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说明文阅读

合集下载

【精编范文】六年级说明文阅读80篇-范文word版 (15页)

【精编范文】六年级说明文阅读80篇-范文word版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80篇篇一:六年级说明文阅读昆虫的“鼻子”——触角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1X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一)有趣的种子旅行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

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像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

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

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

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长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④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

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粘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铁炮瓜”。

⑤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

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呢!⑥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桅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飘流,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

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

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古文。

原来,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

当时的航海者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常常利用椰子壳等飘浮物来传递信息。

⑦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中随波飘流,作长途旅行。

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

由于椰子以这种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⑧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很多。

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四处飘流,把种子带到远方。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共6篇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共6篇

篇一: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一)赵州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用横线画出本段说明的中心句。

2、文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赵州桥哪些方面的特点?3."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4、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5、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这句话中的"当时可算"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在原文用//给文段分三层,并概括层意。

六年级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六年级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六年级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5.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

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

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6.说明语言类型①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六年级的说明文你们掌握多少了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准备的六年级的说明文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1: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

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

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

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

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

晚上它睡在灌木丛中的土地里,空凹的原木中,石头缝里,甚至野兔和袋鼠的洞穴中,因为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

当然,它也不去争夺别人的食物。

冬季蛰伏,它十分迟钝。

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长达28周。

其实,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的气温还有零上15摄氏度呢。

在春天的开头几天出洞找食的针鼹动作较迟缓,出来次数较多。

针鼹走动速度较慢,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

8月至l0月,是针鼹袭击大型蚁穴的季节。

蚁穴中有许多带翼的肥壮蚁后,这些蚁后准备了充足的脂肪养料,准备飞出窝,建立新的家。

此时,针鼹用长鼻嘴猛袭蚁巢,伸出它充满黏液的舌头,粘住食物,卷入口腔。

在粘住蚁后的同时,也会带入许多脏土屑,但这没有关系。

针鼹每天吃许多脏土,脏土既帮助消化,又含有稀有元素。

针鼹的胃表皮粗糙.和别的哺乳动物很不同。

吃了这样丰盛的晚餐.小针鼹长得很快,春夏时一下子大了许多。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习题1.这段文中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事物性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二)

六年级上册事物性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二)

1. 阅读文章, 回答问题千年梦圆在今朝(节选)①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 1958 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 年4 月24 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②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 年9 月21 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解努力,2003 年10 月15 日早晨9 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10 月16 日早晨6 时23 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

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③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④“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正式实施探月工程。

2007 年10 月24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2019 年 1 月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形貌图。

随后,“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它的月球车“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了相互拍摄,带有五星红旗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

(1) 下面文章中加点词书写有错误的是A.苍穹B.不解努力C.震耳欲聋D.里程碑(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以下成就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③“嫦娥一号”发射成功④“神舟五号”发射成功A .②③①④B .③①②④C .②④③①D .②④①③(3) 文中画线的杨利伟的三句话向人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多选)A .飞船很安全,很稳定。

小学说明书文阅读题及问题详解(共4篇)

小学说明书文阅读题及问题详解(共4篇)

篇一: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一)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题前指导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关系、功用以及事理的成因、物因等写清楚,使人获得知识。

知识梳理1、说明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一般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列数据、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回答三个字: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可以颠倒。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试题 专题04 说明文文章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专项试题  专题04 说明文文章

04 说明文文章【阅读点津】阅读说明文可从文章题目入手,先判断说明的对象和类型(事物说明文或事理说明文);然后快速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以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接着将说明内容列出来,分析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和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最后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分析文章语言风格及用词的精准。

【典型例题】摩天大楼摇啊摇说起来有点吓人,实际上,所有的摩天大楼都会在遇到大风的时候摇晃起来。

拿纽约的摩天大楼做例子吧。

由于纽约是个临海的城市,一百多年来,每当强劲的海风吹来,这里的大楼就会发生晃动,甚至让楼内的人产生晕船的感觉。

说来也奇怪:虽然晃动得这么厉害,也没听说有哪一座大楼真的倒下来。

事实上,每一位修建摩天大楼的工程师都知道,小幅度的摇摆可以让大楼更加坚固,因为只有具备一定弹性的建筑物,才能扛住更大的压力。

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如果你把一块块方形的积木一个摞一个地向上搭起来,就会发现,最先向下倒的一定是处在靠近顶层位置的积木。

盖摩天大楼的时候,人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大楼盖得越高,它的高层对周围的压力反应越敏感。

比方说,同样在一个大风天里,如果你是在大楼的第五层,可能就感觉不到什么;但如果你爬到了大楼的第二十五层,可能就会感觉到剧烈的晃动了。

因此,工程师们必须想出办法,来减轻大楼的较高楼层经受的摇晃,让它们免受大风、地震等外界压力的破坏。

建筑师是很聪明的,在大楼的中心建了一面非常坚固的防护墙,足以阻止大楼的倒塌。

所以尽管这座楼已经晃得让人头晕了,却不会发生损坏。

建筑师们还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减震器,来保护自己建造的大楼。

比较常用的是一种叫“阻尼器”的装置。

它实际上是一个重达400吨的大摆锤,被安装在大楼的内部。

当大楼开始向一边摇晃的时候,阻尼器就会向相反的方向摆动,用它的重量将大楼拉回到垂直的方向上。

这种技术经常被用来帮助摩天大楼抵御地震和飓风的影响,而且效果非常出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中“鼻子”加上引号表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小麦穗
B、小鼓槌
C、小胡子
D、小小的羽毛
E、念珠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加点词“有的”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⑥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⑦段“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指代___________;“启迪”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

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

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

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
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昆虫的“鼻子”——触角特殊含义
2、增添说明文的趣味性
3、C B E A D
4、举例子列数字昆虫嗅觉器多,嗅觉灵敏
5、“有的”表明昆虫的触角并非同时具有这些功能,所以不能去掉
6、昆虫触角的其他作用
7、昆虫触角具有各种功能模拟触角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8、略
(六)
1、yǎn。

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

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

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