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文言断句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2018文言文断句方法和真题

2018文言文断句方法和真题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
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
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高考真题体验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四个选项前四处 断句均一致,从第五处开始不同。结合画波浪线部分的大
一、考点说明
1、内容要求
文言文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 文言文的基本功。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 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 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2、能力要求:理解B
乃移居雍/ C.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 移/居雍/ D.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 移/居雍/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A.郡邻于蜀数 / 被侵掠 / 户口减削 / 寇盗充/ 斥芝倾心镇卫 B.郡邻于蜀 / 数被侵掠 / 户口减削 / 寇盗充斥 / 芝倾心镇卫 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C.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 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D.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
妻子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 老头立下遗嘱,说明财产的分配方法。女 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占有,而老头的 后妻不服,认为遗产应给他的儿子。双方 争执不下,告到官府。县官判决遗产归老 头的幼子。那么他们双方各是如何来点读 下面这份无标点的遗嘱呢?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 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2018(文言文断句)课件

2018(文言文断句)课件

例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 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 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 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人/ 之为 学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 者亦难矣。
(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 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 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 / 目聪/
之下
目/不
除 明
之 君
未 以
必 告
已/

也 鹊
将 扁
使 鹊

怒/
不 而
/ 投 其 石 曰 君 与 知 之 者 谋 之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
(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 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 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 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 曰善哉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 少/ 而好学 如日/ 出之阳 壮而/ 好学 如日/ 中之光老而/好 学 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孰与昧/ 行乎 平 公曰/ 善哉 /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 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父读 (笑)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 食多病/ 少/挣了很多钱”。

2018高考文言断句

2018高考文言断句

实际上,找名词(代词)、动词,就是 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句子结构进行成分分 析,并据此断句。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 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 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掌握了文言语序的 规律,就能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 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断句。
【找虚词】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 其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它们往 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因此平时熟悉各 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 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1.句首语气词、表敬副词领句断句。 “夫、盖、惟、其、岂、且、窃、敬、 请”等前面可断句。
排比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
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
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
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大意
孙子说:所有的用兵方法当中,保全一个完整的、 没有被严重破坏的敌国而又使它屈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 再采取战争毁灭手段;同理,对于敌国的有生力量军、旅、 卒、伍,如果能全部收降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才考虑 战争手段攻灭之。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不用战 争手段而降服对手,才是最好的。
译文
鲁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夔一只脚,这 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夔是个人,怎么 会一只脚? 他没有什么别的不同的地方,就只 是精通音律。尧说: ‘有夔一个人就足够 了。’指派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有学识修 养的人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不是 只有一只脚啊。” 【感悟】凡事没弄清原委,没有理解,就会 笑话百出。
反复
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 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 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
门客中有个人劝说公子道:“事物有不可以忘 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 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特殊句式和固 定结构。准确地把握这些特殊句式和固 定结构,对文言断句会有很大帮助。

2018高考复习文言断句精品原创

2018高考复习文言断句精品原创
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 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 亦 ┅┅┅乎”“孰与┅┅乎”“其┅┅乎”“安┅┅ 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 ┅┅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 ┅┅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对话、引文标志 曰、云、言、谓——其后一般断开
句首发语词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
窃、请、敬——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句首时间词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句末语气词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常居句末,其后一般断开
【考点定位】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断句要依据前后文的句意与
基本的语法结构。首先“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中“ 他的地方达到夜不闭户”显然是不符曾公亮管辖郑州的句 意,所以排除C与D两项。A与B两项中,关键是“移书”( 发文书),按其句意,应是“移书诘盗”,如果是“尝有 使客亡橐中物移书”,“物”为名词作“亡”的宾语,“ 移书”也是名词,如果有一个连词连接“物”与“移书”
一般有一或二处难处理,应从语法结构和句意上分析
文言文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综合阅 读能力。该考点因具有考查知识的丰富性、考查能力 的多样性、考查方式的灵活性和训练的可操作性等特
点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全国卷目前主要是客观选择题。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断句前不要急于答题 ,先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理解,凭 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重点 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考虑文章的体裁、语言 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 以借助一定的条件和方法。

2018高考文言文翻译断句

2018高考文言文翻译断句

方法6——贯: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个“贯”就是“意译”。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 拜说。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⑷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
“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
“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⑸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 “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规律三: 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
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
例 5: 项 王 至 阴 陵 迷 失 道 问 一 田 父 田 父 绐 曰 左 左 乃 陷 大 泽 中。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 绐曰/左/左/乃 陷 大 泽 中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先易后难,重点突破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规律一:找名代,定句读。 名词或代词常常作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 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 停顿的位臵。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 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 名不提姓了。
例 1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光 映 书 而 读 之。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2018届高三文言文断句

2018届高三文言文断句
2018届
文言文断句
配套练习
• 一、考点解读 • 断句是高考文言文板块传统的考查模式, 也是检阅考生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古文的句 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 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 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 • • •

• • •
二、考查形式:2014年之前,采用主观题的形式 考查。 2015年后,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如: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 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 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 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 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答案:A
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 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 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 /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 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 /德光于上下耳 答案:C 翻译:读到尧把天下授给舜时,拱手而说:“舜在微
• (五)借助固定结构(或特殊句式)断句法 • 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 词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 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 前后句子的断开。 • 常见的固定结构形式主要有: • 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 • 如: • 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 2、一/壹何……(译为“多么……啊”) • 3、(其)……之谓也/乎(译为“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 • 4、直/特……耳(只不过……罢了!) • 5、惟……耳(只是……罢了!) • 6、亦……哉(也真是……啊!)

2018文言文断句

2018文言文断句

【解析】 这是一段人物对话, “曰”是重要的断句标志。 理清谁说,说什么,即可准确断出这段文字的停顿之处。
【答案】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 / 管仲曰 / 所谓天者 / 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 百 姓与之则安 / 辅之则强 / 非之则危 / 背之则亡 /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 / 未之有也

凉州词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பைடு நூலகம்
《考纲阐释》
“文言断句”与“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两个 考点,实质是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和“理 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以及明析文言语段的 “句读”等基础能力的综合考查。 “文言断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断 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考查 体现了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 应。这对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 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 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 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 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2018文言断句 (1)

2018文言断句 (1)

析考情
考试题型
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例: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4广东 卷)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一:题型展示:2016全国高考语文1卷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 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 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 (tuó)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 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 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 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 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 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 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方法1:找名代,定句读
名词、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 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国名、朝 代名、官职名等。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 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 只提名不提姓了。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熟与君少长良曰长于 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 事之。 沛公曰/熟与君少长/良曰 /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吾得兄事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