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第04课时新时代的曙光(真题在线课时提分)练习

合集下载

河北2019届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主题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真题演练新人教版

河北2019届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主题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真题演练新人教版

主题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综合考点新政权的巩固
命题角度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1.(2013·河北中考)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
2.(2012·河北中考)《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

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是( )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A项,根据“合
作化”可知,其发生于三大改造期间;B项,根据“坚持改革开放”可知,其
发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C项,根据“多快好省”可知,其发生于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时期;D项,根据“土地改革法”可知,其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初
期。

因此,选D项。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阶段特征的认识。

新中国
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是当务之急。

因此,选A项。

2019年初三中考历史重要考点练习卷:新时代的曙光

2019年初三中考历史重要考点练习卷:新时代的曙光

新时代的曙光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A.洋务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大革命兴起2.《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此文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其作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A.民主共和B.自强求富C.民主科学D.变法图强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D.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铺垫的作用5.下图是某校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6.若一位外国记者在1919年6月6日来到中国,准备采访五四运动的相关消息,他最有可能去的城市应该是A.南京B.上海C.武汉D.北京7.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力量的阶级是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地主阶级D.资产阶级8.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主要在于A.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使“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9.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

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A.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B.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11.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2019安徽中考历史考点梳理(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019安徽中考历史考点梳理(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5~1921年)(9年8考,连续5考,2~8分)时序坐标国际视角中国世界阶段特征(1)政治: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2)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推动了思想的解放(3)经济:中国民族工业经历“短暂的春天”,之后开始走向萎缩(1)政治: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经济:1921年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联)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外联系(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2)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国内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近代史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新文化运动考点12011版课标: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③戊戌变法: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④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⑤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理论支持,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相同点(1)都提倡向西方学习;致力于开启民智,救亡图存\[2017.15(2)\](2)都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2011版课标: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什么启示?(1)原因: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列强侵略的对象。

(2)结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河北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试卷部分课件20180908227

河北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试卷部分课件20180908227
中考历史
(河北专用)
第三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五年中考 A组 2014—2018年河北中考题组
1.(2018河北,13,2分)下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
A.辛亥革命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北伐战争 D.红军的战略转移
答案 B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形势图的解读。根据图中“国民革命军”“军阀”“独立 团”等信息可知其反映的是北伐战争,故选B。 2.(2017河北,12,2分)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 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民主建国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答案 B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井冈山的斗争》”“中国革命道路”等关键信息,据 此排除C、D;A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其发生在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前,应排除。
4.(2014河北,14,2分)从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

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集中在城市 B.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遍及全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已是公开的革命政党
3.(2015河北,12,2分,★)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 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 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 “它”是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D 题干提供的主要信息有“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和“青年学生层面”等。1919年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了北京多所高校青年学生的极大愤怒,在爱国主义思想的感 召下,这些学生迅速行动起来,影响巨大的五四运动爆发。本题选D。 考查点 五四运动 解题思路 本题提供的信息有“主要历史人物”(青年学生)、“重大历史影响”(中国的政 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等。抓住这两 项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河北省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11.(□□□□)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将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

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交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

“口口口口”应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学试。

材料评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戊变法D.新文化运动13.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史更多的痛苦与失序。

但孙中山为进步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

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A.武昌起义B.袁世凯独裁统治C.尊孔复古的逆流D.北洋军阀混战14.右侧的特状影印件可以用来直接佐证()A.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成立大会B.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5.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英国棉手织工场工人和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统计图A.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B.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C.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D.乙线是对棉纺织厂エ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困是第二次王业革命16.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4 中国近代史-学生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4 中国近代史-学生

专题04 中国近代史2024全国中考真题汇编·选择题考点41 鸦片战争考点42 第二次鸦片战争考点43 太平天国运动考点44 洋务运动考点45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考点46 戊戌变法考点47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48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考点49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考点50 新文化运动 考点41 鸦片战争1.(2024·山东临沂卷)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

”在这些“非常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A .缉拿烟贩B .没收鸦片C .虎门销烟D .对英作战2.(2024·甘肃兰州卷)2023年6月26日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国际禁毒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A .虎门销烟B .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24·黑龙江牡丹江卷)“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

”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A .维护鸦片贸易B .打开中国市场C .促进文化交流D .加强友好往来4.(2024·山东聊城卷)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

”该战争指的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51 五四运动 考点52 中国共产党诞生 考点53 北伐战争考点54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考点55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考点56 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 考点57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考点58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考点59 抗日战争的胜利 考点60 内战爆发5.(2024·山东潍坊卷)《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

河北中考历史真题答案及解析

河北中考历史真题答案及解析

河北中考历史真题答案及解析河北中考历史科目是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能够分析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2019年河北中考历史科目真题的答案及解析,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些许帮助。

一、选择题部分:1. 2019年河北中考历史科目的选择题中的第一题是:中国历史上的“镇海之宝”是指正确答案:B.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解析: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带领船队征服海上杂草和劫匪,被誉为“镇海之宝”。

选项A提及了西施,但她并非镇海之宝。

选项C中的明成祖是郑和的上司,选项D的孙权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与此题无关。

2. 第二题:下列关于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D. 近亲婚姻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解析:封建社会中的婚姻制度多种多样,近亲婚姻并非普遍现象。

选项A中的男尊女卑,选项B中的有婚姻等级制度,选项C中的严格的门当户对都是封建社会的特点。

3. 第三题:下列古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次反封建斗争是正确答案:C. 红巾军起义解析:红巾军起义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次,主要斗争对象是当时的封建王朝元代。

选项A中的癸巳之变是唐朝中的一次政治变革,选项B中的六经注我指的是宋代文人陆游的言论。

二、非选择题部分:1. 2019年河北中考历史科目的非选择题部分主要涉及历史事件的解析,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题目如下:(1) 解释“文化大革命”。

答:文化大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内的一场政治运动,发生于1966年至1976年。

它的目标是摧毁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残余的社会阶级,消除资产阶级的作风、思想和文化,并为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一条完全正确的道路。

然而,这场运动后来演变成了一场广泛动乱,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稳定。

(2) 解释“五四运动”。

答: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次学生运动。

这次运动起源于悼念被列强划分法租界的山东的中国学生,逐渐发展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运动。

2019年河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9年河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导语】中考频道⼩编提醒参加2019中考的所有考⽣,河北2019年中考将于6⽉中旬陆续开始举⾏,河北中考时间具体安排考⽣可点击进⼊“”栏⽬查询,请⼴⼤考⽣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及考试需要的⽤品,然后顺顺利利参加本届初中学业⽔平考试,具体如下:为⽅便考⽣及时估分,中考频道将在本次中考结束后陆续公布2019年河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信息。

考⽣可点击进⼊河北中考频道《、》栏⽬查看河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信息。

中考科⽬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物、体育(各地区有所不同,具体以地区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必读可以在中考前⼀天下午去考场看看,熟悉⼀下考场环境。

确定去考场的⽅式,是坐公共汽车、出租车还是骑⾃⾏车等;确定去考场的⾏车路线。

在校内去考场的路上,⼀旦发⽣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师或警察。

中考所⽤的2B铅笔、0.5mm⿊⾊墨⽔签字笔、橡⽪、垫板、圆规、尺⼦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起,在前⼀天晚上就准备好,放⼊⼀个透明的塑料袋或⽂件袋中。

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动笔,要防⽌买到假冒产品)。

不要⾃⼰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机、⼩灵通等通讯⼯具带⼊考场,如果带了的话⼀定要关机(以免对⾃⼰造成影响)。

有些地区禁⽌携带⼿机等通讯⼯具进⼊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中考历史为了能让⼴⼤考⽣及时⽅便获取河北中考历史试卷答案信息,特别整理了《2019河北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发布⼊⼝供⼴⼤考⽣查阅。

历史真题/答案[解析]专题推荐参加2019中考的考⽣可直接查阅各科2019年河北中考试题及答案信息!考试须知⼀、考⽣凭《准考证》(社会⼈员须持准考证及⾝份证)提前15分钟进⼊指定试室(英语科提前20分钟)对号⼊座,并将《准考证》放在桌⼦左上⾓,以便查对。

考⽣除带必要的⽂具,如2B铅笔、⿊⾊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板、橡⽪外,禁⽌携带任何书籍、笔记、资料、报刊、草稿纸以及各种⽆线通讯⼯具(如寻呼机、移动电话)、电⼦笔记本等与考试⽆关的物品(数学科考试可带指定型号的计算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新时代的曙光|中考真题在线|1.[2015·河北]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

“它”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2013·河北]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

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

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

□□□□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

”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国共合作D.抗美援朝3.[2014·河北改编]从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集中在城市B.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遍布全国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国共产党已是公开的革命政党|课时提分练习|1.[2018·衢州]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

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

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三大改造2.[原创题]右图杂志的发表( )A.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B.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阀门C.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D.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3.[2018·石家庄一模]“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

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C.白话文的自身价值D.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4.[2018·金华]“人类精神和文化至少已经经历两次伟大的觉醒,第一次在公元前800年—前200年之间……第二次以启蒙运动为标志,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在这“两次伟大的觉醒”中,中国的代表人物有( )①孔子②徐光启③黄宗羲④陈独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原创题]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B.主张同封建复古思想斗争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D.为了培养国民独立人格6.[改编题]右图报纸内容评述的是 ( )A.公车上书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7.[改编题]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副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

”这副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8.[2018·达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0多年前一批青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C.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9.[2018·邵阳]《都嘟》中写道:“1918 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44%,1920年降到 24%,近乎腰斩了。

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

”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10.[原创题]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否定封建主义的同时,也开始怀疑以至放弃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转而向往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现时和将来的人类共同的思想”,社会主义学说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可见,五四运动( )A.使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促进了社会主义学说传播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D.改变了社会习俗11.[2018·自贡]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诞生B.中国共产党成立C.人民军队的创建D.国民大革命发动12.[原创题]中国共产党诞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坚强的领导力量。

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是由于( )A.革命形势发展需求B.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C.共产国际的强力推动D.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结果13.[原创题]下图《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反映的史实( )A.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高潮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C.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D.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14.[改编题]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10年赴美国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上图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2)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5.[改编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运动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勇猛冲击,形成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这些反封建的勇士们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

材料二五四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

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团体,并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

随着运动的发展,又先后成立了全国性的群众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各界联合会。

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而从罢免曹、章、陆三个卖国贼到拒签和约的成功,无一不是群众运动作用的结果。

(1)材料一中“这次运动”指的是哪一次运动?(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具有哪些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两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6.[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大钊生卒年谱(部分)(续表)(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在开始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2)据大事年表,概括李大钊通过怎样的方式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中考真题在线】1.D2.A3.A【课时提分练习】1.B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3.A [解析] 材料中“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的信息说明,白话文的诞生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工人相互交流的需要,故本题选A项。

4.B [解析] 根据两次觉醒的时间“公元前800年—前200年之间”和“18世纪”,并结合题目所列四个人物的生卒年月可知,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子和陈独秀。

故本题选B项。

5.A [解析] 材料中“科学之兴”“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的信息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像舟车的双轮同样重要,故本题选A项。

6.C7.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的信息主要涉及学界、商界情况,并没提及工人阶级,也就不能表明工人阶级是否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故本题选D项。

8.C9.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运动中商人罢市,抵制日货,造成题干所述现象。

故本题选C项。

10.B [解析] 题干中“转而向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的信息说明,五四运动促进社会主义学说传播,故本题选B项。

11.B [解析] 据所学可知,题干图片所示为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

12.A [解析] 据材料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成立坚强的政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13.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高潮,故本题选A项。

14.(1)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15.(1)新文化运动。

(2)运动范围广;参与运动规模大;有专门的领导机构。

(3)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16.(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发表文章和演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机构;建立早期共产党组织;强化与共产国际交往和联系。

(3)李大钊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