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尿管及膀胱冲洗的护理
留置导尿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留置导尿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Introduction:Introduction:Urinary catheterization is a common medical procedure used to drain urine from the bladder when a patient is unable to do so naturally. Occasionally, the urinary catheter may need to be irrigated or flushed in order to maintain its patency and prevent blockages. This process, known as bladder irrigation, involves introducing a solution into the bladder and then draining it out through the catheter.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step-by-step procedure for performing bladder irrigation and highlight som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步骤一:准备工作Step 1: PreparationBefore starting the bladder irrigation procedure, it is crucial to ensure that you have gathered all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This includes a sterile solution such as normalsaline, a sterile syringe for instilling the solution into the catheter, a drainage bag or container for collecting urine and irrigation fluid, clean gloves, and additional supplies like antiseptic wipes and lubricating jelly.在开始膀胱冲洗程序之前,确保你已经准备好了所有必要的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膀胱冲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膀胱冲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L评估病情、意识状态、自理及合作程度。
2.观察尿液性质、出血情况、排尿不适症状等。
3.注意患者反应,观察冲洗液出入量、颜色及有无不适主诉。
(二)操作要点。
L遵医嘱准备冲洗液。
2.在留置无菌三腔导尿管后,排空膀胱。
3.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液面高于床面约60cm,连接前对各个连接部进行消毒。
4.将冲洗管与冲洗液连接,三腔尿管一头连接冲洗管,另一头连接尿袋。
夹闭尿袋,打开冲洗管,使溶液滴入膀胱,速度80〜100滴/ min;待患者有尿意或nI后,夹闭冲洗管,打开尿袋,排出冲洗液,遵医嘱如此反复进滴入200〜300
I
行。
5.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远端管口并与尿袋连接。
6.固定尿袋,位置低于膀胱。
7.安置患者,整理用物并记录。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冲洗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冲洗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四)注意事项。
L根据患者反应及症状调整冲洗速度和冲洗液用量,必要时停止,并通知医生。
3.冲洗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及引流管是否通畅。
膀胱冲洗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膀胱冲洗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摘要】.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清洁和治疗膀胱疾病。
在进行膀胱冲洗过程中,护理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感染、患者不适和心理压力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应该遵循一系列对策,包括避免感染的措施、确保患者舒适的方法、定期观察患者反应以及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这些对策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其心理压力。
在膀胱冲洗过程中,护理问题及对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膀胱冲洗,护理问题,对策,感染,舒适,反应观察,心理支持,重要性1. 引言1.1 膀胱冲洗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膀胱冲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清洁膀胱内部,预防感染和排石。
在进行膀胱冲洗时,护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了解这些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膀胱冲洗的定义和作用,列举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通过避免感染、确保患者舒适、定期观察患者反应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可以有效地提高膀胱冲洗的护理质量。
膀胱冲洗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只有充分了解和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患者接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提高医护人员对膀胱冲洗护理问题的认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膀胱冲洗的定义和作用膀胱冲洗是一种医疗程序,通过向膀胱注入液体来清洁和治疗膀胱内部。
通常情况下,膀胱冲洗用于清除膀胱内的尿液残留物、病菌或结石,同时也可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
膀胱冲洗一般由医护人员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冲洗的频率和液体成分。
膀胱冲洗的作用主要包括清洁膀胱内部、减少感染的风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等。
通过冲洗,可以有效清除膀胱内的细菌和污垢,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留置导尿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留置导尿膀胱冲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临床上进行膀胱冲洗的患者,建议留置三腔导管管,利用三腔尿管,将无菌溶液灌入膀胱内,再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
膀胱冲洗的目的?
1、稀释尿液,保持留置尿管通畅。
2、清洗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和细菌、和沉淀物,减轻临床症状。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肿瘤、膀胱炎等。
膀胱冲洗的常用药物?
1、常用0.9%生理盐水(渗透压与组织液一致)
2、灭菌注射用水
3、甘露醇(常用于前列腺切除术)
4、5%的葡萄糖
5、0.9%NS+化疗药物(治疗膀胱癌)
6、0.9%NS+白眉蛇毒血凝酶(膀胱止血)
7、其他。
三腔二囊尿管冲管冲洗流程?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三腔导尿管比双腔导尿管多了一个冲洗管口,便于边冲洗边引流管。
治疗前排空膀胱尿液,遵医嘱使用膀胱冲洗液,接一次性使用冲洗器,进行排气,消毒,一次性冲洗器连接三腔二囊尿管的冲洗注药口,冲洗液瓶内液面应该距离床面约60厘米,产
生一定的压力,更有利于药液的流入,冲洗的速度需要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是每分钟80~100滴,滴入药液后至少需要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左右,再引流出体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延长保留时间。
进行膀胱治疗的患者,膀胱冲洗时夹闭引流袋,嘱患者不断更换体位,便于药物在膀胱内充分吸收,嘱患者有尿意时报告护士,再开放引流袋。
注意事项:
1、指导患者不要自行调节膀胱冲洗速度。
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压迫、扭曲、折叠引流管。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密切观察有无腹胀、腹痛、膀胱痉挛等,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及性质。
留置尿管的护理资料

• 二、膀胱冲洗,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感染、 保持尿管通畅、减少尿管结皮壳的一种主 要措施。在膀胱冲洗的时候,应该使用密 闭式膀胱冲洗引流系统,冲洗时压力要小, 避免膀胱表面黏膜受损,细胞脱落加大感 染的危险。训练膀胱功能常采用间歇性夹 管方式来阻断引流,使膀胱定时充盈、排 空,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一般每2-3小 时开放一次。
• 2.尿管脱出 原因:①气囊注水不足;②气囊破裂;③外塞松 动,而出现慢性漏尿;④气囊本身漏尿;⑤气囊内注 入了空气;⑥病人烦躁不安,自己将尿管强行拔出。 对策:①插管前检查气囊是否完整。②气囊 内主张注水,而不注气,因空气易弥散。③发现外 塞松动时,先回抽气囊的水,测知气囊内液体够不 够,再按规定剂量注入。④对烦躁不安者应妥善固 定尿管,不要牵拉过紧,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 四、留置导尿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1.尿道损伤
原因:①操作因素。操作粗暴或插管速度过快, 损伤尿道。②选择导尿管过粗,导尿管插入深度不 够。根据气囊导尿管的特点,未注水时气囊位于导 尿管前端3~5cm处,紧包导尿管外侧,按常规要求插 导尿管时见尿液再插入2cm-5cm,导尿管头部刚越 过膀胱颈进入膀胱,而气囊尚在尿道中,对于男性患 者此时气囊正好位于膜部尿道,如此时向气囊内注 水,膨胀的水囊就会将尿道膜部撑破,导致尿道损伤 出血。
• 4.漏尿 膀胱痉挛导致的漏尿; 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液 体过少所致漏尿;导尿管堵塞导致漏尿。 原因①有显著膀胱痉挛的病人或膀胱受刺 激后痉挛的病人,易出现尿管周围漏尿;②气 囊漂浮于尿道内口之上,气囊与尿道 内口贴 合不严密;③由于尿管头端落在膀胱底或膀 胱体处,而非膀胱三角区,三角区内尿液沿尿 管流出,将尿管变为引流管。
•
护理对策 ① 在不使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 尿效果原则下可减少注入气囊内的液体或 选用气囊容积较小的导尿管;②不要往气囊 注气,向气囊内注入与尿液比重相近的液体, 气囊注水后将尿管轻轻外拉致尿液不外溢 为止③更换尿管,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 尿道黏膜。
膀胱冲洗(护士)

膀胱冲洗(护士)膀胱冲洗(bladder irrigation):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专科性较强,它就是将药液、生理盐水等溶液注入膀胱内再引流出来的方法。
适应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一、目的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防备感染的发生。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二、常用溶液常用溶液: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溶液,3%硼酸溶液,0.2%洗必泰,0.1%雷呋奴尔溶液,2.5%醋酸等。
我们科室一般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中一般使用4%的甘露醇。
三、原则正确掌握膀胱冲洗的方法,选择大型号、弹性好的三腔尿管,采取中心主腔进水,侧口出水。
防止气囊分裂、尿管脱出而加添患者再次出血的风险。
如尿管太细,容易冲洗不畅,发生堵塞,而加添患者的痛苦。
四、膀胱冲洗技巧1.患者术后一回病房立刻冲洗,以免耽搁时间。
2.患者采取平卧或者侧卧位。
3.冲洗不通畅时可以加压冲洗或挤压尿管。
4.冲洗液的温度以微温为宜,冬季要加温到38~40℃,过热易出血,过冷对患者的刺激大。
一般冲洗3~5天,直到患者排出淡红色或淡粉色或转清时可改为间断冲洗或停止冲洗。
五、堵管原因1. 个体差别:患者的经受本领不一样,有的患者对气囊导尿管的压迫较敏感,常常会显现尿路刺激症状,即尿频、尿痛的症状而特别痛苦,不能搭配治疗而影响冲洗。
2.导尿管选择欠妥:导尿管管径或硅胶质量不高,各个官腔不完全通畅,易被血凝块或残存的祖师碎片堵塞,导致冲洗液不能顺畅流出。
3.气囊导尿管位置异常导致冲洗不畅。
4.冲洗液温度不适当:冲洗温度过低易诱发膀胱痉挛,可引起阵发性剧痛,诱发出血,形成血凝块。
5.冲洗速度慢:术后出血早期出血量较多,若采用普通输液管作为冲洗管,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及时调整装置完全打开也不能及时将血液冲走,易形成血凝块堵塞导尿管。
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632020年 第29期能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有明确的治疗方向。
但是有些检查,出具报告单的时间都偏长,患者需要等待半天到一天左右,导致患者需要两次往返医院才能得以治疗,这期间,虽然检验科一直在忙着对检查的数据反复的论证,工作量大,但这完整的流程下来,确实让患者等的时间过长,给患者产生了许多的不便,因此,检验科的工作机制和流程需要及时的进行改变,在服务时效上要有明显的提高,才能配合临床治疗,更好的提升医院服务的质量。
检验科可以将采血的时间提前一些,从而尽早的将血液收集进行检验。
并且当下医学设备种类多样,并且在检验上也有许多时间上的优势,因此,检验科及时引进一些专业的检验设备,代替落后的检验设备,比如可以引进特种蛋白仪以及干化学仪来减少检测所花费的时间,对患者的服务从被动转为主动,将采血的时间提前,并缩短检验的时间,就可以很好的改变患者排队采血的情况,让患者在检查之后等待时间不久就可以进行临床的治疗,在检验和临床过程中,对于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权益需要做到尽量的满足,维护患者的各项权益,才能改善患者对于医院的内心感受,促进形成良好的医院关系。
检验工作要做到“一切以患者为基础,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要将服务落实到行动上,时刻为患者着想,不断的改进检验工作的流程以及提升检验工作的整体质量,才有利于医疗服务的改善提升。
3、检验和临床要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检验和临床在工作中做到良好配合的基础就是要做好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院可以定期开展相关检验和临床科室的讲座,使两者做到相互配合以及相互理解。
对于日常在面对面配合中存在的问题,在沟通交流中要及时的处理好,让两个科室的工作人员相互沟通交流,不仅可以发现工作配合中存在的不足,还可以让他们对检验以及临床业务的认识不断的提升。
除了办讲座进行沟通交流外,检验和临床科室要在平时实际工作中,要养成主动去面对面直面沟通交流的习惯,尤其是检验科,要及时去了解到临床工作中的需求,以及收集临床工作人员对于检验工作的意见以及建议,能及时改正的,检验科要及时的处理好,通过这种相互配合以及沟通交流的方式,可以帮助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更好的提升专业水平和找准研究方向,从而提供的检验数据帮助临床工作人员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上的改进,当然除了检验科,临床科的医护人员对于检验的流程要做到全面的了解,工作中要积极配合检验科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检验得出的数据是医生诊断所需的真实数据。
膀胱冲洗护理常规【可编辑范本】

膀胱冲洗护理常规
1:对于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为预防泌尿系感染,需进行膀胱冲洗.2:用物准备:冲洗液,温度38—40度,输血器一具。
3:操作步骤:
①:操作前护士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②:携用物至床旁,查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③:排空膀胱,打开引流管排放尿液.
④:冲洗液倒挂于输液架上,插输血器,排气,关调节器。
在双腔气囊尿管y型管的主干部常规碘酒,酒精消毒4—6厘米,将输血器针头刺入管腔,开调节器,冲出尿管内残余尿,夹管。
如为三腔尿管,则用碘酒,酒精消毒冲洗口,分离输血器针头,插入冲洗口,冲出尿管内残余尿夹管。
⑤:开放冲洗管使溶液缓缓流入膀胱,注意每次入量为200—300毫升,如病人有尿意时即夹住引流管,嘱病人更换卧位或轻按腹部5分钟后打开引流管排出尿液。
⑥:冲洗时,如病人感到疼痛或不适,应停止冲洗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⑦: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及时听取主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或暂停操作。
4: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②:如引流管堵塞,可适当挤压使之通畅,不可使用吸引装置,以防损伤膀胱粘膜。
③:鼓励病人及时反映各种异常感觉,如烧灼,疼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或引流尿液出现浑浊沉淀时及时报告。
④:拔除尿管时,用注射器抽出气囊内生理盐水,然后嘱病人深呼吸,轻轻拔动取出尿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对留置尿管的患者,保持其尿液引流通畅。 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 多用于前列腺,膀胱手术后,以及长期留置导尿的病人。 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实施要点
一、评估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病情,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了解患者尿液的性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憋尿 感,是否排空尿液。 观察留置尿管是否引流通畅、固定好。
留置导尿是一种侵袭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损 伤,也为细菌的逆行感染打开了门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和经济负担。因此,我们应重视留置尿管操作中的护理问 题,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膀胱冲洗病人的护理
定义
膀胱冲洗是利用导尿管,将溶液灌注到膀胱内,再利用虹 吸原理将灌注的体液引流出来的方法。
导尿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年老体弱或者是比较衰弱的患者,留置尿管后,尿管周围仍 有尿液漏出。长时间留置导尿的患者拔管后出现排尿困难、 无法排尿的情况。
对
策
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由于会阴部 肌肉弹性较差,尿道括约肌较松弛,导尿时应选择型号较大 ,管腔较粗的导尿管 ,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 ,又能保证尿管 通畅,不易堵塞。对于长时间留置导尿的患者,就在拔管前 2~3d,定时夹闭尿管,并时放尿液,以锻炼其膀胱功能,防止 拔管后出现排尿困难及无法排尿的问题 ,并在拔管时先抽 吸完气囊内的液体再拔管,不能强行拔出,以免损伤尿道黏 膜。
尿管插入的长度
由于气囊尿管与普通尿管结构不同,气囊前部有1.5 cm,气 囊长度约3.0 cm,因此插管时需见尿再进5~8 cm,一般成人 男性插入 22 cm以上,女性 8 cm以上, 注水后牵拉尿管能外 滑2~3cm。也有学者认为置入尿管的长度加气囊远端至尿 管尖端的长度 (5 cm), 男性插入约 25 cm,女性约 10 cm, 若 无尿液流出,可于耻骨上加压,或经尿管注入无菌的生理盐 水再回抽,以证实尿管插入的正确性。
插管时润滑剂的选择
前列腺增生病人需从尿道注入石蜡油、利多卡因 用于导尿,增加导尿的成功率,在常规导尿过程中, 当插管遇到阻力,病人疼痛难以忍受致使尿管插入 时,保持尿管位置不动 , 请助手用5 ml注射器抽取 2%的利多卡因3~4 ml,由尿管尾端开口处向尿管内 注入,1~3 min再抽取2~3 ml无菌石蜡油,由尿管尾 端注入后再将尿管插入。在操作过程中石蜡油起 到润滑剂的作用 , 可减少尿管插入时的阻力 , 而利 多卡因能起到麻醉作用,解除病人由插管时引起的 疼痛, 并松弛尿道前列腺平滑肌 , 消除局部肿胀引 起的阻力,减轻病人的痛苦。
尿路感染的预防
尿路感染是留置导尿管最常见的并发症。缩短留 置导尿管时间、洗必泰或千玉洁消毒导尿口、生 理性膀胱冲洗是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预防 感染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导尿后每天用千玉洁 或 0.1% 的洗必泰棉球(千玉洁)消毒尿道口及导 尿管近外阴端两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周更换 导尿管,每日更换集尿袋,有血迹和絮状物随时 更换,定时排空集尿袋。导尿管与集尿袋应连接 紧密。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弯曲,打折、受压、 堵塞情况发生。
导尿管的型号
尿管型号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尿道情况及病 情而定。一般对初次留置尿管者,不宜选用较粗的 尿管。但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 女性,由于会阴部肌肉弹性较差,尿道括约肌松弛, 导尿时应选择型号较大 , 管腔较粗的导尿管 , 既可 以防止漏尿,又能保证引流通畅。对患有冠心病的 患者, 也应选取小型号的导尿管 , 把患者的不适降 到最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前列腺肥大的患者 ,由于尿道黏膜弹性差,比较薄脆,稍有不慎就容易 引起尿道黏膜破裂,此时应选择相对较小型号的导 尿管为佳。
留置尿管的时间
前列腺充血水肿、膀胱充血水肿张力消退、尿道充血水肿 皆是引起尿潴留的主要原因。让充血水肿部位得到充分的 休息,是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拔出尿管后恢复自行排尿 的重要因素。一般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 5 d, 公认的意见是 1周,少数长期尿潴留,尿路感染较重及反 复导尿插管引起尿道损伤者应适当延长留置尿管的时间。
2 )持续膀胱冲洗法:经三腔尿管连接引流管,上接装有 冲洗液的输液袋,下接引流袋持续冲洗,目前我们科普及 应用。
开放式冲洗的方法
就是用膀胱冲洗器或大注射器冲洗的方法,目前我们已经不 用了。
操作要点
(1)进行核对,做好准备。 (2)洗手,戴口罩。 (3)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将冲洗管与冲洗液连接,Y形管一头连接 冲洗管、另外两头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尿袋。连接前对各个连接部进行消毒。 (4)打开冲洗管,夹闭尿袋,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 (5)夹闭冲洗管,打开尿袋,排出冲洗液。如此反复进行。 (6)在持续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液的量及颜色。评估冲洗液 入量和出量,膀胱有无憋胀感。
尿管脱出
相关因素:
气囊注水不足; 气囊破裂; 外塞松动,气囊慢性漏水; 操作前没有检查气囊是否完好,其本身漏水; 气囊内注入空气; 患者烦躁不安,自行将尿管强行拔出。
对
策
放置导尿管前先检查气囊是否完整,有无漏气,外塞有无松 动。 气囊内主张注水,而不注气,以便定期检查。因空气易弥散 使气囊回缩体积缩小而滑脱。 发现外塞松动时,先回抽气囊的水,测量气囊内液体是否充 足,再按规定剂量注入。 对烦躁不安者应妥善固定尿管,不要牵拉过紧,必要时使用 约束带,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尿管而致尿道损伤。
留置尿管及 膀胱冲洗的护理
留置尿管是在导尿后将尿管保留在膀 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是临床常用的 基础护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 麻醉、手术以及危重病人的尿量观察 等。
心理护理
由于前列腺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导尿困难,故导尿前 护理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患者多半经受了长期尿 潴留的痛苦,对导尿术产生恐惧心理,操作者应介绍留置 导尿的目的、重要性,操作过程和配合方法以及缓解不适 的方法如张口呼吸、放松局部肌肉等,鼓励和安慰患者, 以避免紧张情绪导致尿道括约肌收缩,引起插管困难。
气囊注入成分
气囊注入成分有气体和液体两种。留置导尿管固 定效果进行探讨 , 发现3 天以上留置导尿者气囊导 尿管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为佳,能有效地固定尿管 ,避免尿管的脱出;3天内留置导尿者气囊内注入生 理盐水或空气均可。注入液体以灭菌蒸馏水或灭 菌注射用水为佳,生理盐水、葡萄糖属于晶体溶液 ,在囊内易形成结晶造成拔管困难。若囊内注入气 体则易引起气体泄漏 ,致气囊塌瘪 , 起不到固定作 用,另外气囊充气后在尿液中易上浮 ,与尿道内口 贴合不严密,易引起漏尿。注意气囊内不能同时注 入气体和液体 , 以免发生气囊部分粘连 ,造成拔管 困难
导尿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高龄女病人的导尿 高龄女病人由于会阴部肌肉松弛 , 尿道肌肉萎缩牵拉 , 使 尿道口陷于阴道前壁中 ,同时阴道黏膜缺乏雌激素作用而 显得苍白、光滑,阴道口变小,使尿道口显露困难 ,寻找办 法:常规消毒外阴,戴手套,左手食指、中指并胧,轻轻插入 阴道1.5~2.0 cm时,将指端关节屈曲,而后将阴道前壁拉紧 外翻,同时左手拇指压于前庭上方协助前壁外翻,即可找到 尿道口。
拔管后膀胱功能、排尿功能异常
留置导尿拔管后可出现尿失禁、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再 次发生尿潴留。预防拔管后尿潴留关键是尽量缩短置管时 间 , 在置管期间采取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胱的储 尿和排尿功能。如提肛训练等。
拔除尿管的最佳时间
拔除尿管的最佳时间是膀胱充盈时临床常采用开放引流放 尿和定时间歇放尿方法。两者均为非正常排尿方式 , 特别 是开放引流放尿使膀胱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 ,贮尿功能废 用,排尿反射中断,拔管后不能及时建立主动排尿意识。定 时间歇放尿方法虽然能掌握膀胱充盈程度及排尿时间间隔 误差,但不能充分保护和训练膀胱。对于拔管时机的选择, 膀胱充盈时拔管是最佳时机,拔管后排尿过程顺利,有效地 保护了膀胱功能。
导尿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前列腺肥大患者导尿 老年人前列腺肥大致使尿管插入困难 , 主要是因 为前列腺增生使尿道前列腺段弯曲 , 伸长, 呈裂隙 状,由于围绕尿道的腺体结节增生 , 使弯曲的尿道 呈不同程度的角度,造成插管失败。当遇到阻力时 可稍等片刻,让病人做深呼吸,减轻腹压,使膀胱颈 部肌肉放松 ,再徐徐插入 , 切不可强力插入增加病 人的痛苦,甚至造成阴茎皮下或阴囊引起皮下血肿 损伤 , 可自尿道口向尿道内注入石蜡油起润滑作 用,利多卡因黏膜麻醉可减少疼痛及疼痛反射引起 的尿道括约肌痉挛,有利于插管成功。
常用冲洗液
常用的冲洗液: 0.9% 氯化钠, 3%硼酸溶液, 0.02% 乳酸伊 莎吖啶抗生素溶液等。
温度
温度:水温最好保持在 35℃-37℃,但膀胱内出血时应使 用4℃左右的冷冲洗液。
常用的冲洗方法
1.密闭式冲洗法 2.持续膀胱冲洗法
密闭式冲洗法
1 )输液式冲洗法:病人卧床,将装有冲洗液的输液袋悬 吊于床旁输液架上,袋高应距病人骨盆 100㎝左右,经输 液管连接三腔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接好引流袋,引流袋的 位置应低于床面。注意:冲洗前先引流尿液,使膀胱排空, 然后夹住引流管,开放冲洗管,使冲洗液缓慢流入膀胱, 每次滴入 100ml左右后夹住冲洗管,开放引流管,使引流 液流入引流袋内,膀胱内的冲洗液排空后再重复以上步骤, 每次反复冲洗3-4遍即可。
注意事项
Leabharlann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当减缓冲洗速度,必要时停止 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觉剧痛或引流液中有鲜血时, 应当立即停止冲洗并通知医生处理。 冲洗过程引流管是否引流通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