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及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及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断句一)一.小试牛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A.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专题03五招拿下文言断句题-2019年高三语文文言文提分要点Word版含解析

专题03五招拿下文言断句题-2019年高三语文文言文提分要点Word版含解析

不少考生对于文言断句题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大家顺利拿下文言断句题,这里支给大家“五招”。

第一招:把握对文段大意。

首先将文段整体阅读一遍,联系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在此基础上断句。

比如:例1. 对下面文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B.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C.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D.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解析】文段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乾德中”,人物有“帝”和“守信等”,事件是“帝”和“守信等”【巩固练习】1.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限10处)。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2. 下列对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B.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C.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D.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1.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断句时可先弄懂文段大意:欧阳修走路时看见一块古碑,是晋代索靖写的,他停下马看了很久才离开。

走了几百部后又回来下马站着仔细看,站疲倦了又坐着看,并且在旁边睡觉,三天后才离开。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抢分点一文言文断句——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突破点一三步法断句[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画线文字的意思是: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

对比4个选项,可以确定如何断句关键点:①“芝坐爽/下狱/当死/”还是“芝坐爽下狱/当死;②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还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

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意思,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断句】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断句】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高祖为丞相,尉迥称兵作乱。

荥州刺史宇文胄与迥通谋,阴以书讽动景山,景山执其使,封书诣相府。

高祖甚嘉之,进位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之以郧州入陈也,陈遣将樊毅、马杰等来援。

景山率轻骑五百驰赴之。

毅等惧,掠居民而遁。

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总管,进位柱国,前后赐帛二千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B.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C.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D.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后登乾道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注],士争从之游。

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

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亦有相去千里,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

尝曰:“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

念虑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为不正。

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

丁母忧。

服阕,改建宁崇安县。

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

侍从复荐,除国子正。

【注】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指南宋都城临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B.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C.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D.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四讲 文言文断句 Word版含解析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八 第四讲 文言文断句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三事忠告》二则张养浩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

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

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答案 A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充当谓语的动词和形容词等;还有要保持句意的完整性。

根据句意可知:“何预我事”不可断开,可排除B项;“自苦奚为”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D两项,故答案为A项。

参考译文治官如治家管理官府如同管理家庭,古人常常有这样的教导。

一家的事,不论缓急大小,都是应该知道的。

有不知道的,就不能治理好。

何况治理百姓的行政长官,要做的事多得如草丛,如学校,如驿站,如粮库,如监狱,如农田水利,如桥梁堤坝等,凡要做的事很多。

观察时机揣度实力,破旧的修葺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原来没有的谋划它。

如果说:“它们没有被整治,与我有什么相干,人生苦短,自找苦吃干什么?”这样的念头一产生,那么各种政务都会被毁。

所以前辈讲,对公家的事物一点不尽心,就是用不当的手段获得利禄,得罪天下。

二、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万夫长易俊原独恃骁勇,与_麾_下_数_十_人_遁_入_山_谷_保_险_自_固_郡_邑_患_苦_之_江_阴_侯_吴_良_承_诏_求_寇_已_移_檄_旁_县_兵_且_集_召_德_基_计_事。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附译文)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附译文)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附译文)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4.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置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王以为奇进于中国诏举朝能弈者与较又求四方有高手名者敌之皆败。

或言杨靖善弈;时靖以事系狱③,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满贮桃实于前而弈,猴心牵于桃,遂连败。

诏椎杀之。

5.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7.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8.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9.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0.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阝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1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三、(12分,每小题3分)(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衷裒①,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

祖脩,有名魏世。

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

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

”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

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日:“裒在此。

”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或有助之者,不听。

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

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

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

”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

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

”因执手涕泣而去。

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

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

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

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

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

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及答案

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及答案

2019 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答案1.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可以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坐牢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认为前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1)以下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爽懦惑不可以用/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 / 坐牢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 / 志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 爽懦惑不可以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坐牢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志 / 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可以用/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坐牢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 / 志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可以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 / 坐牢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志 / 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分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曹爽脆弱又被人迷惑,因此没有听取鲁芝的建议,于是束手待毙。

鲁芝也由于曹爽被涉及而坐牢,判处极刑,但他一直凛然不阿,一直不改坚贞的时令。

宣帝奖赏他,于是赦免他而不诛杀。

不久,起用为并州刺史。

“芝坐爽坐牢”,鲁芝由于曹爽被涉及而坐牢,句意完好,之间不用断开,消除AD;“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句式对应,消除BD。

应选 C。

2.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平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切断,不避豪右。

(1)以下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郪人也 / 父顺 / 平定太守 / 涣少好侠 / 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节敦 / 儒学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B.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郪人也 / 父顺 / 平定太守 / 涣少好侠 / 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节 / 敦儒学 / 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C.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郪人也 / 父顺 / 平定太守 / 涣少 / 好侠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节敦 / 儒学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D.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郪人也 / 父顺 / 平定太守 / 涣少 / 好侠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节 / 敦儒学 / 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分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答案
1.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解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

鲁芝也因为曹爽被牵连而下狱,判处死刑,但他始终凛然不阿,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

宣帝嘉奖他,于是赦免他而不诛杀。

不久,起用为并州刺史。

“芝坐爽下狱”,鲁芝因为曹爽被牵连而下狱,句意完整,之间不用断开,排除AD;
“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句式对应,排除BD。

故选C。

2.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解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父亲王顺,任安定太守。

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

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

“好侠”是“涣” 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CD,
“敦儒学”“习《尚书》”句式相同,不能从中间断开,排除A,
故选B。

3. 纯礼宇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A.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
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解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范纯礼字彝叟,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秘书省正字、陵台令和永安县令。

永昭陵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令。

”以父仲淹荫,是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不能分开,排除BC,转运使是官名,不能分开,故选D。

4.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恩,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解析】答案:D。

意思为: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

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

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

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

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説话,他继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对谢思説:“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


5.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解析】答案:A。

意思为: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

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

”更始就征召赵憙
6.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解析】答案:D。

意思为:从前,候补的官员调动和转正,先要经过南曹发文件,还要经过考功部考核作出决定。

不守法纪的官员通过这些繁文缛节从中渔利,候补者又无法向上级申诉。

许将上奏皇帝,请求撤销南曹,开设公舍接待申诉的人,破解了士子滞留京城的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