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冲洗及并发症试题

合集下载

第三节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

第三节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

第三节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膀胱冲洗是应用无菌技术将无菌冲洗液冲人膀胱,并在膀胱内停留一定时间后将其排出体外。

用于清洁膀胱,使尿液引流通畅;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泌尿外科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但如果操作不当或因患者自身疾病等原因,亦可引起一些并发症。

一、感染(一)发生原因1.导尿破坏了泌尿系局部的防御机制,尿道分泌物无法排出,细菌在局部繁殖,逆行感染。

2膀胱冲洗破坏了引流系统的密闭状态,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

3.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引流管的位置过高,致使尿液倒流回膀胱,引起逆行感染。

5冲洗液被细菌污染。

(二)临床表现排尿时尿道烧灼感,常有尿急、尿频、尿痛、排尿不畅、下腹部不适等膀胱刺激症状,急迫性尿失禁,膀胱区压痛,尿常规检查可见脓尿、血尿。

尿培养细菌阳性。

(三)预防及处理1.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尽可能不冲洗膀胱。

3.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

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15~20cm。

5.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液有无沉淀等。

6.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二、血尿(一)发生原因1. 插导尿管损伤尿道。

2. 冲洗液灌入过多并停留时间过长后放出,导致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一般常见于昏迷的病人。

第十三章灌肠法操作并发症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

也可借助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根据灌肠的目的可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两种。

不保留灌肠又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分为大量不保留灌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如果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至排出的灌肠液较清,无粪便残渣,则为清洁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是彻底清除肠道粪便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防止术中污染和术后感染;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等。

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试卷

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试卷

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试卷一、填空题(3道)膀胱冲洗是利用________,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再藉用________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

答案:导尿管;虹吸膀胱冲洗的常用冲洗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等渗盐水等。

答案:0.02%呋喃西林;0.02%雷佛奴尔;3%硼酸(答案不唯一,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膀胱冲洗时,冲洗液的水温应保持在________℃之间。

答案:35-37二、选择题(4道,每道选择题单独项)膀胱冲洗的目的是什么?A. 清洁膀胱B. 预防尿路感染C. 促进术后恢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膀胱冲洗通常使用以下哪种溶液?A. 生理盐水B. 葡萄糖溶液C. 酒精D. 碘伏答案:A膀胱冲洗时,关于冲洗液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应越高越好B. 温度应越低越好C. 温度应保持在37-40℃之间D. 温度无特殊要求答案:C在进行膀胱冲洗时,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 冲洗液注入后立即排出B. 保持冲洗液的温度较低C. 使用无菌操作技术D. 不必注意患者舒适度答案:C三、解答题(3道)请简述膀胱冲洗的主要目的。

答案:膀胱冲洗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尿液引流通畅、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以及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等。

膀胱冲洗过程中,护士应如何确保无菌操作?答案:护士在膀胱冲洗过程中应穿戴无菌手套和口罩,使用无菌器械,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确保冲洗液和器械的无菌,以避免患者发生感染。

膀胱冲洗后,护士应如何记录护理记录?答案:膀胱冲洗后,护士应记录冲洗液的颜色、量、患者的感受、有无不适等,以及冲洗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如冲洗液的颜色变化、患者的反应等,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膀胱冲洗技术

膀胱冲洗技术

滨州市中心医院膀胱冲洗技术【目的】1.清除膀胱或尿管内残留的血液、脓液或沉渣尿垢等,保持引流通畅。

2.减轻膀胱刺激症状。

3.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发生。

4.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5.止血、抗炎、减少结石形成。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当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者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当停止冲洗,通知医师处理。

3.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cm~80cm,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60~80滴/分;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后再引流出体外,或者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4.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评估】1.患者年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2.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3.了解患者尿液的性状、量、色以及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憋尿感,尿道口有无渗血,是否出现膀胱痉挛痛及尿管通畅情况,有无渗漏及尿管脱出。

【操作步骤】(2018年10月修订)【操作流程】确认医嘱 正确整理用物 洗手、记录【并发症】一、尿路感染请参考“留置导尿技术”中“尿路感染”。

二、血尿(一)原因1.插导尿管损伤尿道。

2.冲洗液灌入过多并停留时间过长后放出,导致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引起,常见于昏迷病人。

3.继发于膀胱炎。

(二)临床表现尿外观呈洗肉水状,甚至有血凝块,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

(三)预防及处理1.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2.冲洗液灌入量以200~300ml为宜,保留时间为15~30min。

3.长期留置尿管者,在行膀胱冲洗时,滴入速度60~80滴/分为宜,压力要低,防止因膀胱冲洗引起黏膜损伤导致血尿。

4.膀胱过度充盈、急性尿潴留、身体极度虚弱者,导尿后首次放尿量400ml,间隔0.5h,采取间断递减放尿法,可明显减轻肉眼血尿的发生[1]。

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试卷

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试卷

膀胱冲洗液液面距床面的适宜距离是:A. 40cmB. 50cmC. 60cm(正确答案)D. 70cm膀胱冲洗时,冲洗液的流速一般为:A. 40-50滴/分B. 80-100滴/分(正确答案)C. 110-120滴/分D. 130滴/分寒冷气候下,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应为:A. 30℃B. 35℃左右(正确答案)C. 40℃D. 45℃膀胱冲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保持尿液引流通畅B. 清除膀胱内异物C. 治疗全身性疾病(正确答案)D. 预防膀胱感染以下哪项不是膀胱冲洗的注意事项?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 冲洗液温度可随意调节(正确答案)C. 观察患者反应D. 调节冲洗液高度膀胱冲洗时,患者若感到剧痛或引流液中有鲜血,应:A. 继续冲洗B. 减缓冲洗速度C. 停止冲洗(正确答案)D. 增加冲洗液量填空题膀胱冲洗是利用_______,将溶液灌入膀胱内,再通过虹吸原理将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

答案:导尿管膀胱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膀胱的高度一般为_______厘米,以产生压力利于液体流入。

常用的膀胱冲洗液包括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溶液(答案不唯一)膀胱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保持尿液引流通畅;清除膀胱内异物;预防膀胱感染(答案不唯一)在膀胱冲洗过程中,若患者感到不适,应_______,必要时_______。

答案:减缓冲洗速度;停止冲洗膀胱冲洗操作前,应核对患者的_______、_______等信息。

答案:床号;姓名(答案不唯一)简答题简述膀胱冲洗的主要操作流程。

答案:核对患者信息,准备冲洗液和器械,连接输液器和尿管,调节滴速进行冲洗,观察患者反应,反复冲洗至医嘱要求,冲洗结束后妥善固定引流袋,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并记录。

膀胱冲洗有哪些注意事项?答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冲洗液温度和水温,观察患者反应和冲洗液颜色,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和量,注意冲洗液瓶内液面高度,避免膀胱痉挛等。

膀胱冲洗(护士)

膀胱冲洗(护士)

膀胱冲洗(护士)膀胱冲洗(护士)引言概述: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通常由护士来执行。

这一程序用于清洁和治疗膀胱相关的问题,如尿路感染或结石。

本文将详细介绍膀胱冲洗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膀胱冲洗的目的1.1 清洁膀胱:膀胱冲洗可以帮助清除膀胱内的积聚物,如细菌、尿液残留或其他污垢。

这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发生。

1.2 治疗膀胱问题:膀胱冲洗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膀胱相关的问题,如膀胱结石。

通过冲洗,可以帮助溶解结石或清除结石碎片,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1.3 促进药物吸收:膀胱冲洗还可以用于给予药物治疗。

通过冲洗,药物可以更好地被膀胱吸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二、膀胱冲洗的步骤2.1 准备:在进行膀胱冲洗之前,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这包括冲洗液、导尿管、注射器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冲洗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2.2 导尿:在进行膀胱冲洗之前,护士需要先插入导尿管,将尿液排空。

这可以确保膀胱内没有尿液残留,从而更好地进行冲洗。

2.3 冲洗:一旦膀胱内没有尿液残留,护士可以开始进行膀胱冲洗。

通过导尿管,护士将冲洗液缓慢注入膀胱,然后再将其排出。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多次重复,直到冲洗液排出时清澈为止。

三、膀胱冲洗的注意事项3.1 卫生:在进行膀胱冲洗时,护士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卫生。

这包括洗手、戴手套、消毒器材等。

这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安全。

3.2 温度:冲洗液的温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通常情况下,冲洗液应该是温暖的,以避免对患者的不适或烫伤的风险。

护士需要确保冲洗液的温度适宜,并在注入前进行测试。

3.3 患者反应:在进行膀胱冲洗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护士应立即停止冲洗并及时报告医生。

四、膀胱冲洗的风险和并发症4.1 感染:膀胱冲洗可能会引起感染,特别是当操作不当或卫生条件不佳时。

护士需要注意消毒器材、遵循无菌操作,并在需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膀胱冲洗(护士)

膀胱冲洗(护士)

膀胱冲洗(bladder irrigation):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专科性较强,它就是将药液、生理盐水等溶液注入膀胱内再引流出来的方法。

适应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一、目的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的发生。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二、常用溶液常用溶液: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0.2%洗必泰,0.1%雷呋奴尔溶液,2.5%醋酸等。

我们科室一般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中一般使用4%的甘露醇。

三、原则正确掌握膀胱冲洗的方法,选择大型号、弹性好的三腔尿管,采取中间主腔进水,侧口出水。

防止气囊破裂、尿管脱出而增加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如尿管太细,容易冲洗不畅,发生堵塞,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四、膀胱冲洗技巧1.患者术后一回病房立即冲洗,以免延误时间。

2.患者采取平卧或者侧卧位。

3.冲洗不通畅时可以加压冲洗或挤压尿管。

4.冲洗液的温度以微温为宜,冬季要加温到38~40℃,过热易出血,过冷对患者的刺激大。

一般冲洗3~5天,直到患者排出淡红色或淡粉色或转清时可改为间断冲洗或停止冲洗。

五、堵管原因1. 个体差异:患者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有的患者对气囊导尿管的压迫较敏感,经常会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即尿频、尿痛的症状而非常痛苦,不能配合治疗而影响冲洗。

2.导尿管选择不当:导尿管管径或硅胶质量不高,各个官腔不完全通畅,易被血凝块或残存的祖师碎片阻塞,导致冲洗液不能顺畅流出。

3.气囊导尿管位置异常导致冲洗不畅。

4.冲洗液温度不适当:冲洗温度过低易诱发膀胱痉挛,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形成血凝块。

5.冲洗速度慢:术后出血早期出血量较多,若采用普通输液管作为冲洗管,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及时调节装置完全打开也不能及时将血液冲走,易形成血凝块堵塞导尿管。

六、如何预防膀胱冲洗堵管1、安抚病人情绪,嘱放松心情,不要紧张。

膀胱冲洗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膀胱冲洗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一)感染
预防:
1、严格无菌操作,注意会阴部卫生;
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尽可能不冲洗膀胱;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管路受压、扭曲、堵塞;
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集尿袋位置低于患者膀胱位置约15-20cm,防止尿液返流。

处理:
1、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菌素治疗;
2、嘱患者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维持尿量每日在2000ml以上;
3、保持尿道口清洁,做好会阴护理。

(二)膀胱痉挛
预防:
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转移注意力,减轻不适感;
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停止膀胱冲洗;
3、行膀胱冲洗时,密切观察患者腹部,保持管道的通畅,适当调节冲洗液温度(20℃较为合适)和速度(每分钟80-120滴,每15-30分钟快速冲洗半分钟为宜);
4、选用光滑、组织相容性强、型号合适的硅胶导管。

处理:
1、减慢冲洗速度或暂停冲洗;
2、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镇静解痉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3、教会患者应对膀胱痉挛的方法:如深呼吸、屏气呼吸、热敷腹部等;
4、必要时拔除导尿管。

(三)膀胱麻痹
预防:
1、停用某些膀胱冲洗液,如呋喃西林冲洗液,改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膀胱。

2、局部热敷,膀胱按摩,减轻膀胱不适感。

处理:
1、报告医生,重新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2、对症用药或针灸治疗。

(四)膀胱破裂
预防:
1、注意观察膀胱是否充盈,患者有无尿胀、下腹部不适等;
2、保持冲洗通畅,避免冲洗管路受压、扭曲、堵塞;
3、必要时请医师处理。

处理:
手术修补。

第三节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

第三节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

第三节膀胱冲洗法操作并发症膀胱冲洗是应用无菌技术将无菌冲洗液冲人膀胱,并在膀胱内停留一定时间后将其排出体外。

用于清洁膀胱,使尿液引流通畅;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泌尿外科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但如果操作不当或因患者自身疾病等原因,亦可引起一些并发症。

一、感染(一)发生原因1.导尿破坏了泌尿系局部的防御机制,尿道分泌物无法排出,细菌在局部繁殖,逆行感染。

2膀胱冲洗破坏了引流系统的密闭状态,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

3.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引流管的位置过高,致使尿液倒流回膀胱,引起逆行感染。

5冲洗液被细菌污染。

(二)临床表现排尿时尿道烧灼感,常有尿急、尿频、尿痛、排尿不畅、下腹部不适等膀胱刺激症状,急迫性尿失禁,膀胱区压痛,尿常规检查可见脓尿、血尿。

尿培养细菌阳性。

(三)预防及处理1.安抚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尽可能不冲洗膀胱。

3.如有必要冲洗膀胱时应在冲洗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道口护理。

4.密切观察冲洗情况,使冲洗管的位置低于病人膀胱位置约15~20cm。

5.不使用过期的冲洗液,冲洗液使用前应仔细观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及液有无沉淀等。

6.必要时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

二、血尿(一)发生原因1. 插导尿管损伤尿道。

2. 冲洗液灌入过多并停留时间过长后放出,导致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一般常见于昏迷的病人。

第十三章灌肠法操作并发症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

也可借助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根据灌肠的目的可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两种。

不保留灌肠又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分为大量不保留灌和小量不保留灌肠。

如果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至排出的灌肠液较清,无粪便残渣,则为清洁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是彻底清除肠道粪便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防止术中污染和术后感染;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膀胱冲洗及并发症试题一选择题
1、膀胱肿瘤行肠代膀胱术后,膀胱冲洗最重要的是( )。

A.严防引流管被肠粘液阻塞
B.膀胱冲洗速度要快
C.膀胱冲洗速度要慢
D.冲洗中观察膀胱出血
2、膀胱造口术后护理,错误的是( )
A.保持导尿管通畅
B.每天按时做封闭式膀胱冲洗
C.造瘘口周围皮肤涂氧化锌油膏
D.造口管留置3—4周拔管
E.敷料渗液应及时更换
3、关于膀胱冲洗的护理,下列不正确的是()
A.冲洗液常用0.02%呋喃西林或0.9%氯化钠溶液
B.冲洗液瓶距病人骨盆100cm C.观察引出液的颜色
D.膀胱出血时可在冲洗液中加止血药
E.冲入液量少于引出液量时应立即停止冲洗
4、下列前列腺摘除术后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病情观察 B.持续膀胱冲洗C.出血者可在冲洗液中加入止血药 D.严格无菌操作E.术后3~5天,如有腹胀,可插肛管排气
5、外伤性高位截瘫病人发病早期应()
A.间歇导尿
B.持续开放导尿
C.每天膀胱冲洗
D.自行排尿
E.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
6、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出血
B.控制感染
C.及时冲出膀胱内积血或小血块,便尿液引流通畅D.补充水分
E.有利于血液凝固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膀胱冲洗?
2、膀胱冲洗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