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宁夏公务员行测备考:朴素逻辑题如何寻找“突破口”
逻辑判断题如何找到突破口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

逻辑判断题如何找到突破口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由各类公职考试考情可知,在行测判断推理题型中一般都会涉及朴素逻辑的考查。
朴素逻辑的难点在于考查形式比较多变、信息整合难度高、缺少通用的解题方法,但其实只要抓准题目的突破口,就可以保证解题的速度与准确性。
在朴素逻辑中,查找突破口主要有两个方向,分别是确定性信息和关联性信息。
一、确定性信息分类1.最值描述信息题干出现“最多”“最少”“最大”“最小”等描述的信息可以用作确定性信息进行入手。
【示例】甜品店有四种甜点:双皮奶、布丁、蛋糕和冰淇淋。
B 比A 贵,C 最便宜,双皮奶比布丁贵,蛋糕最贵,冰淇淋比D 贵。
关于这四种甜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是双皮奶,B 是蛋糕,C 是冰淇淋,D 是布丁B.A 是布丁,B 是冰淇淋,C 是蛋糕,D 是双皮奶C.A 是冰淇淋,B 是蛋糕,C 是布丁,D 是双皮奶D.A 是冰淇淋,B 是蛋糕,C 是双皮奶,D 是布丁【答案】C。
蓝狐公考解析:题干中出现的“蛋糕最贵”、“C最便宜”为最值性表述,可以通过这两个条件入手,结合“冰淇淋比 D 贵”“双皮奶比布丁贵”可知,双皮奶、蛋糕和冰淇淋均不是最便宜的,可得C 是布丁。
故答案选C。
2.肯定性描述信息一般情况下,肯定式描述的条件,确定性较强【示例】A、B、C、D 为四位漂亮女生,她们喜欢穿漂亮衣服,某天,她们穿的衣服颜色各不相同,有黄色、绿色、蓝色和红色四种。
在问到她们各自衣服的颜色时,A 说:“B 的衣服不是黄色的。
”B 说:“C 的衣服是绿色的。
”C 说:“D 的衣服不是蓝色的。
”D 说:“A、B、C 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衣服是绿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D 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C 的衣服是蓝色的,D 的衣服是绿色的B.B 的衣服是蓝色的,C 的衣服是红色的C.A 的衣服是绿色的,B 的衣服是红色的D.D 的衣服是绿色的,A 的衣服是红色的【答案】C。
行测言语理解:朴素逻辑题型突破口

行测言语理解:朴素逻辑题型突破口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言语理解:朴素逻辑题型突破口”,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行测言语理解:朴素逻辑题型突破口在行测判断推理部分,很多考生遇到朴素逻辑的题目却往往只能是抓耳挠腮、束手无策,不知推理的关键在何处。
今天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朴素逻辑题目推理的突破口是什么。
突破口(一):寻找关联性信息所谓寻找关联性信息指的是寻找朴素逻辑题干描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具体如何应用我们通过一道题目具体来给大家分析。
例如:在地图上,有一字相逢地排列着的5个小国,已知:(1)A国既不临着B国,也不临着C国;(2)D国既不临着E国,也不临着C国;(3)E国既不临着B国,也不临着C国;(4)A国没有内流河;(5)有内流河的是排在第一和第四的小国。
请将五个国家按顺序进行排列。
这道题目要求我们需要将ABCDE5个小国和和从左往右的排列序号对应起来。
我们可以把有关C国的信息作为突破口,因为题干描述的信息中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小国为C国。
(1)(2)(3)句话均含有C国,由此我们进行推导可知C国和A、D、E三个国家不相邻,则C国和B国相邻且位于边上(排第一或第五的国家)。
假设C国排第一,可知它的邻国B国排第二,由题干可知A、E与B 不相邻,则D国排第三,由(2)可知A国排第四。
由于“A国排第四”与(4)(5)信息冲突,可知假设不成立,故C国只能排第五。
由此可知B国排第四,D国排第三,A国排第二,E国排第一。
突破口(二):寻找确定性信息所谓确定性信息指的是题干中能够得到相对确定结论的信息。
具体可以分为绝对确定性信息和相对确定性信息。
比如要把甲、乙、丙三个元素和A、B、C三个元素一一对应起来,类似“甲是C 的信息”就是绝对确定性信息,而类似“甲是A或B”的信息则为相对确定性信息,进行题目分析时往往优先寻找的是绝对确定性信息。
具体如何应用还是以一道题目来进行分析。
行测判断推理:如何找到朴素逻辑突破口?

行测判断推理:如何找到朴素逻辑突破口?很多人一做行测逻辑判断题就感到头痛,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如何找到朴素逻辑突破口?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行测判断推理:如何找到朴素逻辑突破口?有不少同学被省考行测中的某类必考题折磨得不轻,这就是——朴素逻辑。
一遇到朴素逻辑,就会有考生一筹莫展。
其实解决这类题目并不难,只要找到突破口,通常这类题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该如何找突破口呢?小编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我们来看一个例题: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小偷、强盗、法官、警察。
第一个人说:“第二个人不是小偷。
”第二个人说:“第三个是警察。
”第三个人说:“第四个人不是法官。
”第四个人说:“我不是警察,而且除我之外只有警察会说实话。
”如果第四个人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个人是警察,第二个人是小偷B.第一个人是小偷,第四个人是法官C.第三个人是警察,第四个人是法官D.第二个人是强盗,第三个人是小偷【解析】正确答案:D。
分析题干信息,问法中说的是如果第四个人说的是实话,这是一个确定性信息,我们当然从这里入手。
而第四个人又说除了自己之外只有警察说实话,那么接下来的突破口就应该是“警察”,因此出现“警察”的地方就是我们接下来找到的突破口,即第二个人说:“第三个是警察”,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句话能否是真的?不能!因为如果第二个人说的是真话,第三个人是警察,警察也说真话,那么一二三这三个人当中就有两个说真话的了,但是第四个人告诉过我们,前三个人当中只有警察这一个人说真话。
由此可知,第二个人说的是假话。
进而可知第二、三个人不是警察且说的也不是真话,因此第四个人是法官。
所以只能第一个人是警察且说的是真话;已知第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可知第二个人不是小偷,那就只能是强盗。
因此第三个人是小偷。
故正确答案为D。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找到突破口,题目就很轻松如意地解决了。
而什么样的信息是突破口呢?通常,确定性信息、高频信息等都是我们比较容易作为突破口的地方。
2017宁夏事业单位行测技巧:寻找突破口巧解朴素逻辑

2017宁夏事业单位行测技巧:寻找突破口巧解朴素逻辑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进入备考阶段,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相关备考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事业单位朴素逻辑是极有可能考查的题型,但是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是“听天由命”,感觉太难,而且极其耗费时间。
因为一个题而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这就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朴素逻辑的题最重要的是找到切入点走好第一步,下面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就为广大考生介绍关于巧用突破口的方法走好第一步。
题干中描述对象出现的次数最多或者最少,往往就是做题的突破口。
【例题】:王铭、李盈、杜葭三人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公务员,一个当上了空姐,另一个当上了司机。
他们各自作了如下陈述:王铭:王铭当上了公务员,李盈当上了空姐;李盈:王铭当上了空姐,杜葭当上了公务员;杜葭:王铭当上了司机,李盈当上了公务员。
结果证实,王铭、李盈、杜葭的陈述都只对了一半。
由此可见( )。
A 王铭当上了空姐B 李盈当上了公务员C 杜葭当上了空姐D 王铭当上了司机【中公解析】:答案D。
首先看三个人的话中前半句都提到了王铭,再加上题目最后说陈述都对了一半这就证明王铭就应该作为我们的突破口;提到王铭的叙述只有一个是对的,那么后半句中只有一个是错的,分析出现的元素李盈出现两次只有一个错那就证明描述杜葭当公务员一定是对的根据杜葭的话就能得出答案。
当然题目也可以从描述最少的杜葭最为突破口,因为只出现一次,如果对杜葭职业描述是错的根据题意王铭当空姐是对的结合王铭的话得出王铭当公务员是对的这显然矛盾了所以杜葭的职业描述一定是对的然后也能得出答案B。
当然除了上述题干中描述对象出现次数作为突破口之外,还有许多题是特定条件作为突破口。
【例题】:A,B,C,D四位漂亮女生,她们喜欢穿漂亮的衣服,颜色各不相同。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突破口法在朴素逻辑中的应用

突破口法在朴素逻辑中的应用在逻辑判断朴素逻辑部分,有一些题目,直接做有难度,如果各位考生不假思索的直接放弃也可能比较可惜,很多题目看似非常复杂,其实我们可以考虑用突破口法试着做一下,如果没办法做再放弃,做出来那就更好。
问题就出现了,在题目中怎样的表现会成为我们做题的突破口呢?所谓的做题突破口,在题目中的表现往往和其它信息表现的不一样,比如几个人都在说话,别人说了一句话,其中有个人说了两句或者三句,这个人往往是我们突破的重点,如果别人都说了几句话,只有这一个人说了一句,这个人也是我们突破的重点;如果几个对象中都被描述了,别的对象都被描述了几遍,只有这一个被描述了一遍,这个对象是我们突破的重点;如果别的对象都被描述了一遍,只有这一个被描述了多遍,这个也是我们突破的重点。
所以从正反这集中情况大家也能总结出来,突破口往往就是那些在题目中的表现有些特殊的条件。
找到突破口之后再顺着题干已有的条件推理得出正确答案就容易许多。
例1: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兰说:“我比梅小。
”竹说:“兰不是三姐。
”菊说:“我是大姐。
”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依次为:A.梅兰竹菊B.梅兰菊竹C.兰菊梅竹D.菊兰梅竹【答案】B。
解析:由“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和菊的话可知,菊肯定不是大姐,则菊撒谎,则可推出菊是三女儿,对比选项,可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选B。
例2:.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答案】C。
2017国考:找到“突破口”轻松解答行测朴素逻辑题

2017国考:找到“突破口”轻松解答行测朴素逻辑题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试题量都很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考生做不完所有题目。
而对于申论而言,考生往往写不完作文。
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取得高分是考生最为关心的。
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考生如何利用有效的国家公务员解题技巧来获得高分。
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的朴素逻辑由于题型复杂,很多考生找不到有效快速的解题方法,为此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针对此问题,考生们要学会寻找朴素逻辑的解题技巧,也就是寻找到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就能迅速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节省时间得到分数。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告诉大家如何找突破口。
一.元素出现的次数这类问题可以考虑题目中元素出现次数最多,例如当几个条件均为真时,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也可以考虑元素出现最少的,例如当几个条件有真有假时,出现次数最少的元素。
【例题】丽文、小王、阿宝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浙江人,一个是江苏人。
阿宝年龄比江苏人大,丽文和浙江人不同岁,浙江人比小王年龄小。
假设上述为真可以推出()。
A.丽文是湖南人,小王是浙江人,阿宝是江苏人B.丽文是浙江人,小王是江苏人,阿宝是湖南人C.丽文是江苏人,小王是湖南人,阿宝是浙江人D.丽文是湖南人,小王是江苏人,阿宝是浙江人【中公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此题是一道朴素逻辑的有序元素排列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很多考生根据文段中的已知条件去进行排序就会比较慢,所以看到朴素逻辑的题目,应该先看看是否有一定的突破口,如概念出现次数最多或最少的,就像此题,题干中浙江人出现次数最多,故首先应从此处着手,可知阿宝是浙江人,由阿宝比江苏人大,比小王小,推出丽文是江苏人,小王是湖南人,选C。
二.句子的长短和数量考虑句子的长短,在若干句话中,与其它几句话长短有明显不同的句子。
另外考两次句子的数量,句子中包含子句的多少,子句越多,信息量越大。
【例题】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
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无辜者说的都是真话。
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技巧:“突破口”巧解朴素逻辑题

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技巧:“突破口”巧解朴素逻辑题素逻辑相对来说并不像其他的必然性推理,有着绝对的推理规则,也有着一定的题型特征,相对这种朴素逻辑,其核心应该就是一个智力题,再考试的高压情况下,如果没有一点点思路,解决这类问题,就有很大的压力,今天中公教育要跟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个点——突破口。
对于突破口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关联性,也就是只在题干中多次被提及的信息,另一个是确定性,也就是只在题干中能确定的信息点。
先看一个例题,关联性。
【例1】甲,乙,丙,丁四个男生是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在吃饭,一个人在睡觉,一个人在运动,一个人在打豆豆。
其中:(1)甲不在吃饭,也不在打豆豆;(2)乙不在运动,也不在吃饭;(3)如果甲不在运动,那么丁不在吃饭;(4)丙不在打豆豆,也不在吃饭;(5)丁不在打豆豆,也不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在打豆豆,丙在睡觉B.丙在吃饭,丁在吃饭C.甲在运动,乙在睡觉D.甲在运动,丁在吃饭【中公详解】首先观察题干已知信息,发现“吃饭”这个概念在已知中出现次数最多,于是便可以以这个信息作为突破口。
从已知中得知,甲不在吃饭,乙也不在吃饭,丙也不在吃饭,所以只有丁在吃饭,从而根据第(3)条信息,假言命题逆否命题,可以知道甲在运动。
结合选项,答案选D,继续分析说明,又根据题干中的甲不在打豆豆,丙不在打豆豆,丁不在打豆豆,所以乙在打豆豆,进而可知丙在睡觉。
所以答案为D。
再看第二个例题,确定性。
【例2】甲、乙、丙分别在A、B和C三座城市工作,他们的职业分别是医生、演员和教师。
已知:甲不在A 工作,乙不在B工作;在A工作的不是教师;在C工作的是医生;乙不是演员。
A演员,B教师,C医生若甲在B工作,那么,甲、乙、丙分别在哪里工作?( )A.B、C和AB.C、A和BC.B、A和CD.C、B和A【中公详解】首先观察题干已知信息,C是确定的,肯定是医生,在根据A不是教师,得知在A是演员。
朴素逻辑之巧寻突破口

朴素逻辑之巧寻突破口朴素逻辑题从来都是我们行测考试中的一个难点内容,考生们经常会有拿到题找不到抓手,完全没有思路的感觉。
这是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首先应该客服畏难心理。
这种题其实是可以做的,只不过需要技巧。
其实遇到朴素逻辑题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分析清楚题型,根据不同题型匹配不同应对办法。
找到突破口就可以轻松解题。
一般来说,朴素逻辑常出的题型有元素对应题、排序题、圆桌排序题、真假话问题。
其中元素对应题常以两种方式出现。
一种是题干中给出两类或者三类元素,再给出一些限定条件,需要我们找到多类元素的对应关系;一种是给出一部分条件,要求查找出满足条件的对象。
而排序题一般给出5到8个元素,再结合一系列关系,要求按一定方式将多个元素排序。
而真假话问题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其中每个条件的真假性不确定,再结合已知条件的关系需要我们分析出事实情况或者真假话内容。
接下来咱们就以元素对应题中的第二种题型为例,通过突破口的思维来更快解题。
如下题:例: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知识;第二,熟练的技术; 第三,坚强的意志。
现有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加,已知:(1)甲、乙意志坚强程度相同;(2)乙、丙知识水平相当;(3)丙、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4)四人中三个人知识丰富、两人意志坚强、一人技术熟练。
航天局经过考察,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完全符合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他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
解析:题干的已知条件中(4)是给到信息最多,且涉及到元素最丰富的一项,可以以其为突破口。
已知3人知识丰富,结合条件(2)与(3)可知乙丙知识都丰富,丁知识不丰富。
已知最终选的飞行员符合所有要求,丁不可能被选上,丁技术不熟练,丁意志坚强。
结合条件(1)可知甲与乙意志都不坚强。
丙与丁意志坚强,技术熟练只能是丙。
故选C。
例题中给出的条件有多个,我们在找寻突破口的时候可以优先关注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元素或者关联性比较多的条件或者比较确定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宁夏公务员行测备考:朴素逻辑题如何寻找“突破口”
2017年02月11日13:40: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公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朴素逻辑是行测中的必考题型,但很多考生对这种题目总是望而却步。
主要是认为题目难度较大,在短时间内无从下手。
朴素逻辑属于必然性推理题目,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完全可以判断出最终的答案,或确定出唯一正确的选项的。
而题目中条件较多,就需要考生能够准确找到突破口,以此来进行进一步的推理和解答。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寻找“突破口”的方式。
一、从确定项入手
前面说到朴素逻辑属于必然性推理,所以得出一个确定的结果是解题最终的目的。
这个过程可能是复杂的,为了降低复杂性,从开始我们就选择一个确定项入手会更明确,所谓确定项就是能判断出唯一情况或结果的条件。
【例1】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兰说:“我比梅小。
”竹说:“兰不是三姐。
”菊说:“我是大姐。
”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的依次为:
A.梅兰竹菊
B.梅兰菊竹
C.兰菊梅竹
D.菊兰梅竹
例题中前两个条件均为大小比较,但题目中存在四个人,并不能通过这些比较得出唯一结果,第三个条件也并不能确定唯一的结果,只有第四个条件可以,所以这道题目的突破口就是第四句话,再结合张老汉给出的真假情况即可解题。
【中公解析】B。
由“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和菊的话可知,菊肯定不是大姐,则菊撒谎,可以推出菊是三女儿,对比选项,可以排除A、C、D三项。
故答案选B。
二、从关联性的内容入手
有的题目中会出现多个确定项,或者没有确定项,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就是寻找关联性的内容。
当一个事物或情况被多次提到,它就能更容易地建立关系网,从而找到确定的内容。
【例2】在某高速公路的一段,一字相逢地搭列着五个小镇,已知:(1)落霞镇既不要临着古井镇,也不临着荷花镇;(2)浣溪镇既不临着紫微镇,也不临着荷花镇;(3)紫微镇既不要临着古井镇;也不要临着荷花镇;(4)落霞镇没有木塔;(5)有木塔的是排在第一和第四的小镇。
由此可见,排在第二的小镇是
A.落霞镇
B.荷花镇
C.浣溪镇
D.紫微镇
这道题中存在确定性的内容就是(4)落霞镇没有木塔,但是并不能由此得出其他条件间的关系。
所以需要寻找关联性内容,(1)(2)(3)中都提到了某镇不临着荷花镇,也就是说荷花镇与其他元素都有关联,所以这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中公解析】A。
题干的5各条件中,提到荷花镇3次,频率最高,以此为突破口,由(1)(2)(3)可知,荷花镇只能临着古井镇。
由(1)(3)可知,古井镇另一边临着浣溪镇,且浣溪镇排第三。
由(2)知,浣溪镇临着落霞镇,落霞镇排第二或第四,由(4)(5)知,落霞镇不是第一也不是第四,因此落霞镇排第二,故答案选A。
中公教育专家相信考生们从上面两个题目可以看出,朴素逻辑题并不是特别难的题,只要我们找准突破口就能轻松应对。
寻找突破口可以被看做一种方法,其实更是一种解题思维,任何题目都可以尝试去寻找有效的突破口。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宁夏公务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