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中国的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上资本主义正 处于上升阶段。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以英国工业发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展水平最高。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 英国早就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它曾经采用外交、贸 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 易等手段,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他们发现从事鸦片贸 英 矛头指向中国。 易可以牟取暴利。 国 鸦片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实内提取乳汁,经干燥制成。 成 它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中国 为 头 人原来把它作为药材使用,称为洋药。但是,自从鸦片被 号 当作毒品经营以后,一旦有人吸上了瘾,就不易戒除,轻 强 者体力和精力逐渐衰竭,重者难保生命。毒贩却可从中牟 国 伦敦的东印度公司 取暴利。 到中国走私鸦片的趸船 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 美 丽 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 成本200多卢比, 的 鸦 在中国的卖价为 2618卢比,可以获得暴利10倍以上。于是 罂 片 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 粟 烟 花 土
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8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赔款2100万(赔款)
影响
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口岸) 有利于外国资本的输出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 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协关税)
动脑筋
鸦 片 战 争 形 势 图
英军入 1840 侵路线 及年代 1841-1842 抗争 妥协
点 击 画 面 呈 现 战 争 进 程
抗英遗址--虎门炮台
关天培 虎门激战
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向英军 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 惩治林则徐。不久,英军撤退。道光帝 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 臣,赴广东同英军谈判。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正确答案是:A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正确答案是:D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正确答案是:C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正确答案是:B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正确答案是:A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B.日本C.美国D.德国正确答案是:C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正确答案是:A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正确答案是:C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正确答案是:A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正确答案是:A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刘坤一正确答案是:C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正确答案是:A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正确答案是:B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正确答案是:D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确答案是:D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正确答案是:A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A.梁漱溟B.黄炎培C.张君劢D.邓演达正确答案是:D18.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正确答案是:B19.1928年l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正确答案是:A20.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资本主义D.国家资本主义正确答案是:B21.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A.陕北保安地区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正确答案是:D22.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正确答案是:C2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D.卢沟桥事变后正确答案是:D24.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正确答案是:B25.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正确答案是:A2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正确答案是:B27.1945年4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 )A.周恩来B.刘少奇C.董必武D.王若飞正确答案是:C2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A.1945年8月B.1945年9月C.1945年10月D.1945年11月正确答案是:C29.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正确答案是:C30.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正确答案是: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演变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演变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于19世纪初期。
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中国国家的彻底失败,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探讨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演变产生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政治非常封闭,因为中国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
政治制度为封建政治制度,皇帝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有权决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事宜。
但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无限制的权力使得统治者醉心于奢侈生活,而对国家和民众的福利漠不关心。
这种封建的统治体制对于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导致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缓慢,并且也限制了中国的文化交流。
这时候,教育的普及率很低,只有极少数的上层阶级才有机会接受教育。
同时,中国的社会等级分明,贫富差距也很大,社会不公现象严重。
二、鸦片战争的爆发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经济和政治形势非常糟糕。
清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国际间的贸易并不发达。
当时的英国,由于无法获得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产品,因此非常渴望在中国开展贸易。
然而,中国政府对贸易限制非常严格,英国人只能以鸦片作为对外贸易手段。
鸦片在中国流传非常迅速,威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
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出鸦片,造成了中国的洋务热,也引起了清廷的警觉。
为了防止鸦片流入中国,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查禁,但都没有效果。
最后,清廷采取军事手段阻止了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并派遣军队进行打击,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三、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政治鸦片战争的败北标志着中国失去自主权,要在国际舞台上受外力的影响。
这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是深远的。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并开放了五个港口用于贸易。
这次战争也导致了中国文化的严重危机,因为中国政府被迫接受西方的文明。
这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崩溃,经济落后的问题更加突出。
虽然后来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受限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并不顺利。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正确答案是:A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正确答案是:D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正确答案是:C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正确答案是:B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正确答案是:A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B.日本C.美国D.德国正确答案是:C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正确答案是:A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正确答案是:C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正确答案是:A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正确答案是:A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刘坤一正确答案是:C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时务报》B.《国闻报》C.《湘报》D.《万国公报》正确答案是:A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正确答案是:B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B.湖北C.广东D.四川正确答案是:D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确答案是:D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正确答案是:A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A.梁漱溟B.黄炎培C.张君劢D.邓演达正确答案是:D18.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井冈山的斗争》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正确答案是:B19.1928年l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正确答案是:A20.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资本主义D.国家资本主义正确答案是:B21.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A.陕北保安地区B.陕北洛川地区C.陕北瓦窑堡地区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正确答案是:D22.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正确答案是:C2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B.一二八事变后C.华北事变后D.卢沟桥事变后正确答案是:D24.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正确答案是:B25.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正确答案是:A2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决战阶段正确答案是:B27.1945年4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 )A.周恩来B.刘少奇C.董必武D.王若飞正确答案是:C2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A.1945年8月B.1945年9月C.1945年10月D.1945年11月正确答案是:C29.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A.和平、民主、团结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D.将革命进行到底正确答案是:C30.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正确答案是: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鸦片战争前衰落的中国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
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
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
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的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
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拥有八旗军22万和绿营兵66万。
但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已腐败不堪,军官不理营务,克粮冒饷,花天酒地。
士兵不勤操练。
至于沿海的水师,大都老弱无用,战船多半都是用薄板旧钉钉成,遇击即破。
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
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
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3.鸦片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
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清朝统治的衰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5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60%以上的地区。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
但是,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则很少或完全没有土地。
随着土地的集中,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愈加沉重,当时的地租率竟高达50%以上。
农民日益贫困,过着牛马奴隶般的生活。
因此,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过速的人口增长,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而耕地面积不可能成倍增加。
嘉庆年间全国人均耕地二亩多,道光年间已下降到不足二亩。
这也造成流民增多,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
吏治日益腐败,大小官吏贪风炽盛,营私舞弊,贿赂公行。
在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下,人民生活十分悲惨。
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
军官不理营务,克粮冒晌,花天酒地。
士兵不勤操练,许多人竟吸食鸦片,聚开赌场。
外省军队甚至出现了骑兵没有马,水勇不习水,武器生锈,炮台失修的严重现象。
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
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的情景,在一些有识之士的著述中,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鲜明的反映。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1、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
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而且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战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可以行使自己的主权而不受外国干涉;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被破坏,主权从多方面被侵害,已经丧失完全独立自主的地位。
战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战后,外国商品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基础开始受到破坏,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失去经济上自立的地位。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战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化了,又增加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间的一对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地位越来越突出。
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人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内容和格局,决定了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就开始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也决定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2018年10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自考真题】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答案】A【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答案】B【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选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长沙战役B.北伐受挫C.天京事变D.安庆失守【答案】C【解析】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金陵机器局C.马尾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答案】A【解析】李鸿章筹备的伤害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政治
外交
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通过对外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手段: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坚船利炮
军事
装备陈旧落后军纪败坏
•
•
思想
极端的文化专制主义: 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科技 • •
科技落后:
传统科技出现总结性成果 但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技术
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英 国 向 中 国 输 入 鸦 片 激 增 表
• • • • •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 影响:中国社会危机的加深: 1、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 府的财政,还使国内货币流通总 量减少,民众购买力大幅下降, 商业萧条,店铺倒闭,社会经济 濒临崩溃边缘; 2、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 以后,更加腐败; 3、严重摧残中国民众的身心健康, 导致农不能耕,工不能作,兵不 能战。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削弱了。 4、民风日下,社会萧条,滋生罪恶。
• 三、清廷的禁烟和战争的迫近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世界
• 经济 中国 经济落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政治腐败:官场腐败; 军备废弛;财政困难; 阶级矛盾激化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初步形成: 19中期西方先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 的伟大胜利,显示出中华民族 反对外来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民族英雄!
• 1987年6月,联合国召开部长 级会议,与会代表一致通过, 将国际禁毒先驱林则徐领导的 虎门销烟结束日——1839年6 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课后思考
• 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分别是什 么? •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1、自古以来中国对外交往的核心区域是东亚、南亚、 东南 亚和中亚。尤其与朝鲜、日本、越南、泰国、缅甸等有经 常性的贸易往来。 2、16世纪中叶,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明清鼎革之后,传教 士在华活动增多,有些传教士被清代宫廷聘用,或出任钦 天监正,或聘为皇家画师,或作为清廷对外交涉使团的通 事。但也有部分传教士在文化交往中充当了间谍的角色。 不止是传教士,大批的西方投机商人和殖民先驱也来到中 国。 3、17世纪,清廷厉行海禁政策,又强令沿海人民内迁,中 外贸易成萎缩之势,康熙年间虽开放海禁,允许商民出洋 贸贩,但实际的贸易活动只集中于广州一处。
总体特征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
可则发流 以数当毒 御十从于 充敌 年 严 天 饷之 之 , 下 之兵 后 若 , 银, , 由 则 。且 中 泄 为 无原泄害 可几视甚 以无之巨 ,,
虎门销烟
•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 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犯;一面限令 外国盐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 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 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 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林则 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 亲自监督。 • 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200多万斤。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国际处境
12级历史B 张玲瑜
课前导入
•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 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重要开 端的。鸦片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我们可 以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演变中考 察它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战前世界和中国 的社会历史概况。
• 一、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对外关系及中西对 比 • 二、英国对华鸦片贸易、走私与中国社会 危机的加深
中英间的3个贸易矛盾冲突
1、清英贸易矛盾首先表现在清朝长期保持出超,而英国处 于贸易入超地位,逆差巨大。 2、中英间冲突的第二点是关于清朝关税的透明度问题。清 朝税率总体不高,但征收混乱,税目繁多,关税制度的混 乱,附加税名目的繁杂和不透明性,使英国商人不满。 3、第三个贸易冲突是“商欠”,即清朝行商时欠英国的债 务不还导致纠纷。
4、继葡、西、荷而起的英国在18世纪中叶,对华贸易总值 超过欧洲其他国家对华贸易的总和,清王朝不可回避的便 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殖民主义势力及这些国家的合理和不 合理的要求。18世纪后期,清朝国势转衰,为巩固统治, 强化了对于国际贸易的控制。其措施主要有四条。 5、18、19世纪中英间产生了3个贸易矛盾
参考书目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呢?
中英贸易
茶叶、生丝、瓷器(很畅销)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金属制品(很难卖出去)
贸易结果:中国为出超,英国为入超,为扭转贸易逆差,扭转其在对华贸 易中的不利地位,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当时中国市场并不是封闭的,英国最严 重的问题是没有中国需要的商品,用白银 购买中国的茶叶,瓷器的同时没有相应的 出口白银收入,导致贸易逆差,走私鸦片 获得的大量白银可以缓解这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