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全神贯注》听课笔记2012-4-6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课堂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课堂实录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挚友、杰作”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3、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名言导入:理清人物(师生问好)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句名人名言,请看——(出示名人名言)。

谁来自告奋勇读第一句?生1:“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师:读得非常正确,还有名字?生1:莎士比亚。

师:对,这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说的。

谁来读第二句?生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精思。

——朱熹。

”师:读得很好!这两句名人名言在哪儿见过?生1:我在学校的角落里见过。

师:谁能说得更准确一些?生2:我在教室和办公室的边上看到过。

师:不错。

你还想说?生3:我在楼梯的过道里见过。

师:三位同学说得都对!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就能够使人越来越聪明!因为有一位名人这样说——(出示名人名言),请看:“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谁来读?生: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师:读得很好!我们一起读。

生: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师:谁还想读?这位男同学。

生: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师:读得真好,给点掌声。

(学生掌声)这句名言就是罗丹说的。

对于罗丹,你了解些什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126页,阅读“资料袋”。

(教师巡视)师:有几位同学已经读好了,坐得很端正。

谁来说一说?生1: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

师: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不是一般的雕塑家。

生2:罗丹是一个说名言的人。

师:对,罗丹说了“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名言。

这句名言的意思你知道了,很好。

生3:罗丹创作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等人物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四下《全神贯注》听课笔记2012-4-6

四下《全神贯注》听课笔记2012-4-6

四下《全神贯注》听课笔记时间:2012-4-6上午地点:育英大礼堂执教:乐清实验小学黄亦娜一、导入揭题,初知大意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全神贯注。

2、理解题意,积累词汇。

3、今天,这篇课文到底是描写谁忘我的一件事,请同学们大声去朗读课文。

4、读课文。

5、主人公是谁?除了罗丹,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个人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6、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根据课题扩充是一途中概括课文的好方法。

二、品读课文,聚焦“全神贯注”。

(一)第一次批注,指向文要内容。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默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圈圈关键的词语。

能干的孩子还可以在旁边写写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交流语段一: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1)板书:上前后退采访学生:你为什么上前后退?(2)叽里咕噜是嘴巴的动作,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联想)(作者的写作密码)(3)神态:罗丹眼睛闪着异样的光。

师: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可不可以?生读句子。

选择其中一句说说:(4)小结:刚才我们紧紧抓住罗丹的内心世界,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意思,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读读第二自然段的其他句子。

(二)第二次批注:指向文本语言。

1.学生自学。

2.交流(1)学生读“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读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披在塑像上。

”(2)你读出了什么?“醉”“痴”时间的词3.罗丹真的喝醉了酒吗?4.罗丹就这样陶醉其间,他忘记了什么?5.你想送他一个什么词?6.老师把“如痴如醉”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词记在书上。

此时此刻,他如痴如醉,在他手中,只有(),在他眼中,只有(),在他心里,只有()。

四年级《全神贯注》教学片段及记录分析

四年级《全神贯注》教学片段及记录分析

四年级《全神贯注》教学片段及记录分析四年级《全神贯注》教学小品及记录点评老师:现在,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分享你的学习收获!(学生们纷纷举手)健康:老师,我们先走吧。

我们的小组展示了罗丹如何通过表演专注于他的工作。

我们能在前面表演吗?老师:当然,你的想法很有创意。

(学生表演罗丹集中作品的音符)老师:表现不错。

谈谈你的感受。

健康:当模特太累了。

(笑)健康:我觉得罗丹太投入他的工作了。

老师:你觉得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健康:我觉得罗丹演得很好,时而自言自语,时而双手在空中舞动,动作非常逼真,展现了罗丹疯狂的工作状态。

健康:我觉得于婷表现不错。

虽然女人像没有台词,头放在桌子上很累,但她表现得很认真。

老师: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健康:罗丹演得不错,但我觉得除了动作之外还要注意表情的变化,会更生动。

老师:可以到前面来表演吗?健康:好的,但是我会让我的同桌读课文中的句子。

老师:分工明确。

好的,请!(掌声)健康:(一生朗读,一生表演,表情丰富,很有感染力)老师:(笑着问学生)你为什么给他们鼓掌?健康:他们显示罗丹全神贯注于他的作品,表演生动有趣。

老师:我认为他们也做得很好。

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体验这段话,看看你能想象到什么。

看谁有罗丹的想象力。

(学生以各种形式体验,用表情朗读,表演,自悟自读,分组讨论)健康:罗丹嘴里念念有词,好像在和某人耳语。

这是对罗丹的动作和语言的描述。

我觉得他是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如何矫正左肩偏曲。

健康:突然,我的眼睛里有一种奇怪的光,我似乎在和某人激烈地争吵。

这是罗丹满意的修改方案,似乎反复推敲。

健康:他疯狂地对着母象笑了笑,然后轻轻叹了口气。

我想是罗丹看到了他的改版。

他对这项工作感到非常满意和高兴。

老师:学生的想象力是合理的,他们非常从事阅读。

健康:还有一句话他好像喝醉了,好像整个世界都为他消失了。

我想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罗丹是如此专注于修改雕像,以至于忘记了茨威格的存在。

老师:说得好,你有过这种感觉吗?(众生一个接一个地交谈、交流、举手)健康:有一次,我在想一道奥数题,挠头咬笔杆。

《全神贯注》教学实录纪实与点评

《全神贯注》教学实录纪实与点评

《全神贯注》教学实录纪实与点评P >《全神贯注》教学实录纪实与点评指导:黑河市第六小学刘金梅)(设计:黑河市第六小学王威)教学内容:《全神贯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教材分析: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

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作风。

初步学习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

2、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本课6个生字。

3、能力目标: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设计理念:四年级是小学高段,正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也是课标的要求,所以本课我采用研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以研究性阅读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根据以上教学理念,以读为主线,让学生按照“自读准备、默读探究、交流研讨、品读拓展”四大板块来自主学习。

“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的内容,让学在研究交流当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

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体现新理念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教师引导、参与和合作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学习或做事时特别投入,特别专注的时候?生:有一次,我看电视入了迷,妈妈喊我吃饭几次我都没听到,于是妈妈气的大吼一声:“吃饭了!!”我才听到妈妈的话。

生: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我看书的时候,身边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到我。

生:我特别喜欢画画,有一次大概画画太认真了,连妈妈回来了都不知道。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6课全神贯注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6课全神贯注

26.全神贯注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要求的6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挚友”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抓重点语句,朗读感悟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3.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感受人物精神;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知大意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全神贯注》。

板书课题,读课题。

2.同学们,什么是全神贯注呢?谁能用一个成语来解释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3.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用全神贯注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小结:你看,有时候在课题的前后加上一些词语,连成一句话,就能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同学们听讲课真是全身关注啊,那下面的词语一定也难不倒大家,出示词语。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同时理解“挚友”一词。

罗丹斯蒂芬·茨威格挚友不禁似乎轻轻地吁了口气打扰径自仪态端庄莫名其妙二、细读语言,感受“全神贯注”过渡:好,词语过关了,课文的内容也读懂了,但这对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还不够,还应对文章的词句进行仔细研读。

罗丹到底是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该读哪段?(出示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读这一段,划出写罗丹已经完全沉浸在工作中的句子交流:哪几句。

2.罗丹此时的工作状态,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课件点击)(1)这句话中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罗丹的全神贯注?a: “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哪些东西消失了?(时间、地点、挚友……只剩下了罗丹和女像。

)他的眼前本应该是怎样的?他忘记做什么了?(陪伴挚友……)在他眼里,只剩下——(女像),所以,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已经消失了。

全神贯注听课心得

全神贯注听课心得

全神贯注听课心得篇一:四下《全神贯注》听课笔记2012-4-6四下《全神贯注》听课笔记时间:2012-4-6上午地点:育英大礼堂执教:乐清实验小学黄亦娜一、导入揭题,初知大意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全神贯注。

2、理解题意,积累词汇。

3、今天,这篇课文到底是描写谁忘我的一件事,请同学们大声去朗读课文。

4、读课文。

5、主人公是谁?除了罗丹,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个人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6、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根据课题扩充是一途中概括课文的好方法。

二、品读课文,聚焦“全神贯注”。

(一)第一次批注,指向文要内容。

1.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默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圈圈关键的词语。

能干的孩子还可以在旁边写写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 交流语段一: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1)板书:上前后退采访学生:你为什么上前后退?(2)叽里咕噜是嘴巴的动作,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联想)(3)神态:罗丹眼睛闪着异样的光。

师: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可不可以?生读句子。

选择其中一句说说:(4)小结:刚才我们紧紧抓住罗丹的内心世界,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意思,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读读第二自然段的其他句子。

(二)第二次批注:指向文本语言。

1.学生自学。

2.交流(1)学生读“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读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披在塑像上。

”(2)你读出了什么?“醉”“痴” 时间的词3.罗丹真的喝醉了酒吗?4.罗丹就这样陶醉其间,他忘记了什么?5.你想送他一个什么词?6.老师把“如痴如醉”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词记在书上。

《全神贯注》教学实录及评析

《全神贯注》教学实录及评析

《全神贯注》教学实录及评析作者:黄学慧李凤君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2019年第6期【教材分析】《全神贯注》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文章生动地记述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把客人忘得一干二净的事。

文中对罗丹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初步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

但是,如何把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特别是如何把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结合起来描写人物,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1.抓住对罗丹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体会罗丹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

2.学习动作与神态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进行片段练笔。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回顾写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读写结合课,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吗?生:这节课我们既要读,也要写。

师:是的,只有读好了,才能写好。

首先,咱们来做个小游戏:人物猜猜猜。

请根据文字描述猜猜这是谁?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师: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成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生:这是猪八戒,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

师: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傲慢地问。

生:这是铁罐,是语言描写。

师:谁来补充?生:还有神态描写。

师:哪里是神态描写?生:傲慢。

师: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她张开手,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生:安静,是动作描写。

师:同学们在游戏中的表现非常棒!通过这些句子,我们看到,虽然描写人物的方法不同,但都写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人,他就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

(吕丽红)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全神贯注》教学实录及后感

(吕丽红)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全神贯注》教学实录及后感

(吕丽红)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全神贯注》教学实录及后感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全神贯注》教学实录及后感永康市大司巷小学吕丽红教学内容:《全神贯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教材分析:《全神贯注》是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

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作风。

课文重点叙述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也就是课文的2、3、4自然段。

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的维妙维肖。

要学生理解罗丹忘我的工作情景,是教学的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叙述“罗丹一会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象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这些语言、动作、神态反映他全神贯注地工作情景。

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理解这些内容,体会这种意境有一定难度。

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采用硬灌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佳。

让学生针对罗丹的每一种表现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逐个解决问题。

这就把难点化分为许多小问题,减缓了教学的坡度。

接着让学生看幻灯片,用自己的语言把幻灯片的内容叙述出来。

最后再由教师引读文中的句子,弄清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对于1、3、4自然段中的对话,主要采用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情感,从而理解这些重点词句。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2、通过文中具体而生动的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文中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精神。

及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释题感知全神贯注师:同学们,咱们刚才在聊天时,我看到大家都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话,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词(你们猜猜看)——对,这个词就是“全神贯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全神贯注》听课笔记
时间:2012-4-6上午
地点:育英大礼堂
执教:乐清实验小学黄亦娜
一、导入揭题,初知大意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全神贯注。

2、理解题意,积累词汇。

3、今天,这篇课文到底是描写谁忘我的一件事,请同学们大声去朗读课文。

4、读课文。

5、主人公是谁?除了罗丹,文章中还提到了一个人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
6、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根据课题扩充是一途中概括课文的好方法。

二、品读课文,聚焦“全神贯注”。

(一)第一次批注,指向文要内容。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默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
圈圈关键的词语。

能干的孩子还可以在旁边写写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交流
语段一: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1)板书:上前后退
采访学生:你为什么上前后退?
(2)叽里咕噜是嘴巴的动作,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联想)(作者的写作密码)
(3)神态:罗丹眼睛闪着异样的光。

师: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可不可以?
生读句子。

选择其中一句说说:
(4)小结:刚才我们紧紧抓住罗丹的内心世界,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意思,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读读第二自然段的其他句子。

(二)第二次批注:指向文本语言。

1.学生自学。

2.交流
(1)学生读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读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披在塑像上。


(2)你读出了什么?
“醉”“痴”时间的词
3.罗丹真的喝醉了酒吗?
4.罗丹就这样陶醉其间,他忘记了什么?
5.你想送他一个什么词?
6.老师把“如痴如醉”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词记在书上。

此时此刻,他如痴如醉,在他手中,只有(),在他眼中,只有(),在他心里,只有()。

这就是(),这就是()。

7.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

8.这段话中,没有一个全神贯注,可一个个动词把罗丹的全神贯注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

1、三分钟,看看谁是我们班的记忆小能手。

填空式背诵。

(四)联系上文,读懂“精益求精”。

就这样,罗丹整整改了一个多小时,这座女像真的有这么多瑕疵吗?
读读第一自然段。

1.交流。

2.读罗丹的话,从语言中读出什么?
(生:好上加好)用个成语来形容。

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精益求精”。

三、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罗丹就是这样全神贯注、如痴如醉、精益求精。

茨威格看了这一幕幕,很有感叹。

他在后来的回忆中这样写道:
读句子。

四、从读学写,迁移运用。

1.出示朗朗的照片,问这是谁?
用心欣赏,朗朗弹奏钢琴的视频,观察他的头、眼、嘴、身子、手。

老师在音乐声中讲解,学生仔细欣赏。

2.让我们在钢琴声中回忆刚才的一幕幕。

朗朗弱得全神贯注,你们看得全神贯注,让我们也把这一幕幕像作者那样写出来。

抓住朗朗的动作、神态的变化。

加入自己的联想。

3.学生写话。

4.交流。

五、小结升华,作业延伸。

1、罗丹因为全神贯注,创作了一个个红典的雕塑作品。

出示罗丹的作品。

朗朗因为全神贯
注,才使他的钢琴事业达到了颠峰。

2、让我们记住茨威格的这句话。

读句子。

3.布置作业
(1)联系实际,写一写生活中一个全神贯注的事例。

(2)推荐读物,《罗丹传》《贝多芬传》
扎根言语,从读学写
黄亦娜
建构语用型课型
习作难,让师生谈写色变。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教学的“本然”,其实就是言语应用。

语文根本任务必须定位在“语用”上,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

备课前:
单元导语、学习园地
单元整体备课
单元提示中的话,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目标
备课思路
1.预习入手,感知语言材料
一标1在课文中标出生词,标自然段序号。

二读1读勾画的词语3遍,想想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在旁边打个水上问号2读课文至少三次
三思1思考课后及书上小泡泡里的问题
2针对本文提一个问题,写在课文后面。

四概括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下来,写在预习本上。

二、品读领悟,重视语感培养
紧扣课文第2自然段
(一)第一次批注,指向文本内容
语段一(扶读)
从内容到形式
学法小结揭示学法
(二)第二次批注,指向文本语言
(三)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
课堂当堂背诵
(四)练习迁移,形成言语能力
先让学生体验,激发习作兴趣
活生生动态的例子
提高读写文章,评价不容忽视
课内写话欣赏朗朗的钢琴演奏写话
课外练笔回家观察一个人学习、做事全神贯注的样子。

结束语:我要贴着地面步行
不在云端跳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