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八大国关系练习
历史复习专题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课件

考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1.(2015 年 6 月· 广东学考· 单选Ⅰ)21 世纪初,中国 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 的重要举措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C.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中国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 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宣言》 ,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 的区域性国际组织,B 项符合题干中俗语的含义,A、C、 D 三项均不能体现题干中俗语的含义。 答案:B
►双项选择题 5.(2017· 肇庆学考模拟)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我国积 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向海地派驻维和警察 B.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C.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会议 D.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答案:D
2.(2013 年 6 月· 广东学考· 单选Ⅰ)改革开放初期,中 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 )
解析:1961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20 世纪 50 年代 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 世界和平外交政策目标。 答案:C
解析:B 项和 C 项与联合国没有关系,而“维和” 和“禁止核试验”是属于联合国范畴的。 答案:AD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美苏结盟并且主宰世界
2019年中考历史《大国外交关系》专题真题练习(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大国外交关系》专题真题练习(含答案)(2019·湖北随州)16.1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
日本两次崛起的共同原因是()D A.维护天皇统治 B.得到美国扶持 C.谋求大国地位 D.积极因时变革(2019·湖南郴州)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欧洲大陆各国混战一片的时候,在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欧洲的事情:英国美洲殖民地严词拒绝参与欧洲列强之间的纷争。
这些殖民地对发生在欧洲的阴谋和冲突既没有参与,也不觉得那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这些竞争给美洲殖民地带去的只有难以承担的赋税……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出去——这绝不是北美英国殖民地人民在刚与母国产生纠纷时就已经抱有的想法……所以北美洲人民竖起反叛英国的大旗的最初的原因不过是对英国政府实行的外交政策和纳税政策不满罢了。
——摘编自[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1)材料-中的“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出去”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发生的最初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美国为了谋求世界霸主地位,于1947年召集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创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企图重建世界贸易税序,消除各国关税壁垒。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1945年成立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会组织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4分)材料三 2018年美国对加拿大的钢铝制品加征惩罚性关税。
同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针对进口中国的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2019年5月9日至10日,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举行之际,美方宣布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使中美经贸磋商进程遭到严重挫折.美方竟然还同步抛出一个“加征关税有利论”来掩饰此举对美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精品]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八 大国关系练习
![[精品]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八 大国关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97c6ebb0975f46526d3e145.png)
专题八大国关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南昌模拟)“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建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
沪、苏、杭一带的华纱资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这段材料所述情况是由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2019·原创题)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江西某中学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65周年座谈会,邀请志愿军老战士讲述当年那段红色记忆。
下列选项与老战士讲述内容无关的是( )A.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主要目的是保家卫国B.涌现出“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C.这场战争维护了世界和平,具有正义性D.1950年志愿军在朱德司令员的带领下入朝作战3.(2018·日照中考)下图显示1972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进入热潮,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危机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D.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4.(2018·泰州中考)下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2019·原创题)“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与“他”有关的事迹是( )A.参加中共一大B.发表《庶民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C.创办《青年杂志》D.提出三民主义6.(2019·原创题)2018年7月6日,美国正式开始对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
江西省中考历史 专题复习五 大国崛起与近现代国际关系演练

大国崛起与近现代国际关系演练1.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在于( B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②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④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经济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D )A.废除君主专制 B.摆脱民族危机C.“废藩置县” D.发展资本主义3.“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
”与该材料描述的历史进程相符合的国家是( B )A.苏俄 B.苏联 C.独联体 D.俄罗斯4.李琳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
她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 A )A.欧洲联盟 B.世贸组织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5.如下图,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C )A.推行社会改革B.美国大力扶持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D.推行非军事化6.下列简笔画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象。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B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政治发展的知识点。
①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③“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于两极格局结束后。
④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7.近现代以来,欧美国家和中国采取了不同方式走发展之路和强国之路,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具特色。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英国发展道路:英国通过1640—1688年的什么政治事件及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什么经济事件的完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2)美国发展道路:美国通过哪两次战争完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任务?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什么政策?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八大国关系练习

专题八大国关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南阳模拟)下图是1894年刊登于《伦敦新闻画报》上的漫画作品《日本小武士挑战中国巨人》。
下列历史现象与漫画中的“挑战”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工具2.(2018·泰州中考)《我的抗战》一书中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
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3.(2019·原创题)“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朝鲜战场上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材料肯定了这场战争( ) A.促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B.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C.维护了世界和平,具有正义性D.对中国发展和世界格局重塑的重大意义4.(2018·安阳模拟)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 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 020万美元。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5.(2018·泰州中考)下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19·原创题)1918年,一个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发表了几篇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使新文化运动进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这个“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是( )A.严复B.李大钊C.董必武D.鲁迅7.(2018·菏泽中考)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缓和美苏争霸希望改善中苏关系,当时有人画了一幅名为《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漫画,其“共同之处”主要是( )A.都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B.都是社会主义国家C.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D.都力图称霸世界8.(2018·商丘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中考历史总复习热点专题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精讲)试题

专题八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专题线索考点串讲世界格局的变化年,协约国集团召(2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超”——美重要的国际会议巴黎美国华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加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重点拓展1.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①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遭拒引发五四运动;②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第二次:①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②美国对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中国发生内战,结果国民党败退台湾,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孤立政策,还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在中共的领导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3)第三次: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行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中国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影响亚太地区和平的因素。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日本的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抬头;国际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同,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3.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和推动世界和平的有利因素。
(1)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2)和平力量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等。
(3)联合国的作用。
(4)第三世界的兴起;一些区域组织的建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八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

②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正式建交:1978 年 12 月,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 报》,1979 年 1 月 1 日,两国正式建交。
2.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 善。 (2)标志:1972 年 9 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 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是首位 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答案:A
2.(2012 年 6 月·广东学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实 现邦交正常化是在( )
A.1949 年 B.1972 年 C.1992 年 D.2001 年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后实现中
日邦交正常化,故选 B 项。
专题八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 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1.(2016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Ⅱ)20 世纪五六十年 代,尽管中日之间经济往来和民间交流一直存在,但政 治上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处于不正常的敌对状态。影响 当时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消日本在华特权 B.日本追随美国 C.朝鲜问题 D.“文化大革命” 解析: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追随美国,因而与中 国处于不正常的敌对状态。 答案:B
4.(2017·广州学考模拟)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教
科书里的西方人中侵略者、压迫者的形象居多;80 年代, 比较友善的形象明显增多。这一转变( )
A.折射出中国外交形势开始趋向缓和 B.表明中国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完全认同 C.体现了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标志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全面接轨
大国发展与重要大国之间的关系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大国崛起教学设计三美国史续表1.美国崛起对我国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4)敢于创新,善于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5)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
(6)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
2.大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1)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如文艺复兴运动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影响法国大革命等。
(2)政治体制创新,如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总统制)、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3)科技创新,如英国首先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德国和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世界等。
(4)外国的扶持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崛起。
3.日本的崛起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借鉴之处?(1)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抓住历史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行科学的管理制度。
(3)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方针。
4.我们如何看待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1)欧洲一体化进程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欧洲一体化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欧洲一体化加强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2)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欧盟需要采取实际措施,让民众看到一体化带来的切实利益。
(3)欧洲一体化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道路是曲折的。
5..从大国兴衰过程中我国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我国要抓住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有利国际环境,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2)要抓住当今高科技发展的潮流,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3)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结合本国国情,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要正确处理好对外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崛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大国关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南昌模拟)“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建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
沪、苏、杭一带的华纱资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这段材料所述情况是由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2019·原创题)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江西某中学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65周年座谈会,邀请志愿军老战士讲述当年那段红色记忆。
下列选项与老战士讲述内容无关的是( )
A.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主要目的是保家卫国
B.涌现出“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
C.这场战争维护了世界和平,具有正义性
D.1950年志愿军在朱德司令员的带领下入朝作战
3.(2018·日照中考)下图显示1972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进入热潮,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危机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D.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4.(2018·泰州中考)下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2019·原创题)“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与“他”有关的事迹是( ) A.参加中共一大
B.发表《庶民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
C.创办《青年杂志》
D.提出三民主义
6.(2019·原创题)2018年7月6日,美国正式开始对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
有观点认为,这标志着中美两国进入经济冷战。
回顾历史,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马歇尔计划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建立欧盟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7.(2018·南昌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列宁曾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这两个大国是指( )
A.英国与日本
B.德国与法国
C.美国与日本
D.中国与美国
8.(2018·日照中考)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B.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联合国建立
D.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9.(2019·改编题)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的二十多年间,西欧、日本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 )
A.来自美国的援助
B.实行民主化改革
C.建立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冷战结束,世界走向和平
10.(2018·盐城中考)下图年代标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
演变的选项是( )
11.(2018·日照中考)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但是,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9年起,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组成的“金砖四国”领导人定期举行会晤,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
这表明(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崩溃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2.(2019·原创题)回首过去的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了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并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19世纪后期”相逢的结果是签订《马关条约》。
( )
13.(2019·原创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安排”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美国曾倡议召开了凡尔赛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 )
14.(2019·原创题)“冷战”是美苏双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它开始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
三、综合题
15.(2018·宜春模拟)当今美国与俄罗斯两国关系变化莫测,历史上两国的发展对国际局势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
——摘编自《美国的历程》上册(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确立共和制的。
材料二1933年5月,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
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
……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2)据材料二分析,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领导下美国社会救济举措的特点。
材料三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莫里森《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是什么。
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效果”?
16.(2018·赣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7月7日至8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召开。
会场上,G20领导人围绕气候变化、国际贸易秩序等话题展开讨论,备受瞩目。
——摘编自新华网(1)材料一中G20峰会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当地时间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多国担忧美国的举动引发市场震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能引发“贸易战”。
为此,《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特朗普新关税行动的真正风险》的文章,评论称,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征收关税,可能开了一个先例。
在类似20世纪30年代笼罩世界经济的那种全面贸易战中,几乎没有赢家。
真正的风险并不是钢和铝的价格会变得更高一点,而是美国协助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可能会遭到破坏。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中美爆发“贸易战”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应该如何顺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B 6.A 7.C 8.A 9.A
10.C 11.B 12.T 13.F 14.F
15.(1)人民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州政府软弱无力;世人认为美国不会建立共和制。
(2)直接救济和间接救济(或发放救济金和以工代赈)相结合(或国家干预) 。
(3)智慧:制定了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方针;实施了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成效:苏联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37年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6.(1)多极化趋势。
因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逐渐强大等。
(2)全球化趋势。
中美都是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贸易战一旦开打,两国商品的成本、价格、流动都会发生变化,将会给全球产业链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或全球贸易体系可能会遭到破坏)。
(3)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交往;提高国际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