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老了,苍凉的爱远了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朱淑真与国内外文人对比研究发凡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朱淑真与国内外文人对比研究发凡
朱淑真(1882-1936)是中国近代文坛上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创作出许多优美动人的诗歌,其中大多数都带有浓厚的低诉色彩,令人感到词句的凄凉凄美。
在朱淑真的诗歌中,她通常以淡淡的情绪和抒情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安静而忧伤的世界。
她把她的情绪融入到诗歌中,以表达对生活的沉重和无助。
“苍凉中的守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个守望者孤独地站在枯萎的树林中,伴随着秋风和雨水,它把它的忧伤化作泪水,形成了一幅悲伤的画面。
与朱淑真相比,国内外文人所描绘的诗歌却更多地以激情和豪迈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的诗歌经常是喜悦的、乐观的和热情的。
例如,英国诗人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把爱情描绘得如此动人,以至于让人们感受到爱情的真谛和深刻的意义。
此外,中国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也以充满伤感的语言和温柔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两首诗歌都给人们以温馨的感受和慰藉,而不带有任何苍凉的低诉色彩。
总之,朱淑真的诗歌特别强调苍凉中的守望,而国内外文人的诗歌则以激情和乐观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情感,给人以温暖和安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仞、岳”等6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仞、岳”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4.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戍边将士豪迈之情,热爱古诗,感受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5.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激发学生积累更多古诗,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解题入境。
1. 教师朗诵: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学生朗读欣赏古诗。
3.了解乐府诗: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4.导入课题:这节课,你们将一起学习一首乐府诗《从军行》。
(板书课题:从军行,学生齐读课题。
)5.了解题目:《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古诗赏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古诗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
其全诗如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前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注释】⑴将晓:天将要亮。
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⑵天汉:银河。
⑶怆:悲伤。
⑷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指黄河。
⑸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
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
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
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
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⑹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⑺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又一年盼望官军收失地。
【鉴赏】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
“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
三四句写“有感”正面。
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
《咸阳城东楼》《无题》

1. 反复诵读,理解诗的意思,品味诗的意境。
2. 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咸阳城东楼》1. 诵读经典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2. 了解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时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咸阳城东楼》。
咸阳:秦都城,唐代咸阳城与新都长安隔河相望。
今属陕西。
3. 鉴赏诗句首联: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释句: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汀洲:水中的小洲。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讲解: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葭”,暗用《诗经·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
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
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
“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颔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释句:溪:这里指咸阳城南的磻溪。
下文的“阁”指城西的慈福寺。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讲解: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
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
杜甫的《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甫的《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杜甫的《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的《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赏析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赏析二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知识储备】一、导入清代有一位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赞他:“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习气。
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故纳兰性德被称为千古伤心词人,一点都不为过。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纳兰性德,走进他的文学世界。
二、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理解这首词的写作内容,体会这首词白描手法的巧妙运用。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三、原文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四、注释《浣溪沙》:选自《纳兰词笺注》卷一。
浣溪沙:是词牌名。
那畔:那边。
若为:怎样的。
戍垒:边防驻军的营垒。
关城:关塞上的城堡。
五、词意向着北方边疆那边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缕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上空,西下的斜阳映照着旧日的边塞城堡,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六、赏析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赏析:起句点明此行的目的地和路途的遥远。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吹断”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
“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赏析:前两句写眼前景色,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满目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古今幽恨几时平!赏析: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于“古今幽恨”: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爱国诗朗诵爱祖国的诗歌朗诵(优秀15篇)

爱国诗朗诵爱祖国的诗歌朗诵(优秀15篇)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好的诗歌朗诵让人身临其境,激情澎湃,又或是潸然泪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页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爱祖国的诗歌朗诵(优秀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爱国诗歌朗诵篇一走进七月阳光不再懦弱岁月不再绵软用火热淬炼的七月故事样子火红而且耀眼走进七月将锤镰辉映在旗帜上信仰就会点燃跌宕的洪流终将激起波澜足以让灵魂得到震撼走进七月去翻开历史的恢宏长卷那一幅幅峥嵘的画面闪亮了铮铮的誓言依旧光辉灿烂每当读起七月的。
星火信念就会鲜红理想的春风就会轻拂笑脸只要怀有一颗不变的初心就能书写出亮丽的明天经典爱国诗朗诵稿篇二《梅岭三章》现代·陈毅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
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爱国主题的诗歌朗诵稿篇三聆听爱国歌曲作者:宋向阳聆听爱国歌曲聆听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长征的路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那些成天诅咒的人啊你可知道没有D,就没有新中国聆听爱国歌曲聆听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暴风骤雨中黄河怒吼着扑面而来淹没电脑桌上白天黑夜的厮杀那些在游戏中漂泊的人啊请你回到现实中来聆听爱国歌曲聆听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红梅花开江姐和她的战友遍体鳞伤绣着神圣的信念和对明天的企盼那些不懂得珍惜的人啊请牢牢地抓住幸福不让它溜走聆听爱国歌曲聆听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烽火弥漫游击队员们又出发了那些在办公桌后坐着的贪婪的人啊你要小心青纱帐里的神枪。
手正在瞄准聆听爱国歌曲聆听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起来,起来那些被噪音污染的人啊听一曲英雄赞歌让灵魂得到洗涤和升华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美好家园爱国诗歌朗诵篇四《我的祖国》狂风卷集着满天乌云乌云遮住了太阳的光芒在光明与黑暗的搏击中你长出了有力的翅膀你从水深火热中走来带着满目疮痍和古老传说万众一心走向中兴,走向富强河流是你谱写的乐章高山是你跳动的音符一带一路架起友谊的彩虹把五大洲人民紧紧相连祖国,我的祖国你像一个巨人站立在世界的东方背负着民族希望和大国担当昂首阔步走向未来,走向辉煌爱国的诗歌朗诵稿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

《出塞》古诗原文赏析《出塞》古诗原文赏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塞》古诗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鉴赏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
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老了,苍凉的爱远了
(一)
移近窗前,四野灯火明亮,我在我漆黑的屋子里独坐,想你。
从你电话那端的声音变得不再温柔的那天起,我就被一种莫名的心绪滋扰着,很痛。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半年。
你仿佛从我的生命中彻底消失了似的,关于你的一切已只是久远的从前。
只是从前吗?
真的只是从前吗?
(二)
你还会在每一个忙忙碌碌的间隙里想起一个你曾经不顾一切要去爱的人吗?
你还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记起某个久远日子里我滴落的泪吗?
你还会在洁白的纸片上一笔一划涂写我的名字吗?
······
不会了。
我知道你绝对不会。
“念你如初”只是你冲口而出的妄语。
一切,再也不会清晰的重演。
一切,已恍若隔世,遥远而陌生。
(三)
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终于一点一点黯淡下去,在我的记忆里反复燃烧的是你如夏的火热炽情。
还有,还有后来你终于让我感到心凉如冰。
我甚至写不出任何一个还可以寄给你的字。
除了还可以在心底一遍遍默念你的名字。
除了还能够一次次想你温暖过我的声音。
除了还能够在你书写的诗歌里重复心灵的震撼。
除了······
(四)
你真的能如飞蛾扑火而不悔吗?
你不能!
(五)
不敢再借你那些忧郁的伤痛而迷惑了自己。
不敢再借你那些郑重的许诺来安慰自己欺骗自己。
不敢再借你那些随意发挥的豪言壮语而以为你能给我一个可以依靠的坚实臂弯。
不敢再借你那些凄美的诗词来感动自己折磨自己。
不敢再借你那些痛楚的剖白而相信过去。
是一种现实,是一种残酷的现实,驱使我怀疑,驱使我否定。
(六)
那坚贞如落日的情书情诗还那么真切地躺在我的床头,静静的在我枕边绽放着它如初的美丽,诱我在每一个寂寞夜里虔诚而凝重的解读它。
即使当我的眼泪打湿了它的时候,它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着。
那遥首企盼梦不成真的凄美啊。
那无与伦比动人心魄的绝美啊。
可回首这漫长时日里我日渐深刻的疼痛和与日俱增的绝望,我怎么可以不怀疑那些情书的虚妄,那些诗歌的矫饰?
幻境幻象均已蹉跎。
(七)
是你缤纷的文字覆盖了我单纯的眼睛,还是我忧郁的背后掩藏着一份柔情?抑或是我多情的眼底潜藏着一种渴盼被呵护的奢望?
真的是我的多情吗?
不!
是你心有不甘的呐喊叫我无法坚定地拒绝来自你彼岸的诱惑。
是你沉重如山的文字穿透我坚实的领域诱我在你的情网里一陷再陷。
为什么你靠近我又要远离我?
(八)
繁华尽逝。
那繁华的爱情与爱情的繁华啊!
终于如秋天的叶子一般凋零了,飘落了。
伫立窗边,四野灯火明亮。
这个城市里独有我的屋子一片晦暗。
我独观万家灯火,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