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垄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垄作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能及 时渗 入土 内。 为保 冬 春墒 , 起 垄覆 膜 时间可 提早 , 注 意保 护好 地膜 。 2 . 8 病 虫防 治 马铃 薯 主要 病 害 为晚 疫 病 , 在
雨水 偏 多 和植株 花期 前后 发 生严 重 ,应 及早 用
2 . 5 种薯 选择 及 处理 选 种选 择 高 产 、 抗 逆性 2 5 %瑞 毒 霉或 甲霜灵 8 0 0倍 液 喷雾 ,或 用 4 0 %
亩用 5 0 %乙草 胺 5 0 - 7 0 g对水 3 - 2 0 0 g对 水 4 0 - 5 0 k g 。 旱 地 马铃 薯 全膜 覆 盖垄 作集 雨 沟播 栽 培技 每 亩用 5
不要 全 田喷 完后 再铺 地 膜 , 一 般 喷 术集成膜面集雨 、 覆 盖抑 蒸 、 垄沟种植为一体 , 为提 高药 效 , 两垄 , 覆 盖地膜 后再 喷下 两垄 。
先用 行 宽 1 0 0 c m 的划 行 器沿 等高 线 划 最 大 限度 地 保 蓄 马 铃 薯 生 长 期 间 的全 部 降 雨 , 旬起 垄 ,
减 少 土壤水 分 的无 效蒸 发 ,保 证 生育 期 内的水 线 , 后 开沟 起垄 , 垄宽 6 0 c m, 垄 间距 1 m, 垄 高 5 ~ 1 8 c m。 要求 垄面 和垄 沟宽度 均 匀 , 垄 面高 低 分 供应 。 三是全 膜 覆盖 能够 提 高地 温 , 使 有效 积 1 温 增加 , 延 长 马铃 薯生 育 期 , 有利 于 中 晚熟 品种
1 技 术优 势
2 技 术措施
2 . 1 选地施 肥
地 块 宜选 择 地 势平 缓 、 地力 中
有 机质含 量 高 、 土层 较厚 的梯 田、 沟坝 、 缓 坡 旱 地 马铃 薯全 膜 覆 盖垄作 集 雨 沟播 栽 培技 上 、 前茬 以豆 科 、 十字 花科 、 禾 本科 茬 口为 佳 , 术 实行 垄作 和全膜 覆 盖 ,把 有 限 的天然 降 水集 旱 地 , 前茬 收获 后及 时深耕 灭茬 , 每亩 深施 有 流 到垄 沟 , 使垄 上 降水 向垄沟 内聚集 叠 加 , 可 以 忌 连作 。 聚小 雨为 大雨 , 取 无效 雨 为有 效 水 , 为 马铃 薯提 机肥 4 0 0 0 k g以上 , 并 镇 压保墒 。 供水分 , 抗 御 干旱 。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指在马铃薯田地中使用全膜覆盖,并设置双垄种植方式的一种栽培技术。

该技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强经济效益、减少劳动投入为目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1. 栽培技术原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种植马铃薯前,在田地上铺设塑料薄膜,形成全膜覆盖的环境。

在膜下设置两条人工垄,种植马铃薯苗。

全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保持能力,为马铃薯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双垄种植方式可以增加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产量。

(1)田地准备: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地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进行清理,除去杂草、前茬秸秆等,并进行耕翻、平整等工作。

(2)铺设塑料薄膜:选用透明或黑色的塑料薄膜,铺设在田地上。

铺设时应注意将薄膜拉平,整齐地盖在田地表面,并用沙土等重物固定。

(3)设置双垄:在铺设好薄膜后,使用机械或人工工具在膜下设置两条平行垄。

垄之间的距离根据品种特性和机械设备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为70-90厘米。

(4)进行施肥:在薄膜下的垄旁进行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氮、磷、钾等肥料的合理施用,以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种植马铃薯苗:在垄上依次插入马铃薯苗茎,每株马铃薯苗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10厘米。

插苗后,将垄上的土壤稍微压实,以保证马铃薯苗的生长稳定。

(6)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选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减少病虫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7)及时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及时进行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度,为马铃薯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8)及时除草:定期对田地进行除草,以减少杂草对马铃薯生长的竞争,提高产量。

3. 技术优势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相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提高产量:全膜覆盖和双垄种植方式可以增加马铃薯的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节约水源资源:全膜覆盖可以减少蒸发散失,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节约水源资源。

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

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

互助县蔡家堡乡位于互助县县城西南部,具有气候冷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是全乡主要的粮经兼用作物。

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于2008年从甘肃省引进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于2009年在蔡家堡乡进行推广种植并取得了成功,经济及社会效益均较好,可在青海省山旱地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笔者的生产经验,现将其优势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的优势一是充分利用降水。

经过全膜覆盖,可以在田间形成较大的集雨面,使垄沟内的降水量逐渐聚集叠加,可以使无效雨聚集成为有效雨,小雨聚集成为大雨,在干旱的春季具有非常有效的保全苗作用;同时,采取全膜覆盖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对雨水进行保蓄,可减少马铃薯生长期间土壤中水分的无效蒸发,充分地对全部降水进行利用,进而对马铃薯全生育期间所需的水分进行供应。

二是提高地温,发挥增产潜力。

全膜覆盖还能有效地促进地温的提高,进而有助于作物生长期的延长,对于中晚熟品种,其生产潜力可得到充分的发挥,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2009年蔡家堡乡马铃薯双膜覆盖示范种植面积为2100hm 2,平均产量为31.5t/hm 2,商品率达到87%,平均产值为1.7万元/hm 2,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栽培技术2.1选地及起垄覆膜应选择土壤肥沃、地势较为平坦、土层较厚的旱地进行栽培,以坡度小于15°的缓坡或梯田为宜,前茬应选择小麦及豆类为佳。

可用木条或木棍做成划行器,在田间按照要求规格进行划行。

划行时,先在距地边25cm 处划第1个小垄和大垄,大小垄的规格为总宽110cm ,其中小垄40cm ,大垄70cm 。

覆膜前,施好尿素等肥料后,进行起垄,可用铁铣或步犁沿划好的线进行,用耙子将垄整理成小垄,规格为:高10~15cm 、底宽40cm 。

小垄整好后,可用耙子将落土刮在一起,整理成大垄,规格为:高18~20cm 、底宽70cm 。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创新的马铃薯种植方法,通过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防透水膜,形成一条条双垄,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这种栽培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耕作土地,清除杂草,并进行适当的施肥处理。

然后,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黄黑色防透水膜,每条膜的宽度一般为1.2-1.5米,根据土壤条件和农民的经验进行调整。

接下来,把种好的马铃薯苗放在膜上,每条膜通常种植2排马铃薯苗,苗距一般为25-30厘米。

然后,用在膜上开一个小孔,把马铃薯苗插入到孔里,每个孔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

插完苗后,用泥土轻轻覆盖住孔,使马铃薯苗能够扎根。

在管理方面,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非常重视水肥的合理利用。

一方面,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水分含量及时进行灌溉,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

根据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还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因为覆膜后,土壤湿度和温度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合理选用农药进行防治。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具有几个优点。

由于覆盖膜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了对马铃薯的竞争,提高了产量。

覆盖膜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可以提前种植和延长产期,适应了不同气候和地域的需求。

因为马铃薯生长在膜下,减少了病虫害的风险,提高了品质。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种植方法,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高产、节水、环保的栽培技术,它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节约耕作成本,保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经济效益,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地准备:在确定种植地点后,应按照地形和水面分布情况,在土地中间开出双垄,以便后期灌溉和管理。

然后对土地进行翻耕,进行大田平整,对土地进行松土,使土壤松软、肥沃,便于马铃薯的生长。

二、施肥:施肥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关键环节,正确的施肥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中,首先需要在开垄前做好基础施肥,一般应施有机肥10-15吨/亩,磷肥20-25公斤/亩,钾肥25-30公斤/亩。

随后在播种后第15天进行壮苗追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40公斤/亩。

生长期中期,进行中追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亩。

开花结果期进行封口追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50-60公斤/亩。

三、选种: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选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来选取适合的马铃薯品种。

同时应购买病虫害检测合格的种薯,从而减少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影响。

四、整地定垄:整地是指用机械将旱地整平,然后根据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确定垄沟方向和深度。

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地情况,地膜覆盖的宽度来确定双垄的宽度,一般双垄宽度为60-80厘米,高度为15-20厘米。

五、地膜铺设:地膜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的重要保障,铺设地膜可以增加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地肥力,防止杂草生长,提高栽培效益。

铺设地膜时,要避免破裂和空隙,以免影响后期作物的生长。

六、播种:地膜铺设完成后,进行马铃薯的播种工作。

在播种时,要选择一些品质好、抗逆性强的种薯进行播种。

种薯要均匀分布在地膜上,每个地膜上区域播种量要相等。

七、密封地膜:为了保持地膜下的湿度和温度,播种后需要对地膜进行密封,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机械进行轻微压实,确保地膜与土面贴合,杜绝风吹扬。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以地膜覆盖和双垄种植为特点的高效栽培技术。

通过利用地膜覆盖和双垄种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马铃薯的抗逆性和耐贮性,从而实现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马铃薯生产。

一、地膜覆盖技术二、双垄种植技术双垄种植技术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双垄种植是指在地膜上开两道垄,将种薯种植在两道垄之间,形成双垄种植的模式。

通过双垄种植技术,可以增加马铃薯的生长空间,促进光照和通风,促进根系的发达和茎叶的生长,提高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养分积累和转运,有效地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施肥管理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施肥管理技术是决定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施肥管理技术应该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机。

一般来说,春季施肥时主要以磷钾为主,夏季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

在施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避免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积累过多或缺乏,合理调配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四、病虫害防控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是保障马铃薯健康生长和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为了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发生,应该加强对病毒病、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昆虫害和地下害的监测和预警,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和技术,进行统一管理和综合防控,以减少病虫害对马铃薯的损害,保障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

五、农药使用技术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为了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适当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在使用农药时,应该选择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产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和使用量进行农药施用,遵守农药施用的时间、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农药的有效使用和安全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水分管理技术是保证马铃薯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采用全膜覆盖和双垄栽培结合的马铃薯栽培方法。

该技术旨在利用膜覆盖和双垄栽培的优势,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全膜覆盖是指在马铃薯生长期间,使用特殊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地表面,形成一个温室效应,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全膜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

同时,薄膜还可以阻挡杂草的生长,减少对马铃薯的竞争,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双垄栽培是指在薄膜下面分别开挖两条垄沟,将马铃薯种子放入其中,然后覆盖土壤,形成两条垄沟。

这种种植方式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1. 土壤处理: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和施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无病虫害。

2. 膜覆盖:在整个种植区域铺设膜,并固定好。

薄膜上一般会有透明或黑色的线条,用于引导种植和管理。

3. 开挖垄沟:在薄膜下面开挖两条平行的垄沟,宽度根据马铃薯的株行间距而定。

4. 种植马铃薯:将马铃薯种子放入垄沟中,根据生长季节和地区的不同选择适宜的种植量。

5. 覆土:将挖出的土壤覆盖在种子上,保证种子的埋深和生长的顺利进行。

6. 管理与施肥:马铃薯生长期间,进行常规的管理和施肥工作,包括病虫害的防治、水肥的供给等。

7. 收获:马铃薯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根据观察,进行适时的收获。

马铃薯的收获一般通过人工或机械挖掘进行。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此外,全膜覆盖还可以保温、抗风、保湿、防止雨淋、减轻根系受压,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

双垄栽培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然而,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注意事项。

首先,膜覆盖和垄沟开挖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其次,全膜覆盖容易导致土壤表面温度过高,需要注意防止热害的发生。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摘要】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覆膜和双垄种植方式,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原理,包括保温保湿、提高地温和土壤湿度等方面。

接着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点,如节约水源、减少虫害发生和提高产量等。

然后详细描述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步骤和关键技术,包括地膜铺设、垄上栽培等。

最后探讨了该技术的设备需求,如地膜覆盖机、插秧机等。

结论部分展望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前景,认为该技术有望在未来成为马铃薯生产的主流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效益。

【关键词】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双垄、全膜、技术、原理、优点、步骤、关键技术、设备需求、前景展望1. 引言1.1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概述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马铃薯种植技术,通过在土壤表面覆盖全膜,同时形成双垄,实现对马铃薯生长环境的控制和调节。

这种技术结合了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和现代的农业科技,具有诸多优点。

在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中,全膜的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促进马铃薯生长。

双垄的设置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改善根系生长环境。

这种技术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节约劳动力和资源。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发展空间。

在未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和高效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将会成为马铃薯种植的主流技术之一。

2. 正文2.1 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原理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技术原理:全膜双垄马铃薯是指采用全膜覆盖、双垄栽培的技术模式进行种植的马铃薯。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

这种覆膜技术可以在早春季节为马铃薯提供较为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有利于种子萌发和生长初期的生长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块 肥 力 水 平较 低 , 距 宜 控 制在 3 ~ 5 m, 苗 密度 为 51 株 0 3 保 e . 万~ . 株/m 。 种时 , 60万 } 2播 l 先用 点播 器打 开第 1 播 种孔 , 个 提
出土放 在 旁边 , 点好 , 再打 第 2个孔 , 出土并 将之 放在 第 1 提
现 代农 业 科技
2 1 年 第 1 期 01 8
园艺 学
浅 山旱地 马铃 薯 全膜 双 垄 栽 培技 术
杨成 贤
( 青海省互 助县蔡家堡 乡农村社会经济服务 中心 , 青海互助 8 0 0 ) 15 0
摘 要 总 结 了马铃 薯全膜 双 垄栽培 的优 势 。 并从 选地 及起 垄覆 膜 、 选种 及种 子 处理 、 播种 、 间管理 、 学施 肥 、 虫草 害 防治 、 时收 田 科 病 适 获等 方 面介 绍 了马铃 薯 全膜 双 垄栽培技 术 , 以期 为 马铃 薯栽 培提 供技 术参 考 。
助 县 农 业技 术 推 广 部 门 于 2 0 0 8年 从 甘 肃 省 引进 浅 山旱 地 马 铃 薯全 膜双 垄 栽培 技术 。 2 0 于 0 9年在 蔡 家 堡 乡进 行推 广
22 选 种 及 种 子 处 理 .
选择 高 产 、 逆性 强 的渭 引 9号 、 抗 下寨 6 5号 等 品种 。 选 好 种在 播种 前还 应 对种 子 进行 适 当 的处理 。 一是 晒 种 。 选 将
2 栽培 技术 21 选 地 及起 垄覆 膜 .
净 无浮 土 , 以保证 播 种 的深度 均 匀 一致 且 出苗整 齐 , 高 可 提 播 种效 率 。
24 田问 管理 .
应 选 择土 壤肥 沃 、 势 较 为平坦 、 地 土层 较 厚 的 旱地 进 行 栽培 , 以坡 度 小 于 1 。 5 的缓坡 或梯 田为 宜 , 前茬 应 选 择 小 麦 及 豆 类为 佳 。 用 木条 或木 棍做 成 划行 器 , 田间按 照 要 求 可 在 规 格进 行 划行 。 行 时 , 在 距地 边 2 m处 划 第 1个 小 经过 全膜 覆 盖 , 以在 田间 形成 较 可
大 的集 雨面 , 垄沟 内 的降 水量 逐渐 聚 集叠 加 , 以使 无 效 使 可 雨 聚集 成 为有 效 雨 , 小雨 聚 集成 为大 雨 。 干 旱 的春季 具 有 在 非 常 有效 的保 全 苗作 用 ; 同时 , 采取 全 膜 覆 盖技 术 , 最 大 可
好 的 种 薯在 土 质场 上 ( 可 在 水 泥地 上 ) 不 平摊 , 为了 减 少 田
间缺 苗 , 证 全 苗 , 保 实现 丰 产 , 应对 病 、 及 伤 薯进 行 剔 除 , 烂

种 植并 取得 了 成 功 , 济及 社会 效 益均 较好 , 经 可在 青 海省 山
旱 地进 行 大面 积 的推 广应 用 , 前景 广阔 。 据 笔者 的 生产 经 根
个 孔 口 , 铲子 轻磕 或 撑 开手 柄即 可覆 盖 住第 1 孔 , 用 个 以此
类推 进 行播 种 。 方 法 的 优点 是 : 易损 伤 地 膜 。 膜面 干 该 不 使
率达 到 8 %。 均 产 值 为 17万元/m , 有 非 常 明 显 的 经 7 平 . h 具 济 效 益和 社会 效益 。
般 晒 种 2 3d即可 。 ~ 二是 切 块 。 应将 马 铃薯 切块 后 进 行 播
种 , 块 的 大小 应 适 宜 , 量 不应 小 于 3 , , 块 所 带 有 切 重 0g 块 每
验, 现将 其 优势 及栽 培技 术 总结如 下 。
1 马 铃薯 全膜 双垄 栽培 的优 势

的发挥 , 增产 效 果非 常明 显 。0 9年蔡 家堡 乡马铃 薯双 膜 覆 20 盖 示范 种 植 面 积 为 210h 2平 均 产 量 为 3 . t m 商 品 0 m , 1 h 。 5/
进 行 播 种 , 合 考 虑 地 域 及 地 力 等 条 件 控 制 合 理 的种 植 综 密 度 , 田 及 川 台 地 等 具 较 高 的 肥 力 水 平 , 距 控 制 在 梯 株 2 ~ 0e 为 宜 , 苗 密 度 为 6 5 3 m 保 . ~. 0万 72万株/m2旱 坡 等地 } ; l
播 种 一 般 于 4月下 旬 至 5月 上旬 进 行 , 打 孔 点播 器 用
限度 地 对 雨 水进 行 保 蓄 , 可减 少马 铃 薯 生长 期 间土 壤 中 水 分 的无 效 蒸发 , 充分 地对 全 部降 水进 行 利用 , 进而 对 马铃 薯
全 生育 期 间所 需 的水分 进 行供 应 。 是提 高 地温 , 二 发挥 增 产 潜力。 全膜 覆 盖还 能 有效 地促 进 地温 的提 高 , 而 有助 于 作 进 物 生 长 期 的延长 , 于 中晚 熟品 种 , 生产 潜 力可 得 到充 分 对 其
的芽 眼 应超 过 2个 。 对马 铃 薯进 行切 块 前 , 防 止病 菌 感 在 为 染 。 定 要 对 用 于 切 块 的刀 进 行 消 毒 , 用 于 消 毒 的 药 剂 一 可 为 :0 5 %来 苏尔 溶 液 、 高锰 酸 钾 溶 液 、5 7 %酒精 等 , 可 用 沸 还 水蒸 煮或 者选 择火 烧 的方法 进行 消毒 ( 一般 准备 2把 刀 ) 。
关 键 词 马铃 薯 ; 膜 双 垄 ; 培 技 术 ; 山 旱 地 全 栽 浅 中图分 类 号 ¥ 3 . 8 5 20 文献 标识 码 B 4 文章 编 号
10 — 7 9 2 1 1 — 1 3 0 0 7 5 3 (01 ) 8 0 2 — 1
互 助 县 蔡家 堡 乡位 于互 助县 县 城 西 南 部 , 有气 候 冷 具 凉、 日照 时 间长 、 夜 温 差大 等 得 天 独厚 的天 然 优 势 , 产 昼 生 的马 铃 薯 产量 高 、 质 好 , 全 乡主 要 的粮 经 兼 用作 物 。 品 是 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