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中心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概念与分类。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欣赏方法。

4. 诗歌散文中的意境、情感与哲理。

5. 分析与解读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表作品及作者。

2. 鉴赏法:欣赏古代诗歌散文的经典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意境、情感与哲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心得与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其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视频、音频、文本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相关的诗歌散文欣赏作业。

3. 创作展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古代诗歌散文特点的作品。

4.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理解、欣赏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内容,每课时讲授一个章节,穿插相应的欣赏和讨论活动。

七、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章节,了解基本内容。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特点。

3. 作品欣赏:播放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欣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案例案例一:《登鹳雀楼》欣赏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课程纲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课程纲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程纲要散文欣赏》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长恨歌(2课时)自主赏析(3课时)湘夫人拟行路难蜀相书愤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指导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2课时)自主赏析(3课时)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姆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旅夜抒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1课时)自主赏析(3课时)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殇/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2课时)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2课时)项羽之死/司马迁(3课时)阿房宫赋/杜牧(2课时)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褚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3课时)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 2课时)祭十二郎文/韩愈(3课时)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苏轼(2课时)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赏析指导赏析示例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2课时)自主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课时)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1课时)项脊轩志/归有光( 2课时)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简介。

2. 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选读。

3. 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特点和欣赏方法。

2. 阅读法: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的作品、评论和研究文章。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和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

4. 第7-8周:分组讨论,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5. 第9-10周:进行诗歌散文创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2周: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 第3-4周:选读古代诗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3. 第5-6周:学习诗歌散文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歌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教案 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教案    安乡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
(2)杜甫诗中的“朱门酒肉臭”一句,有人则发出“肉可以臭,酒怎么会臭”的疑问。你认为他的错误出在哪里?
【明确】没有“以意逆志”,而是死扣词句,以文害辞。“酒肉”借代朱门富户的奢华生活,不可硬拆来理解。
(3)杜牧《泊秦淮》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人认为,作者在苛求“商女”。你认为呢?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们在初中学过她的另一首优美的词《如梦令》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讨论】(一):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一剪梅》是李清照写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分别对其的绵绵思念。
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明确】另外,诗歌能反映特定时代的风气和时代精神。我们在全面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如同为离别诗,汉末多离别的哀怨,而盛唐普遍呈现乐观的基调。
2、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3、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过程与方法
1、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
2、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明确】错!只从字面上去读解,故而曲解。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去理解,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作品批评的决不是商女,而是谴责诗中只字未涉的正在酒家征歌买笑,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

说课标 说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说课标 说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0-2012年高考试题分析
名句默写部分
作者 荀子 韩愈 陆游 孔子 年份 2010 篇目 《荀子•劝学》 《杂说(四)》 《游山西村》 《论语》
《蜀道难》 《醉翁亭记》
2011
体裁 散文 散文 诗歌 散文
课标要求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李白 诗歌 欧阳修 散文
2012 《孟子· 告子上》 孟子 散文 《师说》 韩愈 散文 《遇永乐》 辛弃疾 诗歌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诗歌与散文 小说与戏剧 新闻与传记 语言文字应用 文化论著研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安排
主体部分,提供的阅读鉴赏的作品。
每个单元各举一篇 诗歌或散文为例, 带有举例示范性质, 供学生参考鉴赏。 附1.“探究· 讨论”:指点方法,提示要点。 附2. “相关链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 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 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 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鉴赏方法】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 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 交流体会。【创作实践活 动】
二、说教材
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体系
人 教 版 高 中 语 文 教 材 体 系
注重积累
(朗读、背诵、摘抄、评注)
注重对话
(走进文本、超越文本)
注重专题
(前后勾连,把握重点)
注重读写结合
(赏析与拓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
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
评论鉴赏文章 读书笔记 作业完成 课堂表现 学习态度
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 趣味、欣赏个性为重点
过 程 性 评 价
评 价 建 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一、关于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

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

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

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二、关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增进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欣赏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深入理解和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欣赏中国古代诗歌和散文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教学资源:相关古代诗歌和散文的文本资料、图片、视频等。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新课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诗歌的起源,介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同阶段的诗歌特点)2. 中国古代散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散文的起源,介绍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等不同阶段的散文特点)【作品欣赏】1. 诗歌欣赏:《登鹳雀楼》(王之涣)(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韵律等艺术特色)2. 散文欣赏:《醉翁亭记》(欧阳修)(朗读散文,分析散文的结构、修辞、情感等艺术特色)【课堂互动】1.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 教师点评和指导(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首古代诗歌或散文进行深入阅读,分析其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兴趣,感受其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诗、词、赋、论、辩、书、画等。

2. 欣赏方法:意象分析、抒情议论、节奏韵律、历史文化背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及欣赏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欣赏方法深入理解古代诗歌散文的意境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文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举例说明欣赏方法。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分组进行分析讨论。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欣赏方法,自主分析一首古代诗歌散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提供丰富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及赏析内容。

2. 辅助材料: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选集、注释版作品、学术论文等。

3. 多媒体资源:PPT、视频、音频等,用于课堂演示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特点和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4.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中心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长恨歌/白居易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旅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将进酒/李白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国殇/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西门豹冶邺/褚少孙
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六国论/苏洵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狱中杂记/方苞
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项脊轩志/归有光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人教版必修备课中心
人教版选修备课中心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中心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备课中心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备课中心
人教版必修二备课中心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备课中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中心
<a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wbr>备课中心" href"_4b1101850100rbax" TARGET"_blank">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中心
<a "新闻阅读与实践<wbr>备课中心" href"_4b1101850100rbat" TARGET"_blank">新闻阅读与实践备课中心
<a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wbr>备课中心" href"_4b1101850100rbar" TARGET"_blank">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备课中心
<a "演讲与辩论<wbr>备课中心" href"_4b1101850100rbap" TARGET"_blank">演讲与辩论备课中心
<a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wbr>备课中心" href"_4b1101850100rban" TARGET"_blank">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备课中心
<a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wbr>备课中心" href"_4b1101850100rbal" TARGET"_blank">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备课中心
<a "影视名作欣赏<wbr>备课中心" href"_4b1101850100rbaj" TARGET"_blank">影视名作欣赏备课中心
文章写作与修改备课中心
中国小说欣赏备课中心
《先秦诸子选读》备课中心
语言文字应用备课中心
外国小说欣赏备课中心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备课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