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校园建筑创作与研究——哈尔滨方舟建筑事务所校园建筑创作实践
哈尔滨近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背景研究

哈尔滨近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背景研究摘要:哈尔滨近代建筑是世纪之交西方建筑思潮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其装饰形态不仅映射出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和美学倾向,而且也反映出建筑装饰之美的原则和机制。
从审美的角度研究哈尔滨近代建筑装饰的美学现象,这是整合城市历史与建筑精神文化场所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探索城市历史建筑发展与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近代社会历史,文化融汇,美学思想,哈尔滨近代建筑Abstract: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in Harbin is a product of the fusion of the western architectural thought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tural culture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whose decoration not on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art and the aesthetic tendency in this specific historic period, and also reflects the principl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Studying the Harbin modern architecture decoration from the aesthetics view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ntegrate the urban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site, and also the majo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urban historic architecture.Key words: modern social history; cultural fusion; aesthetic ideology; modern architecture in Harbin作为一种令人激动和使人心醉神迷的现象,美在现实世界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保护与开发调查报告篇一:调研报告调研报告B12环艺4班 1220910彭逸君通过5周的实训,我们去了5个地方,有创意产业园区、图书馆、商业空间、校园等不同类型的场所。
为了能更好的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专业设计有帮助,我们出去考察各种建筑的表现形式。
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出去见识新的设计,还有那些老的经典。
第一周我们去了1933老场坊,看过小时代的都知道这是小时代拍摄场地。
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时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圆内方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整幢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它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匠心独运。
如此流畅的生产工艺,精密的房屋结构,卓越的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
即使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
整栋建筑来源于无梁楼盖的结构设计,超过三百根的宽大伞形柱均匀分布在建筑方形的外围体量中,独立支撑起雄伟的建筑。
八角形和四边形的伞状柱帽是该建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八角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的西侧,方形伞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围的其他部分。
廊桥空间是该建筑最具有特质的特征之一,其独具的魅力来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变化的空间,是沪上摄影师疯狂追逐的创作基地。
以哈尔滨为例的建筑色彩分析

圣·索菲亚教堂主体主要运用 清水红砖结构,这是受到当地的建筑 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以大小套叠的砖 砌拱券为构图母体,则体现出拜占庭 风格的主要特征。圣·索菲亚教堂从 建筑材料的选用到色彩的选择,都与 About the Position 哈尔滨城市这个极富俄罗斯风格的城 市特征相呼应,每种建筑材料都展示 出其独特的色彩特征。建筑的色彩不 仅满足了人们享受色彩美的愿望,而 且增强了建筑的表现力。建筑突出的 个性色彩在环境中也是重要的视觉元 素,它与光影等视觉元素一起传达建 筑环境的信息。在设计中建筑师巧妙 地运用色彩感情的规律,充分发挥色 彩的暗示作用,以引起人们对建筑色 彩的广泛关注。
以哈尔滨为例进行城市建筑 色彩的研究
1
一、传统文化对色彩审美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与色彩审美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受到木材的影响颇深。木材被广 About the Position 泛应用于古代建筑、雕刻等方面 ,甚至在思想等方面也受到了木 材的自然属性的影响。由于木材 质地松软、花纹贴近于自然,表 面较为粗糙,不易反射光线,因 此,比起表面光滑、反射性极强 的石材更适合表现内在精神之美 。 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理念是 强调生命内在的意向表达,追求 意境美,与西方的色彩有着本质 的不同。
一、传统文化对色彩审美的影响
(二)西方文化与色彩审美 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起源自石材,主要是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中心演变的 文化。白色被欧洲人誉为神的颜色,是表达人类理想的一种色彩。西方人认为 About the Position ,大理石的颜色是最纯洁的颜色。因此,大理石的白色被他们作为理想的单色 ,把石块艺术运用于母体的西方色彩,也正是这样白色大理石成为西方传统色 彩的起点。中世纪开始基督教掌握欧洲,欧洲的色彩风格从单色世界逐渐转变 成具有镶嵌彩绘玻璃的拜占庭、哥特建筑等风格的多彩世界。红、兰、黄、绿 、紫、白、黑等颜色语言的出现,也进一步丰富了欧洲的传统色彩文化。
哈尔滨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101 范春秋天街放异彩——哈尔滨中央大街走在中央大街上,不见红墙绿瓦,不见飞檐斗拱;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色的欧式洋楼: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至新艺术运动建筑,栉比麟次,令人疑是空间的转换。
有人甚至断言,这条历史不足百年、长仅1433.5米的大街,将西方几百年,以至上千年的建筑文化积淀于此,是世界上惟一拥有欧洲各类建筑风格并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历史名街.人们对它精美另致的建筑群赞叹不已:“一条精雕细琢的建筑艺术长廊”;“一本浓缩了的西方建筑史教科书”;“一部凝固了的交响乐的华丽乐章”;就在以圣.尼古拉教堂为中心的一系列建筑刚刚建成,“东方莫斯科”的称号已基本形成的时候,哈尔滨埠头区(现道里区)那条刚从草甸中趟出的“中国大街”(即中央大街),正被那些在日俄战争中溃败逃离南满的沙俄退伍士兵和工商业者强行收购,改建成了各式各样的服务性小商业。
这时,一位名叫约瑟.加斯普的俄国退伍骑兵,以其犹太人特有的精明的经商意识和独具慧眼的投资胆略,在中国大街的中段买下了整整一个街区(今西七道街至西八道街)中国苦力简陋的住房,倾其多年的积蓄,打算建设一座专供高级人物下榻的宾馆。
加斯普有一位叫尤金诺夫的俄国挚友,是早年留学法国的建筑学家。
他对加斯普的远见卓识十分赞赏,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并自荐为之设计。
他认为,这座建筑,发轫于一个新世纪之初,又是一条大街、一个新城区的奠基性建筑,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师法正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相同的见解,使他们在这个建筑还在胎腹之中,就为之定名为“ΜΟДЕРН”,中文译音“马迭尔”,“摩登”、“时髦”之意。
欧洲建筑新艺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凡.德.费尔德是比利时的著名画家和建筑师。
他和他的伙伴们极力反对建筑的复古倾向,力图创造能适应工业化时代精神的简练手法和装饰,以模仿自然界草木生长繁茂的形状曲线,作为建筑整体及装饰的基本格调。
马迭尔宾馆宗法新艺术运动,造型简洁,自由流畅,而窗户、阳台、女儿墙、穹顶等则变化多端。
化繁为简的建筑创作探索

化繁为简的建筑创作探索
周小璐;陈滨志;张向宁
【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
【年(卷),期】2022(44)9
【摘要】针对现阶段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面临选址布局、形体塑造、功能组织方
面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文中梳理了适应青少年活动中心研究趋势的“化繁为简”设计理论,以长春市九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为实例,在创作过程中依据建筑原生
环境的脉络,从纷繁复杂的限制性条件中理清逻辑关系,整体剖析了因地制宜的总体
布局、因形就势的形体塑造、因势利导的功能组织3个设计层面,最终归结出以因
地制宜为创作本源、化繁为简为创作导向的新时代地域建筑原生于环境的创作方法。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周小璐;陈滨志;张向宁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
【相关文献】
1.将传统化繁为简让技艺落实课堂r——女红与刺绣在小学课堂中的尝试和探索
2.化繁为简巧学古体诗\r——探索\"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思路
3.化繁为简拓展思维提升解决问题能力\r——\"巧解九连环\"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4.一例到底化
繁为简——对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一例到底”课堂教学的探索5.化繁为简有的放矢——关于提高中考文学文化常识复习有效性的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尔滨市优秀建筑设计方案

哈尔滨市优秀建筑设计方案哈尔滨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方案在这个城市中涌现出来,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无数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我认为在哈尔滨市中具有优秀设计的建筑项目。
首先,哈尔滨市的冰雪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因此,优秀建筑设计方案必须要能够体现这一特色。
一座典型的例子是哈尔滨市的冰雪大剧院。
这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冰雪,以冰雪为主题,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结构,使得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座冰雪奇观。
冰雪大剧院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不仅为哈尔滨市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其次,哈尔滨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例如,在哈尔滨市的南岗区,有一座被誉为“城市绿洲”的优秀建筑——厚木·曲径花径。
这座建筑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但它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入了自然环境。
建筑师采用了大量的花草植物和建筑绿化,使得整个建筑就像是一片绿洲。
厚木·曲径花径的设计不仅仅关注建筑本身的美感,更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它给人一种宜居、宜人的感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畅享自然的场所。
此外,哈尔滨市的建筑设计方案也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例如,哈尔滨市的新迎戴斯宾广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项目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通过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大量绿化等措施,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这个广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区,更是一个可以给城市居民带来舒适、健康生活的社区。
这样的设计方案不仅满足了居民的需求,也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总之,哈尔滨市的优秀建筑设计方案必须要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并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这样的设计不仅仅美观,更重要的是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无数的魅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优秀建筑设计方案在哈尔滨市中涌现出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0年《建筑设计管理》总目录

总目录2020年《建筑设计管理》总目录■协会工作01.08首届中国智慧城市与建筑大会暨2019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建筑分会智慧城市和建筑研究推进工作部工作会在汉举行02.08中设协建筑分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决胜抗击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的号召书》04.08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20年工作要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04.12中设协建筑分会秘书长陈轸莅临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指导工作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05.08中设协建筑分会2020年会长工作会议召开本刊编辑部05.10陈診秘书长莅临华汇集团指导工作江西省院、山东省院同 期考察调研夏雨恬05.12陈轸秘书长莅临华建集团上海院调研指导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6.08关于开展优秀“抗疫建筑”和优秀“抗疫建筑(工程)师”评选 活动的通知07.08中设协团体标准《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规程》编制工作正式启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07.09陈轸秘书长应邀莅临中建东北院调研座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8.08陈轸秘书长莅临建苑集团考察指导并作主题报告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08.10陈轸秘书长莅临黑龙江省院工作性调访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09.08陈轸秘书长莅临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0.17中设协建筑分会中南联席会议2020年秘书长扩大会议召开 11.08中设协建筑分会中南联席会议2020年年会在郑州顺利召开 11.15中设协建筑分会华东联席会议2020年年会在南昌召开 11.19中设协建筑分会东北联席会议2020年年会在哈尔滨召开 12.08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VJS 三次理事会在重庆隆重召开 12.1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体制改革工作部2020年工作 会议暨经验交流会召开12.17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与建筑大会暨2020年中国勘察设计协 会建筑分会智慧城市和建筑研究推进工作部年会在汉召开01.11 2019年度工程设计行业十件大事 李武英01.13改革与严管:2019年建企资质政策盘点|大师谈08.11张宇:开创建筑设计的可持续之道—为《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奖作品集(2019)》序张宇■会长讲坛07.11文兵:见证新时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与自信—写在《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奖作品集(2019)》出版之际文兵■高层声音02.09奋斗七秩峥嵘岁月创辉煌砥砺前行创新发展续华章施设03.08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王蒙徽■特稿02.14防控复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专访中设协建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轸10.08优秀“抗疫建筑”和优秀“抗疫建筑(工程)师”评选情况通报本刊编辑部n政軋这許f粍 ARCHITECTURAL DESIGN MANAGEMENT02.18 02.2802.3303.1103.1503.18 03.2203.25 03.30 03.33 03.3603.3804.21 04.24 08.16 08.50战疫、战场、战斗、战士!一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设计纪实李杰齐心抗“疫”共盼春来^华蓝用设计筑造希望马丹妮抗击疫情不辱使命一天津院战“疫”日记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勇猛!突击!设计者突击队在战“疫”一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第'建筑工作室方舱医院突击设计纪实胡丹丹邢宏柏战“疫”黄花分外香一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女设计师战“疫”素描胡丹丹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战“疫”日记李晓晴五个“1”构建中国联合严密疫情防控体系坚决打贏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设计行业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阳缶战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中建东北院以“役”战“疫”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中心积极打好项目复工复产“主动战”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产复工—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助力揭阳潮汕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顺利开工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衡设计信息化战“疫”之“七大利器”中衡设计集团切实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纪实复工战鼓响彻荆楚—湖北省建筑业复工复产侧记吴文杰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状况数据分析(20丨7-2018)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中国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概况数据分析(2017-2018)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环境(2018-2019)I10.25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环境(2018-2019)II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11.23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环境(2018-2019)111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12.19弘扬抗疫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一^优秀“抗疫建筑”和优秀“抗疫建筑(工程)师”表彰活动顺利举行_政策解读03.4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解读德恒成都律师事务所03.58详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宗边07.24工程总承包与《民法典》的不期而遇粟魁■“大家”零距离02.37徐全胜:专注建筑设计主业的两大财富和四个核心能力04.14曾宪川:改革与发展同步可持续与高质量并行曾宪川05.14廖凯: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企业廖凯07.13陈勇:六答工程总承包陈勇09.10林卫东:多角度打造建企核心竞争力林卫东10.20“大家”零距离第九期主持人预告■解读10.21权威解读《关于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的通知》|政策解读04.19643个城市取消落户限制四线城市或迎来基建新高潮张翼翔|院长论坛01.15击楫勇进在机遇与挑战中破浪前行一记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单玉川02.40曾宪川:做有力度有气度有温度的建筑设计企业范伟03.61熊中元:放歌西北坐定中原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5.18高松:三问于心谋发展百花齐放春满园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07.16李纯:勇立潮头乘风破浪09.2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7.20袁建华:解读企业发展关键词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9.14钟毅:惟有创新,惟有转型,企业才有生机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行业动态06.13不忘来时路凝心行致远—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交接协议签约及新公司揭牌活动顺利举行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行业瞭望01.20产业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观念和视界(三)徐千里01.31工程设计企业合伙人管理新探索—基于贡献点的动态管理机制陶坚擎林哲锋01.33勘察设计企业对知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一以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9中国M IK E大奖得主为例刘月涵霍浩彬01.40我国城镇居住建筑测算研究刘存02.44产业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观念和视界(四)徐千里02.46P P P项目资本结构对融资效率的影响罗宇维03.63产业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观念和视界(五)徐千里04.29产业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观念和视界(六)徐千里05.22建筑设计院转型工程公司的核心能力需求及其提升措施廖成泉李剑锋罗赤宇05.26创新空间与T O丨)相遇的城市裂变全球成功案例对成都民乐站T0D地区创新空间营造的启示薛晖侯方堃张博伟07.30国外超级文化I P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启示—感悟设计机构品牌建设的新径金维忻苗森董晨曦■学者观察02.51建筑设计及咨询项目分包的风控探讨欧阳东赵瑷琳■企业风采02.56华汇集团产品研究院创新模式探索肖景平07.35以不懈奋斗续写“浙江设计”的新时代荣光—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努力成为展示勘察设计行业高总冃录j u 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郑碧峰陈爽08.63风华七十载筑梦新时代------中建西南院成立70周年发展回眸严一云屠俊08.69坚持“一创五强”推进国际化发展陈勇12.44建证匠心:城市建筑设计背后……李杰贾强■财务管理12.51法务会计对上市建筑企业财务舞弊防治的应用研究姚凤娇吕斌刘尚来■人物07.40王宝峰:技术立身管理强企再担重任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嫫娴武略01.47不负年华,赖有高楼百尺—李燕云访谈录本刊编辑部02.59李亦农的建筑之旅:廿年相守淡亦浓—BIAI)副总建筑师李亦农访谈录高原03.70清华建筑人姚红梅始于行不止于行姚红梅08.76建筑创作的情感与表达肖迪佳09.47寓古于新---------位女建筑师的建筑(创作)笔记周宁11.51蔡爽:传统演绎与绿色融合蔡爽■总工在线02.62砥砺前行报效祖国—记首届钢结构大师、全国第三届杰出工程师朱忠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在线04.26桂学文:还建筑空间之本正建筑美学之色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05.33陈国亮:魔都魔术师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6.16高飞远举博学笃行—陈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PC专栏01.52工程承包企业境外经营合规风险管理黄林01.55从传统设计院到工程总承包公司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姚建强)U lL ilr\fn ARCHITE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IV05.38设计牵头E P C项目管理关键点探讨欧阳东赵瑷琳06.41设计牵头的E P C项目成本控制若干建议徐铭07.46 E P 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探i寸李有能11.46国际总承包项目设计报批实践的探讨郝领东|全过程工程咨询01.59基于行业特点对工程咨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高巍10.61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大数据管理系统构建研究丁启明张继鹏邹彦德|装配式建筑06.45装配式校园之海外实践一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图卡学园设计解析唐大为06.52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河西走廊农村建筑中的应用研究郭志勇王莉■项目管理01.62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设计总控平台的构建谭鑫徐蓉01.66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审査事项贾瑞彪06.56规划设计管理平台在济南中央商务区开发中的应用吴斌07.57多图联审制度下的设计管理姚政07.65市政工程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策略分析柳小莺|管理论坛09.19建筑设计咨询行业人力资源业务伙伴的定位与发展沈建祝涛12.24启迪设计云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实践贲锋12.29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解决对策杨林松12.34房地产行业夹层融资模式应用研究刘雨桐刘尚来|企业文化12.41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写在7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落幕之时乔■阵陈序■靑年菁英03.75张慎:创新无止境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03.78汪勇:始终坚守奋勇前行汪勇06.20榻晓林:杰出,源自坚守和担当华蓝集团07.43刘艺:让设计引领城市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9.58乔博:躬耕一线精益求精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09.62对话G D A D副总规划师李鹏范伟田思劭■攀成德洞察01.71全球视角下的B IM技术应用与推广李玲02.65勘察设计企业战略评估浅析张春雨03.81勘察设计行业底层逻辑的变化及应对举措建议赵伟04.51十四五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瞭望赵伟05.46这些年,我们在战略编制中走过的弯路陶学节06.33十四五勘察设计单位战略规划的再思考赵伟■学人品评01.74迎着曙光,迈步21世纪20年代—建筑师要为城市阅读贡献心智金磊02.68愿飞雪飘零迎来花开季—2020年的平安祝福金磊03.83面对疫情,建筑学人的灾难文化说:全球共有生命方舟+防疫纪念博物馆金磊04.53疫情考量建筑师对城市初性的贡献能力一“世界读书日”阅读《设计灾难》之思辨金磊05.49防控常态化需要非常态应急理念金磊06.35南礼士路62号:新中国北京建筑史的“地标”启示录金磊07.50国际大师的20世纪建筑遗产贡献金磊08.71写就城市20世纪建筑遗产的“史书”—读郑时龄院士《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新版)》的初步感悟金磊09.68保护薪中国早期住区:需梳理与记忆的遗产金磊10.67建筑创作如何以“质”利天下—-写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五周年”到来之际金磊11.60奉国千年可赋千年奉国当歌—《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奉国寺倡议》感悟与解读金磊06.24郭巍: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12.57大违筑观给业界的重要启示是要学习“当代史”一感悟《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1000件(十卷本>》与纪念梁思成诞辰双甲子金磊■创作札记10.73风舞西疆—克拉玛依体育馆回访记潘海迅黄颖设计管理05.55设计清单式管理在前海乐居桂湾人才住房项目中的实践付聪老潘谈城市04.58也聊市场潘庆华06.27漫步旧金山何纯夫■天下建文01.78轻踏魅力安巴黄广辉04.63当我走过东京郝晓宇04.69自然M度的一场梦游仙境孙樓瞧BIM专题02.73关于B IM技术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一些研究一以富阳天钟山项目为例张嘉航林阅春李永红品书01.81还建筑空间之本正建筑美学之色一读桂学文总建筑师《本色建筑》有感郝晓宇_学术交流01.8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土建筑可持续性勺再生研究刘晓庆01.86红色背景下的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院梦雪任舟01.90城市更新中的旧建筑改造李海燕徐鑫慈斌斌01.94百年医疗建筑修缮的思考及实践探索王妍02.79医院建筑改扩建的设计与实践—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楼改扩建崔博森张茜李建敏02.83废弃物减量设计推广过程中设计人员行为研究王典叶堃晕袁红平02.90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初探—以赣州市职教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邱彬鱼目录v 03.8803.9204.7304.7804.8404.8904.9405.6005.6705.7305.7605.8505.9306.5906.6606.7006.7806.8206.8506.9007.70关于探索北京旧城四合院渐进式有机更新的建议李海燕徐鑫薛晶绿色建筑评价条款在各阶段、各专业的占比—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杨少波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索—以M门市海沧区C B丨)片区地下控规为例李瀚翔北京环球财金中心建筑//案设计分析庄凡徐文博侯舍辉倪海三维空间下住宅每户多功能绿化景观节点构想上官存霞魏海全许金水建筑构成系统探讨陈乔竹材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应用分析繆同强公立学校私、化背景下,公有民办校在建筑设计前期的特征研究陈治宇基于地域性文化的乡村景观墙设计研究杨诗雨王计平刘菲洋黄瓔童浅谈青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张刚涛张铁冯德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划研究王曼百鸟朝凰:潮汕文化之心民居建制精粹黄旭銮李茂强黄旭英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黑萌萌严寒地区两梯连廊式高层住宅设汁研究乔博王晓岑基于工业用地信息管理系统的海沧区工业用地提升利用规划曾凯需求导向下的产业社区公服提升规划与建设王曼博物馆建筑中的包容性尤障碍环境设计研究严莹于艳春论旧城改造中的平屋面设计对策张海龙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徐晗徐金花张馨瑜张欢郭宇轩高校建筑灰空间的应用探讨白延林李海川海绵城市建设在P P P项目背景下的污水处理实践盛起02.93禅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槐雅丽ARCHITE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VI07.76少数民族地区酒店设计思考—以广西柳州融水元宝山白坪酒店方案设计为例梁隽07.83应对人口变动的义务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策略研究—以厦门市为例张姣慧07.88湘西传统苗寨仪式与公共空间研究王汝鑫07.93G I S空间分析技术在凝寿寺塔保护规划中的应用山岚洪生辉张斌08.82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航空科创产业园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一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航空科创产业园区为例郭世伟吴悠08.88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城市带状公园设计与创新—以天津解放南路片区中央绿轴设计为例刘虹盛起08.92B IM技术在地下立体车库建设中的应用分析杨鸿眉张博09.73数据中心设计研究一以克拉玛依市华为数据中心方案创作为例刘玉军09.78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大系统探析—基于复杂适应理论韩乐09.83建筑功能空间与技术的融合营造一沈阳国际展览中心设计薛晓雯张修江09.90现代医院规划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探究郑仲旭09.94当前市场环境下设计质量管控策略乔博张岩峥10.79建筑工地人员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研究孙润曦李雪峰10.83景观补偿、协同共生一“垂直森林”建筑创作思想研究关昌豹10.87大型公共场馆建筑的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林新东马庆巍11.65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设计院员工人数预测问题的研究姚建强11.69村镇无障碍环境建设路径思考王烨严莹周序洋11.73拓扑优化与先进制造技术在可持续建筑构件设计中的应用11.80通廊式小户型住宅建筑及业态转换初探上官存霞许金水魏海全11.86新媒体背景下广电建筑设计田冉11.90污水处理项目P P P模式应用问题研究范洋刘尚来12.65低碳生态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实施路径初探魏钢申晨12.75“房住不炒”背景下长租公寓设计幵发与研究—以苏州恒泰长租公寓为例苏鹏12.82厦门工业厂区海绵城市改造常见问题与策略研究曾凯12.92基于人文理念的医院建筑空间设计简凌云■好书推荐08.95《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奖作品集(2019)》即将出版钟蜀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1. 引言1.1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的特殊意义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是哈尔滨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融合了欧洲巴洛克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魅力。
这种建筑风格在哈尔滨得以大量保存和传承,成为哈尔滨建筑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它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风格与传统文化,展现出了哈尔滨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这种建筑艺术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承载着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并且为哈尔滨增添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和文化魅力。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不仅是建筑的外在形式,更是哈尔滨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意义。
2. 正文2.1 背景介绍"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是哈尔滨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欧洲巴洛克艺术及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背景介绍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哈尔滨的历史背景:哈尔滨作为东北亚的交通枢纽,曾经是俄罗斯列宁格勒铁路的起点,也是东北亚的商贸中心。
在此背景下,哈尔滨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建筑师和设计师,他们为城市带来了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其中就包括了"中华巴洛克"风格。
2. 外国文化的影响:外国建筑师们将欧洲的巴洛克艺术引入哈尔滨,结合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创造出了独特的"中华巴洛克"风格。
这种融合的风格既展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3. 城市发展的需求:随着哈尔滨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壮大。
"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的出现,既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也为哈尔滨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内涵。
通过这些背景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 理 念进 行 了 阐述
。
关键 词
色调
地 域性
校 园文 化
融 合 与 对话
主
景观 意境
A b s tr a c t Th e
o
re n o v a
tio
n a n
d d
e v e lo
n
p
m e n
n e w
t
f
e
d
t
u c a
t io
n
c o n c e n e w
P t io b le
.
in to
。
教
建成了
一
大 批 具 有地 域特征 和 时代 特征 的建 筑f
,
,
d d ia l o g
in
c o
lo
r
育 的理 念 和 方 式 面 临着 重 大 的 改 变
,
在 以知 识和 信 息作
,
。
在 以 东北 地 区 为背景 进 行 的创 作 实 践 中
希望{
La
n
d
sc a
p
a r t is t ic
。
园建筑 的 创 作提 出 了全 新 的课 题
该文 以
哈 尔 滨 方 舟 建 筑 事务 所 校 园 建 筑 创 作 实践 为
例
,
从
发 掘 校 园 建 筑 地 域性 特 征
、
、
校 园文 化
的融 合 与对话
建 筑 主 色调 的 运 用 和 校 园 案
观 意境 的 创 造 四 个 方 面 对 新 世 纪 校 园建 筑 设
2007 09
特 征 影 响 和 制 约着 校 园 建 筑 的 创 作
不 同 的气候 条件 和
;
我 们 在 设 计 实 践 中 引 入 了 中庭 和 内 廊 的概 念
收稿 日 期
29
环 境 特点均 给 设计提 出了 不 同 的制 约 条件
维普资讯
建筑设 计
中
创f
C re
a t io
文 文
A
rc
h it e
c tu ra
l De
s
ig
n
号 类 淋 盼识 轴 号
圜圈曩幽
码
B
●
K
T
卜
一 ~
C
r e a
s
m
t io
n
n
a n
d
e
R
o
e s e a r c
h
o
f
u
C
a m
p
C
u s
r e a
B
∞
u
ild in g
m a
f c a d
n
.
p
u s
在 进 入 2 1 世 纪 不 足 1 0 年 的 时 间里,Βιβλιοθήκη ,哈 尔 滨 方舟 i
lt u
re
n
u s in
g
o a
f
in
c o lo r
c re a
t io
n
f la
dsc
a
pe
t r is t ic
n a
c o n c e
p t io
m
作 为教育功 能 的物质 载体 教育理 念 的物化 体现
u
h it e
,
tu d
F. rm p
in Ha
r b in e
a n
e x a m
c o n c e c e n
re
p le
a n n o m
e x c a m
o u n
d b
u
s
th
d
ig
n
p t io
f
p
u s
il d i n g i n ts p
:e x u s o a n
n e w r in
。
校 园 建 筑 的空 间形 态是
,
务所 对校 园 建 筑 的创 作 与研 究进 行 了 大量 的探 索与 ; 践
品
,
Ke y W o r d s
In t e g r a t i o
n e
R e g io
a n
lit y
,
Ca
u e
,
p
M
u s c u a
lt u r e
伴随着知 识 经 济 时代 的到来
第二 作 者
邮 编
作 为 文 化 信 息 的 空 间载 体 域 性和 时 空 性
c o m
。
,
能抵 御 严 寒 的 活 动 空 间成 为校 园 建 筑 设 计 中的重 要 n
题
。
特定地域 的经 济 因素
。
地理 气候
、
文化
为创造 出适 应 特定 气 候 条件 的交 往和 活 动 空 间
。
,
电子信 箱
f z 2 0 0 1 @ v ip 1 6 3
建筑 师
150030
一
建 筑 趋 向于 整 体 化
、
灵 活 化 和科技化
。
为使用者 提供 多
动 受 限 制较 大
,
基 于 节 能考虑
,
校 园 建筑平 面 布局
作者
、
级 注 册建 筑 师
样 化 且 可 持 续 发 展 的校 园 空 间
都 紧凑集 中 校 园 建 筑 具 有 独 特 的地
、
。
如 何减少冬 季学 生 室 外交通 距 离和创 i
校 园建筑是 教育 的 教育理 念
,
一
种构建形 式
,
其 设计理 念受到
。
蕴 和 历 史文脉 为 设 计提 供 了 灵 感 源 泉
。
新世纪校 园l
tu ry fro
n a ra
,
fo
u r
a s
p
e c
p lo
u
g
、
地 域 特征 和 文 化 特 征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新世 纪
筑植根 干 传 统校 园 文化
c o n c e
p t io
n
为主 要 支柱 的经 济形 态 中
,
知 识和 技术 必 须快速 更 新
们 的作 品 能 为 新 世 纪 校 园 建 筑 的创 作 与 研 究 带 来 新 自
诠释
。
大 量 而 快速 地 吸 收新知 识 成 为 不 可 或缺 的 生 存 竞 争 条
件
。
教 育 的 核 心 内 容 不 仅 是 教 师传 授 知 识
重 任。
,
同时 也 肩负着 继承 与 创 新 自
g io
l
c
ha
n
ra c a n
te
rs o
f
c a m u e
,
b
i ld i n g
m
的到来将 教 育 带进 了 全新 的时期
理 念 带 来 了 全 新 的 问题 。
也 为校 园 建 筑 的 设 计
in t e g
c u o
t io
d d ia lo g
c e n c re a
u ry n
b r in g
o e
p b p
u
ro
m s
th
e
t io
s
f
c a m
p ig
re
u s
ild in g t ic
T h is
o
a rt i c
le g
ta ke
th A
rc
d
e s c
n
ra c
e
f Fa
a s e s
n
图1
大 庆 实 验 中学 规 划
Zh o
a n
in
N
e w
C
r c
e n
t
u r
y
:
De
F ir
ig
P H
r a c
t ic
f C
a m
p
u s
B
ild in g
te d by F 卜
g Z h
o u
A
h it
e c
t
u r e
in
a r
b in
刘
远
孝
圆
Li u
Liu
Yu
a n x ia o
a n
刘
圆
Yu
y
u a n
摘 要
新 世 纪 教 育理 念 的 更 新 与 发 展 给 校
,
,
而 是 以培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和 实践 能 力 为 出 发 点 自主 学 习 和 交 流 分 享 的 园 队 合 作
作者 单位 第
一
强调 积极探索的
,
1
地 域 性 与 气候 特 性
我 国 东北 地 区 受寒地 气 候 的影 响
,
。
相应地
,
新世 纪校 园
冬季室外;
)
哈尔滨方舟 建筑设计 事务 所 教 授 级高级建筑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