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危害、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

合集下载

热应激对母猪有哪些危害如何顺利渡过难熬的夏季

热应激对母猪有哪些危害如何顺利渡过难熬的夏季

热应激对母猪有哪些危害如何顺利渡过难熬的夏季热应激对猪有哪些危害?热应激对母猪有哪些危害?如何顺利渡过难熬的夏季1、母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18℃,超过30℃以后配种率下降20%,怀孕猪容易流产,死胎,114天以后还不分娩,死亡率增高。

2、热应激影响母猪发情和受胎率。

有研究表明,在高温环境下,前臂母猪的初情期平均推迟22天,当温度高于28℃时,母猪的性成熟暂缓。

而断奶母猪断奶后恢复发情的时间在7-9月份要比其他月份阔。

而受胎率在冬季也较低,随着温度回升的不断上升受胎率不断下降。

3、干扰母猪胚胎的存活率。

高温的强烈应激作用使母猪内分泌浓烈功能失调,也使外周肠胃加强,身体内部的血液小腿供应量减少,影响到蛋白质的多肽,使胚胎营养不足,出现明显胚胎早期吸收和死亡,因而产仔数明显降低。

另外,高温还可而使子宫恶性内环境发生许多不良变化,死胎、畸形胎增多。

另外,热应激还影响母猪的产子消极影响数、影响母猪的哺乳性能,使泌乳量减少、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从而使妊娠母猪不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导致生产时不是力气。

如何遏止母猪热应激?一、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猪舍的遮阳、通风、隔热设施,如搭凉棚、植树、种藤蔓植物;厚垫草屋顶、双层屋顶、屋顶涂白色;电扇、通气扇、天窗等,密闭式猪舍可采取湿帘纵向预热通风降温系统。

及时清粪,保持清洁卫生,减少舍内因粪舍内中会微生物发酵产热。

经常用凉水冲洗圈舍地面和墙壁,条件许可安装风扇、空调,以降低猪舍温度。

二、提供足够清洁的饮水(清理一下水罐烟道等)提供足够的饮水,猪在超出体温10℃以上的环境中时,饮水量大增。

下并若缺水或者在饮水管在阳光下让暴晒,导致猪饮水减少等都会加重母猪的热应激。

三、合理调整饲料高温天气,母猪的采食量增加,提高日粮营养浓度,特别是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在猪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切忌满足营养供应。

4、调整饲喂时间饲喂时间可由以白天为主改为以夜间为主。

高温时段空槽,凉爽时段补饲,要少喂勤添。

热应激对猪生长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热应激对猪生长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热应激对猪生长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概述:热应激,就是当环境温度超过动物的适温区上限,使体内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动物体内一系列生理与机能上的不良反应。

高温气候,特别是持续高温高湿气候给生猪生产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

机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增多、淘汰率与死亡率上升。

在夏季,由于热应激,母猪配怀率下降、流产、死胎、弱仔等现象**上升,热应激还导致商品猪生长缓慢或停滞,以上都使养猪生产成本显著**。

如何防制或减少热应激对种猪的影响,已成为规模化猪场夏季饲养管理的首要问题。

生长肥育猪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8~21℃,一般认为32~38℃是热应激范围。

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温度的5~10℃时,猪的采食量则要**6%~21%。

热应激使猪的采食量下降,日增重减少。

其原因可解释为:1、由于热应激改变了生长育肥猪机体内分泌的正常活动,导致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调节物质代谢的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引起了机体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活动**,继而**猪的日增重速度。

2、高温引起摄食中枢兴奋性**,从而致使采食量下降,使养分摄入量减少是猪增重**的直接原因。

在很大的温度范围下猪都可以获得相似的生长性能,最适环境温度可以通过建立生物反应函数来确定。

持续4周或更长时间处于5-30℃,自由采食的育肥猪生长性能(相对采食量、相对生长速度和相对饲料转化效率),但是,在5-20 ℃的环境下,猪的生长性能都没有显着差异Nienaber 等,1987a)。

Nichols等(1982)有类似的报道,10-25℃的条件下,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没有显着差异。

这表明出栏前的环境控制措施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猪的环境适应能力(Hahn 和Nienaber,1988)。

虽然以上有关于短期热应激和长期热应激影响的研究有所矛盾,但是这两种研究都具有实用性,因为热应激持续的时间可能很长也可能只是短时间内,这取决于气候和地理位置。

猪热应激的预防措施:改善饲养环境许多养殖户一般比较注重产房母猪和仔猪的保温,但对防热投入不够。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危害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危害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危害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1. 引言1.1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危害夏季母猪热应激是指母猪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应激导致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一种疾病。

夏季高温是母猪群体中常见的环境压力之一,当环境温度高于母猪的适宜范围时,会引起母猪热应激,进而影响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1. 生长速度减缓:高温环境下,母猪的摄食量和能量代谢减少,导致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影响母猪的体重增长和肉质品质。

2. 繁殖效率下降:热应激会导致母猪发情期延长、怀孕率降低和产仔数减少,从而影响繁殖效率和产仔质量。

3. 免疫功能下降:高温环境下,母猪的免疫功能受损,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影响母猪的健康状况。

4. 经济效益减少:夏季母猪热应激不仅会造成生产效果的下降,还会增加饲养成本和医疗费用,降低猪场的经济效益。

防治夏季母猪热应激对于提高母猪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临床症状1. 发热:母猪受到高温的刺激后,体温会显著升高,出现发热现象。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表现为持续的高热症状。

2. 呼吸困难:由于高温环境会影响母猪的呼吸机能,导致呼吸困难现象。

母猪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加,表现为气喘等症状。

3. 精神萎靡:受到高温的影响,母猪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的情况。

表现为食欲减退,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4. 消化系统紊乱:高温环境会影响母猪的消化功能,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母猪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5. 血液循环障碍:高温环境下,母猪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症状。

母猪可能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循环系统疾病表现。

以上是夏季母猪热应激的临床症状,猪场管理者应及时观察母猪的身体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治疗热应激带来的危害。

1.3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综合防治夏季母猪热应激的综合防治包括多个方面的措施,旨在综合管理和调节母猪的环境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避免热应激对母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不利影响。

预防母猪夏季热应激

预防母猪夏季热应激

20 2022年第8期一、夏季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1.影响肠道健康 在热应激的情况下,母猪的肠道黏膜结构受到损伤,肠道的通透性增高,消化道酶的活性降低,影响了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母猪便秘情况增多。

2.影响机体免疫力 肠道通透性的增高,加剧了病原微生物及免疫原的渗透,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刺激炎症因子的产生,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

3.影响采食量 热应激抑制了采食中枢,使得母猪的采食量减少,母猪采食量下降引起体力不支,导致产程延长,甚至难产,同时泌乳能力下降,生产速度和仔猪活力下降。

4.影响繁殖性能 卵泡发育受阻、排卵减少、孕酮分泌减少,外周血液循环加强,身体内部血流量不足,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

5.呼吸急促、代谢紊乱 母猪的皮下脂肪层较厚,很难通过水分蒸发来散热,因此,母猪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散热,由此过多地带走体内的二氧化碳、水等成分,将产生呼吸性碱中毒。

大量喝水和大量排尿也会导致母猪电解质代谢紊乱。

二、母猪夏季热应激评定指标1.皮肤温度 耳部、肩部、臀部、尾根等部位温度上升。

2.呼吸频率 母猪正常呼吸20~30次/分,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45次/分时是中暑症状。

3.直肠温度 正常直肠温度38~39.5℃,直肠温度变化慢于皮肤温度和呼吸频率的变化。

4.其他 热休克蛋白、血液激素、血液酶活力等都有异常变化。

三、预防母猪夏季热应激方案1.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案 ①要及时监测调整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

②饮水方面,要注意母猪所饮的水量与水质、水源温度与流速、水源高度与位置;建议水温10~20℃,流速3升/分。

③在通风时注意负压通风、夏季纵向通风,舍内风速确保断面通风量。

④降温设备上,可以使用风机加湿帘、中央空调、冷风机、遮阳网、滴水(冰盒)降温等措施;舍内温度控制在22℃以内。

⑤在饲喂时可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增加饲喂次数、改变饲喂时间,适当湿拌料,保持料塔料槽的卫生,防止饲料霉变。

⑥注意肠道健康和母猪的炎症管理,防止母猪便秘。

猪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和防治

猪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和防治

猪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和防治猪热是一种由于环境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猪只身体发热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夏季高温的时候。

猪只因为自身维持体温的能力有限,所以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本文将就猪热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做一详细的介绍。

猪热的发生原因:1. 温度过高: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会使猪只的体温调节受到影响,导致热应激的发生。

2. 高湿度:潮湿的环境会使猪只排汗不畅,身体散热不良,从而加重了热应激的情况。

3. 不良的通风条件:通风条件不好导致空气流通不畅,猪只身体散热不畅,同样会增加热应激的风险。

临床表现:1. 猪只会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情况。

2. 体温升高,超过39.5℃,甚至出现中暑的情况。

3. 皮肤发绀,呼吸急促,眼结膜充血。

4. 拒食,出现腹泻,粪便稀薄呈灰白色。

剖检变化:1. 肌肉组织松软变色,甚至出现出血点;2. 肝脏充血发紫,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破裂;3. 肾脏肿胀变软,表面出现出血点瘀斑;4. 肺部出现充血、水肿等情况;5. 心脏扩大,心肌出现渗血等情况。

防治措施:1. 保持环境通风良好,随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

2. 控制室内温度,可通过安装风扇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

3. 保障猪只的饮水供应,确保饮水器通畅。

4. 适当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

5. 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温监测,如发现体温异常,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6. 在高温天气下,适当减少猪只的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7. 经常观察猪只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猪热是一种常见的猪只疾病,在高温季节尤其容易发生。

猪农在日常养殖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猪只的监测和管理,做好防治工作,以减少猪只因热应激而导致的损失。

夏季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与防控对策

夏季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与防控对策

环境中, 则胚胎存活数显著减少。所 以高温对配种后 8天内的胚胎存活率和受胎率有不 良影响, 其次在胚 胎 附植几天 内对热特别敏感 , 2 0天后则有较 强的抗 热 能力。母猪妊娠前期遭受热应激可诱发流产 。 ( 3 ) 对 哺 乳 母 猪 泌 乳 性 能 的影 响 。 高 温 可 导 致 母 猪 采食量 明显下 降, 进而影 响泌乳机能 ; 或者 因热应 激刺激 ,母猪 的分娩时 间过长而所产生 的副作用影 响到泌乳机能 。据 M a t t e r i 和 B e c k e r ( 1 9 9 4 ) 报道, 长 时 间处 于炎热 环境 中 ( 2 7 ~ 3 2℃) , 可影 响催乳 激素 和 促 甲状腺激素 的分泌 ( 与2 0 c c 条件下相 比) 。 哺乳 母 猪采食量 下降, 泌乳减 少, 断奶 时掉 膘严重 , 乏情 和返情现象增 多。 最近研究发现, 环境温度高于 2 5℃
1 热 应 激 对 母 猪 生产 影 响的 机 理 当猪 舍温度超 过 2 6 时母猪 就会受 到热应激
的影响,使母猪 的繁殖性 能有不 同程度 的下 降。热 应激对母 猪繁殖 性能的影响机 理主要 是: 第 一, 热应 激 改变了 内分泌机 能的正常状态 ,使 甲状腺功能异 常,促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改变 。血浆 中促 肾上腺皮 质 素显著增加 。第 二,母猪发情和排卵是通过 内分 泌途径在 生殖激 素的控 制下进 行的,而这些激素与 时, 母猪 泌乳量 的降低不仅仅是 因为采食量 降低 , 而 蛋 白质和 类固醇供应 是否充足 有关。 在 高温 条件下 , 在 事实上 可能主要是 由于温度对泌乳产生 了直接 的 母 猪 的采 食 量 降低 , 能 量和 蛋 白质 摄 入 不 足 , 下丘 脑 影响。这 一直接影 响可 能是高温环境下进入乳房 的 和 垂体的分泌活动受到影响, 使性腺机 能减 退, 从而 血 流减 少从 而减 少 了生成 乳汁 所需 的养 分而造 成 可直接影响促卵泡素、 促黄体 生成素 的释放 , 并间接 的, 也可 能与调节泌乳 、 细胞代谢和养分分配有关 的 作用于卵巢类 固醇激 素的产 生而影响母猪 的正常发 激 素 ( 皮质 醇、 甲状腺素 、 生长激素和 胰 岛素样 生长 情 和排卵 , 常 出现乏情和 异常发情 , 发情周 期延长 。 因子 I ) 分泌发 生了变化而造成 的。 同时高温 不利于卵子的受精及 受精 卵在输 卵管内的 2 . 2 容 易诱 发 高热应激综合征 运 行, 致 使卵子受精 率和胚胎 成活率 降低 , 严 重时会 妊 娠母猪 是一个特 殊 的“ 群体” , 体 内外 的不稳 诱 发 卵巢 囊 肿 。 定因素 ( 如热应激 、 霉菌毒素 、 异体排斥等) 共 同作用 2 夏季 热应激对母猪 生产 的影 响 使其机体 处于一种“ 亚健康 状态 ” , 随时都有 可能 由 2 . 1 热 应 激 对 母 猪 繁 殖 性 能 的 影 响 病毒、 细菌 、 支原体 、 寄生虫等混合 或继发 感染导致 ( 1 ) 对母猪发情 的影响 。猪舍 内持续 高温且温 高热应激 综合征 ,表现 为肝糖原迅速耗尽 ,心力衰 度 超过 3 2℃时 ,后 备 母 猪 初 次 发 情 平 均 推 迟 2 2 天 竭 , 肺 充血、 水肿 , 进而 出现惊厥或 昏迷甚至猝死 。 多 左 右 ,性 成熟延 迟。有研 究表 明初产母猪断奶后恢 年 的 经验 表 明 ,大 部 分 地 区 的母 猪 群 在 炎 热 的 夏季 复发情 的时间在 7 - 9月要 比其他月份 延长。 往 往 多 发 此病 。 ( 2 ) 对胚胎和胎儿的影 响。 夏季母猪 的受胎率较 2 . 3 母猪产后感染增 多 低, 随着 气温 的不断上升而逐渐 下降, 这 与热应激对 处于“ 亚健康状态 ” 的妊娠母猪 在高温高湿 的夏 卵巢分泌机能的作用有 很大关 系,母猪 断奶 后 7 天 季 分娩后发 生子宫 内膜炎 、 乳腺炎 、 少乳或 无乳 、 厌 内 的受 胎 率 比其 它 月份 低 1 4 . 3 %。 母 猪 受 胎 率 与 配 食 等病症 增多, 严重者会不发情或持续返情 。 种时的环 境温度 和配种 后的周 平均温度成 负相 关。 2 . 4 母猪免疫力下降 , 感 染性 疾 病 的发 病 率升 高 在热应激条件下 ,母猪 的内分泌系统功 能紊乱 尽管猪对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有较强的抗性 , 失调 , 外周血液循环加强 , 子宫内环境失衡 , 身体 内部 但 是长 时间热应激造成 的高水平糖皮质激素性 的免 的血液供 应量减 少, 影响到蛋 白质 的合成 , 使胚胎营 疫抑制 已是不争 的事 实。由此 引发 的夏季感染性疾 养 不足, 出现胚胎 早期吸收和 死亡, 使母猪妊娠前期 病 , 如蓝耳病 、 圆环病毒病、 伪狂犬病、 附红细胞体病 、 ( 妊娠 0 ~ 3 0天) 胚胎存活率下降, 妊娠后期 ( 妊娠 9 0 ~ 弓形虫病等 的发病率升高已成为许多猪场棘手之事 。 1 1 4天) 流产、 死胎、 畸形胎增多 。研究表 明, 母猪怀孕 3 夏季热应激 的应对策 略 前期受热应激影响, 胚胎存 活数减少。在配种前和配 3 . 1 缓解热应激是控 制夏季猪 场发病的关键 种后各 3 天对环境作 3 2 . 2℃的热处理, 母猪的胚胎存 ( 1 ) 猪场 要根 据 自己的 条件 因地 制 宜 , 找 到适 活数不受影响;但配种后 3 ~ 2 5 天一直饲养于 3 2 - 2 c ( = 合 本场 的降温 办法 。 比如 在猪 舍顶 部进 行 隔热 改

猪热应激的危害及预防

猪热应激的危害及预防

给予病猪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给予病猪口服补 液盐或静脉注射 生理盐水
降低猪舍温度, 保持通风良好
调整饲料配方, 增加营养摄入
定期接种疫苗, 提高猪群免疫力
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药、抗菌药等
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以降低体温,缓解热应激症状。 使用抗菌药: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防止继发感染。 补充体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补充能量。 通风和降温:通过加强通风、降低环境温度等方式,降低猪舍温度,缓解热应激。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
定期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包括栏舍、食槽、饮水器等,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 播。
消毒时应该选择对人和动物无害的消毒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消毒剂。
消毒前应该彻底清扫猪舍,清除粪便、垃圾等杂物,以提高消毒效果。
消毒频率应该根据猪舍的卫生状况和季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每周应该至少消毒一 次。
促进散热:水蒸发时吸热,可以带走病猪皮肤表面的热量,有助于降低体温。
缓解症状:热应激会导致病猪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等症状,用凉水浇淋皮肤可以缓解这些 症状,使病猪感到舒适。
注意事项:在使用凉水浇淋病猪皮肤时,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对病猪造成刺激。同时, 要避免浇淋到病猪的眼睛、耳朵等敏感部位。
疫苗接种: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避免中午高温时段 驱虫:选择在凉爽的天气进行,避免在高温时段 饮水:提供充足、清凉、清洁的饮水,避免饮用过热的水 饲料: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浓度,提高猪的抵抗力
保持猪舍通风良好,降低饲养密度
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定期开窗通风,增加空气流通,降低猪舍内温度和湿度,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03
预防猪热应激的措 施

热应激对母猪的危害及综合防控

热应激对母猪的危害及综合防控

综述与专论 | Summarize and reviews832019.09·0 引言猪热应激是由环境温度达到等热区的舒适区上限温度而导致,即机体对热应激源产生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

当气候过于炎热,尤其是持续性高温高湿环境,会导致猪机体抵抗力、免疫力减弱,因此容易出现发病,造成死亡率和淘汰率升高,所以必须加强防治[1]。

1 临床表现母猪出现热应激反应后,临床表现是体表温度显著升高、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采食欲望下降、饮水欲望增加,并表现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症状,危害严重时还会出现喘息张嘴呼吸的症状。

母猪热应激发生后,患病猪运动量逐渐下降,长时间卧地不起,喜欢卧在潮湿阴冷的地方。

2 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母猪繁殖能力提升是一个综合工作,通常和养殖环境、遗传因素、营养因素有密切联系。

只有确保科学选择生产能力强的母猪,并保证为母猪生长营造健康舒适整洁的环境,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才能切实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增强母猪繁殖效率[2]。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母猪采食量下降,同时会对母猪的发情、配种、妊娠等也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2.1 影响母猪发情母猪生长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9~25 ℃,当环境温度超过30 ℃,尤其是超过35 ℃后,会极大影响母猪的正常繁殖能力,导致母猪不能正常发情,卵泡不能正常形成,配种率下降到20%。

有研究表明猪在持续的高温刺激影响下,特别是初次配种的母猪,如果一直处于热应激状态下,初次配种的母猪初次发情时间平均会推迟22 d 。

当猪舍内的温度升高到28 ℃后,繁殖母猪的性成熟时间也会有极大延迟。

2.2 影响母猪受胎率受胎率是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通常母猪不会在夏季生产,夏秋季节母猪的受胎率相对较低。

主要因为夏秋季节外界温度较高,不利于母猪的正常发育和卵泡的生长,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它的受胎率呈下降趋势。

母猪如果处于热应激环境下,会使母猪的性发育变缓慢,经产母猪在分娩后恢复时间延长,断奶后不能正常发情或发情无规律、不发情,即便是能成功妊娠的母猪,也常会在早期出现胚胎死亡或者早期流产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危害、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
作者:王越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11期
摘要:气候炎热的夏季,母猪较易发生热应激,往往会导致采食减少,不发情,不易配种受孕,容易发生流产或者产出死胎、弱仔,且产仔数量减少,后代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成活率下降,且母猪死淘率升高等,只要发生就会严重损害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因此,要充分重视避免母猪发生热应激反应,这是由于热应激不仅会导致母猪体质变差,还会严重影响其繁育性能和生产性能。

现概述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发病机理、危害、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夏季;母猪;热应激;发病机理;危害;临床症状;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1-0088-02
1 发病机理
母猪在热源的刺激下,导致下丘脑明显兴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并经由机体门脉系统作用于垂体前叶,促使其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肾上腺,使其分泌皮质激素,同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还会影响机体吸收营养成分,加速分解代谢,抑制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反应,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从而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现象。

2 危害
2.1 影响发情
空怀母猪发生热应激会导致配种无法受孕或者返情异常,后备母猪发生热应激会推迟性成熟和初情期,发情延后或者呈隐性发情,甚至不出现发情。

当环境温度超过32℃时给母猪进行配种,有20%左右的母猪无法受孕或者出现重复发情,且流产率升高。

2.2 影响分娩
母猪妊娠后期发生热应激后会导致采食量减少,无法满足胎儿快速发育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使仔猪出生后的活力降低,甚至发生死亡,同时还会延长分娩所用时间。

另外,高温会导致妊娠母猪产前采食减少或者停止,使其体能储备较少,在分娩时更易出现体力不足的情况,血钙水平降低,从而产程持续时间过长。

2.3 胚胎存活率降低
妊娠母猪发生热应激后,机体内分泌机能受到影响,破坏雌二醇和孕酮分泌平衡,造成排卵的质量和数量都明显降低;另外,还会加强外周血液循环,无法给机体供给充足的血液,对蛋白质合成产生影响,无法满足胚胎所需营养,这可能是引起胚胎存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3 临床症状
病猪通常突然出现发病,精神不振,体温明显升高,四肢无力,走动摇晃,皮肤变得干燥,呼吸急促,且呼吸时往往出现张口喘气,呕吐、流涎,黏膜潮红或者发紫,狂躁不安,心跳加速。

非常严重时,病猪精神严重沉郁,体温往往可超过42℃,进一步发展就会陷入昏迷,最后倒地出现痉挛,并发生死亡。

一般来说,肥胖型猪相比于瘦型猪更容易出现发病。

4 防治措施
4.1 西药治疗
母猪发生热应激后,要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并在耳静脉处放血,接着肌肉注射5~10 mL安痛定溶液,静脉注射500 mL氯化钠溶液、5 g氨卞西林钠、4~12 mg地塞米松,还要静脉注射10~20 mL 10%维生素C溶液。

也可肌肉注射5~10 mL安痛定溶液,肌肉注射500万IU青霉素、4~12 mg地塞米松或者与适量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注射。

也可按每吨饲料添加600 g利高霉素、200 g安乃近,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1周。

4.2 中药治疗
4.2.1 轻度热应激
可取30 g藿香、24 g香薷、60 g石膏、30 g青蒿、24 g陈皮、30 g佩兰、90 g滑石、30 g 杏仁、30 g知母、15 g甘草,加水煎煮,待药液温度适宜后给病猪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3~5天。

4.2.2 重度热应激
可取24 g薄荷、24 g茯神、24 g黄芩、24 g香薷、24 g连翘、9 g雄黄、24 g栀子、18 g 菖蒲、6 g朱砂(单独研磨)、24 g元参,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温度适宜后给病猪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3~5天。

4.3 加强防暑降温
猪舍建设时,屋顶要注意加强隔热,即使用如泡沫等隔热材料建造,舍内设天花板吊顶进行隔热,能够有效减少向舍内传递的热辐射。

如果猪舍条件比较简陋,屋顶为单一石棉瓦,可在屋顶外面铺上一定厚度的稻草,且定时在稻草上洒水进行隔热。

如果猪舍条件允许,可在四周种植树木,特别是高大乔木,这样既不会影响通风,还能够有效遮阴。

猪舍尤其是东西朝向的向阳面可搭建遮阳网,以减少热辐射,具有很好的降温效果。

在气候炎热的夏季,一般在温度达到20℃左右时即可打开排气扇,达到25℃左右时则要使用电扇,确保舍内空气流通和新鲜。

对于封闭式猪舍,主要采取通风和蒸发来实现降温。

常用的蒸发降温系统有滴水降温系统、喷淋降温系统、喷雾降温系统以及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水帘)。

其中喷淋、喷雾会导致舍内和床面湿度增大,不适合在封闭式猪舍内应用,但可用于屋顶冷却降温。

滴水降温系统最适合用于定位栏饲养的泌乳母猪,滴水器要在母猪颈肩部上方安装,每间隔45~60 min进行1次滴水,确保每次滴水都能够让机体颈肩部足够湿润,但不会有水滴落到地面,每次控制在5~10 min,能够使温室内温度下降1~2℃左右。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使封闭式猪舍降湿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通常可使舍温降低大约5~7℃。

4.4 保证饮水充足、清凉
母豬在高温环境中主要通过水分蒸发进行散热,如果水温过高或者缺少饮水都会导致机体耐热性降低。

因此,要确保供给足够的清洁凉水,保证水流量超过2000 mL/min,水温控制在10~12℃范围内,不仅能够使机体降温,还可刺激采食,增加采食量。

4.5 合理饲喂
母猪在高温环境中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要改喂用新鲜、适口性好、品质优良原料调配的饲粮。

一般饲喂高能量(超过13.4MJ/kg)、高蛋白质(超过17%)、高赖氨酸(达到
0.85%~0.90%)的饲粮,且可加入5% 以下的油脂来提高能量水平。

另外,日粮中高纤维原料的添加量要适当减少,使饲粮中粗纤维水平降低,从而抑制产生体增热。

如果猪场条件允许,妊娠母猪可饲喂适量的青饲料。

母猪饲喂次数可适当增加,以刺激采食。

一般来说,白天饲喂2~3次,且不控制喂量,并在夜间增加1次饲喂。

适宜采用颗粒饲料或者用凉水拌湿的饲料,也能够刺激采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