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19、名句名篇默写(一)精品教案
名句名篇默写教案

14、一、考点阐释“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
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考查途径为默写。
能力层级为A。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二、命题趋向1、“名句名篇”考查必然回归课本。
这是今年考生一个值得注意的重点。
现在新编语文教材文言文分量与现代文平分秋色,高考命题如果还用以前的态度对待语文课本的“名句名篇”的话,谁还想去看语文课本。
高考是个指挥棒,它起着导向作用。
2、“名句名篇”考法可能有改变。
传统的单纯识记类的考查形式比较古板。
突击背诵,将有着几千年积淀的民族文化精华变相成一种带有强烈功利目的的“文化快餐”,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形式上可能有改变。
有两种检测走向值得关注。
一是规定情景类。
(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写规定的诗词名句就属于规定情境的名句检测。
)例如:⑴你不要把责任推到“环境”身上,不少学者是在更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
陶潜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依我看你的心还是没有静下来。
⑵同样是写夕阳,叶剑英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抒发了革命者的乐观情怀,而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映的却是消极颓唐的情绪。
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凰声”,或“芳1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两句诗现在用来形容人们对新事物的发现和喜爱。
当新事物刚刚萌发时,就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并大力扶植它茁壮成长。
高三语文 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三语文默写名句名篇(一教案一.教学内容:默写名句名篇(一)能力要求:《考试说明》上规定:“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A。
这一考点在1999年、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删除之后,2001年起,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再度将它列为“考试内容”。
鉴于复习时间过于仓促,2001年高考语文暂未列入考试范围,但2002年被列为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2003年将继续是必考内容。
考点分析:“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
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炼,涵义深刻。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新大纲减少了古诗文背诵的篇目。
推荐背诵的古诗文从70篇减少到40篇。
具体内容如下:古诗文背诵篇目1.古文(10篇)《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陈情表》李密《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前赤壁赋》苏轼2.诗词曲(30首)《氓》《诗经》《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 屈原《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陶潜《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兵车行》杜甫《蜀相》杜甫《客至》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石头城》刘禹锡《琵琶行》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贺《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杜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桂枝香》(登临送目) 王安石《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游《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 王实甫并注明: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背诵,不一定都选作课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6.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韩愈《进学
解》)பைடு நூலகம்
7.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殡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
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韩愈《寄十二朗文》)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摘要】高三语文教案栏目为您发布了大量的教案素材,供您参考以方
便您的教学,小编在此发布此文:“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
写复习教案”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名句名篇默写
上一讲引用了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这样的话:“名句名篇默写首先要能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去年元夜时,。月上柳梢头,。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
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默写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些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
句则更好。”2003年的高考试题果真有课外的一小题。这就是《论语•雍
也》中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默写
出来的极少。本讲专门选编课外(含初中学过的)名句名篇。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
高考名句复习默写模拟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最新高考名句复习默写模拟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高考名句的重点字词,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名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高考名句的重点字词和古文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名句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高考真题,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名句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等,引导学生理解名句的意义。
3.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
4. 高考真题分析:分析高考真题,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模拟考试: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应试能力。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制作包含名句、作者、背景等信息的课件,以便于课堂展示。
2.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名句的资料,如原文、注释、译文等。
3. 考试题库:整理近年高考名句默写真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教学内容:1. 名句复习:回顾上节课讲解的名句,巩固记忆。
2. 模拟题训练:针对高考名句默写题型,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模拟题,让学生实战演练。
3. 解析与讲解:对模拟题的答案进行解析和讲解,分析考试要点,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或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推荐精选]XX届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推荐精选]XX届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0c9f5327d3240c8447efb5.png)
XX届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第20讲名句名篇默写(二)上一讲引用了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这样的话:“名句名篇默写首先要能默写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些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句则更好。
”XX年的高考试题果真有课外的一小题。
这就是《论语•雍也》中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能默写出来的极少。
本讲专门选编课外(含初中学过的)名句名篇。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对,把字写正确。
从这两年高考情况看,有的考生虽然会背诵,但默写时常常写错字,尤其是《陈情表》中的那两句出现了几个莫名其妙的错字,因而不能得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历代散文中的名句名篇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是故,。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故曰:。
(《礼记•学记》)2.独学而无友,;燕朋逆其师;。
(同上)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故能成其大;故能成其深;,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李斯《谏逐客书》)5.暮春三月,,,。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忄良!(丘迟《与陈伯之书》)6.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韩愈《进学解》)7.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殡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韩愈《寄十二朗文》)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9.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事务;每读史书,多求理道,始知。
(白居易《与元九书》)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教案(配套)

10.名句名篇默写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默写类题目的考查范围和题目特点。
2. 掌握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的方法。
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考点透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A (识记)。
识记文学常识包括:“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一般以要求背诵的篇目为范围。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人文素养。
纵观近三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试题考查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四种情况:1.含蓄蕴籍,富有哲理。
如江西卷有志矣,不随以止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爱国情怀,坚强意志。
如全国卷《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境优美,体物入微。
如湖北卷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意旨高远,辉映千秋。
如江苏卷(1)__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二)题目分类1.续写型默写题高考试题多采用直接写出与所给诗、文、曲相对应的上句或下句的题型。
对于命题人来说,这种样式显得十分呆板,它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只考查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低。
②不能引导考生真正树立起“名句”和“名篇”的意识,“句”和“篇”往往结合不紧密,考生实际上只要识记“句”就行了。
不过,这些不足之处正在不断改进之中。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十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含解析

专题十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纲展示命题探究基础点:设立本考点是为了引导高中生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
(1)突出“常见的”,所考内容侧重于先秦和唐宋作品。
(2)注意选材特点:内容积极健康、质朴清新,注重美德情趣,读者耳熟能详。
从高考试题选取的名句来看,或设喻取譬,意蕴丰富;或饱含哲理,发人深省;或意旨高远,光照后人;或绘景融情,体物入微。
(3)试题分理解型默写和补足型默写。
重难点:理解型默写。
[考法综述]补足型默写,即根据上句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写上句,或给出题目,让考生写出全段。
理解型默写,即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写出诗文内容。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对原文内容有所理解,侧重于对“名句名篇”内涵的考查。
命题法1理解型默写典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答案]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明白试题中包含的要求,如句子中点明了所写的句子是“描写”,同时“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根据这两点要求可以推断出答案。
典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1)中“朝菌”“蟪蛄”“小年”都加了双引号,可见出自文章,具体文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据此可快速作答。
(2)中“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既是对思想的解说,也告诉了考生要默写的诗句在诗中的大致位置——最后。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 名句名篇默写第1课时系列教案

201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系列教案名句名篇默写【教学目标】1、牢牢掌握要求背诵的篇目。
2、正确书写名句中的字形。
【教学重点】通过考纲,了解背诵的篇目(09浙江考纲P15),寻求高考试题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一、考点解析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纵观2005—2009年的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名句。
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的句子,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反映传统美德的句子,诗文中的中心句以及较有文采的句子。
考查途径基本上是默写。
二、命题特点根据近两年高考试卷关于“名句名篇”考查,其命题大致有如下特点:1、试题的数量增多,分值增大。
大多试卷该题的分值都增加到了6分,2006年福建卷已将分值增加到了8分。
2、“名句名篇”和作者结合考查。
如2005年湖北卷将作者李清照与其名句结合起来考查。
3、“名句名篇”考查与课文理解相结合。
如2006年北京卷就是要求根据给出的问题,用课文原文回答,能否得分完全依赖于考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4、课内考查和课外考查相结合,但主要还是以课内名篇为主。
三、题型例析“名句名篇”的考查全以主观默写题形式出现,大多采用“三选二”或“二选一”的形式,难度不是太大,不过这类题评卷要求高,错写、多写、漏写一字均不得分。
1、填充补足型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
如2006年(广东卷)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并写出相关的作家的诗文篇名。
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19、名句名篇默写(一)精品教案从2002年起,语文高考试卷增加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考点。
这是对过去同类考试内容的继承和发展。
在1998年以前,高考有“默写中国名言警句”一项。
比较这两个相似的考点,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为了引导高中生重视文化积累和语言积累,丰富高中生的人文内涵;要求考生默写的都是“常见”的,知名度高的。
不同之处是现在的要求提高了,增加了“篇”的要求。
我个人倾向于“名篇”中的“名句”这样的理解。
从去年全国卷和二省(河南、江西)一市(天津)的试题和2003年全国卷试题看,这个理解是不错的。
再从试题的表述看,过去是“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现在的表述是“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很显然,过去试题着眼于句,而且每小题只要求默写一句;现在的“空缺部分”,从2002年和2003年的试题看,至少是相连的两句,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五尺应门之童”,多则要求写出四句甚至五句,如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中的五句,这实际上隐含着“篇”的要求了。
从默写的内容看,过去多为“警句”。
所谓“警句”,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是“简练而含义深刻动人的语句”从当时的具体试题看,多为包含哲理的句子。
现在试题的范围扩展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现的是一种人情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是意味深藏的景物描写。
默写这样的句子在过去的试题中似乎很少见到。
再从默写的材料来源看,过去默写的名句多来自课本以外,课本内的则比较少。
去年的全国卷和二省一市的试卷,默写的材料,无论是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还是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清平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今年的李密《陈情表》、杜甫的《登高》。
则全是来自课本(试验修订本·必修),而且全是要求背诵的。
去年初,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谈到“默写名篇名句”时,有两点是值得重视的:一、默写不会为难考生,要求默写的是学过的,或者是大家都知道的(在“知道”前似应加“应该”二字);二、在谈到如何命题时说道,给篇名或者给首句,要求写完全篇。
(见《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2期)前者强调的是默写内容的知名度,即“常见”,这已经得到证实。
后者强调“篇”的概念。
今年又说“名句名篇的默写首先要能默写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在此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句则更好。
”事实证明,张先生不是随便说的。
《名篇名句默写》(一),全是来自教材;《名篇名句默写》(二)主要来自课外。
一、默写先秦汉魏诗歌补写出下列汉魏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
(《孔雀东南飞》)3.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4.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二、默写唐代诗歌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王维《观猎》)3.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天台一万八千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别君去兮何时还?,。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6.,。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其一)8.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9.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客至》)10.风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霸雪霁寒宵,。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杜甫《阁夜》)1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杜甫《登岳阳楼》)1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三、默写唐五代词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江南好,,。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其一)2.照花前后镜,。
,。
(温庭筠《菩萨蛮》)3.?。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4.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李煜《虞美人》)四、默写宋代诗词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书愤》)2.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留恋处,兰舟催发。
,。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4.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
,背西风,酒旗斜矗。
征帆远棹残阳里,,画图难足。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5.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
,,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8.花自飘零水自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9.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辛弃疾《清平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0.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五、默写先秦散文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3.百亩之男,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荀子·劝学》)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六、默写汉魏晋散文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离,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废先王之道……(贾谊《过秦论》)3.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
此地有,,又有,。
(王羲之《兰亭集序》)4.但以刘,,,。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陈情表》)5.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陶潜《归去来兮辞》)七、默写唐宋散文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3.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未云何龙?,不霁何虹?,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5.呜呼!,;,。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杜牧《阿房宫赋》)6.六国破灭,,,。
(苏洵《六国论》)7.,,?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苏轼《石钟山记》)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前赤壁赋》)附:答案一、1.余独好修以为常岂余心之可惩2.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3.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二、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雨舟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对此欲倒东南倾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
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9.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10.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1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举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1.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四、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千风大散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都门外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4.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7.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0.难赋深情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五、1.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朝廷之上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六、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群贤毕至,少长戚集。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