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最新】2019秋江苏省苏北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 历程骚扰一网打尽B. 进程掣肘釜底抽薪C. 历程骚扰釜底抽薪D. 进程掣肘一网打尽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的,也是管出的。
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
,。
,。
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④究其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A. ③②④⑤①B. ⑤③①②④C. ⑤③②④①D. ③④①⑤②3. 下列对联与所描写的人物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李白B. 万里坏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岳飞C.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杜甫D. 集群圣之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丘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
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
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天空下面,移动着云。
于是,是发黑色的树林,是青灰色的天陲,是茅舍,猪,狗,大路,素姑上坟祭扫时候看见过的;是远远的帆影,是晚霞,是平静的嫣红发光的黄昏时候的河,她小时候跟女仆们去洗衣裳看见过的。
她想的似乎很远很远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备关切环境、关怀生命的责任心。
人文教育中,历史文化、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汇融通,造就其博约相济、以文化人的特点,让学生涵育健作者为什么说用?(身体,马上放弃了梳妆匣,足见吝啬的葛朗台对太太尚有一丝温情。
.简答题(《红楼梦》七十八回中,宝玉撰诔文祭晴雯,黛玉建议将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D(尽人皆知:人人都知道;路人皆知:指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涉猎:粗略地阅读,接触、涉及;涉足:指人进入某种环境或范围。
鹦鹉学舌:比喻别人怎样说,他也跟着怎样说,含贬义。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2.(3分)B (①把寂寞落泪的脸庞比作“一枝带着春雨的梨花”;②把满树的雪花比作“盛开的梨花”;⑥把肝胆相照、光明磊落的“去留之心”,比作雄伟的昆仑山)3.(3分)A(A项“劳烦”是敬辞,用于拜托或答谢别人代自己做事;B项“玉成”是敬辞,成全、促成;C项“斗胆”是谦辞,形容大胆。
D项“见教”是谦辞)4.(3分)C(①句中“本枝”喻子孙,“衍”同“延”,指绵延不绝。
“俎豆”指宴客用的器具,引申为祭祀意。
②“竹韵松涛”“风台月榭”为园林之景。
③“殿宇”写庙宇。
④“贤门之居”说宅第,“明德惟馨”说主人美德)5.(3分)D(⑤②④从总的正面说起,⑥①③系分说,从反面强化。
⑤中“既要”,②中“又要”,②在⑤之后;⑥中“这就是……自然主义”,④中“自然”,⑥在④之后;①中“‘粹’而不能反映‘全’”与③中“既粹且全”相对应,可知③在①之后)二、文言文阅读(18分)6.(3分)B(“敛”通“殓”,指给尸体穿衣下棺,泛指安葬死者)7.(3分)B(“府县修城,他捐钱白银三千两”与原文不符)8.(8分)(1)(4分)先生虽然天资特别聪慧,但因为家中远方的生意(事业)急需经营管理,没有办法,他只好到楚地游历。
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江苏省苏州市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019.1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庄子于学无所不窥,但真正令人无法的是他的天才和洒脱。
谁能像他那样用微笑来面对丑恶?而这微笑,只是轻微的一丝,不易察觉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陋悄然。
他只微微一笑,显出大智慧在面对丑恶世界时的从容与最使人的平淡。
A. 望其项背溶化喜不自胜B.望尘莫及融化喜不自胜C. 望尘莫及溶化忍俊不禁D. 望其项背融化忍俊不禁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重创作者好讥笑搞评论的人是寄生的“ 木耳”,,,。
,,,鲁滨逊也要依靠他人制造的工具。
①就社会的一切关系来说② 最初的批评诚然是依附于作品而存在的③ 彼此间原都有互相依存的需要④ 随着时代和自身的发展⑤ 天下决没有绝世独立生活在真空中的人⑥ 它就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A. ②⑤①③④⑥B. ②④⑥①③⑤C. ①⑤③④②⑥D.①③②④⑥⑤3. 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 分)()①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A. ①③②④B. ④②③①C. ③④①②D. ②③①④4. 下列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二、文言文阅读 (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 题。
书姜次生印章前周亮工姜次生正学,浙兰溪人,性孤介,然于物无所忤.。
食饩于邑,甲申①后弃去,一纵于酒,酒外惟寄意图章。
得酒辄醉,醉辄呜呜歌元人《会稽太守词》。
2019届江苏省苏北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9.1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 历程骚扰一网打尽B. 进程掣肘釜底抽薪C. 历程骚扰釜底抽薪D. 进程掣肘一网打尽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
,。
,。
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A. ③②④⑤①B. ⑤③①②④C. ⑤③②④①D. ③④①⑤②3. 下列对联与所描写的人物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李白B. 万里坏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岳飞C.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杜甫D. 集群圣之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丘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
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
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
江苏省苏北三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9.1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_ 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________。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________。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 历程骚扰一网打尽B. 进程掣肘釜底抽薪C. 历程骚扰釜底抽薪D. 进程掣肘一网打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历程:经历的过程,仅指已发生的。
进程: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已经发生的和未发生的;掣肘: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难开展。
骚扰:意指扰乱别人,使之不得安宁。
含贬义。
依据题干可排除AC,釜底抽薪: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的全部抓住或彻底清缴,依据题干可排除.D.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
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A. ③②④⑤①B. ⑤③①②④C. ⑤③②④①D. ③④①⑤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语句的连贯。
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 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9.1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庄子于学无所不窥,但真正令人无法 的是他的天才和洒脱。
谁能像他那样用微笑来面对丑恶?而这微笑,只是轻微的一丝,不易察觉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陋悄然 。
他只微微一笑,显出大智慧在面对丑恶世界时的从容与最使人 的平淡。
A. 望其项背 溶化 喜不自胜B. 望尘莫及 融化 喜不自胜C. 望尘莫及 溶化 忍俊不禁D. 望其项背 融化 忍俊不禁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重创作者好讥笑搞评论的人是寄生的“木耳”, , , 。
, , ,鲁滨逊也要依靠他人制造的工具。
①就社会的一切关系来说 ②最初的批评诚然是依附于作品而存在的 ③彼此间原都有互相依存的需要 ④随着时代和自身的发展 ⑤天下决没有绝世独立生活在真空中的人 ⑥它就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A. ②⑤①③④⑥B. ②④⑥①③⑤C. ①⑤③④②⑥D. ①③②④⑥⑤3. 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②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③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④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A. ①③②④B. ④②③①C. ③④①②D. ②③①④4. 下列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二、文言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姜次生印章前周亮工姜次生正学,浙兰溪人,性孤介,然于物无所忤。
食饩于邑,甲申①后弃去,一纵于酒,酒外惟寄意图章。
得酒辄醉,醉辄呜呜歌元人《会稽太守词》。
又好于长桥上鼓腹歌,众环听,生目不见,向人声乃益高。
江苏省三县(通州区、海门市、启东)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B. ①玻璃店 ②珠宝店 ③灯具店 ④眼镜店
c. ①眼镜店 ②灯具店 ③玻璃店 ④珠宝店
D.①玻璃店 ②灯具店 ③珠宝店 ④眼镜店 3.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一-•一一’一-生一一’一�一一’
一一生一一’一_A_一。因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 事业成为经典, 好让自己被历史 记住, 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 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修炼不够, 太轻
她马上变得神采飞扬, 刚才那种烦闷、 犹疑、依依不舍的心绪, 仿佛找到了发泄的地方。 “真的。 ” 芳子拿起 一把看了看。 母亲自己也拿了一把打开来, 说: “光买这伞架也 上算。 伞面嘛, 虽是人造丝,也挺结实的, 不是吗? ” 芳子忽然想道:这么好的东西为什 么竟廉价出售呢?于是她心头反而涌起 一股莫名其妙的反感, 仿佛自己是个残废人被强迫 去购买东西似的。 母亲只顾拼命翻找着适合自己年龄的伞, 有时还打开看看。 芳子等了一 会儿, 便说: “妈妈, 一般的伞, 咱家里有嘛。 ” “唤,.不过, 那把……” 母亲说着, 只看了芳子一眼, “已经有十年,不,还长, 可能有十 五年了。 都用旧了, 而且式样根古老。 再说, 芳子, 把这个让给人家, 人家准会高兴的。” “是啊, 让给别人那敢情好。 ” “无论是谁都会高兴的。 ” 芳子笑了。 母亲大概是给想象中的什么人挑选的吧。 她身 边没有这样的人啊。 要是有, 她就不至于 说不出具体人的名字来了。 "喂, 芳子, 你觉得怎么样? ” “啊…… ” 芳子淡淡地应了一 声。 但她还是走近母亲身边, 为母亲挑选合用的伞。 身穿薄人造丝衣裳的妇女们都说便宜, 一 个个匆匆前来买了就走。 母亲脸部僵硬, 足颊发红。 芳子觉得母亲很可怜, 她对自己的优柔寡断感到有点恼火。 “随便挑 一把, 快点买算了。 ” 芳子本来想这么说, 可她又把身子转了过去。 “芳子, 算了, 不买了。 ” “啊? ” 母亲嘴角露出 一丝笑意, 她像要扔掉什么似的, 把手搭在芳子的肩上离开了那里。 这会儿, 芳子反而好像有点留恋, 走了五六步, 心情才 又爽快起 来。
新编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市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1.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的好处,是▲的。
如果读者真正获得了书中的“味”,他便会在写作中把这种“味”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
一个酷爱读书、▲广泛、博采众长的人,当然不屑于整天▲,拾人牙慧;而一个胸无点墨的庸碌之才,恐怕想说新话也说不出来吧。
A.路人皆知涉猎邯郸学步 B.路人皆知涉足鹦鹉学舌C.尽人皆知涉足邯郸学步 D.尽人皆知涉猎鹦鹉学舌2.下列诗句中,全都使用比喻修辞的一组是(3分)①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A.①③ B.②⑥ C.③⑤ D.④⑤3.下列各句中,谦敬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成人了就要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好,不要事事都劳烦我。
B.先生虽然未能亲自玉成此事,但也付出很多心血,我甚是感激。
C.我很纳闷,斗胆问一句,不知您是在哪儿听说这件荒唐事情的?D.小弟愚钝,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兄台对此事有何见教?4.下列对联与相关场所对应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蓣繁藻洁俎豆祝千秋②竹韵松涛清自远风台月榭悄无言③殿宇辉煌人杰地灵千古迹神功浩荡民安物阜万家春④近贤门之居容光必照遵海滨而处明德惟馨A.①祠堂②庙宇③宅第④园林 B.①宅第②庙宇③园林④祠堂C.①祠堂②园林③庙宇④宅第 D.①宅第②园林③庙宇④祠堂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先秦哲学家荀子《乐论》中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9.1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 历程骚扰一网打尽B. 进程掣肘釜底抽薪C. 历程骚扰釜底抽薪D. 进程掣肘一网打尽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
,。
,。
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A. ③②④⑤①B. ⑤③①②④C. ⑤③②④①D. ③④①⑤②3. 下列对联与所描写的人物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李白B. 万里坏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岳飞C.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杜甫D. 集群圣之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丘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
不断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
在笔、纸、手、心长时间的磨合中,以前粗糙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破除,同时性情中焦躁、杂乱的习气也会被削弱,静谧的书香墨海能渐渐陶冶出精神之光。
“旧我”不断褪色后,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将卓然而立。
A. 练习书法的关键,是要凝神聚力、平心静气地临摹名帖。
B. 只有温文尔雅、卓然而立的君子,才能成为著名书法家。
C. 研习书法可以怡养性情,提高个人品味,提升修养境界。
D. 书法要靠领悟,悟明书法之道,才能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赵匡凝传匡凝字光仪,蔡州人也。
父德諲。
匡凝以父功为唐州刺史兼七州马步军都校。
及德諲卒,匡凝自为襄州留后,朝廷即以旄钺授之。
作镇数年,甚有威惠,累.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匡凝气貌甚伟,好自修饰,每整衣冠,必使人持巨鉴前后照之。
对客之际,乌巾上微觉有尘,即令侍妓持红拂以去之。
人有误犯其家讳者,往往遭其木楚,其方严也如是。
光化初,匡凝以太祖①有清口之败,密附于淮夷,太祖遣氏叔琮率师伐之。
未几,其泌州刺史赵璠越墉来降,随州刺史赵匡璘临阵就擒。
俄而康怀英攻下邓州,匡凝惧,遣使乞盟,太祖许之,自是附庸于太祖。
及成汭败于鄂州,匡凝表其弟匡明为荆南留后。
是时唐室微弱,诸道常赋多不上供,惟匡凝昆仲虽强据江山,然尽忠帝室,贡赋不绝。
太祖将期受禅.,以匡凝兄弟并据藩镇,乃遣使先谕旨焉。
匡凝对使者流涕,答以受国恩深,岂敢随时妄有他志。
使者复命,太祖大怒。
天祐二年秋七月,遣杨师厚率师讨之。
八月,太祖亲领大军南征。
及师厚济江,匡凝以兵数万逆战,大为师厚所败。
匡凝乃燔.其舟,单舸急棹,沿汉而遁于金陵。
后卒于淮南。
《新唐书》云:师厚由阴谷伐木为梁,匡凝以兵二万濒江战,大败,乃燔其舟,单舸夜奔扬州。
行密见之,曰:“君在镇,轻车重马输于贼,今败,乃归我邪!”《欧阳史》云:行密厚遇匡凝,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
渥方宴食青梅,匡凝顾渥曰:“勿多食,发小儿热。
”诸将以为慢.,渥遣匡凝海陵,后为徐温所杀。
初,匡凝好聚书,及败,杨师厚获数千卷于第,悉以来献。
(选自《新五代史》卷十七,有删节)【注】①太祖:后梁太祖朱温。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累.官至检校太尉累:多次B. 太祖将期受禅.禅:封禅C. 匡凝乃燔.其舟燔:焚烧D. 诸将以为慢.慢:轻视,傲慢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父亲去世后,赵匡凝自封为襄州留后,后来朝廷对他这一官职给予了确认。
B. 赵匡凝非常注重个人仪表,对于祖上及父亲的名讳,也非常爱护不容侵犯。
C. 唐末朝廷衰微,各地藩镇大多不上交赋税,但赵匡凝兄弟仍照常缴纳贡赋。
D. 赵匡凝对后梁太祖朱温心怀忠义,积极输送物资,但还是被他派兵打败了。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匡凝气貌甚伟,好自修饰,每整衣冠,必使人持巨鉴前后照之。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及师厚济江,匡凝以兵数万逆战,大为师厚所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行密厚遇匡凝,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请简要概括赵匡凝两次遭太祖讨伐的原因。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送柳秀才往连州①看弟马戴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注】①连州:位于广东清远。
9.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联系全诗,概括“客愁”的原因。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氓》)(2)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礼记·中庸》)(3) 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5)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6)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7) ,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8)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把你的脚捆起来苏童一鸣几乎走遍了中国。
他的青春时光就像无数箭头标向这里、那里,他要到这里去,他又要到那里去。
一鸣的父亲是这么批评儿子的:中国那么大,你每个地方都要去吗?在家里呆着你就会死吗?就会死吗?我没说呆在家里就会死,我不过是想去看看洞庭湖。
一鸣说,你发那么大火干什么?我已经在家呆了二十多天了,我没去过洞庭湖,我一定要去一次洞庭湖。
一鸣很少去正视父亲的脸和眼睛,他认为这是一种减少冲突和口角的好办法。
一鸣也很少想起父亲,但是在开往邵阳的火车上一鸣做了一个梦,他在梦中感到了某种危险,他看见父亲在身后摸索着什么,摸出了一条绳子,他听见了父亲的声音:我要把你的脚捆起来,把你的脚捆起来,捆起来。
一鸣的双脚乱踢乱蹬了一番。
后来一鸣和美丽的修兰恋爱了。
一鸣记得他第一次向父亲出示修兰的照片时,父亲的眼光近乎审视一个危险的罪犯。
我们就要结婚了,一鸣说。
结婚?刚刚认识就要结婚?父亲怔了一会儿,突然有点忸怩起来,结婚当然好,不过我还没有准备,什么准备都没有呢。
不用你准备,我们当然是旅行结婚。
一鸣说,是我结婚,要你准备干什么?我猜到你们会旅行结婚。
父亲皱起了眉头,他的双手不安地揉着膝盖,而他的目光也沉下去,凝视儿子的腿,儿子的脚,父亲的手轻轻拍着膝头,我是说你们旅行回来,结婚,总得办一办,总不能弄得偷偷摸摸的吧?我和修兰都不喜欢这一套。
一鸣挥了挥手说,修兰家在厦门,就在海滨,我喜欢那地方,也许结了婚就住那儿了。
一鸣记得父亲就是这时候开始沉默的,父亲盯着他的脚,一鸣觉得他的双脚脚背似乎被乱针刺着,他就来回挪移着他的脚。
他听见父亲的呼吸声很急促,父亲的手伸到桌上摸索着什么,一鸣冲过去抓过小药瓶,把高血压药片塞进父亲的嘴里,但父亲把药片又吐出来了,与此同时他的手继续在桌上摸索着,一鸣听清了父亲的嘟囔声,他在说,绳子,绳子,绳子呢?绳子?一鸣突然想起了他在去洞庭湖的旅途上做的那个梦,他说,你真的想找绳子?你真的想把我的脚捆起来?父亲的神情恍然若梦,他慢慢地开始安静下来,不,谁说我要绳子?父亲终于摇了摇头,我的血压太高了,我老了,谁捆谁还不知道呢。
新婚旅行的目的地是一鸣以前想去而未去的西双版纳森林。
就在他们离开厦门登上火车的时候,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修兰的家中,内容恰恰是所有人最害怕的那种:父病危,速归。
修兰的母亲拿着电报冲进站台时,火车已经远去,她只好返身来到邮局给一鸣家里回了份电报,言简意赅:一鸣已在途中。
一鸣不知道父亲的事情,也不知道父亲在脑溢血的情况下又转危为安了。
一个月后一鸣回到家中,看见家里的每扇门窗都贴着双喜剪纸,所有的墙壁都粉刷过了,所有的旧家具都油漆过了,而新家具都在一鸣的房间里摆放得有条不紊。
一鸣的两个妹妹都在家里忙碌着,她们用谴责的眼神扫视着一鸣和他的行囊,一鸣觉得家里的气氛有点异样,他推开父亲的房门,看见父亲坐在床上,父亲枯瘦的脸上有一种灿烂的微笑一掠而过。
你还是回来了,父亲说,你还知道有个家。
你又病了吗?一鸣走近父亲的床边。
什么叫又病了?好像我老在给你添麻烦?父亲表情又归于漠然,他说,天有不测风云,可我这里什么都安排好的,不会给你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