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与城市精神_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一种利用文化和创意元素进行生产经营的产业,其产品包括文化产品和创意产品。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城市发展中,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本文将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的核心任务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和文化为核心,产生独特的品牌效应,能够带动消费需求。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建设。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增加城市活力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存在可以增加城市的活力。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在制造文化产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创意和创新。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将废弃的厂房、旧城区与创意相结合,打造文化创意街区,为城市增添了新的魅力。

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也能吸引一些创意人才、文化人才落户城市,增加城市的人文魅力。

三、推动城市形象转型城市形象是城市的重要资产。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形象越来越成为城市的重要竞争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城市形象转型提供了新契机。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利用这些特点能够推动城市形象转型。

比如,南京的1912街区、上海的外滩、北京的798艺术区等都是依托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标性景点。

这些优美的城市景观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为城市形象的塑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和小城镇的发展,能够带动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比如,中国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品、乡土文化等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动农村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浅议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浅议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第2 8卷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景德镇高专学报
J o u na r l o f J i n g d e z h e n Co l l e g e
VO 1 . 2 8 NO . 1 Fe b . 2 0 1 3
浅议景德镇 陶瓷文化创意产 业的发展
李猛 林 ①

为特色 , 以满足人们实用的和审美 的需要 为 目的 , 以科学技
化含 量 , 提高产 品的欣赏价值和收藏 价值 ,艺术陶瓷应走 出
“ 象牙之塔” , 迅速转化成 商品 , 把孤芳 自赏的艺术品变为大众 的掌上明珠 。其次 , 积极培养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 。免费对市
民开放景德镇历 史博物馆 、 古窑遗址 、 景德镇 陶瓷 博物馆等 , 通过教育培训 , 积极 支持群众 的创意发展 , 多为他们提供创意
牌、 工艺 、 学术 交流 的高端平 台, 并成为 国际陶瓷产业 最有影 响力 的风 向标 。同时 , 加大知识产权法及相关法律 的宣传 , 让 人们意识到 , 创新就是核心竞争力。
务体系 。
制瓷的土地上就 先后出现 了三 宝陶艺村 、 乐天陶社 、 雕塑瓷厂 陶瓷雕塑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一 系列不同类型的陶瓷创意文化
产业实践案例。它们都仰赖于景德 镇悠久的陶瓷历史与传统
文化 , 同时又坚守着各 自的运营方式 与特色路线。
①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0 9
作者简介 : 李猛 林 ( 1 9 7 2 一) , 男, 江 西 临川 人 , 江 西工 艺 美 术 师 。
2 0 1 3年 第 1期
李猛林: 浅 议 景 德 镇 陶 瓷 文 化创 意产 业 的发 展
1 3 5

基于陶瓷文化的景德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研究

基于陶瓷文化的景德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研究

基于陶瓷文化的景德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研究【摘要】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之都,拥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和传统,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

本文主要围绕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展开研究。

通过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历史与传统、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的现状分析以及在国际传播中的策略与实践进行探讨,揭示了景德镇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提出了关于景德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景德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可以有效提升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助力景德镇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品牌。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文化、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研究、历史、传统、城市品牌建设、现状分析、策略、实践、影响因素、挑战、机遇、建议、发展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之都,有着丰富的陶瓷文化历史和传统。

陶瓷是景德镇的代表性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品牌的国际传播变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景德镇独特的陶瓷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实现国际传播,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更是城市的形象、文化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

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的发源地和世界陶瓷之都,其陶瓷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是构建景德镇城市品牌的重要资源。

通过深入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为城市品牌传播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景德镇城市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和传播。

对景德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基于陶瓷文化的景德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问题,旨在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探讨景德镇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的现状,并提出景德镇陶瓷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策略与实践。

通过本研究,旨在有效推动景德镇城市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推广,提升景德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景德镇陶瓷文化巡展策划书

景德镇陶瓷文化巡展策划书

景德镇陶瓷文化巡展——南昌站策划书2015年11月20日前言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

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是与中华文明同生共长的。

陶瓷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标志。

景德镇作为中外闻名的世界瓷都,保留了庞大复杂的瓷业遗存,它包括与瓷业有关的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城池衙署、商铺民居、作坊窑场、瓷器遗物以及技艺民俗等等,它们掩映于自然山水,渗透于社会生活,构成了人类独特的文化遗产。

进入二十世纪后,景德镇陶瓷工业不断面临问题与压力,但同时瓷艺却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和成就,既秉承千年的英华,又以空前的创新和个性谱写了新的辉煌,几代人的努力层出不穷的艺术家冲破了自瓷器发明的一千多年来工业产品或工匠作品的形式和精神束缚,使得景德镇瓷器制作艺术和个性倾向渐浓,手法与风格渐丰,终成一幅辉煌之画卷。

此次巡展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及旅游相结合,时逢2016年元旦,希望能在新的一年使全国人民对景德镇陶瓷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推动景德镇陶瓷和旅游产业共同繁荣发展。

目录一、市场环境分析(一)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现状(二)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三)南昌至景德镇旅游项目现状分析(四)SWOT分析二、活动主题及对象三、营销策划目标及意义四、巡展主要内容(一)活动开展时间、地点(二)办展机构及参展领导(三)人员安排(四)展品范围及展位布置(五)现场活动介绍五、宣传推广计划(一)海报、横幅宣传(二)报纸、传单宣传(三)微信公众号、微博宣传(四)移动公交宣传六、费用预算及说明七、结束语八、附录一、市场环境分析(一)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现状陶瓷是景德镇称都之源,纵观景德镇的历史,就是一部以陶瓷发展史为主题的历史,其瓷都地位和社会影响足以表明陶瓷在历史上对景德镇的巨大贡献。

景德镇从汉代开始制造原始瓷器,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但近二十年来,我们的陶瓷质量在国际上早已失去往日的风采,唐、宋、明、清初时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景德镇陶溪川调研报告

景德镇陶溪川调研报告

景德镇陶溪川调研报告一.简介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是以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基础,融产业发展升级与新型城镇化为一体的复合型项目,是地域名,也是品牌名。

项目以陶瓷文化为基底,以文创产业为主业态,打造传统+时尚+艺术+高科技的城市文创街区,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生产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成为景德镇的文化地标、城市名片,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陶溪川”现象。

陶溪川文创街区先后荣获艾蒂亚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项目金奖、联合国亚太遗产保护创新奖、中国文化产业园区最佳传统弘扬奖等国家、省市级荣誉82项,被列入文旅部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工信部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入选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住建部城市双修产业升级与园区整合规划示范样板。

二.特点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以原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方圆一平方公里,工业遗产众多,历史记忆丰富,按照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四位一体的模式,抢救性保护与修复煤烧隧道窑、圆窑和各个年代的工业厂房等近现代工业设备;建设七十二坊陶冶图全景客厅、陶瓷工业遗产活态博物馆、明清窑作营造长廊、学徒传习所等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过程展示场所,以及精品酒店、红酒窖、雪茄吧、餐馆、咖啡馆等文化旅游业态以及现代服务业配套设施。

在陶溪川,老厂区记录了60年的历史,在老城区,国家御窑遗址公园记录了600年的历史,三闾庙、落马桥、彭家弄、御窑景巷、明清窑作群等等建设项目,沿着千年历史的文脉连线成片,我们正在做一篇名城保护利用的大文章。

“保护也是生产力”,这些独特的陶瓷基因、多元文化、混合业态和保护利用模式,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成为中国文化的新地标。

陶溪川是个复合型项目,当中既有老工厂搬迁,又有棚户区改造,既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又是新型城镇化、打造景漂一族的精神家园。

陶溪川已经筹集项目资金42亿,可以撬动建设资金150个亿,拉动经济300个亿,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为6500户棚户区居民安置新家,实现陶瓷工人的三代安居梦想。

千年瓷都景德镇焕发新意

千年瓷都景德镇焕发新意

69这是一座在中国乃至世界版图上都独一无二的城市——景德镇,千年瓷都。

因瓷而生、因瓷而兴,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

今天,古老的景德镇正以独特的方式焕发新意:老瓷厂变身创意街区,一个个文化艺术新地标接连涌现,3万多名来自各地的“景漂”在这里聚集……在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进程中,这座手工艺之都越来越体现出多元的气息。

有传承,也有创新;是开放,也是包容。

秉持对瓷的匠心、延续千年文脉,景德镇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也守护好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坚守,呵护城市的“烟火气”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1000余年前,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延续至今。

今天,穿越千年历史,瓷——仍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漫步于街头巷陌,“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一处处文化遗存讲述着瓷都变迁故事;抟泥成器、范土为窑、瓷上作画……步入明清窑作营造技艺长廊,手工制瓷技艺在这里“活态”传承。

廊下,56岁的孙立新手持画笔,寥寥数笔,在素坯上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婴戏图。

曾祖父拉坯,祖父配料,父亲将毕生画青花手艺传给了孙立新。

13岁开始学艺,他43年来与瓷为伴。

“瓷都要有瓷匠的坚守,代代相传才能薪火不断。

”一大批能工巧匠、完备的产业链、一个个历史文化园区……因为坚守,在现代工业大发展的今天,景德镇仍保留着最完整的手工制瓷技艺体系和古瓷都独有的魅力。

划定保护区,将散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等文化遗存列为“一号工程”进行抢救式保护修缮;成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用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发展和变迁;老城保护再现千年古镇风韵,新城建设展现国际瓷都魅力……城市规划和布局中始终守护着“瓷”的根基。

“瓷都就像一棵古树,总会在厚重的泥土里不断滋养出新枝。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说,历史与文化的涵养赋予了这座城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要不遗余力保护传承,为后代留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回忆、可讲述”的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

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

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乡,拥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和丰富的陶瓷文化底蕴。

近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陶瓷行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下面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详细介绍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市场需求是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和消费国家,市场需求量庞大。

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的追求,使得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的景德镇陶瓷备受欢迎。

传统造型的青花瓷、彩瓷、粉彩瓷等仍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审美观念的改变,现代设计和创新的陶瓷产品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关注。

景德镇陶瓷企业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加强研发和设计创新,不断推出具有时尚感和艺术性的陶瓷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其次,技术创新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关键。

陶瓷制作技术的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也能够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

景德镇陶瓷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陶瓷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同时,他们还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动陶瓷材料、装饰工艺和烧制技术的进步。

一些企业还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提高了陶瓷制作的精度和一致性。

这些技术创新的实施使景德镇陶瓷产业保持了较高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第三,品牌建设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陶瓷品牌的建设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够树立信誉和提高产品附加值。

景德镇陶瓷企业通过加强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积极推广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瓷品牌。

他们在产品设计、包装、销售渠道等方面下功夫,注重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强品牌的宣传推广,通过参展展览、开展文化交流等方式,向国内外消费者展示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这些品牌建设的努力,使景德镇陶瓷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更多机会和竞争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题目(2019年最新选题)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题目(2019年最新选题)

文化创意产业论文题目(2019年最新选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关系到文化传统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关系到国家形象建设与对外发展战略的实施。

本文为大家精选了100个“文化创意产业论文题目”,以供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一:1、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2、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3、货币经纪业的国际比较分析及我国的发展选择探讨4、手绘插画在北京故宫文化遗产衍生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5、湘西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全媒体传播6、新媒体视角下湘西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研究7、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8、基于扎根理论的创意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研究9、文化资源创意产权确认与交易流转的法律保障10、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策略及价值11、壮族铜鼓文化在广西动漫产业中转化应用研究12、基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蚌埠市工业遗迹保护及当代艺术园区的建立13、视觉传达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影响与特征14、互联网思维下的文创产品推广15、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路径研究16、谈鲁西南织锦文化的产业化传承与发展17、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研究18、口红效应下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发展探究19、生态文明视域下南太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0、传统工艺的当前形势与振兴问题21、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意阶层培育22、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23、以历史人文培育浦东新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研究24、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25、设计学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26、试论新时代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27、晋宁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28、中国元素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29、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观念与“电影工业美学”理论30、浙江影视企业集聚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31、“互联网+”时代下廊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践研究32、推动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构想33、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包装设计创新分析34、安徽省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研究35、苏州文创产业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机制研究36、历史街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素浅析——以文殊坊为例37、基于文化IP的制造业品牌提升策略研究38、新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机制与模式研究39、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转型的作用研究40、英国文创地产的启发41、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42、电影对城市的产业塑造43、基于POI数据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44、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45、多元场和集群创新:河南省神垕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分析4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刍议47、略论以协同发展理念推进京津冀文化共兴48、上海游戏产业空间集聚及演化研究49、浅析贵州传统工艺品牌建设50、原创设计和纸胶带文创产品创作探析论文题目二:51、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模式与产品研究52、中美文化创意产品出口比较分析与启示53、中国台湾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演化及其政策启示54、徽州文化艺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55、牡丹江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56、上海市静安区城市文化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合理开发研究57、互联网+背景下贵州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58、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研究59、浅谈文化创意产业下荆楚汉绣艺术的发展与创新60、大智移云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融合的模式思考61、知识产权保护语境中《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的掣肘与破解62、北京顺义文化创意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63、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地区为例64、乡村振兴背景下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65、“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力点66、文创产业介入乡村社区营造作用探析——以蒲江县明月村为例67、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68、长沙市文化创意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69、创意文化产业的文化品格70、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战略的冷思考71、深圳创意文化产业发展PESTEL模型分析72、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经济转型73、浅谈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74、创意文化产业中的媒介运用75、保定市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76、谈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77、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张家口创意文化产业融合首都发展对策探索78、妈祖创意文化产业中的政府职能79、创意文化产业引导的都市再生研究——台北“都市再生前进基地”计划为例80、服务于微电影创意文化产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探析81、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误区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82、浅议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83、南京市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优势及对策研究84、动画设计绘就创意文化新蓝图——论动画设计对中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85、怀柔:打造北京创意文化产业窗口86、浅谈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87、创意文化产业概念下的中国戏剧现代化88、实物期权模型下藏族创意文化产业价值评估分析89、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研究90、作为创意文化产业而发展的工业设计91、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艺术92、景德镇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93、创意产业与城市精神——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94、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95、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创意文化产业链96、创意文化产业:妈祖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向97、从奥运经济到体育创意文化产业98、城市音乐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北京平谷区“中国乐谷”为例99、浅析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100、奥运:创意文化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2011(47)第 1 期22│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2011(47)第 1 期【摘 要】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是景德镇经济发展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本文将以此为主,究其自身发展模式,针对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现象,试图探索出景德镇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特色。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引 言从宋代的青白瓷到元代的青花,从明永乐的青花斗彩到乾隆的珐琅彩、粉彩,在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景德镇不仅“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而且善于利用和驾驭当地的材料与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开创了属于其自身独特的陶瓷文化发展道路,在艺术领域中也开辟了一片甚为广阔的天地。

在现今省市地方政府大力提倡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之际,也同时赋予了景德镇弘扬传统陶瓷文化,体现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特色的最佳时机。

景德镇丰富的资源与精湛的传统技艺,为其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短短的近几年时间,在这块千年制瓷的土地上就先后出现了三宝陶艺村、乐天陶社、雕塑瓷厂陶瓷雕塑创意文化产业园等一系列不同类型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实践案例。

它们都仰赖于景德镇悠久的陶瓷历史与传统文化,同时又坚守着各自的运营方式与特色路线。

它们的存在对于当下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积少成多的经验与思考,是连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桥梁,更是传承陶瓷文化的最好契机。

由于这些案例的相继出现,我们更能够去在实际经验中分析出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探索出最适合其自身发展与传统陶瓷文化传承的最佳方法与途径。

当下,在我国已形成的几大各具特色的区域性陶瓷产业集群中,景德镇陶瓷产业无论从规模、效益、品牌、市场影响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上相对优势并不鲜明,作为中国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如何提升成为焦点问题。

为了与国内其他以陶瓷产业城市区分开来,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发挥其独有的特色与优势。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 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 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

在英国、美国、丹麦、新加坡等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引领国家产业创新和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表1)。

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全球蜂起和文化创意阶层的逐渐壮大,对传统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开拓了新的启示。

确切的认为,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也属于创意文化产业的一条分支,它需要灌溉更多的创意理念,汲取更多的传统资创意产业与城市精神—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徐 俊1, 刘梦婷2,张甘霖2(1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武汉 430068;2 景德镇陶瓷学院, 景德镇 333001)收稿日期:2010-8-20修改日期:2010-10-8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09DR05300E-mail:wenzhang119@ 表1 国外各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状况Table1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abroad源。

除景德镇之外,全国其他以陶瓷产业为主的各个城市、地区都在致力于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

比如福建德化陶瓷产区出台了鼓励陶瓷企业争创名牌规定。

广东石湾陶瓷产区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并依托南风古灶建立国际陶艺创作与交易中心,将石湾建设成探索与交流文章编号:1001-9642(2011)1-0022-032011年 第 1 期中 国 陶 瓷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2011(47)第 1 期│23为陶艺和陶瓷产品的展览商贸基地。

陕西富平陶艺村逐步建设为辐射南北、吸引世界的陶艺文化交流中心和世界现代陶艺中心等。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可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国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系统模式的经济产业链,更映衬于源远流长的传统陶瓷文化,它使我们看到了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与创意结合的可能性。

景德镇千年置镇,集千年陶瓷文化之大成。

陶瓷文化与艺术的共生与互动亦可逐渐演变成新的陶瓷创意产业模式,来推动这座传统手工业城市向前迈进。

据资料显示:在2008年景德镇实现陶瓷产值达70.2亿元,共新增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26家,占全市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33%。

2008年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3.92亿元,同比增长91.4l%,为该市工业发展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

规模以上陶瓷生产企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1.19%,直接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1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注入创新理念催生出的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再一次打响了景德镇的瓷都品牌。

其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一系列创意文化活动,吸引着知名企业的加盟,提升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以及大力发展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战略背景下,景德镇创新发展路径,转变发展模式,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成为朝阳产业。

1 景德镇传统资源的价值基础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主要得益于景德镇良好的传统资源,它们是景德镇经济产业与陶瓷文化发展的基础。

景德镇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生态环境好,多样化的陶瓷文化遗存使景德镇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古瓷业文明体系。

景德镇不仅拥有世界任何产瓷地和窑口无法比拟的陶瓷文化遗存,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调查,在景德镇的城池衙署、老街里弄、坯房窑房、民居会馆、瓷行柴行白土行、水陆码头、高岭古矿等角落拥有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区5片,文物遗迹达1500余处,仅南河流域就有136处古代窑业堆积。

不仅如此,与之相伴而形成的“买书薄”、“禁窑”、“买位置”、“宾主制”、“买扁担”、“开红禁”等行业行规,“花朝”、“变工节”、“歇手”、“烧撞火窑”等节日规定,一并构成了景德镇独特、珍贵而完整的文化遗产体系。

景德镇有着完好的传统手工艺传承。

景德镇至今仍在一代接一代传承着精湛传统制瓷工艺,这是在世界手工艺文明的财富和瑰宝。

在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体系中,以家庭作坊与师徒传承制为主,一个陶瓷工匠从十二、三岁开始学徒,约三年出师单独工作,一直干到五、六十岁,几十年从早到晚从事的都是一个环节的工作,其熟练程度是可想而知。

同时学院派现代陶艺教育,又使得这种技艺有着开阔的眼界和开放的设计思维。

促成了景德镇陶瓷质地精良、设计现代化的原因所在。

2 景德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基于对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文化厅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致力于陶瓷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以帮助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平台。

2009年在景德镇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景德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晓明在《关于景德镇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标准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主打陶瓷文化牌,重点推进投资30亿元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除此之外,景德镇政府还大力支持一系列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与许许多多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论坛、展示、交流活动。

也即是在景德镇如此优良的资源条件与政策环境下,一批致力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与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实践案例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从十年前的三宝陶艺村的创建,到后来的乐天陶社、雕塑瓷厂陶瓷雕塑创意文化产业园、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的构建落成,再到房地产行业的积极参与,当地院校师生对陶艺创作热情的灌注,一股股新生代陶瓷创意文化力量正在凝结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景德镇当下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软实力。

这既是激烈的社会竞争之需要,更是景德镇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向。

2.1整合资源,保持景德镇的地域特性景德镇地处江南腹地,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矿产资源,以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这是景德镇一笔得天独厚的财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笔财富去发挥景德镇资源优势,体现其地域特性。

从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丰富的资源,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陶瓷生产原、燃料。

这些资源奠定了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决定了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必须具有其自身的地域特性。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保持景德镇的地域特性,这是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基本特色。

2.2客观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景德镇自古以来一直以瓷器闻名世界,吸引着无数的外国友人到访,古有著名传教士殷弘绪,今有国际陶艺组织主席珍妮特·曼斯菲尔德。

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与西方的陶瓷理念一直都在碰撞中相互切磋,客观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于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来讲,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待本土陶瓷文化,应本着古为今用的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本着洋为中用的方针,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中 国 陶 瓷2011年 第 1 期24│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2011(47)第 1 期在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正确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也是景德镇这座城市必须具备的特质。

景德镇不同于其他一般旅游城市和现代化的大都市,景德镇是传统手工业城市,承载了更多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人文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全世界的陶瓷热爱者和友人。

在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范畴,我们需要本土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外来文化的参与。

比如三宝陶艺村、乐天陶社等创意产区推崇的东西方陶瓷文化交流,也正是景德镇本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的契机。

以客观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双方,是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之一。

3 发散性思维,多种行业交相融合景德镇需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也必须停止自古以来的单行手工业的发展模式,陶瓷艺术品与传统陶瓷文化需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向各个产业相融合,并不断引向深入。

而此举的意义与作用也在古窑艺术博览区、台湾法兰瓷、金昌利陶瓷中心、陶瓷大世界等不同的案例当中得到了证实。

顺应社会激烈竞争局势的需要,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昌盛也日益带动了其旅游业、餐饮业、创意策划行业的繁荣。

并且同时,陶瓷文化亦可注入融合在这些行业当中,使之彼此间产生一种无形的纽带,相互牵引着向前进步。

4 景德镇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当下意义如今,景德镇正积极响应国家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大量培养人才团队,呼吁全民互动,灌注创意理念,为景德镇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而不懈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