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微课堂2传记类文本阅读自主体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四部分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2 高考命题点一 理解

第二步,确定句段。确定句段就是明确哪些语句、段落包 含着对概念(词语)内涵、外延的解释,对概念(词语)的理解要以 准确判断内涵(本质属性)为基础。判断内涵时要联系语境,看 其所在的句子, 看与其相关的、 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 从而判定概念(词语)的内涵。 第三步,筛选提取本质的词语组织答案。筛选、提取出解 释概念(词语)的本质特征的词句,根据题干要求,将这些词句 组合成“最准确”的解释。
“三步法”解答“反复强调的概念(词语)”类题目 第一步,寻找区域。寻找区域,就是寻找解释概念(词语) 的区间。一个概念在文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词语组 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反过来看,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 隐或显地包含这个概念 (词语 )的意思,或制约这个概念 (词语 ) 的含义。解题时要有整体观念,认真理解语境,把握上下文的 意思,明确有效信息的区间。
2.“含义”将以什么形式出现在考题中? 从历年高考情况看,这一考点,主要要求考生理解“重要 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属性是指概念的性质及同其他事 物之间的关系; 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甚至是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外延是指从概念性质出发向外引申所关联的现象或事物。
3.我们如何把握“文中”二字? 首先要清楚,命题者的命题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 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其次, “重要概念”不是来自 生活或我们的经验积累,而是来自文本,因而不需要也无办法 强加理解;第三,对“概念”的属性、内涵的理解必然来自文 本,而对于外延的理解可能会需要我们的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 积累。 4.有哪些具体命题角度? 高考对这一题型常常从三个角度命题: 反复强调的概念(词 语)、特殊指代义的概念(词语)、有修辞意义的概念(词语)。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因命题的角度不一样,解题技巧也不一样,因此,分开掌 握解题技巧。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侧重理论性、思辨性的阅读 专题二 理解必

专题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一单项选择题——找得准,读得精,比得狠浙江卷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前两道题均是单项选择题。
第1题侧重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意)的理解,针对的是文本中某个具体段落的阅读理解。
第2题侧重考查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以及归纳概括内容要点,针对的是较大段落范围乃至全文的阅读理解。
尽管考点不同,但做这两道选择题的原理和方法是相同的:必须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找到与选项相对应的原文内容,并精读该方面内容,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狠狠地”比对,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一、找得准,读得精1.找得准要想找得准,正常情况下只要根据选项内容就能找到原文段落中对应的语句,且对应的语句最多三句。
但个别题目要找的范围不限于该段,有时会跨越段落。
从浙江卷近几年的情况看,选项都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突破了以前只是对某句话的转述,有时是对一段文字的转述,甚至是对好几段文字的转述。
如2015年浙江卷第9题C项是要联系第三段与第四段进行判断。
针对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特别注意信息前后间是否存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仔细辨析有无强加关系或颠倒关系的现象。
另外,要找得准,还有个快速诀窍,就是题号往往是与原文段落顺序对应的,选项顺序与段中语句顺序相一致。
如第一道题目往往对应的是第一段,A项对应的是段中的前几句。
当然,命题总有意外的。
2.读得精对确定好的原文信息文字,一定要精读。
所谓精读,指逐词逐句细致地阅读文章,主要包括把握关键词语、句意和句间关系。
对于结构复杂的句子,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精确把握句意及其侧重点;对于语意有紧密联系的句子,要准确把握句子间的语意关系。
请看下例:原文信息句:(2017·全国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第1题A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全国通用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的分析和综合教案

实用类文本的分析与综合一、自我诊断 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2017年广东省七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忠诚超导终成贤——记赵忠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常客”。
赵忠贤在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3年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还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7年1月9日,76岁的赵忠贤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里的首位“40后”。
生于辽宁新民的赵忠贤,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性格里透着东北人的直爽和幽默。
“我就是个普通人,只要大家说‘这个老头还不错’,我就挺高兴。
”接受采访时,他饶有兴趣地讲起40余年持续研究超导的往事。
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时,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从核磁共振成像仪到超导磁悬浮列车,超导正在或即将为人类创造可观效益。
无数科学家试图回答“超导体为何会超导”的问题,并寻找临界温度更高、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
乍看之下,赵忠贤是个幸运者,他也总说自己“运气比较好”。
偶然的一份招生简章,让他迈入科技大门;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成,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
人类发现超导百余年来,高温超导总共出现了两次重大突破,他都抓住机遇且取得重要成果。
第16讲 实用类文本的分析与综合教材版本全国通用 课时说明 2课时 知识点 实用类文本的分析与综合复习目标 探究传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复习重点 探究传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复习难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倘若没有常年坚守,运气不过是昙花一现。
赵忠贤及其团队取得第一次重大突破是在1987年,那时距离他提出“结构不稳定性可以导致高临界温度”的观点已有10年。
面对质疑,他们终于突破被奉为圭臬的40K(约零下233摄氏度)麦克米兰极限,获得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体。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答案及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解析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40年前,提起红枣,还只有“桑枣人家近”的山东大枣。
现在提起红枣,食客们可选择的还有新疆和田枣、陕西狗头枣、山西板枣、甘肃临泽小枣;2018年,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98万亩、265万亩,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8.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广东省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有望到2020年建成3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旨在用差异化推广、全域化部署打造高质量产业品牌,形成发展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
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网文)材料二: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自明代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粮仓”。
如今,“北盛仓”农事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水稻播种就像用印刷机“印刷”;病虫害防治,专业防治公司用无人机“飞虎队”统防统治;水田里不光种水稻,还养鱼、养鳖、养青蛙……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说,现在,种的粮食更好了,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2月23日网文)材料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
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到2050年可能超过70%。
高考“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本阅读” 知识梳理与题型考点归纳

高考“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梳理与题型考点归纳这里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题型以及技巧,有三个分类: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
内容很长,干货非常多,大家一定要耐心读完(分几次看也是可以的,不过记得先收藏),收获嘛,当然不会少。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储备一.传记1.传记的阅读方法(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
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
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
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鉴赏能力。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察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科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2高考命题点一理解迁移运

高考命题点一理解[题组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以包容的态度看待网络影评石川①网络媒体取代纸质媒体,成为大众影评的最主要平台,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②宽带网络逐渐为影视作品拓展了一个新的分销渠道。
大量无法在影院看到的影片却在网上广为流传,让影迷能够分享影片内容,交换观影经验。
这些网络社区所能提供的群体认同与经验互动,乃至于文化趣味的归属感,恰是让传统纸质媒体望尘莫及的强大文化魅力所在。
与此相应的是,草根影评人的崛起,一改传统影评精英权威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影评话语权扩展延伸至民间,形成了一种承载民间智慧和草根想象的公共舆论空间。
③从电影产业内部看,网络影评的勃发也与近年来电影产业格局、投资结构、营销模式的转变有关。
目前,但凡商业大片都会在映前投以重金,不断用娱乐资讯和“影评”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
这实际上将电影工业与大众传媒结成了某种利益共同体。
既然如此,以网媒为平台的影评文字也就很难不与商业促销发生关系。
假如影评人再不看重自己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那么“红包影评”“关系影评”也就在所难免。
事实上,当下网络影评饱受诟病的结症正在于此。
④基于上述网络媒体的现实,网络影评呈现出一种与传统专业影评截然不同的文化姿态。
比如它的语体十分随意、率性,不像专业影评那样讲究立论行文的学理逻辑;再如网络影评的互动性很强,一个标题帖有时也能引来成百上千的回帖。
当然,网络影评中也充斥着各种话语暴力,网友间的相互“拍砖”“拉黑”更是随处可见,大有一言不合就“杀”起来的草莽气。
难怪有网友戏称“网络影评已经进入黑社会时代”。
⑤但是对于这种充斥网络的乌烟瘴气,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解读。
正如陈凯歌的《无极》遭胡戈视频恶搞所揭示的那样,网络“水军”的存在,可被视作面对文化市场精英霸权的一种挑战。
一些学者更愿意从积极的立场来看待网络话语暴力,他们把这视为是草根文化对文化权威的一种“对抗性表演”,是“对抗互联网时代、DVD时代,大片泛滥时代受人操控的电影文化”的一种颠覆性力量。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之实用类阅读试题解析

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
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
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
治理和修复
材料一
预防
可移动文化遗 产的保护
治理 修复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 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 %、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 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
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
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
,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
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
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
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
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
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
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
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
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
①检索一: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材料 中检索与之照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照应句; ②检索二:对照选项和照应句,检索比照二者有差异的 表述,可以接受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 ③做判定:对照中,自觉检索自己的知识积累,调动联 想和推断能力,从而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误点。
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记类文本阅读
[自主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岳霖的魏晋风度
王开林
①有些人城府深,门禁严,大门之内还有二门,二门之内还有三门。
金岳霖特别单纯,他不功利,也不势利,是著名的老顽童。
②少年时,赶上辛亥革命,他兴冲冲地剪掉辫子,意犹未尽,又仿照崔颢的《黄鹤楼》作打油诗一首:“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
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
”谐诗流出,立刻传为闾巷笑谈。
③金岳霖终身未婚,朋友们的孩子都叫他“金爸”。
他喜欢搜罗大个头水果,比如雪花梨、苹果、橙、柚、石榴,将它们摆在书案上,或拿去跟孩子们比赛,这种较量往往要拉锯多个回合。
好一位独孤求败,输了比赢了更开心。
在书房里他收藏着“水果状元”,谁能吃到它,谁就是得意门生。
④金岳霖对中国的大种鸡了如指掌,他养过大黑狼山鸡,还养过大斗鸡。
房屋一隅他摆放长排蛐蛐罐,只为在寂静的夜晚倾听它们的“瞿瞿奏鸣曲”。
吃饭时,大斗鸡跳上餐桌,伸长脖颈啄食荤素,他不驱不赶,待若家人。
在《世说新语》中,阮氏兄弟与猪崽共用大瓮饮酒,已属一奇,金岳霖不遑多让。
⑤金岳霖有个规矩和习惯:上午不见客,不干其他事务,集中精力读书写字。
构思时,他静坐冥想,仿佛老僧入定,红尘俗务不复萦怀。
有一次,那群惊弓之鸟都跑空袭警报去了,他却窝在宿舍里,浑然未觉,岿然不动。
待警报解除,大家奔回废墟寻人,竟发现他提笔而立,呆若木鸡,浑身都是尘土。
⑥金岳霖讲课,不带讲义,只带粉笔,但十有八九黑板上不著一字。
他的课学生爱听,大教室座无虚席。
他喜欢提问,西南联大没有点名册,他就想出奇招:“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将令一下,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都会深呼吸,既忐忑,又光荣。
⑦沈从文教语体文写作,主动为青年弟子开“小灶”,将金岳霖拉去讲“小说和哲学”。
大家仰颈翘盼金先生讲出一番精深的道理来。
不料他迂回曲折地讲了半天,结论仍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
有人纳闷,问道:“《红楼梦》算不算一个例外?”他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
”说话间,他突然停顿下来,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只跳蚤,捏在指间,细细打量,那神情比京城名捕逮住钦犯还要得意。
⑧钱端升教授的夫人陈公蕙有一句趣谈:“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金岳霖能够将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倒背如流,却经常忘记自己的姓名。
有一回,他给老友陶孟和打电话,接通后,陶家佣人问道:“您哪儿?”金岳霖答不上来,就回答:“你别管我是谁,找陶先生说话就行。
”不料陶家佣人跟他较真,不报姓名不通融。
金
岳霖无奈,只好回头问自己的车夫王喜,王喜摸了摸后脑勺,替他理出头绪来:“只听见人家叫金博士。
”一个“金”字点醒梦中人,他又恍然记起了自己的名字。
⑨金岳霖是单身汉,拿着一级教授的高工资,他乐得资助学生和朋友。
乔冠华到德国留学,金岳霖资助几百块大洋,乔冠华至死都感念他的再造之恩。
抗战期间,米珠薪桂,“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某日清晨,张奚若的夫人发现椅子上放着一沓钞票,她很惊讶,这么多钱是哪位客人不小心遗落的?张奚若回想之后,立刻断定“这是老金干的好事”。
⑩晚年,金岳霖体弱多病,常赴协和就医。
革命小将不准他乘坐汽车,他就屈就平板三轮车,自携小马扎,身穿长棉袍,任人慢慢悠悠一路蹬过去。
他觉得蛮好玩,并不感到憋屈和难受。
⑪多年后,冯友兰在《怀念金岳霖先生》一文中写道:“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
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
……金先生的著作,我们可以继续研究,金先生的风度是不能再见了。
”
⑫赤子和名士,在金岳霖身上实现了无缝结合,他的可爱是公认的。
1.请简要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
答:
解析:这是用比喻的手法对金岳霖先生的概括介绍,在文章的开头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符合这层意思即可。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有些人”的城府深,与金岳霖的单纯形成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总领全篇,交代金岳霖的单纯与“顽童”特质。
2.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大家奔回废墟寻人,竟发现他提笔而立,呆若木鸡,浑身都是尘土。
答:
(2)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答: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传记的语言,结合表达技巧,分析对刻画传主形象的作用即可。
答案:(1)运用白描手法,表现金岳霖做学问时的忘我与专注。
(2)运用比喻(对比)修辞,形象描绘了金岳霖先生对学问知识记忆深刻却对眼前琐事不挂心的特点。
3.请以⑧⑨⑩⑪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
答:
解析:这篇传记在选材上有着突出的特点,对金岳霖先生的才学、思想没有过多涉及,而是选取了许多生活中的细节、趣事,既有正面的,也有侧面的,有金岳霖自己的言行,也有别人的评价,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金先生的洒脱、狂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①以小见大,文中选取的都是生活琐事,但点点滴滴中却能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②对比,通过同一人身上发生的不同事件体现人物重此轻彼的特点;③正侧面结合,既有人物自身言行的正面描写,又有别人的回忆和评价,全面立体地展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