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资料

合集下载

《南京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南京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南京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A.五口通商B.割让香港岛C.协定关税D.赔款2100万元这道习题要求学生把握的“题眼”有二:一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二是《南京条约》的条款中,哪一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只有抓住了这两个“题眼”,才能准确地解答这道习题。

下面先来谈谈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当时的资本主义诸强中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1835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号称“世界工厂”。

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作为其发展的强大后盾。

正如列宁所言:“资产阶级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而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两国的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自我保护作用,英国的工业品尤其是棉纺织品在中国市场上很难倾销,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英国资产阶级没有实现打开中国市场的愿望。

于是,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竟然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军队战斗力严重削弱、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银荒兵弱”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

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主持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虎门销烟也就成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由此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从哲学上来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本性决定的,是蓄谋已久的。

也就是说,即使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鸦片战争迟早也会爆发。

鸦片战争中,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被打得一败涂地,被迫于1842年8月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具体条款就是前面选择题中所列的四条。

那么,究竟其中的哪一项条款最能反映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呢?我们必须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与《南京条约》的各个条款相对照。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进行侵略,使中国成为英国的产品倾销地(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这段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上升时期)而加紧侵略的必然结果。

2、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金银外流,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民众积贫,丧失了生产能力.军备松弛,使中国军队失去了战斗能3、虎门销烟的过程:1839年3月10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严厉查禁鸦片。

他一面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加紧整顿海防,逮捕烟贩;一面通知外国鸦片贩子,限期将鸦片造具清册,尽数缴官。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抗拒禁烟,唆使英商拒交鸦片。

林则徐下令封仓,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洋馆,撤退中国官员。

义律无可奈何,只得命令英商缴烟。

4- 5月,林则徐率领文武官员,从趸船上收缴了英国、港脚(印度)、美国商人的鸦片237 万余斤。

从6月3月到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巨大胜利,也是对英国侵略者的沉重打击。

请采纳。

或1838年英国、法国等国的商人在广州地区疯狂贩卖鸦片,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延桢和广大民众的支持下,缉拿烟贩,整顿海防,招募水师,限令外商交出鸦片,保证“永不夹带鸦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它给外国侵略者的犯罪行为以沉重的打击,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无畏斗志。

4、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5、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内容:1.割让香港九龙,2.赔款2100万两白银,3.开放广州,香港为通商口岸,4.英国进口货物的关税,需要英国于清朝共同商定耻辱啊!6、鸦片战争历史影响:消极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在深受封建压迫的同时,又加上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负担加重,政治压迫更深。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的影响?
请你把鸦片对中 国的危害归纳成 几条,写出来。 看谁写得多哦。
1、白银外流,造成财
政危机。吸食鸦片 2、银价的上涨中,国造人成
“银贵钱贱”。
3、腐蚀统治机构,清 政府更加腐败。
4、毒害民众身心,削 弱军队战斗力。
5、民风日下,社会萧 条,滋生罪恶。
课后练一练
1、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 2、赔偿巨款,增加人民负担; 3、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
清王朝的衰落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封建 王朝的衰落,而是一种制度的衰落,它必 将被另一种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日益衰弱的清王朝
2.迅速崛起的欧美 ■经济:工业革命相继发生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 ■外交:加紧对外扩张
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列强了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 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这就决定了 它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而鸦片战争前中国日 趋衰落的国力构成了英国侵略的可能性。
主义的商品输出。 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1.日益衰弱的清王朝
——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政治:腐败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激化 外交: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
清王朝的衰落反映了什么?
纵:清王朝的统治由盛而衰,反映的是 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一个普遍规律 横:“康乾盛世”既与汉唐盛世所处的 国际地位不同,更与世界已向近代化迈 进这样的历史进程差之甚远
看谁最利害
3、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 分是( )
A 九龙半岛 B 新界
C 香港岛 D 整个香港地区 4、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 规定的通商口岸的是( )

八年级(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记忆)

八年级(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记忆)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839---1901年)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2、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3、道光帝任命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2)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3)割让香港岛给英国;(4)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1)是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破坏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中国社会的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中华民族和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5)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

6、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7、面对吸毒,青少年应该:(1)远离毒品,(2)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3)与制毒贩毒的行为做斗争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56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掌握第9页图)。

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今南京)。

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4.太平军和以往的农民起义军在斗争对象上有何不同?为什么?以往的农民起义军只肩负着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阵;而太平军既肩负着反封建统治阶级,又肩负着反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1、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1)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影响。
(2)实力对比:英国是当时先进的资本 主义国家, 而中国是传统的落后的封建国家。 (3)清朝统治者腐朽无能。 (4)武器装备落后,指挥失措。 (5)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无中犹则中 可原泄为指 以几泄害出林 充无视甚:则 饷可之巨鸦徐 之以,,片上 银御是法流道 。敌使当毒光 之数从于帝 兵十严天的 ,年。下奏 且后若,折 ,
动脑筋 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 写出来。比一比看谁归纳得内容全面、文 字简练。 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清政府规定 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三是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的官员因腐败而 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 四是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 不安定因素,也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上资本主义正 处于上升阶段。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以英国工业发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展水平最高。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 英国此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了。 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 英 为了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地,英国在全球范围进 矛头指向中国。 国 行殖民侵略活动。印度就是英国的殖民地。 成 为 英国早就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它曾经采用 头 外交、贸易等手段,都未能遂心如意。 号 强 (为何不能如愿?) 国 伦敦的东印度公司 后来,他们发现从事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到中国走私鸦片的趸船 美 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 丽 的 鸦 鸦片每箱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 罂 片 粟 价为1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618卢比,可以 烟 花 土 获得暴利10倍以上。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

两次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

第1课两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840年英国为开拓市场、破坏中国的禁烟政策,发动了鸦片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1856年英法联军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重大冲突。

本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通过概括课文内容,识记鸦片走私的危害和清政府的对策;《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严重危害。

通过阅读课文地图,识记五口通商的城市与方位。

通过比较清政府内部对鸦片走私屡禁不绝的三种对策,理解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通过对圆明园的描述,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的对于文明的破坏性;通过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示意图,理解沙俄是近代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帝国主义国家。

通过应用《南京条约》基本内容的知识,推论这个条约对于中国的危害。

2.能力与方法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尝试训练学生以下能力和方法:从具体史实进行归纳和推论。

如从吸食鸦片的人会脸色发黑、骨瘦如柴,甚至导致家破人亡等史实,推导出吸食鸦片摧残人民身心的结论;从鸦片走私数额达5亿元,推论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等;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推论这个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教师可以从正文与小字的对应关系或上下文之间的叙述中启发学生作上述推论,掌握本教材编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渲染林则徐赴广州禁烟前将面临的种种困难(英国政府和鸦片贩子的破坏、官僚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等),突显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崇高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通过比较中英双方的武器装备,深刻认识马克思为什么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从而加深学生理解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避免落后挨打悲剧重演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单元导言本单元共5课内容,涉及1840-1895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的历史,主要围绕着两个主题:1、清政府是如何被迫向西方学习的?2、中国向西方学习最初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主要学习哪些方面和通过哪些途径?成效如何?本单元导言分三个层次。

(鸦片战争)资料

(鸦片战争)资料

福州 厦门
影响:
①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 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
③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 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 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 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 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 事件”是指( )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 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
费。
——《共产党宣言》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
英国发动战争借口
—直接原因
一、两个国家 两个世界 ——鸦片战争的背景
《天津条约》
影响:
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化 的程度进一
步加深
这一阶段列强侵华的最基本特征:武力侵略
解析:鸦片战争后,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 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 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二、两场战争 两个思考
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第一次鸦
两 片战争
领土主权遭破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场 战
1、原因
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可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思想等角度分析) (2)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讲义:第10课 鸦片战争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讲义: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0课鸦片战争活动一鸦片战争探究一: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友情提醒:边阅读边圈划关键词)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二“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自主梳理,基础过关1.战争经过(1)开始:年6月,英国舰队在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沿海北上,最后到达,威胁北京,清政府被迫求和,双方谈判。

(2)扩大:1841年初,强占,接着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3)结束:1842年,英军到达,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2.《南京条约》内容(1)割地:割给英国(2)赔款:赔款2100万(3)开埠通商:开放、厦门、福州、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4)关税协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由等。

探究二:无言的差距——中国为什么会战败?材料一军机处与英国议会材料二大机器生产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材料三:清军兵丁使用的鸟枪用铁制成,射速为每分钟1—2发;英军使用布伦威克枪,射程300米,射速每分钟3—4发。

清军鸟枪长2.01米,铅弹重约5克;英军的火枪长1.42米,铅弹重53克。

清军火炮没有瞄准器具,许多火炮没有炮架,不能调整发射高低和左右角度。

战争全过程中与英军舰炮之间的炮战,未能击沉英军的一艘战舰或轮船。

清军从临省调兵约30—40天,隔一二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英军从英国本土调军时间约30天。

因此尽管本土作战,但双方较大规模的12次战役中,英军占了兵力上的优势。

——根据《天朝的崩溃》综合而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的时候,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