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心解之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2007—2008中山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真题

2007—2008中山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研真题

2007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简单题(40)1、简述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的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2页)的含义。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及意义3、简述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关系4、简述社会交往的本质特征和分层二、辨析题(30)2、在日常用语和哲学论著中,形式和内容主要是指外形与内核的含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4、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一、论述题(80)8.试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特点及当代意义9.试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当代意义2007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一、简要回答下列各题(70)1、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什么?2、列宁灌输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导向的内涵及其主要类型5、个体政治社会化含义与主要实现方式6、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主要问题7、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二、分析题(20)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极力推崇《诗》《书》《易》《春秋》《论语》《孟子》等书,并把这些著作尊奉为“经”,历代统治者认为这些经书所言,字字珠玑,绝对正确,后人不得改动一字,只能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为了使这些经书的内容普及,妇孺皆知,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普及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二十四孝图》等等,这些读物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喜闻乐见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容易背诵,使人印象深刻,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了普及伦理道德的教育目的。

试分析这段论述包含的教育方法。

三、论述题(60)1、中共中央一再强调: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请结合现实,分析其中的原因。

2、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相互关系和整体作用08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简答题(40)1、简要回答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统一。

2008年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解析(完美打印版)

2008年考研政治历年真题及解析(完美打印版)
2 0 0 8 年 考 研 政 治 真 题 ( 答 案 解 析 版 )
一 、 单 项 选 择 题 : ( 1 ~ 1 6 小 题 , 每 小 题 1 分 , 共 1 6 分 。 下 列 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 请 在 答 题 卡 上 将 所 选 项 的 字 母 涂 黑 。 )
运 动 存 在 形 式 的 时 间 具 有
A . 客 观 性 B . 有 限 性 C . 相 对 性 D . 一 维 性
【 答 案 】 C
【 解 析 】 ( 1 ) 本 题 考 查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原 理 》 第 2 章 世 界 的 物 质 性 和 人 的 实 践 活 动 中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时 空 观 的 理 解 和 应 用 。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认 为 , 时 间 、 空 间 是 物 质 运 动 的 存 在 形 式 ,
1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与 唯 心 主 义 哲 学 、 旧 唯 物 主 义 哲 学 的 根 本 区 别 在 于
A . 坚 持 人 的 主 体 地 位
B . 坚 持 用 辩 证 发 展 的 观 点 去 认 识 世 界
C . 坚 持 物 质 第 一 性 、 意 识 第 二 性
D . 坚 持 从 客 观 的 物 质 实 践 活 动 去 理 解 现 实 世 界
采 用 正 选 法 还 是 排 谬 法 , 正 确 选 项 只 能 是 D .
2 . 最 近 , 由 多 国 科 学 家 组 成 的 团 队 利 用 一 台 粒 子 加 速 器 , 让 两 束 原 子 在 一 个 圆 环 轨 道 上 做
高 速 运 动 , 发 现 这 些 原 子 自 身 的 时 间 确 实 比 外 界 时 间 慢 了 。 这 项 实 验 进 一 步 证 明 了 作 为 物 质

中山大学薛蓉马原考试复习重点

中山大学薛蓉马原考试复习重点

绪论一、为什么学习马克思• 中国人的选择(过去)•产生马克思的情势没有消失(现在)•世界需要马克思的价值目标(未来)•世界不能没有马克思• 1、课程简介及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的选择(过去)• 1919年以来,中国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三大思潮1,马克思主义思潮2,自由主义思潮3,新儒家思潮影响最大的,最持久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潮• 2、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现实原因1、救亡图存2、苏联榜样3、国民党的腐败、共产党的人心所向3、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全世界的影响,马克思的生平——影响探源法国哲学家萨特说,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是处于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开始发展。

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

萨特:我们现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认为马克思的很多思想已经进入到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之中了,如:我们倾向于把人看作社会的人,而不是孤立的人;我们以历史的观点来正确评价经济因素在人类发展中的中心地位;马克思的“幽灵”在世界各地徘徊。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4、当今世界需要马克思的价值目标——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亚当·沙夫(adam schaff):波兰最著名的哲学家,后移居美国。

沙夫就明确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他的价值目标。

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集中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生命力,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现实生命力则又充分展示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对当代人实践的导向作用上。

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世界劳动人民反抗压迫、剥削、追求平等、谋求自身解放和幸福生活的产物,其宗旨是“消灭不平等。

实现人类和平平等,解放人类的生产力。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真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0-19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0-27A.精读马列原着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1-37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1-44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1-51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1-68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2-96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2-108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2-115 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3-157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3-134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3-139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3-173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4-184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D)4-190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 )4-205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C)4-219A.享乐主义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与博爱18.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A)5-228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19.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C)5-232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0.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D)5-237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21.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D)5-253A.高于平均利润B.等于平均利润C.与平均利润无关D.相当于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C)5-257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23.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A)6-273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组织的海外掠夺D.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的实力24.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B)6-291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5.下列关于股份资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6-298A.它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资本变为联合资本B.它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C.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D.它没有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26.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C)7-305A.布尔什维克 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德国社会民主工党27.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A)7-323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28.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B)7-323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所有制基础不同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D.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同2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B)8-343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30.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8-361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BCD)1-55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32.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BD)1-66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3.真理具有客观性。

2008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doc

2008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doc

2008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doc 很抱歉,由于不清楚2008 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的具体科目和内容,我无法为您直接生成这篇文章。

但我可以给您提供一个大概的模板,您可以根据具体的真题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2008 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考研是一场知识与毅力的较量,真题则是我们了解考试难度和题型的重要窗口。

以下将对 2008 年中山大学具体专业考研真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真题的整体结构2008 年中山大学具体专业考研真题涵盖了列举主要的考试科目或板块等方面的内容。

从题型上看,包括了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多种形式。

二、各部分真题的特点及考察重点1、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但难度相对较低。

例如,在具体科目的选择题中,重点考察了列举一些具体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和准确的记忆。

2、简答题简答题要求考生对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概念进行简要阐述,注重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

如某科目中的具体简答题,考生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清晰地表达出核心观点。

3、论述题论述题通常要求考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具体论述题为例,考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

4、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是对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

例如给出具体的案例分析题,考生需要通过对案例的仔细阅读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真题与教材及教学大纲的关系通过对 2008 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真题与教材和教学大纲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部分真题的考点都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范围内,但也有一些题目对知识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考查考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四、对考生备考的启示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考研的基石,只有打牢基础,才能在考试中应对各种题型。

2、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研不仅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马理论考研真题答案

马理论考研真题答案

马理论考研真题答案(注意:本文基于假设情景,仅供参考)第一部分:马理论考研真题解析在马理论考研真题中,考察了众多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的实践问题。

本文将对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解析,以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其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整个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细节和具体史实请考生自行参考教材,下同)1. 哲学萌芽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形成初步雏形;2. 哲学形成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逐渐形成并建构起来;3. 哲学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系统且具体化;4. 当代哲学发展阶段: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拓展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

第二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它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如下:1. 价值论: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它揭示了商品交换和原始积累等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强调劳动力的剥削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人阶级的压迫。

3. 利润率下降趋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矛盾导致利润率的长期下降趋势。

4.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强调无产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使命,以及无产阶级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抽象分析等。

这些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剖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第三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其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自考马原真题

自考马原真题

自考马原真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

配第,中间经济亚当。

斯密的发展,到大卫。

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2008年中山大学332社会学概论和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中山大学332社会学概论和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中山大学332社会学概论和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 社会学概论(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次级群体2.角色借用3.霍桑实验4.“二元”社会结构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社会设置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什么?2.在对社会不平等的解释上,精英理论与马克思阶级理论存在着哪些差异?3.试析中国单位制度变迁对城市社区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的影响。

三、论述题(25分)社会学是如何看待社会越轨的?请列举几种相关的理论视角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二部分 社会学理论(75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2.法人行动者3.解释性理解4.发生结构主义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齐美尔是如何探讨与分析“社会互动的距离”的?2.如何从冲突理论的视角出发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现象的实质?3.为什么说迪尔凯姆对“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是社会学实证研究的范本?六、论述题(25分)围绕行动与结构这一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对当代社会学理论中宏大理论叙事与微观第一部分 社会学概论(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次级群体答: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等。

2.角色借用答:米德认为,人们通过角色借用的过程来理解他人对于某些符号所赋予的意义,人们往往站在他们互动对象的角度来想象自己。

通过密切注意互动对象使用语言或其他符号的方式,我们可以领悟到对方通过语言和行为所要传达的意思。

3.霍桑实验答:梅约及其合作者于1927——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研究。

其间梅约主持了著名的“霍桑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1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的类型是学术型硕士学位。

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

什么是专业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 )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 )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2全国研究生考试对调剂考生的基本要求
1、须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及医学临床硕士中的中医类专业,工学照顾专业及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3要求》。

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医学临床硕士中的中医类专业,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之间互调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的考生可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8、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9、开展自划线改革试点高校,校内调剂政策按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42008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心解之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
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