荣和发展 。总 结经验教 训 ,1世 纪的 中 国 民法应 当在 这 条路 上继 续 走 下去 , 造 中 国民法 2 创
基 金 项 目 : 文 为 教 育 部 人 文 社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研 究 项 目“ 国 特色 社 会 主义 民法 学 ” 研 究 成 果 ( 目编 号 :OJ 8 O O 。 本 中 的 项 lJD 2 O9) 作者简介 : 立新(92 杨 15 一 )男 , , 吉林 通 化 人 , 国人 民大 学 民 商 事 法 律 科 学 研 究 中 心 主 任 、 学 院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国法 学 会 民 中 法 博 中 法 学研 究 会 副 会 长 , 亚 侵 权 法 学 会 理事 长 。 东
在此民族危机面前 , 有识之士为救国救民于水火 , 提
出各 种救 国方 案 , 均未 奏 效 。维新 派 人 士 借 鉴 日本
收 稿 日期 :0 1 1 0 2 1 一O —3
认为 : 中 国古 代 的法 律文 献 中虽无 民法 一词 , 有 “ 但
关债 、 田土 、 婚等 等 民事 法律 规 范 , 规治 的最 后 一个 朝 代 , 曾经 辉煌 过 。但 是 在 近代 , 清朝 政 府 统 治 走 向衰 落 。 甲 午 战争 战败 , 国陷入 被 帝 国主义列 强瓜 分 的绝境 。 中
继而 , 国联军 攻 占北 京 , 八 中华 帝 国逐 渐 走 向崩 溃 。
国 当代 民法 的发 展提供 科 学 的借 鉴 。作者 为此 专作
此文 , 作为 引玉之 砖 , 借此 祭奠 一百 年来 为 中国 民 也
法 作 出贡献 的 民法 学家 。


11 9 1年 中国 民法华 丽转 身 的法律 基础
派见 解认 为 中国古代 有 民法 , 者 以梅仲 协 、 学
那 么调 整亲属 关 系 、 产所 有 关 系 、 产 交 易关 系 、 财 财 遗产继 承关 系 的法 律就 必 然 是 民事 法 律 , 就 是 民 也 法, 只是 那 时 不 叫做 “ 民法 ” 已。在 中 国古 代 , 而 田 宅 法就 是不 动产 法 , 法 就是债 权法 , 钱债 户婚 法就是 亲属法 , 承也有 继承 法 , 继 即使是 侵权行 为法 这样极
解。

律 草案 》 纂 完 成 , 编 至今 刚 好 一 百 年 。在 纪 念 中 国
民法 百年 的时候 , 回顾 一 百年 的 中国 民法 发展 史 , 展 望 中国 民法 的未来发 展 , 具有重 要 的意义 。为此 , 中
国人 民大学 民商 事法 律科 学研究 中心将 隆重举 行 纪 念大会 , 讨论 中国 民法 百 年的历 史经 验和教 训 , 中 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