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河流流量预测模型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河流流量预测模型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2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7100683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710068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流量的准确预测对于水资源管理、防洪抗旱、生态保护等方面至关重要。
为促进水文预报的准确性,本论文探讨了河流流量预测模型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关键词:河流流量预测模型;水文预报;应用一、河流流量预测的定义和重要性河流流量预测是针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等问题的需求而进行的重要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河流的水量波动变得更加不稳定,洪水和干旱事件频发,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准确预测河流流量有助于提前预警洪水和干旱,为水资源合理调配提供依据,同时为水电站和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重要支持。
此外,河流流量预测对于生态保护、水生态恢复和环境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河流流量预测研究在当前及未来的水文预报和水资源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河流流量预测模型(一)传统模型在河流流量预测中,传统模型是最早应用的方法之一。
这些模型主要基于统计学和物理学原理构建,旨在从历史流量数据中捕捉规律和发展趋势。
其中,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ARMA) 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ARIMA) 是常见的统计模型。
ARMA模型结合了自回归和移动平均过程,可以用于预测时间序列中的流量变化。
ARIMA模型在ARMA基础上增加了时间序列的差分操作,用于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
传统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用,对于长期趋势的预测效果较好。
然而,传统模型忽略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复杂的水文系统预测能力有限。
(二)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在河流流量预测中展现出强大的预测能力和适用性。
这类模型利用历史水文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学习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实现对未来流量的预测。
常见的机器学习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 (SVM) 和随机森林 (Random Forest)。
农业灌溉水资源统筹安排策略

农业灌溉水资源统筹安排策略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水资源统筹安排理论及方法•农业灌溉水资源需求预测•农业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灌溉水资源统筹安排策略实施保障措施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农业用水需求量大,需要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业灌溉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占全球淡水用量的约70%。
在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需要优化农业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现状,提出农业灌溉水资源统筹安排策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研究目的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水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意义02水资源统筹安排理论及方法定义水资源统筹安排是针对特定区域或流域,在兼顾生态、生产、生活等多重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水量、水质、水能等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工程布局和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目的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满足不同用水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统筹安排的基本概念系统论将水资源系统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化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环境科学关注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为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经济学研究水资源的价值、市场和资源配置,探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与统一。
水资源学研究水资源的形成、转化、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全过程,为水资源统筹安排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水资源统筹安排的理论基础基于GIS的水资源…利用GIS技术实现对水资源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为水资源统筹安排提供决策支持。
运用数学模型和水文模型对水资源进行模拟和预测,为水资源统筹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mcr模型”资料汇编

“mcr模型”资料汇编目录一、基于MSPAMCR模型的风电项目对潜在生态廊道影响研究二、基于MCR模型和重力模型的岷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与优化建议研究三、基于MSPA与MCR模型的嫩江上游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四、基于CLUES和MCR模型的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五、基于InVEST和MCR模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六、基于ERA和MCR模型的陕西沿黄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于MSPAMCR模型的风电项目对潜在生态廊道影响研究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风电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大力推广。
然而,这些项目在产生清洁能源的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潜在生态廊道方面。
因此,对风电项目对潜在生态廊道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MSPAMCR模型是一种多尺度、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分析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不同开发方案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
本文将采用MSPAMCR模型,对风电项目对潜在生态廊道的影响进行研究。
我们通过对风电项目的选址、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全过程的潜在生态廊道影响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我们利用MSPAMCR模型,对不同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估。
在模型的应用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了量化处理,然后根据各因子的权重和评价标准,对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
通过对比不同方案的综合得分,我们可以确定最优方案。
我们还对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通过对比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数据,我们发现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基本一致,这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模型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还采用了GIS技术,将空间信息与评价因子相结合,提高了评价的精度和效率。
我们还采用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了用户的理解和使用。
本文采用MSPAMCR模型对风电项目对潜在生态廊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通过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榆林市水资源现状与评价

榆林市⽔资源现状与评价榆林市⽔资源现状与评价鲁向平西北农林科技⼤学陕西杨凌⽔是⽣命之源、⽣产之要、⽣态之基。
⼏千年以前圣贤先哲管⼦就说过:“地者,万物之本原,诸⽣之根苑也。
⽔者,地之⾎⽓,如筋脉之流通。
”随着⽔资源的逐渐匮乏,⽔的经济、社会功能性⽇趋显著,⽔在经济社会的地位⽇趋提⾼。
榆林市⽔资源总量为40.84亿⽴⽅⽶,⾃产⽔为32.53亿⽴⽅⽶,占79.7%。
其中⾃产径流量26.79亿⽴⽅⽶,可开采地下⽔资源量5.74亿⽴⽅⽶,⼊境客⽔量8.31亿⽴⽅⽶。
其主要特点是:⼀、地表⽔贫乏,分布不均1、⽔系基本状况。
本区⽔系有内流及外流两类。
是陕西省唯⼀具有内流⽔系及内陆湖泊的地区。
外流⽔系均属黄河流域。
(1)内流⽔系。
内流⽔系的流域⾯积较⼩,共1933.6平⽅公⾥,占全区⼟地总⾯积的4.5%。
主要有⼆:⼀是定边县境内的⼋⾥河流域,为全省最⼤的内流河流,全长 51公⾥,流域⾯积1373.4平⽅公⾥,常流量0.2~1m3/秒。
⼆是神⽊县北部的红碱淖为中⼼的内流⽔系,有七条内陆河注⼊,其中以莽盖河、齐盖素河、尔林兔河、前庙河较⼤,总流域⾯积约1500平⽅公⾥,在区内有560.2平⽅公⾥。
北部风沙滩地区的低洼部位,分布着许多内陆海⼦(湖泊),⼤⼩共200多个。
在⼀些海⼦周围也有⼩的内陆河流,全区海⼦⽔⾯共18.09万亩,其中以红碱淖海⼦最⼤,⽔⾯10.05万亩,平均⽔深6~7⽶,最深20⽶。
(2)外流⽔系。
皆属黄河流域。
黄河为陕晋界河,本区从河曲⾄⽆定河⼝,经本区东界约270公⾥,落差200⽶,境内有35条河流注⼊。
主要有⽆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三个较⼤⽔系,另外有佳芦河、皇甫川、⽯马川、孤⼭川、清⽔川等。
其中以⽆定河最⼤,区内流域⾯积占全区⼟地总⾯积的47.8%,其⽀流有52条,较⼤的有芦河、榆溪河、⼤理河、淮宁河。
2、⽔资源状况。
全区⾃产径流总量年均26.79亿⽴⽅⽶,占全省年均总量420亿⽴⽅⽶的6.38%,外流河24.33亿⽴⽅⽶,占全省⼊黄径流量107亿⽴⽅⽶的22.74%。
中国未来用水需求量的预测分析

为:
Y=1 . 3 2 08 x +7. 21 7 3 x+1 0 93 . 7
其中, 残差图如图 2 所示。拟合优度为 R = 0 . 9 2 , 置信水平 P : 0 . 0 0 0 0 . 由文献[ 1 1 ] 知, 当 越 接近于 1 , 说明回归方程越显著 ; 当P < 0 . 0 5 , 则回归方程显著 。因此我们的回归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 合理的, 从 而可 以用来 预测 2 0 1 2~ 2 0 2 5年 的工 业用 水数据 ( 如表 1 所示) 。( 由于 2 0 1 2年 的工 业用 水 的官方数据尚未给出, 这里的预测值仅作参考 , 以下相同。 )
第3 3 卷 第 2期
Hale Waihona Puke 湖 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l a o f H u b e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V o 1 . 3 3
No . 2, 2 01 3
0 引 言
对水 资源 需求 量 的预测 相关 研究 颇多 , 基本 上都 考 虑到用 水结 构 的问题 。根据 实 际情况 , 将 用水 结构 分 为 : 工业 用水 、 农 业用 水 、 生活 用水 , 再考 虑影 响 水资 源使 用 量 的 因素 , 往 往 能较 准 确地 对 用水 需求 进行 预测 。 例如 : 闫彦 … 采用 组合 预 测 方 法预 测 需水 总量 , 结合 B P神 经 网络法 、 人均 综 合 用水 量推 算法 、 用水 定 额法 等多 种方法 进 行 分 析 预 测需 水 总 量 ; 黄 修 桥 运 用 时 间序 列 分 析 的滑 动 平 均 模型 、 回归分 析模 型 和人工 神经 网络 模型 有机 结合 构 建 的非线 性 自 回归 滑 动平 均 的动 态 神 经 网络模 型准 确地 分析 预测 灌 溉用 水需求 ; 刘 昌明 通 过严 格 的需 水 管 理体 制 , 控 制 国 内水 需 求 的增 长 ; C u —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

西安市水资源情况1 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质地貌有秦岭山区、骊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及关中的渭河平原区,是陕西省粮、棉、油、瓜果、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
地理坐标北纬33°39′~34°45′,东经107°40′~109°49′,东西长204Km,南北最大宽约116Km,面积10108Km2。
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结构,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秦岭山地、黄土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山前冲洪积扇,渭河及其支流冲击平原。
平原地区高程400m左右,黄土台塬区500~700m之间,浅山丘陵区500~1000m,秦岭中高山区800~3000m,秦岭山地是西安市水资源涵养区。
1.1.2气候概况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是多年平均气温为13.3℃,日照时数1684~2243h,平原区干旱指数为1.29~2,无霜期220d左右,最大冻土厚度为45cm。
西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4mm,其中秦岭山区835.6mm,台塬区708.5mm,丘陵区700.1mm,平原区637.5mm,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最低值在渭北,关山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5.7mm,最高值为秦岭山区960.3mm,相差近一倍。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0%以上,最高达77.1%。
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量相反,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平原区向山区递减。
1.1.3河流水系西安市区域地貌,98.43%的面积在黄河流域,1.57%面积在长江流域;西安市主要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
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涝河、黑河,北有渭河、泾河、石川河等,其中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40余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六条。
水资源论证报告

南郑县碑坝河老龙嘴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陕西汉江水电勘测设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五月.西安建设单位:汉中鑫鹏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汉中市南郑县碑坝河批准:渊尧蕃审定:刘建续校定:王旭韩菲编制:程华卫艾伟张力中詹先意张强编制单位:陕西汉江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一六年三月目录1总论目的和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及其附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技术要求》,针对建设项目的用水要求,结合取水河道的水源条件,基于论证区域调查与手机资料,分析水源条件,论证水源水量,分析建设项目用水的合理性、建设项目取水后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户的影响,提出建设项目允许取水量等。
修建水电站,是节能减排的需要,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绿色能源的需要。
汉中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把水电建设作为汉中能源总体发展规划的重点。
南郑县丰富的水力资源为水电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笼嘴水电站的兴建,是充分发挥南郑水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山区电网末端电能质量,加快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水资源是否满足水电站用水需求是水电站建设的首要条件,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旨在深入研究该项目用水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论证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南郑县碑坝镇老龙嘴水电站建设规模为3130kw发电机组,设计取水流量为18.6m3/s。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需要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修订(5)《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7)《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1.2.2规范规程(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编制基本要求》(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15号令)(2)《关于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02]145号)(3)《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8)(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2015)(5)《小型水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7-2013)(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法规及有关文件汇编》1.2.3采用标准(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标准汇编》(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2.4参考资料(1)《汉中地区实用水文手册》,1988年,汉中地区水电局;(2)《南郑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分报告集》,1985年,南郑县农业区划分办公室;(3)《南郑县水资源调查评估报告》,2003年南郑县水利局。
西安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的通知

西安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2.11.07•【字号】市水发〔2022〕553号•【施行日期】202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西安市水务局关于印发《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的通知西安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区县水务(农林水)局、灞桥区秦保局、新城区发改委、碑林区发改委、莲湖区发改委,西咸新区住建局,各开发区涉水事务管理部门,局属各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再生水推广利用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供需矛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西安市实际,制定的《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登记号:西规〔2022〕008-水务局001)已经市司法局审查登记,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西安市水务局2022年11月7日西安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再生水推广利用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供需矛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西安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再生水,是指城市雨水、生活污水、生产经营废水等经收集处理后,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相关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净化处理水。
第三条本细则主要依据《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编制完成,与《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条例》配套使用。
第四条西安市行政区域内再生水设施规划、建设、经营和维护,再生水利用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细则。
第二章再生水利用第五条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实行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联合调度、总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 的指标 。 农业 播种 面积 大 , 业用 水需求 就大 ; 农 反 之, 农业播 种 面积小 , 业用 水需 求就 小 。 农
2 农 业播 种 结 构 : 要 是指 水 田和早 地 的 比例 。 ) 主
[ 摘 要] 农业用水是一个地 区总用水量 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文通过对影响农业 用水 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 , 用经济计量 论 运
学方法 , 模拟 了农 业用水 量与各影响 因素之 间的 关 系, 在此基础 上构建 了农业 用水需 求的 多元 线性预 测模 型. 井据 此 时陕西省 2 0 年和 2 1 年 的农 业用水 需求进行 了点预 测。 05 00
r go . Th a e n l z st ei fu n e a t r fwa e e n n a rc lu e p l d t eme h d o c — e in ep p ra a y e h n le c d fc o so t rd ma d i g iu t r ,a p i h t o fe o e n mi too ya d sm ua e h ea in h p b t e g iut r lwa e e n n a iu n l e c d fc o cme r lg n i ltd t er lto s i e we n a rc lu a t rd ma da d v r si fu n e a o t r .o h sb sse tb ih d t em utv ra el e rf rc s d lfra rc hu a trd ma d,a d f r— o s n t i a i sa l e h l a it i a o e a tmo e o g iu r lwae e n s i n n o e
2 陕 西省农业 用 水需 求预 测模 型
个 重 要 限制 因索 。农 业 用水 的 水 费价 格 高 , 业 用 农
水 的需 求量 就小 ; 反之 , 农业 用 水 的水 费价格 低 , 业 农
省 内, 年 中 的不 同地 区降水 量 均不 相 同 , 此 全省 一 因 的降水量 可 以各 小 区 ( 即地 市 ) 各个 灌 区降 水 量 的 或
简 单平 均数 为 准 。也 可 以求 出历年 降 水量 的平 均数 , 通 过虚 拟变量 ( 叫一位 二进 制变 量 ) 行分 析 。 也 进
Ab t a t s r c :Th g i u t r lwa e e n s a mp r a t c m p n n n x e t t l wa e p l a i n f ra e a rc lu a t r d ma d i n i o t n o o e t i h o a t r a p i t o c o
如 果 在 全部 播 种的需 求 量就 大 ; 之 , 田 占的 比例 小 , 农业 用 水 的 反 水 则
需求 量就 小 。
3 农 业用 水价 格 : ) 农业 用水 价 格 是农 业 用水 量 的
一
收 集 上述 有 关 影 响 因 素 的 资 料 , 根据 《 西 统计 陕 年 鉴 20 》陕西 省 19  ̄20 02 , 90 0 1年 问与 农业 用 水量有 关 的数 据资料 见表 1 。
c se h g i u t r lwa e e n fS a n ip o i c n t e y a 0 5 a d 2 1 . a t d t e a rc lu a t rd ma d o h a x r v n e i h e r 2 0 n 0 0
Ke r s g iut r lwae e n n o e a tmo e ywa d :a rc lu a trd ma d a d fr c s d l
1 影响农 业用水 需 求的 因素分析
1 农 业播 种面 积 : ) 是影 响农 业 用水 需求 的一 个最
于 天然 降水 量是 一个 不 可控 制 因素 , 因而在 模 型 中无
维普资讯
2 0 年 2月 06
地 下 水
Gr u d wa e o n tr
Jn .0 6 a . 2 0
Vo . 8 NO. 12 1
第2 8誊 第 l 期
陕 西省 农 业 用水 需求预 测 模型 研 究
熊 义 杰
( 安理 工 大 学工商 管理 学院 , 西 陕西 西安 70 4 ) 1 08
[ 关键词] 农业 用水 需求 l 测模型 预 [ 中圈分类号] ¥ 7 2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一l8 (o 6O 一o 1—O o 4 l4 2 0 )1 0O 4
Re e r h o t e Fo e a tM o l o r c t a a e m a d s a c n h r c s de s f r Ag i ulu lW t r De n i h a nx o i e n t e Sh a iPr v nc
XI ONG Yie j i
( u ie sM a a e n o lg ,Xin Un v riy o c n lg B sn s n g me tC l e e a ie st fTe h o o y,Xi n h a x ,7 0 4 ) ’ ,S a n i 1 0 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