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供热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模板)

供热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供热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供热管网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供热管网工程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供热管网工程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供热管网工程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供热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供热管网工程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供热管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供热管网工程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程咨询资格,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城市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5)一、项目概况 (5)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8)三、可行性研究范围 (8)四、结论和建议 (9)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11)一、项目背景 (11)二、政策背景 (12)三、项目建设必要性及理由 (14)第三章行业分析 (16)一、燃气锅炉的优势 (16)二、燃气锅炉项目的节能性分析 (17)三、城市集中供暖发展状况 (17)四、热用户的现状 (19)五、城市集中供暖的主要问题 (19)六、中国城市供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比较 (21)七、城市供热发展趋势 (22)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5)一、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 (25)二、场址选择 (25)三、建设条件分析 (26)四、场址评价 (27)第五章建设方案 (28)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28)二、技术方案 (28)三、设备方案 (33)第六章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工程 (34)一、总体布置 (34)二、公用辅助工程 (35)第七章节能节水方案 (39)一、编制依据 (39)二、节能措施 (39)三、节水措施 (42)四、项目能耗指标 (43)五、节能评价 (43)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45)一、环境保护标准 (45)二、环境状况和保护措施 (45)三、环境保护结论与建议 (47)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8)一、设计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48)二、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48)三、安全措施方案 (48)四、职业安全和劳动卫生预评价 (49)五、消防 (49)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 (53)一、项目建设管理 (53)二、项目组织机构 (53)三、人力资源配置 (54)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计划进度 (56)一、建设工期 (56)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6)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56)四、质量保证体系 (56)第十二章工程招标管理 (58)一、编制依据 (58)二、概述 (58)三、发包方式 (58)四、招标组织形式 (59)五、招标方式 (60)六、招标情况表 (61)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3)一、投资估算 (63)二、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68)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70)一、财务评价依据 (70)二、财务评价基础数据选取 (70)三、收入估算 (71)四、成本费用估算 (71)五、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72)六、盈亏平衡分析 (72)七、敏感性分析 (73)八、财务分析结论 (74)第十五章社会评价 (75)一、项目实施对社会影响分析 (75)二、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76)三、社会风险分析 (77)四、社会评价结论 (77)第十六章风险分析与对策 (79)一、风险分析 (79)二、风险评估 (80)三、风险防范对策 (81)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3)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83)二、建议 (83)第十八章附表 (85)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木垒县城市集中供热建设项目2.项目拟建设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民生工业园3.建设性质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4.建设工期本项目项目建设期:12个月(2016年7月-2018年6月)。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集中供热项目2、本项目承建单位:***////有限公司3、项目建设规模:根据企业清洁工艺、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原则,确定本项目的改造内容为:低温循环水换热首站与热力管网,按照最终热负荷设计建设,实现***城区400万平方米采暖用户的集中供热.二、编制依据:本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如下: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城镇热力网设计规范》3、《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4、现行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规程、规范和规定。
5、国务院关于实现节能减排有关文件规定。
6、 ***城区规划及其他资料。
第二节城市概况***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黄河入鲁第一县,当鲁豫两省之交.东临菏泽市牡丹区,南与河南兰考接壤,西北与河南长垣、濮阳隔河相望.总面积1370平方千米,拥有耕地124万亩,总人口79万.现辖2个街道、9个镇、3个乡,共有389个行政村、921个自然村.东明历史文化悠久。
有史记载可追溯至夏朝,秦始皇命名为东昏,西汉王莽改制置***.先秦思想家庄周、西汉丞相陈平、东汉丞相卞壶、唐英国公徐懋公、唐宰相刘晏、唐朝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北宋宰相张齐贤、明兵部尚书石星以及当代亚洲巨人穆铁柱等东明籍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各领风骚,为东明增添了灿烂光辉。
东明物产资源丰富。
***地处中原油田腹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农副产品种类齐全,量大质优.东明劳动力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利用这些优势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得天独厚。
东明盛产绿色环保西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副产品,是全国唯一的县级“中国西瓜之乡”、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
东明交通便利,新石铁路横贯东西,106国道穿越南北,高兰、东兰公路从腹地穿过,梁兰公路连接鲁豫,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使东明与黄河北部连成一片。
东岚高速公路使胶东半岛与鲁西连成一线,将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有利于东明经济发展。
最新版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项目概况 (1)二、报告编制依据 (3)三、编制范围 (3)四、编制原则 (4)五、技术经济指标 (5)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8)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第三章热负荷 (21)一、供热范围 (21)二、供热面积及热负荷 (22)三、供热总体规划 (29)四、建设规模确定 (31)第四章供热方式及主设备选型 (32)一、供热方式 (32)二、供热介质、参数及连接方式 (34)三、供热厂主设备选型 (35)四、热力系统 (38)五、机械化运煤除灰渣系统 (53)六、供热厂主设备选型 (59)七、燃料供应 (62)第五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64)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64)二、建设条件 (65)第六章工程方案 (68)一、供热厂总平面布置 (68)二、厂区工程方案 (72)三、热力站和热力管网 (98)第七章项目节能措施 (126)一、节能措施综述 (126)二、工艺节能措施 (127)三、给水排水专业节水节能措施 (127)四、电气专业技能措施 (128)五、各系统监测与控制 (130)六、其他节能措施 (131)第八章环境保护 (132)一、烟气治理 (132)二、噪声控制 (134)三、废水治理 (137)四、灰渣处理 (137)五、生活垃圾 (137)六、厂区绿化 (137)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39)一、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139)二、消防 (142)第十章项目管理与招投标方案 (146)一、项目管理及人员编制 (146)二、项目招投标 (149)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 (154)一、建设工期 (154)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54)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155)第十二章投资估算 (156)一、编制说明 (156)二、投资估算 (159)三、资金筹措 (161)第十三章经济效益分析 (162)一、编制依据 (162)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62)三、收入估算及税金 (162)四、运行成本估算 (163)五、利润总额及分配 (165)六、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66)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分析 (167)一、社会效益 (167)二、环境效益 (167)三、节能效益 (168)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69)一、结论 (169)二、建议 (170)附表:附表1 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 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3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4 销售收入、增值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6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表7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8 资产负债表附图:附图-01 **镇镇供热体系现状图附图-02 **镇镇供热区域划分图附图-03 供热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附图-04 供热厂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附图-05 供热厂热力及水处理系统图附图-06 供热厂原则性燃烧系统图附图-07 主厂房±0.000层设备布置图附图-08 主厂房+6.000层设备布置图附图-08a 运煤层平面图附图-08b A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c B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d C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8e D型热力站设备平面布置图附图-09 主厂房布置剖面图附图-10 供热厂水平衡图附图-11 供热管线布置图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县**重点镇集中供热工程(二)项目建设单位县**(三)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镇中心区南部,厂区北侧为**路,西侧为**古路,东侧为**庄村。
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背景供热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通过热能传输设备将热能从集中供热站传输到用户处,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供热需求也日益增加。
因此,供热项目的建设与改造对于城市规划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项目概述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对供热项目进行全面地分析。
该项目包括建设新的集中供热站和供热管网,以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户的供热需求。
项目的总投资额为XXX万元,预计建设周期为2年,供热期为20年。
3. 项目目标通过供热项目的建设和改造,实现以下目标:- 提高供热效率,加强环保意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提升城市供热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舒适度;- 为城市工业和商业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热服务;- 推动城市供热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4. 市场分析根据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情况的分析,供热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的住宅区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将对供热市场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也为清洁能源供热项目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5. 技术分析供热项目将采用先进的集中供热技术,包括高效热网输热系统、智能供热控制系统和清洁能源供热设备等。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供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供热成本,提高供热服务质量。
6. 财务分析根据对供热项目的财务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XX年,内部收益率为XX%,静态投资回收期为XX年。
通过对项目收入和支出的预测分析,得出项目具有可行性和盈利性。
7. 风险分析尽管供热项目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但是也面临诸多风险。
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严密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8. 环境影响评估供热项目建设和改造将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包括噪音、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因此,需要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热力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力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热力管网是指利用地热和废热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建筑物,工厂和设施,用来供暖、供热和制冷的能源系统。
在当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热力管网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本报告旨在对热力管网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适用性和经济效益,为热力管网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分析热力管网与传统供热系统的优劣势;2.探讨热力管网在不同地区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3.提出热力管网建设和运营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收集并分析热力管网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案例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与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访谈,了解热力管网的运营模式、成本组成和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全面评估其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四、热力管网与传统供热系统的比较1.热力管网的优势(1)环保高效:热力管网利用地热和废热,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2)供热均匀稳定:热力管网通过管道输送热能,可实现供热的均匀分布和稳定供应,避免了传统供热系统因管路长短不一导致的温度差异。
(3)维护便捷:热力管网的设备和管道都集中在一起,维护和管理相对简便,在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也容易进行。
2.热力管网的劣势(1)建设成本高:热力管网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和管道建设,初期投入成本较高。
(2)运营技术要求高:热力管网的运营和管理需要专业技术和经验丰富的人员,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3)管道损耗:管道输送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需定期维护和更新管道设备。
五、热力管网的可行性分析1.城市热力管网建设可行性分析(1)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如青海、西藏等地,建设热力管网是一种较为可行的选择。
这些地区地热资源富集,建设热力管网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热资源,为当地供热。
(2)工业园区和居民区集中的城市,由于热能需求大且集中,建设热力管网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区域的供热需求,减少资源浪费。
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题目:供热管网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金秋时节,家家户户的暖气使得生活充满温馨,而这些都源于供热管网的密切运作。
然而,由于设施老化,技术过时等原因,目前我国供热管网系统存在大量的问题,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我们提出了供热管网改造项目,旨在通过最新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提升供热管网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该项目的技术方案,经济情况,风险评估和社会效益,以证明其可行性。
一、技术可行性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一代的供热管网技术已经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燃料效率更高的设备,节能、环保的材料,更精确的控制设备等,可以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和环保。
我们计划使用双管供热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安全。
另外,我们也计划引入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系统,提升管理效率。
二、经济可行性供热管网改造项目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看是具有经济效益的。
首先,新技术可以大幅节省运营成本,例如,新型设备的更高燃料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也即减少能源成本;高效的设备减少了停机和故障的可能,也因此减少了维修成本。
其次,提高供热质量有助于维持和提升热力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其在市场中的持久发展。
三、风险评估任何一项工程项目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可能会面临如下风险:首先,设备更新可能导致系统短期内的不稳定;其次,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施工困难,如老旧管道的拆除、新设备的安装等;最后,投资者可能面临短期内收益不如预期的风险。
然而,以上风险都是可以预测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做好充足的预案,并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社会效益供热管网改造项目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首先,提升供热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增强居民在寒冬中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其次,节能技术的引入有助于推动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目标。
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1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供热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项目地点:某镇双合兴村主管单位:某县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建设单位:某供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1.2工程概况及项目规模1.2.1工程概况某镇是全国500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也是自治区"百镇千村"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自治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民音乐家某烈士陵园距镇中心不足一公里。
某镇镇域面积220平方公里,现状人口 3.34万人。
近些年来,某镇坚持旧城区改造和开发建设新城区并举的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镇基础建设步伐,镇区内旧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开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镇区内给水、供电、排污等工程有序开发,镇区绿化、硬化面积明显增多,文化中心广场已经开发建设完成。
镇区内现有住宅楼面积6万平方米,企事业楼房面积2万平方米,在建楼房工程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1.5万平方米,镇中小学和医院3.5万平方米)。
1.2.2工程规模经过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后确认,某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根据镇内2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楼房规划和功能分区、镇内道路现状、规划热负荷的性质及分布情况,在供热范围内建设40T集中供热锅炉房,(20T 锅炉两个)总投资9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万元。
1、供热范围内建设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锅炉装机总容量约为10.5兆瓦;2、项目实施后,某镇集中供热采暖面积可达到16万平方米;3、本项目将敷设某镇镇区供热管网:7.3Km。
1.3项目编制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1)《某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2)《某镇基础资料汇编》;(3)《某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2005-2020);(4)某镇镇区现状图;(5)热负荷现场调查资料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供热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站及管网建设项目项目地点:某镇双合兴村主管单位:某县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建设单位:某供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1.2工程概况及项目规模1.2.1工程概况某镇是全国500个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也是自治区"百镇千村"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自治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民音乐家某烈士陵园距镇中心不足一公里。
某镇镇域面积220平方公里,现状人口3.34万人。
近些年来,某镇坚持旧城区改造和开发建设新城区并举的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镇基础建设步伐,镇区内旧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开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镇区内给水、供电、排污等工程有序开发,镇区绿化、硬化面积明显增多,文化中心广场已经开发建设完成。
镇区内现有住宅楼面积6万平方米,企事业楼房面积2万平方米,在建楼房工程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1.5万平方米,镇中小学和医院3.5万平方米)。
1.2.2工程规模经过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后确认,某集中供热工程项目根据镇内楼房规划和功能分区、镇内道路现状、规划热负荷的性质及分布情况,在供热范围内建设40T集中供热锅炉房,(20T锅炉两个)总投资9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万元。
1、供热范围内建设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锅炉装机总容量约为10.5兆瓦;2、项目实施后,某镇集中供热采暖面积可达到16万平方米;3、本项目将敷设某镇镇区供热管网:7.3Km。
1.3 项目编制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1)《某县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2)《某镇基础资料汇编》;(3)《某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2005-2020);(4)某镇镇区现状图;(5)热负荷现场调查资料表。
(6)主要依据的规范:采用的规范、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1]8号《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城镇直埋供热管道技术规程》(CJJ/T81-98)《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4 -2005)《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保温管》(CJ/T114-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9-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臵设计规范》(GB50058-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工业与民用电力装臵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臵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9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GB50140-2005)1.4 项目研究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1)集中供热站及其工艺方案1. 本工程将设臵集中供热站(锅炉房)一座,供热站用地范围内将建设锅炉房构筑物,根据供热站的规模设计煤场、上煤系统、除渣系统。
另外,还需建设综合办公室,变配电室,机修间,生产生活等辅助设施。
供热站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节。
(2)供热管网及其工艺方案考虑某镇供热现状,本项目只研究集中供热站至小区热力供热主管网及主要街区供热管网。
供热管网工艺方案的论述详见后面章1.5 项目编制技术原则(1)根据某镇供热现状,在已批复的各项文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建设的资金状况,从实际出发,远近结合,工业民用结合,选择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供热效果,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水平。
(2)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政策,合理利用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保证与日益发展的小城镇建设要求相匹配。
(3)镇区集中供热热负荷的确定要具有合理性、全局性和前瞻性a合理性:对镇区管网热负荷现状的调查要详尽,周密.重点是考虑现有负荷在采暖、生活热水等方面有无增减的可能性,调查民用住宅和工业、企事业单位的负荷比例,以便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热指标和热负荷;b全局性:确定热负荷时应立足于整个镇区内热网的联网运行,重点是联网区域管网负荷的调整问题。
在考虑各热源能力及相应热网负荷的基础上,不但要满足镇区内现有的热负荷需求,同时要兼顾以后热负荷的增长和联网运行的调峰功能。
c前瞻性:大型供热外网工程的设计使用寿命要达到20—25年,因此本可研报告要以某镇的发展规划为基础,不但要根据现有某镇总体规划和某镇热力规划来确定民用采暖与生活热负荷的逐年增长量,更要结合延长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作出相应的调整,作出方向性的待发展负荷远景分布规划,以便今后实施时确定负荷及进行管径计算。
(4)确定设计计算参数不但要科学合理,也要灵活可行(5)集中供热站结合总图布局的规划,考虑建设的可能性,集中供热连片,通过经济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工程方案,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确保项目的经济有效性。
(6)供热管网敷设采用直埋敷设,并尽量利用自然补偿,管道埋设深度一般大于1.5米。
(7)集中供热站采用微机进行监测与控制,提高集中供热的自动控制管理水平。
为了充分节省能源,便于今后系统的调节,运行安全可靠,采用“质量—流量调节”。
同时采用先进的事故报警技术,确保调度人员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科学管理。
1.6、工程投资供热管网及热力站,工程总投资9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3.15%。
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暖负荷2、某镇概况与项目建设条件2.1某镇概况某镇地处松辽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东侧次生沙地交界地带,被西拉木伦河、新开河所夹,是西辽河冲击平原的一角,全镇境内地势高差不大,平均海拔高度为290米,由西向东倾斜,南北平均宽度约7.5公里,东西长50公里,呈西窄东宽的梯形状,全镇总区域面积33公里,其中耕地11.2万亩,土壤肥美、物产丰富、气候适宜,地上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某镇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经济类型的大镇,农副产品比较丰富,近些年来,全镇各村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农村经济产业化框架已经奠定,已开发建设的优质水稻、绿色果树、蔬菜瓜果、育肥牛四大主导产品基地已形成规模优势。
目前,全镇优质水稻面积已达4万亩,优质果树1.5万亩,蔬菜瓜果1万亩,全镇已形成了稳定的年产玉米9000万斤、豆类500万斤、水稻4000万斤、鲜果700万元、蔬菜瓜果6000万斤的生产能力。
生产的金红苹果"123"以"草原龙果"和"草原圣果"的美名享誉区内外,远销吉林、黑龙江、浙江、大庆市等省市,生产的优质大米、"123"苹果被某市农业产品鉴定委员会命名为市级首批农业名牌产品,随后又被自治区绿色食品办公室、国家绿色食品鉴定委员会以"草原明珠"品牌注册。
某镇优越的地理位臵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形成了某农贸交易十分发达这一重要经济特征,是某市西部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镇内有远近闻名的双合兴万人大集,市场占地面积200亩,集市贸易辐射200多个村屯,15万农牧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某镇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00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2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8.5万头;其中生猪6.5万口;黄牛存栏5200头。
全镇有林地面积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财政收入达52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全镇个体私营企业达600多家,其中山东、河北、浙江、安徽、辽宁等外来客商投资兴办的企业达50多家。
从业人数达3500人。
2.2镇区供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镇区内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主要以煤和玉米秸秆作为主要燃料,而使用的煤种大多数是当地的霍林河煤和东胜的块煤,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某镇的主要燃料,镇区的现状供热形式为分散式供热,大部分单位供热采用自备独立锅炉房,尚有一些单位因经济困难没有集中供热设施而采用小炉具取暖。
镇区内所有燃煤采暖锅炉大部分烟囱在20米以下,除尘设备陈旧,排烟均为低空排放,加上冬季逆温层的影响,镇内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严重。
统计到2010年10月底,镇区已建成锅炉房20余座,安装各型锅炉约有90台,总锅炉容量约为180兆瓦,主要是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宾馆、学校采暖用和部分工业使用。
镇内住宅楼很多居民冬季采暖仍然以小锅炉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某镇镇区内的冬季取暖方式比较落后,供热规模都很小,布局分散不合理,。
由于联片采暖锅炉房的供热规模较小,则锅炉的单台容量也不可能大,最大为1.4-2.8兆瓦(2-4吨/小时)。
镇区现有热水锅炉90台,大部分都是2t以下小锅炉。
这样容量的锅炉热效率很低,一般只有40%-50%。
按国家及省劳动保护部门规定,此容量的锅炉可以不对炉水进行“除氧”处理,可以采用干式除尘。
所以,造成锅炉(包括管道系统)腐蚀严重。
另外,由于小锅炉一般都采用简单的排烟除尘设备(无脱硫手段),加之运转工人技术水平低,岗位责任心不强,管理一般化等因素,造成了除尘效率低下,各个小烟囱大量冒黑烟,加重了冬季镇区上空大气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