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热应激的保健措施

合集下载

母猪热应激的解决方案

母猪热应激的解决方案

母猪热应激的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母猪热应激是指母猪在高温环境下所面临的生理和行为变化,会导致母猪的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引起疾病。

为了解决母猪热应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从环境调控、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和疾病预防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母猪热应激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调控1.1 控制温度:在高温季节,应为母猪提供凉爽的环境。

可以采用喷淋降温、通风降温等方式,保持猪舍内的温度适宜。

1.2 控制湿度:湿度过高会加重母猪的热应激程度,因此需要保持猪舍内的湿度适宜。

可以通过增加通风设备、合理安排饮水设施等方式来控制湿度。

1.3 防止日照直射:直射的阳光会给母猪带来过多的热量,因此需要采取遮阳措施,如安装遮阳网或者树荫等,减少日照直射。

二、饲养管理2.1 合理的饲喂时间:在高温季节,应调整母猪的饲喂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饲喂。

可以选择清晨或者傍晚时段进行饲喂,减少母猪在高温时段的进食量。

2.2 定期清洁猪舍:保持猪舍的清洁是预防疾病和减轻热应激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清洁猪舍,清除粪便和污物,保持猪舍内的卫生环境。

2.3 提供适宜的饮水:高温环境下,母猪的饮水量会增加。

因此,需要确保母猪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供应,以满足其生理需求。

三、饲料营养3.1 调整饲料配方:在高温季节,母猪的饲料需求会发生变化。

应根据母猪的生理状态和环境温度,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以提高母猪的抗热应激能力。

3.2 分散饲喂:高温环境下,母猪的食欲会下降,因此可以采取分散饲喂的方式,将饲料分为多次供应,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饲料。

3.3 添加酸化剂:适量添加酸化剂,如有机酸等,可以改善母猪的饲料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其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疾病预防4.1 注重疫病防控:高温环境下,母猪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要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措施,保持母猪的健康状态。

4.2 定期体检: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猪群夏季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夏季应对猪群热应激的办法 - 养猪技术

猪群夏季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夏季应对猪群热应激的办法 - 养猪技术

猪群夏季热应激的防治措施夏季应对猪群热应激的办法-养猪技术热应激是指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作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如果猪发生热应激会导致生长缓慢或停滞,种猪发生热应激则会影响繁殖力,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以确保养殖效益的提高。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群夏季热应激的防治措施夏季应对猪群热应激的办法。

1.保证营养供给夏季母猪饲粮中应多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每吨饲料内添加碳酸氢钠3~5公斤、维生素C100~200克、维生素E40~80克,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抗热应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饲料配制应采用新鲜、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原料,还可通过添加3%~5%的油脂及酶制剂,减少麸皮等高纤维原料配比,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饲粮能量浓度,改善适口性,来增加母猪能量摄入量,有效减少哺乳母猪因采食量不足而引起的机体组织分解。

改变饲粮成分可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

对饲养于20~30℃环境下的泌乳母猪喂以基础饲粮、高纤维饲粮或高脂肪饲粮。

在高温环境下,提高饲粮的能量含量,能够显著提高泌乳量,并且乳脂率也有提高的倾向;相反,在饲粮中添加纤维则降低了泌乳量,这是由于纤维在后段肠道中发生微生物发酵导致体热产生量增加而造成的。

选用品质较好的原料,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储存饲料原料。

2.保证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哺乳母猪适宜的温度为18~20℃,超过适宜温度,每增加1℃,每头母猪每天的饲料摄入量减少100克。

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依靠母乳,而母乳是否充足需要通过采食量来保证。

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不足会造成断奶失重大,影响断奶后的发情配种,同时仔猪断奶重也不达标。

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方法有降温、少喂多餐、湿拌料、及时清理料槽等。

少喂多餐是指一天饲喂4~5次,每次少喂,可保证母猪每次都吃完;湿拌料可以提高母猪的食欲,特别是在夏季;而及时清理料槽也可提高母猪的食欲。

采用湿拌料,水料比为1∶1,可提高采食量10%左右。

3.保证充足饮水夏季的饮水容易被大肠杆菌和原虫等污染,因此要做好对饮水的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是漂白粉或二氯异腈尿酸钠。

防治猪热应激的措施

防治猪热应激的措施

(3)供给充足清洁、凉爽的饮水。猪获得饮水的来源有三种:饮用水、饲料中的水、代谢水,其中饮用水是最主要的来源。在高温环境下,猪利用水的冷却能力,通过蒸发散失潜热,体内预热的排出主要靠呼吸道挥发体内水分而实现。临床实践中给处于热应激下的猪供给10-15℃的饮水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猪采食量。
(4)添加电解质、微生态制剂。高温环境下,猪体内矿物质代谢失常极易导致机体酸碱不平衡。通常在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小苏打(碳酸氢钠)对预防夏季高热给猪带来的危害有良好的效果。;另外添加有机酸能调节胃肠道的酸碱环境,进而影响微生态环境,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减少饲料浪费,改善饲料报酬,促进猪的生长,一定程度上消除热应激的危害。
防治猪热应激的措施通常有:
1.营养调控措施
(1)提高猪日粮能量水平。炎热的夏季可用油脂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使猪只获得较高烦人生产净能,并改善口感,提高采食量。
(2)适当改善猪日粮中蛋白质的配比。在长期的热应激状态下,猪只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均受到抑制,但合成代谢受到的抑制成都更为严重。在高温条件下适当地提高蛋白质的水平可消除热应激对猪日增重和料肉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日粮中用合成的赖氨酸替代部分植物蛋白质可缓解猪的热应激。例如猪富宝—0.5%猪核心预混料中98.5%的赖氨酸高达30%,可有效缓解热应激。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应激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猪在热应激的环境下,会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和动用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来维持机体的热平衡。随着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发展,热应激导致母猪繁殖力下降现象日趋严重,夏季亦是疾病多发的季节,随着气温升高,猪的热应激也很容易发生,造成猪采食量降低,抵抗力减弱,影响生长、猪肉品质变差等等。

猪场夏季猪热应激防治40招

猪场夏季猪热应激防治40招

日头赤炎炎--解热对策40招养猪一进入夏季,随着气温的一天天升高,养猪朋友们碰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就母猪而言,往往会出现发情不正常,配种率下降,母猪难产、泌乳量减少,公猪性欲弱、怀孕母猪胚胎死亡率高;而仔猪则生长变慢,免疫力差,细菌性疾病多,吮乳小猪死亡率增加;至于肉猪常常是增重迟缓,抗病力弱,饲料转换率差,肉质不好(PSE增加)。

其实,归根到底这些问题都是高温热应激惹的祸。

安佑多年来一直服务养猪界,吸取广大养猪朋友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解决夏天热应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归纳为40条回赠给安佑养猪好伙伴们,祝愿您有了安佑的帮助,热应激不再是问题。

1.屋顶用易吸热的草料或绝缘材料隔热,屋顶如能再涂上反光漆,更能减少热量的吸收,目前有效的绝缘材料有钻泥板,PU板等。

2.屋顶加装冲水冷却设备,室温可马上降低2?3℃。

3.肉猪舍若有水浴池供其玩耍,可立即舒解热的感觉。

4.安装通风设备,可以降低室温,使禽畜凉快,减少喘气,如果预算足够安装空调则更为理想。

5.清理通风设备,肮脏的风扇、失灵的马达、松弛的皮带均将降低通风效率。

6.增加饮水器数量及增加供水量,天气愈热,水需求愈高,充足的饮水可促进食欲;饮水中添加0.1?0.2%的盐或电解质亦可,冰冷的水效果更佳。

7.装设喷雾系统,可以立即降低舍内温度,延伸屋顶长度或遮阳设备可避免日光直射,畜舍也以东西向为宜。

8.农场地面减少水泥地所占比例,尽可能增加绿地以降低地面温度。

9.畜舍四周种植高大乔木,以利通风及遮荫。

10.勿让种猪或肉猪直接曝晒在太阳下,否则易引起日射病,并影响生长及繁殖。

11.分娩舍内母猪,可考虑在母猪靠肩部静脉处或颈部滴水,鼻镜吹风,均为有效的解热方法,但须考虑栏内地面为条状或网状地面,否则易造成地面潮湿,影响到仔猪的生长环境而引起下痢。

12.清晨给饲是一天中最凉快的时段,此时给饲最能增进饲料采食量。

13.减少对禽畜的骚扰:人员移位及器材移动均要谨慎小心,天热加上驱扰将会对猪只造成更大的紧迫。

猪热应激急救措施

猪热应激急救措施

猪热应激急救措施
猪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感染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对猪的健康和生产产生严重影响。

猪热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对症治疗很关键。

下面介绍一些猪热应激的急救措施。

症状控制
•降温:给猪提供充足的清凉水和通风环境,降低环境温度,以降低猪体温,减轻症状。

•水分电解质补充:病猪应及时给予足够的水分电解质补充,以预防脱水。

药物治疗
•中草药:可以尝试采用中草药治疗,增强猪的免疫力,并帮助其对抗病毒。

•抗生素:如果病情较重,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抑制和杀死细菌,以防止其继续感染并造成二次感染。

•其他药物:还可以使用消炎药或叶酸等药物对症治疗。

饲养管理
•加强卫生防控:猪热属于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平时注意加强防疫经常进行卫生消毒,避免病毒引起的二次感染。

•饲料管理:给病猪提供容易消化的饲料,并适量加入生物酵素帮助猪体恢复健康。

•定期检查:定期给猪进行身体检查,发现疑似病症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病情加重。

预防猪热
•疫苗接种:采用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要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接种。

•加强环境卫生:猪圈、饮水和饲料容器等设施应经常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保障猪的营养需求:定期检查猪的饲料、营养成分和饮水,保证猪的养分摄入量,进一步增强猪的免疫力。

总之,要控制猪热传播,需要做好防治措施,对于患病的猪,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免导致猪群感染。

同时还要注意加强预防工作,定期检查、接种疫苗、加强饲养管理等,以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猪常用缓解热应激营养调控

猪常用缓解热应激营养调控

猪常用缓解热应激的营养调控1、提高能量水平适当减少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量,而通过添加脂肪2-3%,来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保证猪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Stahly等(1979)报道,添加适宜的脂肪对受热应激的猪有利。

2、调整蛋白质水平,补充氨基酸Stahly(1979)报道:喂给合成的赖氨酸代替天然的蛋白质对猪有利,因为赖氨酸可减少日粮中的热增长。

另外添加蛋氨酸可显著提高猪群对热的耐受力。

3、调节矿物质代谢高温时,机体内的钾和碳酸盐排出量增加,氯和钠的排出减少,对体内矿物质平衡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梁孙义(1990)等报道,在夏季高温环境中,血糖、血钙、血钠、血钾、抗坏血酸和甲状腺素的含量与适温时比较,差异极显著(P 0.01),血浆碱储差异显著(P 0.05),皮质醇略有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

而通过外源性补充易吸收的矿物质对维持机体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抗病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调节电解质和维持酸碱平衡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钠盐、钾盐来调节电解质平衡,通过日粮中添加乳酸、柠檬酸或延胡索酸等来调节酸碱平衡,从而避免或缓解了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反应,并通过这些有机酸改善猪群的食欲和消化功能,提高猪群营养水平和抗病力。

5、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效缓解热应激。

维生素E在抗热应激中也有一定作用,能刺激免疫器官,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提高抗应激的能力。

6、使用抗应激药物添加剂在日粮中添加抗应激的产品和免疫促进剂来进一步提高猪群对热的耐受力,增强猪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功能。

可以在每吨日粮中添加富维康1kg(抗应激专用),每旬添加 5-7天,特别在防疫、转群、换料、疾病时添加,能够完全满足以上5点缓解热应激的功效。

同时每月一次在日粮中添加蓝环清来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对附红体及其它一些细菌性疾病可以通过添加强力霉素和康农等做好预防。

夏季怎样减少生猪应激防疾病

夏季怎样减少生猪应激防疾病
1.清除猪舍杂草和污水,必要时在猪舍外喷洒敌敌畏;
2.使用灭蝇药物杀灭蝇卵,称取10%蝇得净2公斤,加18公斤玉米粉稀释成20公斤,搅拌均匀后装入包装袋,在每吨全价料加上述稀释剂500克,连续使用30天后停用30天,交替使用至十月底。
三、种猪群保健方案。
1.种饲料添加祛霉剂;
夏季怎样减少生猪应激防疾病
一、减缓热应激,增加采食量。
1.增加机械通风,可安装鼓风机或吊扇,舍温达到28℃以上时进行喷雾降温或滴水降温,也可在种猪舍安装湿帘,人工授精的公猪舍最好安装畜禽空调,高温时公猪每天进行3~4次冲洗;
2.对怀孕后期、哺乳期母猪和保育生长猪提高油脂添加比例,日粮中添加5%-10%的膨化大豆粉。种猪定时喂青饲料,饲喂湿拌料,增加喂料次数;
3.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剂,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活性干酵母500克、碳酸氢钠(小苏打)3公斤、维生素C200克;
4.高温期间每天给公猪补充“雅士勇”20~30毫升/头,拌料饲喂,同时在每吨公猪饲料中添加酵母硒500克。断奶后的待配母猪每天使用雅士勇5~8毫升,连用5天。
二、控制蚊蝇,减少疾病传播。

养猪场高温应激应对措施

养猪场高温应激应对措施

养猪场的高温应激的应对措施一、对策1、保证干净充足的饮水夏季,猪需要增加饮水来调节机体。

猪每天利用饮水器的时间约为20分钟,生长-育肥猪特别没有耐心,如果水压低,会发生互相攻击、粗暴、咬尾,水的缺乏会造成日增重下降和体重不均衡。

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

母猪需要大约25分钟来摄取17升水,哺乳母猪只准备有限的时间饮水,如果水的流量小,母猪会出现饮水量少于需要量。

所以,定期检查饮水器的出水量;定期检查饮水器的水温,防止过热;干喂改为湿喂;在饮水中添加药物、糖、电解质、电解多维等;调整饲养密度等是夏季保证饮水的方法。

体重7千克:高度15~20厘米,10头/个,流速470毫升/分,冬季日饮水量1升,夏季日饮水量2升。

体重7~11千克:高度20~30厘米,10头/个,流速470毫升/分,冬季日饮水量2升,夏季日饮水量3.8升。

体重11~27千克:高度30~46厘米,10头/个,流速470毫升/分,冬季日饮水量3.8升,夏季日饮水量7.6升。

生长猪:高度46~61厘米,12头/个,流速1000毫升/分,冬季日饮水量7.6升,夏季日饮水量15升。

育肥猪:高度61~76厘米,12头/个,流速1400毫升/分,冬季日饮水量9.5升,夏季日饮水量20升。

妊娠母猪:高度75~90厘米,1头/个,流速1400毫升/分,冬季日饮水量10升,夏季日饮水量20升。

哺乳母猪:高度75~90厘米,1头/个,流速1900毫升/分,冬季日饮水量20升,夏季日饮水量30升。

2、增加营养的摄取量夏季,高温应激使猪明显降低采食量,为了保证营养的供给以达到生长的最大化,需要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饲喂高营养水平的饲料;增加饲喂次数;掌握良好的饲喂时机(在温度相对低的时间喂料):如早上提前喂料,下午推后喂料,中午加一餐或来个夜宵。

二、降温方法与设备1、通风。

炎热的夏季需要通风,主要是为了排出热气,加强空气流动,达到良好的湿气平衡。

大动物产生更多的湿气,当气温升高时,空气会吸纳更多的湿气,所以高温高湿的不良养殖环境是广东地区比较常见的问题,这就是夏季通风要多于冬季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热应激的保健措施猪是恒温动物,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温度中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是靠其体热调节机能保持体热平衡来完成的,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超出机体的适应和调节范围时,体热平衡将被破坏,出现体内积热过多,引起体温升高,生命机能随之发生障碍,将导致猪的生长缓慢,种猪生产力下降,甚至出现中暑死亡等,因此夏季预防热应激应成为养猪管理之重点。

1 热应激对猪的影响1.1 对肥育猪生长的影响在高温条件下,猪的采食量减少,以减少因采食和消化食物而引起的食后体增热,从而影响猪的生长肥育和饲料转化率,温度越高,其影响越大。

当猪为加大散热而使产热增多,使猪的维持需要增加,不仅饲料转化率降低,也加剧了高温对生长和增重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采食量减少和热应激加剧,可导致生长增重停滞甚至减重。

高温虽然会提高饲料消化率,但其升高部分不足以弥补获取营养的减少。

1.2 对种猪繁殖率的影响1.2.1 对种公猪繁殖力的影响公猪通过阴囊热调节机制保持睾丸温度比肛温低2―3℃,当环境温度高于33℃~35℃,就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精细管上皮变性,影响精子生成,使精子数减少。

在附睾中发育的精子会受到损害,活力降低,畸形精子比例增加。

高温引起的精液品质变差,与配母猪的受胎率降低。

热应激也使公猪性欲降低,无性欲的比例增加。

1.2.2 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高温对母猪发情、配种、妊娠均有一定的影响。

高温使性激素分泌减少,母猪发情率下降,母猪配种前、后各1~3周内遭受热应激,卵子的形成、发育、排卵以及早期胚胎的着床都会受影响,从而使乏情率上升,发情周期延长,受胎率下降,早期胚胎死亡和吸收的比例增加,产仔数减少。

妊娠期的后三分之一是胎儿体重增加的关键时期,高温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加之高温使母猪采食量减少,营养不足,同时大量血液流向皮肤以增加散热,使胎儿供血和营养供应不足,从而造成胎儿初生重小,出生后生长缓慢。

此外,母猪妊娠后期经过热应激,对母猪经胎儿的被动免疫传递也有一定影响,使新生仔猪对某些特定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1.3 对猪健康的影响持续的高温作用,猪的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加快以促进散热,而这种调节又会使体内某些组织的氧化作用加强,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快,产热量随之增加,与此同时,快而浅的呼吸又使体内供氧不足,导致氧化作用不完全,未完全氧化的代谢物在体内积累,对组织产生毒害作用。

此外,高温使消化道的蠕动变慢,胃液、肠液、胰液的分泌,肝糖元的生成等减弱,胃肠消化酶的作用和杀菌能力降低,呼吸道、消化道粘膜抵抗力及肝脏解毒功能减弱,猪的抵抗力明显下降,诱发各种疾病。

如果高温导致体热平衡被破坏,体温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猪只出现昏迷,最后会因心力衰竭而死。

2 猪热应激的保健措施为猪只创造较为适宜的温度环境和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避免强烈、持续的高温刺激,是养猪生产者必须要做的工作。

夏季高温季节还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来降低高温所带来的影响。

2.1 创造适宜的温度环境高温季节为保证适宜温度环境,应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加强通风,增加猪舍的通风量。

打开猪舍门窗,保证猪舍空气流通,在猪舍内安装排风扇,必要时可采取房顶安装排气扇,墙壁装置换气扇,使空气充分流通,避免死角,排风扇的安装距离是风扇直径的25倍。

二是降低舍温。

用清凉水冲洗圈舍内地面,墙壁降温,每天中、下午冲洗几次。

也可用水喷淋猪体,可促进猪体蒸发散热降温,喷淋时应注意水的流速和数量,使喷淋和蒸发交替进行,尽量保持栏舍干燥。

此外,要加强猪舍的遮阳和隔热工作,防止强烈的阳光直射猪舍。

2.2 提供充足清凉的饮水在高温情况下,猪以蒸发散热为主,其饮水量大增。

若饮水充足,猪可以通过急促的呼吸将肺部的呼吸道水汽排出体外,以水气带走体内部分余热。

2.3 加强饲养管理高温季节组群过大和饲养密度过高均可加重热应激。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夏季应适当减少饲养密度。

在每天气温较低的早晨或夜间饲喂,避免食后增热的高峰时间与气温最高时重合而加重热应激。

同时要增喂青绿饲料,以缓解热应激。

2.4 调整日粮配方,保证充足营养充足的营养水平是保证生猪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高温季节由于采食量的减少,必须要提高日粮浓度,特别是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水平,才能保证正常生长、生产的营养需要。

同时通过提高日粮能量浓度还可适当缓解热应激。

2.5 添加饲料添加剂一是小苏打拌料,育肥猪按0.3%的添加量拌料,怀孕母猪和空怀母猪按0.5%拌料,哺乳母猪和种公猪按0.8%添加量拌料,可缓解呼吸性碱中毒,提高抗热应激的功能。

二是在猪的饮水中添加蔗糖、电解质等营养成分,能促进猪的生长,提高饲料报酬,缓解热应激的不良反应。

三是在日粮中适量添加杆菌肽锌、维生素C,不但可降低机体代谢产热量,降低高温对猪的影响,而且还能防治继发的细菌性疾病。

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宋恩杰陈万东(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164131)1 要选好种母猪种母猪应当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春季断奶仔猪中进行选留(后备母猪),选留这个时期的仔母猪生长快,生育力强。

在后备母猪6~8月龄时选繁殖用的种母猪,应当选留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四肢开阔、乳头发育均匀良好的母猪。

用优良的瘦肉型种公猪与本地母猪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可以充分利用杂交优势,这样繁殖的母猪不仅初生仔猪体重大、生活力强,而且可使猪能多产仔30%~40%。

2 加强营养管理母猪体况过肥过瘦都会导致母猪少胎和不孕。

因此,对于过肥的母猪需要降低精料的比例,应当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同时还要注意加强运动,以消除母猪体内的多余脂肪;母猪过瘦往往是由于饲料过于单一或喂量不足所致,对于此种情况的母猪,应当喂给足够的全价配合饲料,母猪在哺乳期应当喂给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精料以及青绿多汁饲料。

但要注意一点,哺乳母猪更换喂料应当采取逐渐进行,因为突然变更饲料会往往引起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3 注意采取适时配种地方品种母猪一般以6~7月龄配种为宜,而对于引进品种,一般以8~9月龄配种为宜。

当母猪阴门出现红肿刚开始消退并有丝状粘液流出,用手按压腰背部时,母猪则出现呆立不动时,即可进行第一次配种,12~18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配种,采取重复配种可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达16%~18%。

4 妊娠判断判断母猪是否妊娠的重要性,在于及时对未孕母猪采取催情排卵措施,尽量缩短母猪空怀期,避免浪费饲料、劳力和设备,降低饲养成本,从而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母猪配种后,在怀孕初期很难确定配准与否,因这时胎儿很小,母猪肚子也不大,更摸不到胎动。

但只要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一般情况下,配种前发情正常的母猪,交配后21天不再发情、食欲好、皮光毛顺、增膘明显、性情温顺、行动稳重、贪睡,这时即可判定为受胎。

对于发情不正常的母猪、用性激素催情的母猪,在发情不太明显的情况下配种,以及配后生病的母猪,一般可采取诱导发情法判定。

即在配种后16~17天,注射1毫升己烯雌酚,2~3天内若母猪发情,就说明未孕。

采用此法,配种时间必须准确,尤其不能太早。

5 加强护理,完善保胎措施母猪配种后9~13天和分娩前的21天,是母猪易发生流产的关键时期,应当切实做好和加强对母猪的护理工作,完善保胎措施,要供给母猪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精料及青绿多汁饲料。

不应饲喂冰冻饲料和霉烂变质的饲料,发现有流产症状的母猪,应当喂给保胎药物。

6 精心做好接产工作妊娠母猪一般在产前5~10天,应将产房彻底进行清扫干净,并且用浓度为15%的新鲜石灰水进行喷洒消毒。

在临产前应把母猪的阴户和胸腹部洗干净,并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1%的新洁尔灭进行消毒。

当仔猪出生后,应当先用毛巾擦净仔猪口鼻中和身体上的粘液,对假死的仔猪可采取倒提后肢拍打胸部进行急救。

仔猪在吮乳前,应当先挤掉母猪的几滴奶液,母猪产仔后,要及时喂给加盐的温热的麸皮粥,以补充母猪体内的体液消耗。

7 采取提早断奶对哺乳母猪采取提早断奶,这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一项主要措施和方法。

目前在国外一些养猪发达国家,一般都采取和提倡仔猪21~28日龄断奶法,我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猪舍、饲料条件等),可采取30~34日龄断奶。

仔猪较早适应植物性饲料,食欲好,增重快,不拉稀,非常好养。

对于采取早期断奶的仔猪,可在5~10日龄时即应进行吃料训练,并注意实行科学补饲。

仔猪离乳后,可采取在原圈饲养,待其适应后再分群饲养。

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和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仔猪生病。

8 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母猪在哺乳期发情配种在母猪哺乳期20~40天内催情,使其能够发情配种,既哺乳又妊娠,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母猪的生产周期。

促使母猪在哺乳期发情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人工间隔时间,即人为控制并延长仔猪吃乳的间隔时间,白天只让仔猪吃乳1~2次,夜间让其母仔在一起,这样能促使母猪的发情与排卵。

二是利用公猪进行诱情,对有公猪的养猪户,可在人工隔乳期间,采取将公猪赶到母猪运动场内进行诱情,每次15~20分钟,一天一次,连续进行3.4天后母猪即可发情。

三是利用激素法,即对母猪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对分娩后18~32天的哺乳母猪,注射200国际单位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后4~5天进行两次人工授精,哺乳母猪妊娠率可达70%以上。

9 要做好疫病预防工作搞好疫苗免疫接种(如猪瘟、丹毒、肺疫、口蹄疫等)是预防母猪疫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此外,还应对影响母猪生产的几种疫病(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等)进行免疫,具体使用方法可参照各生产厂家的用法用量进行,也可根据当地疫情流行情况自行选择接种,以达到良好的疫病防治效果。

10 及时做好淘汰工作对老龄母猪、患病无治疗价值或经治疗无效的母猪,对产仔少或成活低的母猪,应及时进行淘汰掉,再及时更新有较高繁殖能力的良好母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