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集中供热项目2、本项目承建单位:***////有限公司3、项目建设规模:根据企业清洁工艺、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原则,确定本项目的改造内容为:低温循环水换热首站与热力管网,按照最终热负荷设计建设,实现***城区400万平方米采暖用户的集中供热.二、编制依据:本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如下: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城镇热力网设计规范》3、《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4、现行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规程、规范和规定。

5、国务院关于实现节能减排有关文件规定.6、 ***城区规划及其他资料。

第二节城市概况***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黄河入鲁第一县,当鲁豫两省之交。

东临菏泽市牡丹区,南与河南兰考接壤,西北与河南长垣、濮阳隔河相望。

总面积1370平方千米,拥有耕地124万亩,总人口79万。

现辖2个街道、9个镇、3个乡,共有389个行政村、921个自然村。

东明历史文化悠久。

有史记载可追溯至夏朝,秦始皇命名为东昏,西汉王莽改制置***。

先秦思想家庄周、西汉丞相陈平、东汉丞相卞壶、唐英国公徐懋公、唐宰相刘晏、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北宋宰相张齐贤、明兵部尚书石星以及当代亚洲巨人穆铁柱等东明籍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为东明增添了灿烂光辉。

山东天润热电设计有限公司 1东明物产资源丰富。

***地处中原油田腹地,富含石油、天然气。

***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农副产品种类齐全,量大质优。

东明劳动力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利用这些优势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得天独厚。

东明盛产绿色环保西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副产品,是全国唯一的县级“中国西瓜之乡”、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

东明交通便利,新石铁路横贯东西,106国道穿越南北,高兰、东兰公路从腹地穿过,梁兰公路连接鲁豫,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使东明与黄河北部连成一片。

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

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

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结论
XXXXXX供热工程,以规划热电厂及新建区域锅炉房为热源,配套建设供热管网及二级热力站向XXX集中供热。

项目实施后不仅能充分利用了能源实现热电联产,降低XXX内各热用户的用热成本,大大改善城市的空气环境,并能使XXX 整体形象有较大提高,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有着明显的节能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本工程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XXX集中供热工程实施后,XXX内供热系统由专业公司投资建设并统一管理,同时取代用户自备的小锅炉房,热用户的用热成本可降低约1-2倍,投资方也可获得一定的收益。

2.本工程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XXX集中供热工程实施后,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小型锅炉对环境的污染及对XXX景观的影响,对环境的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该工程实施后,环境效益非常显著。

本项目的“环评报告表”另见:附件。

3.本工程有相当好的社会效益
XXX集中供热工程实施后,可对XXX内的住宅、公建、生产企业提供供热服务,使XXX对业主的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有较大提高,为提高XXX的投资环境创造出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结果是好的,经济上是可行的。

第二节建议
1.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落实资金到位情况,使本项工程能顺利实施。

2.建议加强与XXX规划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热用户的发展情况,是本工程建设进度满足供热需要。

3.建议会同规划部门对管网支线走向及路由进一步勘察,尽量简化管线走向,缩短管线长度,节省工程造价。

4.建议建设单位在可研批复后,尽快组织力量,进行主干管网的施工图设计,争取在09年底完成主干管网的施工,向一部分用户供热。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集中供热项目2、本项目承建单位:***////有限公司3、项目建设规模:根据企业清洁工艺、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原则,确定本项目的改造内容为:低温循环水换热首站与热力管网,按照最终热负荷设计建设,实现***城区400万平方米采暖用户的集中供热.二、编制依据:本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如下: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城镇热力网设计规范》3、《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4、现行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规程、规范和规定。

5、国务院关于实现节能减排有关文件规定.6、 ***城区规划及其他资料。

第二节城市概况***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黄河入鲁第一县,当鲁豫两省之交。

东临菏泽市牡丹区,南与河南兰考接壤,西北与河南长垣、濮阳隔河相望。

总面积1370平方千米,拥有耕地124万亩,总人口79万。

现辖2个街道、9个镇、3个乡,共有389个行政村、921个自然村。

东明历史文化悠久。

有史记载可追溯至夏朝,秦始皇命名为东昏,西汉王莽改制置***。

先秦思想家庄周、西汉丞相陈平、东汉丞相卞壶、唐英国公徐懋公、唐宰相刘晏、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北宋宰相张齐贤、明兵部尚书石星以及当代亚洲巨人穆铁柱等东明籍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为东明增添了灿烂光辉。

东明物产资源丰富。

***地处中原油田腹地,富含石油、天然气。

***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农副产品种类齐全,量大质优。

东明劳动力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利用这些优势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得天独厚。

东明盛产绿色环保西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副产品,是全国唯一的县级“中国西瓜之乡”、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

东明交通便利,新石铁路横贯东西,106国道穿越南北,高兰、东兰公路从腹地穿过,梁兰公路连接鲁豫,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使东明与黄河北部连成一片。

东岚高速公路使胶东半岛与鲁西连成一线,将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利于东明经济发展。

最新版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项目概况 (1)二、报告编制依据 (3)三、编制范围 (3)四、编制原则 (4)五、技术经济指标 (5)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8)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第三章热负荷 (21)一、供热范围 (21)二、供热面积及热负荷 (22)三、供热总体规划 (29)四、建设规模确定 (31)第四章供热方式及主设备选型 (32)一、供热方式 (32)二、供热介质、参数及连接方式 (34)三、供热厂主设备选型 (35)四、热力系统 (38)五、机械化运煤除灰渣系统 (53)六、供热厂主设备选型 (59)七、燃料供应 (62)第五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64)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64)二、建设条件 (65)第六章工程方案 (68)一、供热厂总平面布置 (68)二、厂区工程方案 (72)三、热力站和热力管网 (98)第七章项目节能措施 (126)一、节能措施综述 (126)二、工艺节能措施 (127)三、给水排水专业节水节能措施 (127)四、电气专业技能措施 (128)五、各系统监测与控制 (130)六、其他节能措施 (131)第八章环境保护 (132)一、烟气治理 (132)二、噪声控制 (134)三、废水治理 (137)四、灰渣处理 (137)五、生活垃圾 (137)六、厂区绿化 (137)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39)一、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139)二、消防 (142)第十章项目管理与招投标方案 (146)一、项目管理及人员编制 (146)二、项目招投标 (149)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154)一、建设工期 (154)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54)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155)第十二章投资估算 (156)一、编制说明 (156)二、投资估算 (159)三、资金筹措 (161)第十三章经济效益分析 (162)一、编制依据 (162)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62)三、收入估算及税金 (162)四、运行成本估算 (163)五、利润总额及分配 (165)六、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66)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分析 (167)一、社会效益 (167)二、环境效益 (167)三、节能效益 (168)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69)一、结论 (169)二、建议 (170)附表:附表1 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 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3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4 销售收入、增值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6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7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8 资产负债表附图:附图-01 **镇镇供热体系现状图附图-02 **镇镇供热区域划分图附图-03 供热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附图-04 供热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附图-05 供热厂热力及水处理系统图附图-06 供热厂原则性燃烧系统图附图-07 主厂房±0.000层设备布置图附图-08 主厂房+6.000层设备布置图附图-08a 运煤层平面图附图-08b A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c B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d C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e D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9 主厂房布置剖面图附图-10 供热厂水平衡图附图-11 供热管线布置图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县**重点镇集中供热工程(二)项目建设单位县**(三)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镇中心区南部,厂区北侧为**路,西侧为**古路,东侧为**庄村。

集中供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集中供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资金筹措方案
评估项目资金筹措的可行性,包括自有资金、贷款、政府资助等。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识别项目中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社会效益评价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排放物 对空气、水、土壤的影响。
社区影响与参与
分析项目对周边社区的影响,如居民 生活质量、就业机会等。
文化与历史遗产保护
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集中供暖系统的效率、可靠性 和安全性将得到提升,降低运营成本。
3
规模化发展
集中供暖项目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提高供暖效率,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03
项目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项目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供暖系统的能效高、排放低, 同时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
集中供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市场分析 • 项目设计方案 • 项目实施方案 • 项目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 项目风险评估与对策 • 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01
项目背景
集中供暖的必要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1
集中供暖能够实现能源的集中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
01
本地竞争者
当地已有的供暖企业或个人是小 型的分散供暖,技术水平较低, 但数量众多。
02
跨地区竞争者
03
新兴技术竞争
来自其他地区的供暖企业可能具 有规模优势和先进技术,但需考 虑运输和运营成本。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清洁能 源供暖方式如地热、空气源热泵 等也逐渐兴起。
市场趋势预测
1 2
环保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对环保的 要求越来越高,清洁能源供暖将是未来的趋势。

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

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

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0 0九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概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法人及法人代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建设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项目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国际卷烟市场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国内卷烟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消费群体定位及价格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市场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产品方案及执行的主要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产品包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厂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选择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培训计划:对项目实施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财务分析
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资金筹措: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资助、企业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
投资估算:包括建设成本、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费用
经济效益:项目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
集中供热项目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污染排放
集中供热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环保要求提高促进市场发展
技术方案
3
技术路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流程:详细描述供热技术的流程和工艺
方案选择: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技术方案
技术参数:列出关键技术参数,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分析
技术风险:评估供热技术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范围,为后续实施提供基础。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预算等。
采购和招标:按照实施计划进行采购和招标工作,确保项目所需设备和服务的供应。
施工和安装: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施工和安装工作,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调试和试运行:对项目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影响项目财务稳定和市场收益的不确定因素,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
财务评价和风险评估
社会效益分析
6
环保和节能效益
减少污染物排放:集中供热项目采用高效环保技术,降低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节约能源:集中供热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资源浪费。

最新版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项目概况 (1)二、报告编制依据 (3)三、编制范围 (3)四、编制原则 (4)五、技术经济指标 (5)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8)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第三章热负荷 (21)一、供热范围 (21)二、供热面积及热负荷 (22)三、供热总体规划 (29)四、建设规模确定 (31)第四章供热方式及主设备选型 (32)一、供热方式 (32)二、供热介质、参数及连接方式 (34)三、供热厂主设备选型 (35)四、热力系统 (38)五、机械化运煤除灰渣系统 (53)六、供热厂主设备选型 (59)七、燃料供应 (62)第五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64)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64)二、建设条件 (65)第六章工程方案 (68)一、供热厂总平面布置 (68)二、厂区工程方案 (72)三、热力站和热力管网 (98)第七章项目节能措施 (126)一、节能措施综述 (126)二、工艺节能措施 (127)三、给水排水专业节水节能措施 (127)四、电气专业技能措施 (128)五、各系统监测与控制 (130)六、其他节能措施 (131)第八章环境保护 (132)一、烟气治理 (132)二、噪声控制 (134)三、废水治理 (137)四、灰渣处理 (137)五、生活垃圾 (137)六、厂区绿化 (137)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39)一、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139)二、消防 (142)第十章项目管理与招投标方案 (146)一、项目管理及人员编制 (146)二、项目招投标 (149)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154)一、建设工期 (154)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54)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155)第十二章投资估算 (156)一、编制说明 (156)二、投资估算 (159)三、资金筹措 (161)第十三章经济效益分析 (162)一、编制依据 (162)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62)三、收入估算及税金 (162)四、运行成本估算 (163)五、利润总额及分配 (165)六、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66)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分析 (167)一、社会效益 (167)二、环境效益 (167)三、节能效益 (168)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69)一、结论 (169)二、建议 (170)附表:附表1 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 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3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4 销售收入、增值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6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7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8 资产负债表附图:附图-01 **镇镇供热体系现状图附图-02 **镇镇供热区域划分图附图-03 供热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附图-04 供热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附图-05 供热厂热力及水处理系统图附图-06 供热厂原则性燃烧系统图附图-07 主厂房±0.000层设备布置图附图-08 主厂房+6.000层设备布置图附图-08a 运煤层平面图附图-08b A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c B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d C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e D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9 主厂房布置剖面图附图-10 供热厂水平衡图附图-11 供热管线布置图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县**重点镇集中供热工程(二)项目建设单位县**(三)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镇中心区南部,厂区北侧为**路,西侧为**古路,东侧为**庄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XX省XX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地点:XX省XX县城区主管单位:XX省XX县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建设单位:XX省XX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筹建处1.2 编制单位及法人代表编制单位:XX省秦华工程服务公司法人代表:XXX1.3 工程概况及项目规模1.3.1工程概况按照XX县《2005-2020年总体规划》,XX县城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老城区、新城区和石油小区。

老城区是在老城中心区向东西方向扩展逐步形成的,它包括了老城中心、王家川、雷家滩居住小区以及县城东头的工业区。

新城区则是依托槐里坪有利地形地势,逐步形成以商贸、办公、居住为主的城县新区。

石油小区是在现有七里村油矿及其张义夫子居住用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功能完善的综合小区。

XX 县城现状建设用地为207.公顷,现状人口3.38万人。

近期为283.5公顷,远期为420公顷,近期人口规模为4.5万人,规划远期人口规模为6万人。

1.3.2工程规模经过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后确认,XX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模包括XX县城区规划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老城区、新城区和石油小区。

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县城道路现状、规划热负荷的性质及分布情况,本项目可研报告拟将本次供热区域分为9个热力区。

其中保留三个集中供热小区的锅炉房和供热管网(分别称为Ⅱ、Ⅲ、VI供热分区及管网),在供热范围内增设六座集中供热锅炉房,本项目只考虑集中供热锅炉房至小区的供热主管网及街区的供热管网。

1、供热范围内增设六座集中供热锅炉房,锅炉装机总容量约为280兆瓦;2、项目实施后,XX县集中供热采暖面积可达到210万平方米;3、本项目将敷设XX县城区供热管网:3.72Km。

1.4 项目编制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1)《XX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2)《XX县城市基础资料汇编》;(3)《XX县城区总体规划》(2005-2020);(4)XX县城区现状图;(5)热负荷现场调查资料表。

(6)主要依据的规范:采用的规范、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1]8号《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城镇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CJJ/T81-98)《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4 -2005)《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CJ/T114-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9-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9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5 项目研究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1)集中供热站及其工艺方案1.本工程将设置集中供热站(锅炉房)六座,供热站用地范围内将建设锅炉房构筑物,根据供热站的规模设计煤场、上煤系统、除渣系统。

另外,还需建设综合办公楼,变配电室,机修间,生产生活等辅助设施。

供热站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节。

(2)供热管网及其工艺方案考虑XX县城区供热现状,本项目只研究集中供热站至小区热力供热主管网及主要街区供热管网。

供热管网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1.6 项目编制技术原则(1)根据XX县城区供热现状,在已批复的各项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的资金状况,从实际出发,远近结合,工业民用结合,选择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供热效果,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水平。

(2)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政策,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保证与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匹配。

(3)县城区集中供热热负荷的确定要具有合理性、全局性和前瞻性(1)合理性:对县城管网热负荷现状的调查要详尽,周密.重点是考虑现有负荷在采暖、生活热水等方面有无增减的可能性,调查民用住宅和工业、企业单位的负荷比例,以便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热指标和热负荷;(2)全局性:确定热负荷时应立足于整个县城热网的联网运行,重点是联网区域管网负荷的调整问题。

在考虑各热源能力及相应热网负荷的基础上,不但要满足各供热分片区域内的热负荷需求,同时要兼顾其他区域热负荷的增长和联网运行的调峰功能。

(3)前瞻性:大型供热外网工程的设计使用寿命要达到15—20年,因此本可研报告要以XX县城市的发展规划为基础,不但要根据现有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城热力规划来确定民用采暖与生活热负荷的逐年增长量,更要结合延长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作出方向性的待发展负荷远景分布规划,以便今后实施时确定负荷及进行管径计算。

(4)确定设计计算参数不但要科学合理,也要灵活可行(5)集中供热站结合总图布局的规划,考虑建设的可能性,集中供热连片,通过经济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工程方案,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确保项目的经济有效性。

(6)供热管网敷设采用直埋敷设,并尽量利用自然补偿,管道埋设深度一般大于1.0米。

(7)集中供热站采用微机进行监测与控制,提高集中供热的自动控制管理水平。

为了充分节省能源,便于今后系统的调节,运行安全可靠,采用“质量—流量调节”。

同时采用先进的事故报警技术,确保调度人员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科学管理。

1.7、工程投资供热管网及热力站近期远期(增加)工程总投资7524万元;4079.47 万元固定资产总投资7369.67万元;3995.30万元;工程费用5998.58万元;3375.32万元;其它费用825.19万元;324.04万元;预备费用545.9万元;295.95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78.08万元;42.3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7.17万元;41.84万元;热源厂改造投资估算近期远期(增加)工程总投资3628万元;15000~16000万元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暖负荷3 供热面积8 管网供、回水温度第二章、麦新镇概况与项目建设条件2.1麦新镇概况麦新镇地处松辽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东侧次生沙地交界地带,被西拉木伦河、新开河所夹,是西辽河冲击平原的一角,全镇境内地势高差不大,平均海拔高度为290米,由西向东倾斜,南北平均宽度约7.5公里,东西长50公里,呈西窄东宽的梯形状,全镇总区域面积33公里,其中耕地11.2万亩,土壤肥美、物产丰富、气候适宜,地上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麦新镇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经济类型的大镇,农副产品比较丰富,近些年来,全镇各村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农村经济产业化框架已经奠定,已开发建设的优质水稻、绿色果树、蔬菜瓜果、育肥牛四大主导产品基地已形成规模优势。

目前,全镇优质水稻面积已达4万亩,优质果树1.5万亩,蔬菜瓜果1万亩,全镇已形成了稳定的年产玉米9000万斤、豆类500万斤、水稻4000万斤、鲜果700万元、蔬菜瓜果6000万斤的生产能力。

生产的金红苹果"123"以"草原龙果"和"草原圣果"的美名享誉区内外,远销吉林、黑龙江、浙江、大庆市等省市,生产的优质大米、"123"苹果被通辽市农业产品鉴定委员会命名为市级首批农业名牌产品,随后又被自治区绿色食品办公室、国家绿色食品鉴定委员会以"草原明珠"品牌注册。

麦新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形成了麦新农贸交易十分发达这一重要经济特征,是通辽市西部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镇内有远近闻名的双合兴万人大集,市场占地面积200亩,集市贸易辐射200多个村屯,15万农牧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麦新镇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0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2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8.5万头;其中生猪6.5万口;黄牛存栏5200头。

全镇有林地面积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财政收入达52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全镇个体私营企业达600多家,其中山东、河北、浙江、安徽、辽宁等外来客商投资兴办的企业达50多家。

从业人数达3500人。

2.2 县城供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镇区内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主要以煤和玉米秸秆作为主要燃料,而使用的煤种大多数是当地的霍林河煤和东盛的块煤,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麦新镇的主要燃料,镇区的现状供热形式为分散式供热,大部分单位供热采用自备独立锅炉房,尚有一些单位因经济困难没有集中供热设施而采用小炉具取暖。

镇区内所有燃煤采暖锅炉大部分烟囱在20米以下,除尘设备陈旧,排烟均为低空排放,加上冬季逆温层的影响,县内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严重。

统计到2010年10月底,镇区已建成锅炉房20余座,安装各型锅炉约有90台,总锅炉容量约为180兆瓦,主要是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宾馆、学校采暖用和部分工业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