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牡丹
牡丹的结构及功能主治是

牡丹的结构及功能主治是
1. 牡丹的结构
牡丹(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as)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属于芍药科牡
丹属。
下面是牡丹的结构部分:
•根部:牡丹的根部比较发达,可以深入地下,起到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茎部:牡丹的茎部直立,高度可达1米,表面有红褐色的点状突起,被细毛覆盖。
•叶子:牡丹的叶片为复叶,有三到五片小叶子组成,形状为倒卵形或长圆形,叶缘呈波状,叶色鲜绿。
•花朵:牡丹的花朵大而美丽,有红色、粉色、白色等多种花色,花瓣饱满,质地柔软,花瓣上有淡淡的香味。
•果实:牡丹的果实为球形,外面有硬壳,果实内部含有黑色的种子。
2. 牡丹的功能主治
牡丹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植物,还具有一些医疗和药用价值。
下面是牡丹
的功能主治部分:
•祛痰止咳:牡丹花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对于患有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滋阴降火:牡丹花被认为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对于一些上火、口干舌燥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抗菌消炎:牡丹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一些皮肤炎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血脉通畅:牡丹花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于一些血液循环不畅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舒缓神经:牡丹花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可以缓解一些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失眠、焦虑等症状。
总之,牡丹作为一种花卉植物,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观,还具有一些医疗和药用
的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观赏牡丹花朵来享受其美丽,同时也可以通过牡丹的药用价值来改善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
牡丹的功效与作用

牡丹的功效与作用牡丹,又被称为芍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花卉,被广泛栽培及应用于中药、园艺等领域。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许多的功效和作用。
首先,牡丹被广泛用于中药领域。
牡丹花瓣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皂苷、鞣质、芍药苷、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热祛火、平肝明目、活血化瘀的作用。
中医认为,牡丹具有清热解毒、祛病毒、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高热、口疮、咽喉肿痛等症状。
此外,牡丹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疮疖、跌打伤、月经不调等疾病。
因此,牡丹在中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其次,牡丹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牡丹花瓣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牡丹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舒缓情绪,促进睡眠质量。
因此,牡丹被广泛用于保健品的生产,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养生食材。
此外,牡丹还有一定的美容功效。
牡丹花瓣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促进皮肤的代谢和新陈代谢,改善皮肤暗沉、粗糙等问题。
牡丹还具有保湿滋润、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减少细纹和皱纹的产生,提亮肤色,增加皮肤的光泽。
因此,牡丹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天然美容成分。
总之,牡丹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花卉,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丰富的功效和作用。
牡丹被广泛用于中药、保健品和护肤品等领域,其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保健养生、美容护肤等功效备受认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需求提高,牡丹的价值和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药用牡丹种植方法和时间

药用牡丹种植方法和时间
药用牡丹的种植方法和时间如下:
1. 地点选择: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是疏松肥沃的土壤。
2. 种植季节:中国的牡丹一般在秋季或春季进行种植。
秋季是最常见的种植季节,一般在10月至11月开始。
春季种植一般在2月至3月进行。
3. 洞穴准备:挖掘深度约为30厘米的洞穴,并在底部放入一层排水材料,如碎石或粗沙。
4. 种子处理:药用牡丹的种子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
首先,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将其放入湿润的季节性细河沙中进行冷藏保存,大约需要4个月。
这个过程称为冷层化,有助于种子发芽。
5. 种植方法:将它们放在洞穴中,浇透水,然后盖上一层腐叶堆或厚约5厘米的覆盖物。
6. 管理护理:确保土壤保持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在牡丹生长期间要定期除草,并在需要时施肥。
7. 生长环境:牡丹需要充足的阳光,一般来说,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的阳光照射。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至25摄氏度。
总之,药用牡丹的种植方法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栽培要求进行调整。
以上是一般的种植指导,具体情况还需参考当地农业部门的建议。
牡丹的主要功能主治是哪些

牡丹的主要功能主治是哪些牡丹概述牡丹(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又名芍药、国花,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之一。
牡丹花色艳丽,花型独特,被广泛地应用于园林景观和中医药领域。
除了欣赏其美丽的花朵外,牡丹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的治疗。
牡丹的主要功能主治以下是牡丹的主要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牡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症状,如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
2.活血散瘀:牡丹对于活血散瘀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症状,如疼痛、淤血等。
3.凉血止血:牡丹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出血引起的症状,如鼻衄、皮肤出血等。
4.缓解痉挛:牡丹对于缓解痉挛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痉挛引起的症状,如腹痛、肌肉痉挛等。
5.抗炎止痛:牡丹具有抗炎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炎症引起的症状,如关节炎、风湿痛等。
6.养血益肝:牡丹对于养血益肝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肝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
7.平肝清热:牡丹具有平肝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肝火旺盛引起的症状,如头晕目眩、耳鸣等。
8.抗氧化:牡丹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抵御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
使用方法牡丹的药用部分是其花苞。
以下是牡丹的使用方法:•煎汤:将牡丹花苞洗净,加入适量清水,加热煎煮,取汁液饮用。
•泡茶:将牡丹花苞放入茶杯中,加入热水浸泡片刻即可饮用。
•药膳炖煮:将牡丹花苞与其他药材一同炖煮,可制成药膳食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牡丹进行治疗时,需注意以下事项:•个体差异: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对于牡丹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剂量控制:使用牡丹时,需按照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低敏感人群:对于牡丹过敏或敏感的人群,应避免使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孕妇及儿童:孕妇及儿童慎用牡丹,因其药性较强,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结论牡丹作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药用牡丹的种植技术

施肥
根据药用牡丹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添加磷、钾肥。每年施肥2-3次,分别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冬季可施基肥,提高土壤肥力。
中耕除草
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中耕深度以5-10cm为宜,避免伤害根系。
病虫害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防治措施。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浇水
药用牡丹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也要注意排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避免积水。
田间管理技术
04
药用牡丹的采收与加工
药用牡丹的采收时间通常在秋季,具体时间为8月至9月之间。此时,药用牡丹的花朵已经完全开放,而且牡丹的根部开始积累药用成分,因此此时采收最为适宜。
药用牡丹的采收方法包括两种,分别是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人工采收时,需要将药用牡丹的花蕾和花朵手工摘下,并去除杂质。机械采收则是使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将药用牡丹的花蕾和花朵采集下来,然后通过筛选和清洗等工序,将杂质去除。
光照
药用牡丹需要充足的阳光,生长期间应保证每天接受至少6小时的直射阳光。
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和药用价值,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药用牡丹品种。
种源
确保所用种子来自信誉良好的种子供应商或育种者,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纯度。
品种与种源选择
纠正方法
定期检查植株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药用牡丹的健康生长。
03
药用牡丹的种植管理
药用牡丹的种植时间通常在秋季或春季,秋季种植更为常见,因为秋季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根系生长。
种植时间与管理
种植时间
根据土壤肥力和栽培目的,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来说,每亩种植300-500株为宜。
牡丹花知识简介

牡丹花知识简介
牡丹,又称芍药花、墨兰花,是被誉为“国色天香”的中国传统
名花,被列为国花之一。
其属单子叶植物和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
观赏和文化价值,广受人们喜爱。
牡丹花的形态多样,有单瓣和重瓣两种,花径可达20厘米以上。
颜色也非常丰富,有红、粉、白、黄等近百个不同的品种。
同时,因
牡丹的细胞含有类黄酮、多酚、黄酮等多种化合物,具有降脂、降压、养颜等多种保健作用。
牡丹栽培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土地应保持松软、肥
沃和良好的排水性能,同时能提供充足的阳光和空气流通。
在不同季
节需要有不同的种植技术,春季要及时剪枝、控制温度,夏季要保持
湿度和通风,秋季要注意防虫害和干旱。
适当施肥也能让牡丹花更健壮、开花更美。
除了观赏和养生,牡丹花还是文化符号和民间传说的重要元素。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绘画和文艺作品中,都有牡丹花的形象和意象。
常有“牡丹花开富贵满堂”的说法,代表着吉祥和发财兴家。
同时,还有很多关于牡丹的神话和传说,如“牡丹仙子”、“追踪牡丹”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现在
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无公
害牡丹花品种。
这有效促进了牡丹花的推广和传承,也为人们谋求美丽生态和健康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参考。
综上所述,对牡丹花的认识和研究,不仅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和审美情趣,更能助力于人们健康生活和环保行动中的多种实践和创新。
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和喜爱这极具魅力和价值的花卉。
牡丹的药用价值及栽培方法

牡丹的药用价值及栽培方法牡丹,属毛莨科植物,为落叶小灌木,高1米左右。
树皮灰褐色,分枝粗短。
叶脉常为2回三出复叶,互生,小叶卵形,全缘或3-5掌状分裂,长4-9厘米,宽3-5厘米,上面粉白色。
花单生枝顶,大而美丽,有”国色天香”之美誉,花瓣5或为重瓣,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
栽培牡丹,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其根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药用价值牡丹在根皮入药,药名为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热病发斑、吐血、衄血、阑尾炎初起、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痛肿疮疖,其牡丹酚具有抗炎、镇痛、降压、抑菌和解痉等作用。
二、栽培方法栽培牡丹分种子直播、种子育苗移栽、分前株繁殖等方法。
但前两种繁殖方法,周期长,以分株繁殖方法效果最佳,周期短。
其分株繁殖栽培要点是:1、精细整地。
牡丹是根类植物,适宜生长在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庭院的土壤比较板结,整地时要深翻,把土碎细,以利于牡丹根系下扎。
2、施足底肥。
牡丹需肥量比较大,所以要施足底肥。
底肥以土杂肥为宜,每穴宜施肥50公斤-70公斤。
肥要施入穴底。
方法是:先挖一穴,穴的大小以施肥的多少来定,兴度宜在60厘米-70厘米之间。
把肥施入穴最底层,然后盖上一层湿润的肥土,上面距地面15厘米-20厘米,便于苗栽。
3、分好种株。
先扒开牡丹蔸部周围的土,然后将牡丹整蔸取出,轻轻抖落牡丹根部附土,并用手顺其自然生长情况把种株从其根颈部擗开,一般可分出3-6个种株。
注意分出的种株要带有2-3条根。
要把根系和芽苞保护好,切勿折断和碰伤。
剔下的余根便可加工成丹皮。
4、栽培时间。
牡丹的分株繁殖与根的起挖加工为同一季节,在深秋落叶后到次年早春进行。
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牡丹正处休眠期,有利于牡丹成活,其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5、栽植方法。
先将种株平放在事先备好的穴里,然后用湿润的肥土把根按紧。
植株顶端留1-2个芽苞,便于发芽。
其余的部分都需要湿润肥土盖住,并用作物秸杆覆盖保墒,等大地回暖后取下覆盖物。
药用植物牡丹(牡丹皮)疫病

药用植物牡丹(牡丹皮)疫病牡丹学名PaeoniasuffruticosaAndr.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
属毛莨科落叶灌木。
是我国重要药用植物。
主要以根皮入药,中药称丹皮、牡丹皮。
具清热凉血、活血行瘀之功效。
主产于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症状主要为害茎、叶、芽。
茎部染病初生长条形水渍状溃疡斑,后变为长达数厘米的黑色斑,病斑中央黑色,向边缘颜色渐浅。
近地面幼茎染病,整个枝条变黑枯死。
病菌侵染根颈部时,出现颈腐。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下部叶片,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叶片垂萎。
该病症状与灰霉病相近,但疫病以黑褐色为主,略呈皮革状,一般看不到霉层,而灰霉病呈灰褐色,长有灰色霉层。
病原Phytophthoracactorum(LetCohn)Schrot.称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无性态产生的孢子囊单胞无色,椭圆形,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大小5l~57×34~37(μm)。
该菌菌丝中部能形成厚垣孢子,存活期很长。
有性态产生球形卵孢子,浅褐色,大小27―30μm。
气温15―25℃,相对湿度较高时,孢子囊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引起发病。
厚垣孢子一般需经过9―12个月才萌发。
该菌发育适温25℃,最高30℃,最低l0℃。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翌年牡丹生长期遇有大雨之后,就能出现一个侵染及发病高峰。
连阴雨多降水量大的年份易发病,雨后高温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择高燥地块或起垄栽培,防止茎基部淹水。
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集中处理,病穴用生石灰或43%甲醛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
(2)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一7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一1000倍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
干。
炒丹皮:将丹皮片入热锅内,不断翻炒至略有黄色焦斑
时,取出,凉透。
丹皮炭:取牡丹皮片入锅内,以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
为度,喷淋清水,取出,凉透 。
酒制 :取牡丹皮片与黄酒拌匀,焖润至酒尽时,置锅内
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 。
.鳖血制 :将丹皮放盆内,将鲜鳖血注入,搅拌均匀,使
刮丹皮:外表有刀刮伤痕,表面红棕色或粉黄色,有多
数包浅的横生疤痕及支根残迹,并有极少数灰褐色斑点, 系未去净之粗皮。以条粗长,皮厚,无木心,断面粉白 色,粉性足,亮银星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木柱层为4-8列木柱细胞,浅棕红
色,类长方形或类方形,切向24-60μm,径向8-24μm。 皮层十数列薄壁细胞,多切向延长,靠近木柱层3-5列细 胞壁稍厚。韧皮部宽广,约占横切面径向的4/5,筛管群 明显;韧皮射线宽l-3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50μm。 径3-19μm,脐点明显,点状、星状、三叉状或裂缝状, 层纹不明显;复粒较大,由2-6分粒组成。②草酸钙簇晶 直径6-50μm,含晶细胞无色,长方形,一般较小,有的 细胞含数个草酸钙簇晶。③木柱细胞横断面观长方形, 长24-60μm,浅棕红色;表面现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 形。④草酸钙方晶稀少,直径5-14μm。
二、 按颜色命名
三、
四、以珠宝命名:冠世墨玉、璎珞宝珠、八宝香、蓝田
牡丹的道地产区
牡丹入药部位主要为根皮,称为牡丹皮。 牡丹皮的道地产区为湖南、湖北、安徽、
四川、甘肃、陕西、山东、贵州等地。此 外,云南、浙江亦产。以湖南、安徽产量 最大。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的质量最佳, 称为凤丹皮;安徽南陵所产称瑶丹皮;重 庆垫江、四川灌县所产称川丹皮;甘肃、 陕西及四川康定、泸定所产称西丹皮;四 川西昌所产的称西昌丹皮,质量较次。
感谢观看
花两性,单生枝项,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
5,宽卵形,大小不等,绿色,宿存;花瓣5,或为重瓣, 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亦具紫红等色,花药黄色; 花盘杯状,草质,心皮5,稀更多,离生,绿色,密被柔 毛。
蓇葖果长圆形,腹缝线开裂,密被黄褐色硬毛。
牡丹的性状鉴别
原丹皮:根皮呈简状、半筒状或破碎成片状,有纵剖开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始于南北朝 。到
了隋朝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开始逐渐扩 大 。唐朝时期,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 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北宋时牡丹的 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牡丹的分类
牡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例如:
一、以数字命名:一捻红、二乔、三变赛玉、四旋、五
彩云、七蕊、八宝香、九萼红、十样锦、十八号、一百 五、千心黄、万花一品。 : 脂红、豆绿、夜光白、朱砂红、白 素素、大棕紫、晨红、泼墨紫、沙白、御衣黄、深黑紫、 芙蓉白、种生黑、种生紫、大叶黄。 就人物命名 : 西施、昭君出塞、杨妃醉酒、嫦娥 奔月、二乔、文公红、飞燕红妆、少女妆、淑女妆、杨 妃出浴、洛神、观音面、绿珠坠玉楼。 玉、红宝石、元瑕玉、蓝宝石、玛瑙红、珊瑚台、玛瑙 翠、紫玉、脂玉、玲珑塔、玉含金、紫如意等。
的裂隙,两面多向内卷曲,长5-20cm,直径0.1-1.5cm, 厚0.l-0.4cm。外表面灰褐色或紫褐色,粗皮脱落处显粉 红色,有微突起的长圆形横生皮孔及支根除去后的残迹; 内表面棕色或淡灰黄色,有细纵纹,常见发亮的银星 (牡丹酚结晶)。质硬而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显 粉性,外层灰褐色,内层粉白或淡粉红色,略有圆形环 纹。有特殊浓厚香气,味微苦凉,嚼之发涩,稍有麻舌 感。
牡丹的采收和加工
牡丹定植后3─5年即可收获,以4年为佳。8月采收者称伏
货,水分较多,容易加工,质韧色白,但其质量和产量 均偏低。10月采收者称秋货,质地较硬,加工较难,但 其质量和产量均较高。
采挖要选在晴天进行,将植株根部全部挖出,抖去泥土,
剪下鲜根,置阴凉处堆放1─2天,待其稍失水分而变软 (习称跑水),除去须根(丹须),用手握紧鲜根,扭裂根皮, 抽出木心。优质药材凤丹皮均不刮皮,直接晒干。根条 较粗直、粉性较足的根皮,用竹刀或碎碗片刮去外表栓 皮,晒干,即为刮丹皮,又称刮丹、粉丹皮。根条较细、 粉性较差或有虫疤的根皮,不刮外皮,直接晒干,称连 丹皮,又称连皮丹皮、连皮丹、连丹 。
牡丹皮的功效和主治病症
主要性能: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 主要应用:温热病热入血分,血热吐衄证
本品苦泻清热,辛散 透发,入心、肝、肾经。技能清热凉血,又善活血散瘀,有凉血 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妄行的特点,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 药。如牡丹汤。 瘀血证 本品有活血散瘀通经之功,适用于瘀滞经闭、痛经、月 经不调,跌打损伤等多种瘀血证。对血瘀有热者最为适宜。如丹 栀逍遥散。 虚热证 本品清中有透,能阴入血分而清虚热。治温热病后期, 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骨蒸无汗,或低热不退等。如 青蒿鳖甲汤。 此外,本品既能清热凉血,又有消於散痈之功。可治疮疡、肠痈 腹痛等。如大黄牡丹汤。
药用植物——牡丹
目录
名称 来源 产地 采收和加工 植物形态 性状鉴别 化学成分
功效与主治病症
牡丹的来源
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
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 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从南北 朝“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至今,栽培历 史已有1500年。
粉末特征:淡灰白色。①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
品质标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丹皮酚(G9H10 O3)不
得少于1.20%。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5.0%。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
根皮含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
甙、牡丹酚、牡丹酚甙、牡丹酚原甙、牡 丹酚新甙、苯甲酰基氧化芍药甙、2,3-二 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3-羟基-4-甲氧基苯 乙酮、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没 食子酸等。
药片颜色通红,取出晾干即可 。
牡丹的植物形态
牡丹属于毛茛科、芍药属,落叶小灌木,根粗大。茎直
立,枝粗壮,树皮黑灰色。
叶互生,纸质;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或二回羽状复
叶,近技项的叶为三小叶,顶生小叶常深3裂,裂片2-3 浅裂或不裂,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时被白 粉,沿叶脉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 圆状卵形,2-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