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周测四试卷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4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4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4单元测试题1.《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

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材料反映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2.“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二十四节气通过表示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

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②体现了我国科学实用性特点③有一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④促进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3.下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

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A.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D.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4.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

这表明了当时A.劳动力过剩B.轻视科技发明C.雇佣制广泛存在D.文化需求低迷5.埃德蒙·帕克所著《世界史:大时代》一书中,从人的起源到今天划分了九大时代,下列表述可能出现在“大时代五:公元300年~1500年”的是A.城墙、宫殿、广场、陵墓等纪念性建筑开始出现B.车轮、制陶术、冶铁技术的诞生推动的生产的增长C.纸张与活字印刷术逐渐沿着海路贸易路线传播开来D.西欧在亚洲沿海地区经济文化交往中发挥主导作用6.明清世情小说中,有描述僧尼因沾染上世俗气息而还俗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僧尼世俗化的行为,甚至为此而还俗。

这一现象源于A.君主专制的强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理学地位的动摇D.雇佣关系的诱导7.明代江南文人热衷于著书,其内容往往都迎合图书市场的需要。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高二历史必修3复习试卷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高二历史必修3复习试卷

高二历史(2部)周练试卷张晓梅 9.151.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9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制天命而用之”B.“以法为本”C.“尚贤”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较为活跃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当时处于社会政治经济大变动时期D.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独尊儒术8.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

该设计反映出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B.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18.“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北京鸟巢。

随着历史长卷慢慢的打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世界。

据此回答5—10题5. 当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奥运会主会场的时候,让我们想起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你知道火药什么时候发明的?A、最早是在唐朝B、最晚是在唐朝C、最早是在宋代D、最晚是在宋代6.张艺谋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

高二上学期历史周考试卷 3(必修三、选修一)

高二上学期历史周考试卷 3(必修三、选修一)

2020届高二上学期周考试卷历史((必修三、选修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共60分)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B.诸子并立、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汉代贾谊《新书·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

失爱不仁,过爱不义。

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也。

”材料表明()①孔子的“仁爱”思想②“仁爱”只能是天子和诸侯的施恩③“仁爱”是有界限的④贾谊倡导尊卑有序的“仁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B.食必常饱,然后求美C.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4.2017年1月29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有媒体评论,很多人都认同要有规则意识,但可能只是“嘴上认同,行为上很诚实”。

解决这一问题,可用下列哪种办法()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5.儒教、佛教、道教从相互攻伐到相互吸取,由三教鼎立到三教合流,从而产生了宋元时期十分精致的官方哲学。

这种官方哲学()A.属于主观唯心论意识 B.以孔孟学说为理论基础C.强调行先知后的观念 D.强调个性和个体的发展6.谶纬之学是两汉时期一种把经学神学化的儒家学说。

“谶”是对于未来带有应验性的预言和隐语,常以天命与神意的形式出现。

“纬”是儒生以神学迷信观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旨在宣扬国家治乱兴衰、帝王将相出世等都是天命的安排。

高二历史必修三周练四

高二历史必修三周练四

历史国庆作业(1)必修三(1—11课)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2.在治国方略上,既主张“以德服人”又主张“法治”的思想家是A.韩非子B.孟子C.荀子D.墨子3、学术思想自由是一个国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灵魂,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常常发生扼制思想自由的事件。

下列事件中扼制了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有:①“焚书坑儒”②设立太学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明清科举考八股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5.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①有利于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②包含了儒家“仁政”思想③使儒学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④完全继承了先秦“民贵君轻”的思想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儒家思想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D.儒学成为士人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7.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儒家、墨家B.道家、法家C.法家、儒家D.道家、儒家8.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与孔孟儒学最大的区别是A.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B.摈弃“民贵君轻”论,把儒学法学化和神学化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总结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9.“四书五经”的说法形成于A.春秋战国时期B.汉武帝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10.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4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4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2.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4、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6、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7、“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质量检测(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含解析

最新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质量检测(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含解析

最新历史备考资料专题质量检测(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是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2.《孙中山选集》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

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

”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3.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4.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其中“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指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5.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情况,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6.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C.新民主主义理论D.社会主义理论7.2016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8周年。

高二历史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4-11

高二历史必修3全册同步检测4-11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选择题1.爱因斯坦说:“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他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

要是没有他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爱因斯坦所说的“他”是()A.牛顿B.伽利略C.爱迪生D.瓦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抓住材料中的“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他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这一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出应该是牛顿。

【答案】 A2.(2011·宁波学业水平检测)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指牛顿() A.创立了植物分类学B.建立了量子力学C.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

牛顿受到苹果落地的启示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A、B、C三项都不是牛顿的贡献。

【答案】 D3.牛顿经典力学建立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结果C.思想解放的结果D.牛顿不懈努力的结果【解析】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 A4.(2011·潍坊模拟)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

对他们主要成就的正确认识是() A.他们的理论肯定了人们用理智了解宇宙运行的原则B.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C.他们的理论为人类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D.他们的研究成果带来了医学和化学的重大突破【解析】B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辩证地看待世界”与当时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史实不符;题干中三人是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所以D项也错误。

【答案】 A5.(2011·韶关检测)“爱因斯坦是一个造物者!”这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对爱因斯坦的评价。

杨振宁在这里高度评价爱因斯坦,主要依据是他()A.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B.创立了现代物理学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D.发现和创立了相对论【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

高二历史必修三4到6单元试卷

高二历史必修三4到6单元试卷

高二历史必修三4---6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内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是()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意识的影响B、工业革命后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人类行为冲突形势加剧D、人类对理性主义的失望和对资本主义秩序的不满2、被恩格斯誉为“天才的预言家”的浪漫主义诗人是()A、拜伦B、雪莱C、巴尔扎克D、贝克特3、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百科全书”的是()A、《唐璜》B、《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C、《西风颂》D、《人间喜剧》4、声称要用笔来完成拿破仑用剑没完成的事业的文学家是()A、雪莱B、雨果C、巴尔扎克D、托尔斯泰5、关于《人间喜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B、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C、是一部描绘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D、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6、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B、对资本主义“理想王国”的失望C、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D、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7、关于荒诞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欧美B、开山之作是英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C、《等待戈多》是两幕剧D、《等待戈多》被称为法国近百年来的第一剧作8、《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其主要依据是()A、作品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B、属于小说C、展示了十九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的社会生活D、反映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9、既把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是()A、德彪西B、海顿C、莫扎特D、贝多芬10、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是①注重形式②讲究谐调③风格高雅④乐观向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B、编译外国的书籍,重新认识世界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D、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12、《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题型1.(2007上海历史)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A.开明君主制B.君主制C.君主立宪制D.共和制【解析】本题的审题要点是时间:1915年;人物:梁启超;事件: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的梁启超,他要维护的国体自然是君主立宪制了,故选C。

2.(2007上海历史)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

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B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

其中英文单词Science是科学的意思。

选B。

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 )A.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主张尊孔复古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2.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A )A B C D3.下列人物属于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的是①陈独秀②蔡元培③胡适④李大钊⑤鲁迅⑥严复( A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4.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宣传科学,主要目的是( C )A.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B.使国民认识到世界科学发展水平C.把民众从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D.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救国5.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B ) A.鲁讯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争刍议》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6.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B )A.中国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兴起B.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C.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D.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7.在中国最早举起传播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 A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胡适8.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的是( D )A.民主与科学思想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C.问题与主义之争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9.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 D )A.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成立B.各地出现早期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C.陈独秀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有计划的宣传,下列不是其宣传途径的是( D )A.利用《新青年》等刊物公开的宣传B.通过办工人补习学校宣传C.通过工人识字班宣传D.利用《文学革命论》等新形式的文章进行宣传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与宪法,涉不相涉者也。

吾今以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

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事实之发现……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

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将为专制帝王之宪法,非为解放人权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请回答:(1)由上述的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根本原因?(2)作者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有什么影响?(3)在新文化运动中,作者主要有什么贡献?参考答案:(1)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2)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3)积极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能力拓展一、选择题1.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其社会根源在于( C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入C.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依旧D.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努力2.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B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3.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D )A B C D4.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②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③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④新文化运动有对东方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 A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5.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这种潮流”是指( D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新文化运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6.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 D )A.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成立B.各地出现早期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C.陈独秀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D.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7.下列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B )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③社会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④尊孔复古的逆流泛滥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8.中国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20年代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剧烈说明了( D )①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多种新的政治力量②中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救国真理③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政治统治黑暗④这些思想潮流对于中国的现实都有局限性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诚能大小增修,讵非军国交便?战舰有尽,而出鬻之船无尽,此船厂之可推广者一。

火器亦不徒配战舰也,战舰用攻炮,城垒用守炮,况各省绿营之鸟铳、火箭、火药,皆可于此造之。

此外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车、自来火、自转碓、千斤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

……以前民用,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

——《海国图志》材料二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三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

何至坐视彼族越九万里而群逞披猖,肆其非分之请,要以无礼之求,事无大小,一有龃龉动辄称戈,显违公法哉!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者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请回答:(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他是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这种思想的?(2)材料二中的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是什么?在此种思想指导下,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们提出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郑观应的说法对吗?在当时的中国能设立议院吗?为什么?(4)材料四中的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派别的代表人物?材料四与材料一、二的观点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孔子与宪法,涉不相涉者也。

吾今以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

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事实之发现……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

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将为专制帝王之宪法,非为解放人权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李大钊选集》第77页请回答:(1)由上述的材料分析“打倒孔家店”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6分)(2)作者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有什么影响?(6分)(3)在新文化运动中,作者主要有什么贡献?(6分)参考答案:(1)直接原因是北洋军阀搞尊孔复古逆流;根本原因: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2)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

(3)积极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得到许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据统计,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有孔庙1300余座,许多孔庙在孔子诞辰日都举行祭孔活动,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资源。

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2)有人说:“孔子是打不倒的”,你如何认为?(请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的袁世凯祭孔反映的是袁世凯为了称帝,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材料二中鲁迅及其《狂人日记》,反映了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旧道德进行猛烈批判的新文化运动。

联系:图一的现象直接导致图二,即袁世凯尊孔复古促使鲁迅、陈独秀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观点正确:两千多年来,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主干,孔子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精神与文化的象征,已经超越了时代。

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和以此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强大凝聚力,对解决中国和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有着现实意义。

因此,孔子是打不倒的。

观点错误: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从汉武帝时起边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和历朝历代的“圣人”和正统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支柱,在近代,儒家学说成为中国近代化的思想障碍,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因此,孔子是可以被打倒的。

(只要言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