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高二寒假作业化学(三)Word含答案.docx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化学》.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化学》.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人教版2016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化学》选修4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③④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4.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加反应物的量 B.增大压强C.加热 D.加酶5.盐酸和KHCO3反应时,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明显加快的是()A.将盐酸用量增加一倍B.盐酸的浓度增加一倍,用量减半C.温度降低到25度D.增加KHCO3粉末的量6.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甲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 △H=-25kJ·mol-1A. 2mol甲醇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kJB. 浓硫酸在反应中只作催化剂C. 2υ(CH3OH)=υ(CH3OCH3)D. 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加快反应速率7.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02和H2,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测得平衡体系中C02的百分含量(CO2%)与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物理量中,a点大于b点的是①正反应速率②逆反应速率③HCOOH(g)的浓度④对应温度时的平衡常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3道小题)8.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放热”).(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填“有”、“无”),原因是.(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E2(填“增大”、“减小”、“不变”).9.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种);实验混合溶液A B C D E F4mol•L﹣1 H2SO4/mL 30 V1 V2 V330 V5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5 V620H2O/mL V7V8 V9 V1010 0(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6= ,V9=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10.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O(g)+ 2H2(g) CH3OH(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3(含答案)

高中化学作业3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8小题)1. 下列酸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 )A. H2SO4B. H2SO3C. CH3COOHD. HNO32. 25 ℃时,在0.0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A. 5×10-13 mol·L-1B. 0.02 mol·L-1C. 1×10-7 mol·L-1D. 1×10-12 mol·L-13. 下列事实:①明矾可作净水剂;②NaHSO4水溶液呈酸性;③Na2SiO3、Na2CO3,NaAlO2等溶液不能贮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④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⑤加热能使纯碱溶液去污能力增强;⑥配制FeCl3溶液,需用浓盐酸溶解FeCl3固体;⑦NH4F 溶液不能用玻璃瓶盛放;⑧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

其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 A. 全部 B. 除⑦以外C. 除②以外D. 除④⑥以外4. 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和Na2CO3的两种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1B. <<1C. ≥>1D. >>15. 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温度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B. 该温度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C. 该温度下,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2+)∶c(Fe3+)=2.125×1021D. 该温度下,将适量的Ca(OH)2固体溶于100 mL水中,刚好达到饱和[c(Ca2+)=1.054×10-2mol·L-1],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其中加入100 mL 0.012 mol·L-1的NaOH 溶液,则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6. 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 mol·L-1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25 ℃时,K sp[Fe(OH)3]=4.0×10-38,K sp[Cr(OH)3]=7.0×10-31,K sp[Zn(OH)2]=1.0×10-17,K sp[Mg(OH)2]=1.8×10-11。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高一寒假作业化学(三)Word版含答案.docx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高一寒假作业化学(三)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高一化学寒假生活(三)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不合理的是A.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不用玻璃塞B.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易分解C.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D.只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单质2. 将23 g钠和24 g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过量的稀硫酸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别为a g和b g (设反应中水分不损失)则a和b的关系为A.a =b B.a>b C.a<b D.无法确定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氧气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1 mol·L-1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 AC.2.4 g金属镁完全转化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 AD.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可生成1.12 L氧气4.在强酸性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NH4+、Cl-、NO3-、 Fe2+ B.Fe3+、 ClO-、Na+、SO42-C. SO42-、Cl-、Na+、Fe3+ D. SO32-、S2-、Na+、K+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OH-=H2O6. 下列物质不能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是A .CO 2B .SO 3C .Cl 2D .NO 27. 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且所得溶液显酸性的是A .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并加热到100℃B .在水中滴入稀硫酸C .在水中加入小苏打D .在水中加入氯化铝固体8.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0.5mol/l 的硝酸钡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目为0.5N AB .2.3g 钠所含电子数为N AC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则M/N A 是这种气体以克为单位的一个分子质量D .在常温常压下,11.2LH 2和11.2LO 2 混合,气体分子总数为N A .9.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CO 32-→CO 2B .Cl 2→ClO -C .Na →Na +D .HNO 3→NO 10.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 ,X氧化物氧化物。

【高中化学】化学寒假作业试题(人教版附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寒假作业试题(人教版附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寒假作业试题(人教版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湛江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下是正确的()a.每天定时打扫街道;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垃圾的体积b、工业废水达标排放c.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d、在公共场所吸烟,并建议他人吸烟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B.原子在干玻璃中移动c.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d.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3.以下操作正确()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b、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物应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如果酒精灯被意外撞倒,溢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应立即用水熄灭4.大树菠萝是湛江特产,它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切开大树菠萝闻到阵阵果香,原因是()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很大。

C.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分解成原子5.在一本中考化学资料的学习工具卡上有常见的化合价记忆口诀,有一句是so42-,co32-负二价.no3-,oh-负一价,还有nh4+正一价,请问n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 -3b+1c+3d+五6.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16b。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元素的价态为+6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7.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以下说法是正确的()a.铁和铁合金都容易被腐蚀b.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c、制备波尔多液的原料为硫酸铜溶液,可在铁桶中制备。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花四处飞溅,形成氧化铁8.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测量7.5ml水。

B.用pH试纸测量一个地方的水的pH值为5.52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gd.用烧杯量取200.0ml的盐酸9.以下小型家庭实验无法成功()a.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b.水变油c、用柠檬酸、果汁、糖、水、小苏打等制作苏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高二寒假作业化学(一)Word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高二寒假作业化学(一)Word含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高二化学寒假生活(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判断过程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2.下列有关能量变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都相等C.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D.右图中所存在的反应体系,若使用催化剂,E1会减小;若加热升高体系的温度,E1会增加3.下列操作会促进H2O的电离,且使溶液pH>7的是A.将纯水加热到90 ℃ B.向水中加少量NaOH溶液C.向水中加少量Na2CO3溶液 D.向水中加少量FeCl3溶液4.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右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

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三N键吸收941kJ热量,则A.N4的熔点比P4高B.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24kJ能量C.N4是N2的同系物D.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kJ能量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B.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变质C.生产硝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气的利用率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6.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CN-+H 2O HCN+OH- B.NH3·H2O NH+4+OH-C.HCO-3+H2O H3O++CO2-3 D.H2CO3HCO-3+H+7.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对可逆反应A(g)+2B(g)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消耗3a molC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二、判断填空题8.将0.23 mol SO2和0.11 mol O2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SO3,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高二寒假作业 化学(三) Word版含答案

高二寒假作业 化学(三) Word版含答案

【原创】高二化学寒假作业(三)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已知25℃、101kpa条件下:(1)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2)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3.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mol/(L•s)②v(B)=0.6mol/(L•s)③v(C)=0.4mol/(L•s)④v(D)=0.45mol/(L•s)4.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2SO3(g),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O2和SO3的物质的量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氢氟酸为弱酸.250C时将0.1mol•L﹣1的HF加水不断稀释,下列表示的量保持不变的是()①n(H+);②c(H+)•c(OH﹣);③c(OH﹣)+c(F﹣);④⑤.7.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二.填空题(共3小题)8.一定量饱和FeCl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FeCl3的水解程度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2)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__(写化学式);(3)FeCl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FeCl3的水解程度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4)向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9.某小组按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铁的吸氧腐蚀.完成下列填空:(1)图2 是图1所示装置的示意图,在图2的小括号内填写正极材料的化学,在方括号内用箭头表示出电子流动的方向.(2)写出正、负极反应的方程式.正极:_________,负极:_________.(3)按图1装置实验,约8分钟才看到的导管中液柱上升,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的是_________.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的空气b.用食盐水浸泡过的铁钉再蘸取铁粉和炭粉的混合物c.用毛细尖嘴管代替玻璃导管,并向试管的水中滴加少量红墨水(4)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建议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这一措施_________(填“可行”或“不行”).(5)有同学观察到图1装置在组装时就会使导管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导致实验时导管中液柱上升需要更多的时间.图1装置组装时,使导管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的原因是_________.消除这一现象的简单操作是_________.10.以下是关于“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的课题,回答问题:(1)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的界定: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所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可以从分析影响的因素入手.a.V(正)≠V(逆)b.V(正)和V(逆)都增大c.V(正)和V(逆)都减小(2)研究的思路与方法①研究对象的选择,现有以下可逆反应:A.2NO2(g)⇌N2O4(g)△H<0 B.FeCl3+3KSCN⇌Fe(SCN)3+3KCl其中,A适合于研究_________对平衡的影响,B适合于研究_________对平衡的影响.a.浓度b.温度c.压强d.催化剂②研究方法: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实验.(3)单一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a.浓度:将FeCl3与KSCN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液分为3等份,分别加入浓FeCl3溶液、浓KSCN溶液和NaOH固体,观察现象.现象:加入浓FeCl3溶液后的混合溶液红色_________,加入NaOH 固体后,混合溶液红棕色_________.b.温度:将密封并相互连通的盛有NO2的两个玻璃球,一个放人热水中,另一个放入冷水中.现象:放入热水中的球内红棕色_________;放入冷水中的球内红棕色_________.(4)综合(3)能得出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高二寒假作业化学(十).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高二寒假作业化学(十).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广东省2013-2014学年高二寒假作业(十)化学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 小题,共40 分)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 =-57.3KJ·mol-1。

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2<△H3C.△H1<△H2=△H3D.△H1=△H2<△H32.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H3OH(l)+3/2O2(g) = CO2(g) +2H2O(l) △H=-725.8 kJ·mol-1B.2 CH3OH(l)+3O2(g) = 2CO2(g)+4H2O(l) △H=+1451.6 kJ·mol-1C.2 CH3OH+O2 = 2CO2+4H2O △H=-22.68 kJ·mol-1D.CH3OH(l)+3/2O2(g) = CO2(g)+2H2O(g) △H=-725.8 kJ·mol-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金刚石) = C(石墨) ΔH= -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H2(g)+O2(g) = 2 H2O(l) ΔH = +285.8 kJ·mol-1D.稀溶液中:H+(aq) + OH-(aq) = H2O(l) ΔH = -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4.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 4NO2(g)+O2(g)ΔH>0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Zxxkt/s0 500 1000 1500c(N2O5)/mol·L-1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 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s)-1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 1000 s时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1,则T1<T2 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K1>K3,则T1>T35.将1 mol H2(g)和2 mol I2(g)置于某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H 2(g)+I 2(g)2HI(g) ΔH <0,并达到平衡。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化学寒假作业1.docx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化学寒假作业1.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化学寒假作业1(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2=30分)1.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pH=8的溶液B.含有OH-离子的溶液C.NaCl溶液D.c(OH-)>c(H+)的溶液2.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B.铁可以在氯气中燃烧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D.镀锌的铁比镀锡的铁耐用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285.8 kJ·mol-1C.Ba(OH)2·8H2O(s)+2NH4Cl(s) = BaCl2(s)+2NH3(g)+10H2O(l) ∆H<0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等体积蒸馏水洗涤损耗AgCl少B.温度一定时,当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物质的溶解都是吸热的D.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CO3-+H2O H3O++CO32-B.HCO3-+H2O H2CO3+OH-C.CO2+H2O HCO3-+H+ D.CH3COOH CH3COO-+H+6.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7.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 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A.大于(50-a)mL B.大于a mL C.(50-a) mL D.a mL8.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 H2O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V/mL c/(mol·L-1)V/mL c/(mol·)V/mLA 25 5 0.1 10 0.1 5B 25 5 0.2 5 0.2 10C 35 5 0.1 10 0.1 5D 35 5 0.2 5 0.2 109.关于电解质强弱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强电解质NaCl H2SO4CaCO3HNO3弱电解质HF BaSO4HClO CH3COOH非电解质Cl2CO2C2H5OH H2O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B.25℃时,pH=5的溶液与pH=3的溶液相比,前者c(OH-)是后者的100倍C.室温下,每1×107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D.在0.1mol/L的氨水中,改变外界条件使c(NH4+)增大,则溶液的pH一定增大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0.1 mol/L Ca2+的溶液中:Na+、K+、ClO-、Cl-B.在pH为7的溶液中:Ag+、Fe3+、SO42-、Cl-C.在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Al3+、Cu2+、HCO3-、NO3-D.c(OH-)=1×10-3mol/L的溶液中:K+、SO42-、Cl-、HCO3-12.某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H2(g)+I2(g)2HI(g),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C.单位时间内拆开1mol H-H键,同时生成2mol H-I键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13.对于可逆反应A(g)+ 2B(g)2C(g) 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14.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A.-259.7 kJ·mol-1B.-519.4kJ·mol-1C.+259.7 kJ·mol-1 D.+519.4kJ·mol-115.在体积都为1L、pH都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投入0.65g锌粒,则下列各图所示内容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 B C D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3=15分)16.在反应4A(s)+ 3B(g)=2C(g) + D(g)中,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L-1·min-1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1:2:3C.B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是0.3mol·L-1·min-1D.C在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2 mol·L-1·min-117.pH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原体积的m和n倍,若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A.m>n B.m<n C.m=n D.不能确定18.下列四组实验中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序号实验现象结论A 热水中平衡球颜色比冷水中深升温,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B 起始时产生气泡速率HCl > CH3COOH 醋酸是弱电解质C 溶液颜色由黄变橙,且30秒内不变色已达滴定终点D 划口处有蓝色沉淀铁发生了析氢腐蚀19.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 (g) + y B(g) z 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0.5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0.2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x+y > zC.C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B的转化率降低20.室温下,向25mL0.1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 CH3CO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 随加入醋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忽略两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有关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在A、B间任意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 + c(H+) = c(CH3COO-) + c(OH-)B.在B点:a>12.5,且有c(Na+) = c(CH3COO-)>c(H+) = c(OH-)C.在C点:c(Na+)>c(CH3COO-)>c(H+)>c(OH-)D.在D点:c(CH3COO-) + c(CH3COOH) = 0.1 mol·L-1三、填空题:(共55分)21.(3分)25℃时,50mL 0.10mol/L的醋酸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H 3COOH CH3COO―+H+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将___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移动”),溶液中C(H+)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醋酸的电离程度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高二化学寒假生活(三)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大小与下列选项无关的是
A.反应物的多少 B.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D.反应物的性质
2.将足量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饱和。

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 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 D.100 mL 0.01 mol/L盐酸
3.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不同
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Ⅰ)2A(g)+B(g) 2C(g) ΔH<0,(Ⅱ)3A(g) D(g)+E(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均能使反应(Ⅰ)(Ⅱ)中A的转
化率增大的是
①缩小容器容积②升高温度③增加A的浓度
A.仅① B.①③ C.①②③ D.都不能
K,该温度下将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等5.t℃时,水的离子积为
W
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K
A.混合液的pH=7 B.混合液中c(H+)=
W
C.a=b D.混合液中c(B+)=c(A-)+c(OH-)
6.已知0.1 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
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
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
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
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判断填空题
8.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AgNO3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Y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

(2)如X是金属铁,要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则
①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是。

电解液a选用溶液。

电解过程中其浓度(增
大、减小或不变)
②若电镀前X、Y两电极的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
者质量差为5.12 g,则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__mol。

③镀层破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

9.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 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

在温度973 K和
1173 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K1●K2
●973 K ● 1.47 ● 2.38
●1173 K ● 2.15 ● 1.67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
的数学表达式:K3=。

(3)能判断反应③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

据此关系式及上表
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要使反应
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写序
号)。

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
10.化学能的转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回答以下问题:
(Ⅰ)(1) 在25℃、101kPa下, 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2Zn(s)+O2(g)=2ZnO(s)ΔH1= —702 kJ/mol
2Hg(l)+O2(g)=2HgO(s)ΔH2= —182 kJ/mol
由此可知ZnO(s)+Hg(l)= Zn(s)+HgO(s)△H3= 。

(3)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
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
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
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


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
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Ⅱ)下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
请回答:
(1)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则:
A极是极,材料是,电极反应为,
B极是极,材料是,电极反应为,
电解质溶液为。

(2)乙池中若滴入少量酚酞试液,开始一段时间后,Fe极附近呈色。

(3)若甲槽阴极增重12.8g,则乙槽阳极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时若乙槽剩余液体为400mL,则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 _____。

高二化学寒假生活(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CAB 6~7 CC
二、判断填空题
8.(1)①4Ag ++4e -==4Ag ②4OH --4e -==2H 2O+O 2↑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红
③4AgNO 3+2H 2O = 4Ag + O 2↑+4HNO 3
(2)①纯铜 Cu -2e -= Cu 2+ CuSO 4 不变
②0.08 mol ③铁比铜活泼,镀层破坏后,在潮湿环境中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加速铁的腐蚀。

9.(1)吸热 (2) )
H ()(CO )O H ()(CO 222 c c c c ∙∙ (3)B 、C (4)K 3=K 1·1K 2
吸热 DF 10.(Ⅰ)(1)CH 4(g )+2O 2(g )==== CO 2(g )+ 2H 2O (g ) ΔH = —880 kJ/mol
(2)+260 kJ/mol
(3)NO 2(g )+CO (g )==== CO 2(g )+NO (g ) ΔH = —234 kJ/mol
(Ⅱ)(1)阴 纯铜 Cu 2++2e -=Cu 阳 粗铜 Cu-2e -=Cu 2+ CuSO 4溶液
(2)红 (3)2.24 L (4)0.5 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