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专题03光和眼睛一含解析
最新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光和眼睛(1)汇总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光和眼睛(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分)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透过树林的阳光B.镜中的人像C.倒映在湖中的桥D.看见海面下的冰山2.(5分)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 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3.(5分)下列关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实像B.镜中的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C.物体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变小D.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5分)如图所示,一只熊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选项中的哪一个()A.B.C.D.5.(5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6.(5分)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A.白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B.白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C.金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D.金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7.(5分)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蓝色B.全身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8.(5分)如图所示,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9.(9分)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10.(9分)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是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11.(9分)物理课中使用幻灯机投影,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选填“虚像”或“实像”);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白布能(选填“折射”或“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能使同学们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2.(6分)在SARS病毒肆意地侵害人类的时候,各单位、住户除了用“84”消毒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预防外,还常用灯来灭菌.另外,个别科研部门在与非典的斗争中研制出了多种快速(不超0.5s)测量体温的仪器,它们是利用测温的.三、作图题(每小题9分,共9分)13.(9分)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14.在图中画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图.15.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四、实验题(14小题6分,15小题12分,共18分)16.(6分)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也能方便地测量.(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17.(12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光和眼睛(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分)(2011•衢州)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透过树林的阳光B.镜中的人像C.倒映在湖中的桥D.看见海面下的冰山【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太阳光有一部分照到树叶上被挡住,另一部分透过树叶间的空隙照在地面上,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正确;B、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B错;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C错;D、光在水面发生折射,看到的是虚像,比实际位置浅,不符合题意,故D错.故选A.【点评】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5分)(2012•河南)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 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如水中的倒影、镜中的像等;(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海市蜃楼、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折.【解答】解:A、立竿见影是指把竿竖在阳光下,可以看到竿的影子,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不合题意.B、“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的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C、“池水映明月”指的是看到水中的月亮,这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月亮反射的光线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而形成的.不合题意.D、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线不能绕到叶子后面,故能挡住泰山.是光的直线传播.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1)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等知识点.(2)类似的现象却包含了不同的道理,提醒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细心加以区分.3.(5分)(2010•长春)下列关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实像B.镜中的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C.物体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变小D.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对选项A、C、D进行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对选项B进行分析.【解答】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故本选项错误;B、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本选项错误;C、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故本选项错误;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知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目就是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解答时通过题目分析判断排除即可获得答案.4.(5分)(2014•广东模拟)如图所示,一只熊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选项中的哪一个()A.B.C.D.【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来判断像的形状:平面镜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同,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符合该条件的只有D图.故选D.【点评】(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的,当镜面水平放置时,所成的像是上下相反的.5.(5分)(2012•福州)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30°,故本选项错误.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故本选项正确.D、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则反射角也增大5°,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6.(5分)(2014•广东模拟)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A.白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B.白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C.金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D.金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1)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2)水中的白云,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选C.【点评】反射与折射都能形成虚像,主要区别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关于反射面对称,平面镜成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7.(5分)(2010•宣威市校级模拟)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全身呈蓝色B.全身红色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解答】解: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裙子是黑色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应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8.(5分)(2014•广东模拟)如图所示,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来解答此题.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解答】解:因为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距等于像距,所以井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大小相等,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A、D选项错误;因为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1)熟记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与物大小相等,②物距等于像距,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虚像;(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9.(9分)(2011•南京)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分析】(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解答】解:(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故答案为:(1)直线;(2)反射;(3)折射.【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关于光的传播历来就是考试的一个考点,所以该题属于常见题,一定要掌握.10.(9分)(2013•盘锦二模)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20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填“虚”或“实”)是光反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已知小鸟距水面10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也是10m,所以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为10m+10m=20m;故答案为:20;虚;反射.【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11.(9分)(2011•泸州)物理课中使用幻灯机投影,投影屏幕上得到了放大的实像(选填“虚像”或“实像”);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漫反射(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而且白布能反射(选填“折射”或“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能使同学们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解答】解:投影仪有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是: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表面粗糙的白幕布,表面因为粗糙,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进入各位同学的眼睛,使同学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屏幕是白色的,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能使同学们看到多彩的画面.故答案为:实像,漫反射,反射.【点评】多媒体教室里,我们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这个过程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白色而粗糙的屏幕、光的直线传播等等,我们要敢于提出问题,正确回答问题.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12.(6分)(2012•泰州模拟)在SARS病毒肆意地侵害人类的时候,各单位、住户除了用“84”消毒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预防外,还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另外,个别科研部门在与非典的斗争中研制出了多种快速(不超0.5s)测量体温的仪器,它们是利用红外线测温的.【分析】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一切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线,可以制成红外线体温计、红外线摄像头、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等.【解答】解: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制成紫外线灯来消毒.人体能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制成红外线体温计来接收红外线,测量体温.故答案为:紫外线;红外线.【点评】掌握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两者对比记忆,便于记忆.三、作图题(每小题9分,共9分)13.(9分)(2007•菏泽)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要注意此题中,光线经过两块平面镜要进行两次反射.【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是90°﹣60°=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一次的反射光线.做出第二个镜面的法线,由图知,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线的画法,关键是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4.(2013•潮南区模拟)在图中画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图.【分析】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要发生两次折射,必须知道两次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才能正确作图.一定注意最后的出射光线与上面的入射光线平行.【解答】解:光线穿过玻璃砖要经过两次折射,两次折射都遵循光的折射规律: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过入射点垂直玻璃上表面作出法线,在玻璃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同样先作法线,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一定注意玻璃下表面的光线与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点评】本题关键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折射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二是必须保证玻璃砖两侧的光线平行.15.(2011•鞍山)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解答】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还可以作出P点的像P′,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连接OP画出反射光线.四、实验题(14小题6分,15小题12分,共18分)16.(6分)(2012•南京)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能方便地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分析】(1)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1)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为反射光线是由入射光线决定的.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2)不发生.【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7.(12分)(2011•河源)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B.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分析】(1)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2)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实验现象表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B操作.【解答】解:(1)实际操作可知,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透明的玻璃板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2)实验中,将蜡烛B放置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并使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物、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实验结果表面:物与像的大小相同,且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3)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B操作.故答案为:(1)较黑暗;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2)完全重合;相同;垂直;相等;(3)B.【点评】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和眼睛》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解析】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近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短),即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小。
远视眼的晶状体凸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外界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方,故应佩戴凸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会聚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5.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某学校开展了“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活动,其中有同学提到不能将矿泉水瓶随意丢弃在森林,这是因为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从而点燃枯叶引发火灾。
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3.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样的眼睛需佩戴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这种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答案】 ①. 凸透镜 ②. 会聚
B. 太阳光照在人身上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月球环形山,此时像与物等大
D. 白光经三棱镜分解成的彩色光,可通过凸透镜合成白光
10.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好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将蜡烛移至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呈现在光屏上清晰的像的特点是( )
D.露珠下的叶脉被放大是光的折射现象,椭圆的露珠相对于是一个放大镜,所以能形成正,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C. 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水”是光的色散
【2019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八年级眼睛和眼镜(期末复习通用,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

【2019最新】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八年级眼睛和眼镜(期末复习通用,含解析)新人教版word版(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2.小强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你认为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A.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3.(2012·绍兴中考)如图所示的人手持的是一枚()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4.(2012·武汉中考)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5.(多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6.(2013·陕西月考)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佩戴对光线有作用的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中考物理夺分复习 第一篇 考点过关篇 第03章 光和眼睛 课时01 光现象课件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3)本实验应选择在
其好处是
的环境下进行,
较暗
使成像更清晰,现象更明显
。
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
放置;若不垂直则在纸板
垂直
常
考
实
验
突
破
2.实验(shíyàn)装置如图3-7所示。
(kètáng)
高
效
课
堂
训
练
图3-7
3.实验的主要操作:
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的目的:显示光传播的路径。
注意:若将其中一纸板向前折,另一纸板上不会显示反射光线,但三线仍然共面。
(4)验证光路可逆的方法:将激光笔逆着原反射光线方向射出,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5)多次改变(gǎibiàn)入射角大小进行测量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ɡāo xiào)
堂高
训效
练
课
4.实验结论: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1)水中的铅笔“折断”了。
(2)看到水中鱼儿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3)海市蜃楼。
(tūpò)
重
难
考
向
突
破
第十页,共四十四页。
中
考
考
点
解
读
考点五
课本重要图片
1.如图3-1所示,太阳能汽车靠光的
奔驰,其中的太阳能电池,把
能量
飞快(fēikuài)
光
能转化为
能。
电
(tūpò)
重
难
考
向
突
破
图3-1
2.如图3-2所示,手影的形成可以用
4.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红宝石激光器和光纤,它们都是利用
中考物理复习第三章 光和眼睛 第1课时光现象

4.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红宝石激光器和光纤,它们都是利 用_光__的__反__射_传输信息的。
考点解读
重点突破
针对训练
实验突破
第三章┃第1课时 光现象
考|点|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__反__射____。 2.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虚__像____;像与物的 大小___相__等___,像和实物所在位置的对应连线与镜面__垂__直____,像 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相__等___。 3.虚像和实像: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 __实__像__,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___虚__像_。
考点解读
重点突破
针对训练
实验突破
第三章┃第1课时 光现象
4.考题速递 例1 [2017·盐城]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 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考点解读
重点突破
针对训练
实验突破
第三章┃第1课时 光现象
考|点|5 光现象辨识
1.光的直线传播: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实像)、凿壁偷光、 林中影、一叶障目、手影(实像)、激光准直、站队、三点一线瞄准、 树阴下的光斑(太阳的实像)等。
2.光的反射:镜中花水中月(虚像)、潜望镜、自行车尾灯、 水面倒影等。
考点解读
重点突破
针对训练
实验突破
第三章┃第1课时 光现象
3.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相__等____;像与物到镜面 的距离___相__等___;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垂__直___;物体在平 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虚___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简单记为: 等大、等距、对称、垂直、虚像)
2.[2016·德阳]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B )
广东省2019年中考物理沪粤版总复习课件:第3章 光和眼睛(共58张PPT)

后的光线.
如答图1-3-22所示.
10. (2018河南)如图K1-3-18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
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
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
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 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
路图.
如答图1-3-23所示.
考点3 透镜
11. 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
(C)
※能力提升
16. 图K1-3-9(2018温州)如图K1-3-9为玩具鸟在平 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 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A ) A. 竖直上移玩具鸟 B. 竖直下移平面镜 C. 人向平面镜靠近 D. 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17. (2017黔东南)如图K1-3-10所示,A、B是点光源S 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 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考点4 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
14. 关于色散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色散实验说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
紫七色光组成的
B. 色散实验说明太阳光中包含红外线、紫外线
C. 色散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不是复合光
D. 色散实验说明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
15. 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 A. 可见光 B. 紫外线 C. 红外线 D. 超声波
如答图1-3-25所示.
14. (2016遂宁)如图K1-3-21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
刚好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
的光入射到凸透镜上,请你作出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
水中光线的大致位置.
如答图1-3-26所示.
※能力提升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3章 光和眼睛(共121张PPT)

※考点精练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5年1考:2016年(选择)考查] 【例1】如图1-3-2所示,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 直线传播 的手,由于光的________ ,所以在不透光的手后面,光 照射不到,形成了影子.
考点点拨: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当光射
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有影子. 影
注意:光年是______ 长度 单位,即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路程.
(3)光线: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光的传播路 径与方向,它是_________( 不存在 填“存在”或“不存在”) 的,是为了更好理解光而建立的模型. 注意:作图中注意光线用实线表示,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辅助线等用虚线表示. (4)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的光经小孔后,在光 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成像. 像的特点:___ 倒 立、大小
考点2 光的反射[5年2考:2016年(作图)、2018年(作图)考 查] 【例2】如图1-3-3所示,作出入射线AO经平面镜反射 后的反射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思维导图
第一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看不见的光 光的色散、
※考纲要求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认识)
2. 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探究. (探究) 3. 平面镜成像. (探究) 4. 白光的组成;光的色散. (认识) 说明:不要求记住色光混合与颜色混合的具体 规律.
子与实像的区别在于: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
实像是光照射到的地方形成实像.
1. 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
( B )
B. 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C. 三棱镜分解源自光D. 在平面镜前看到自己的像
2019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专题03-光和眼睛(1)(含答案)

专题03 光和眼睛(一 )☞知识点1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分类A.自然光源:太阳及其他恒星、萤火虫、灯笼鱼、水母等。
B.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火把、白炽灯、LED等。
3.对光的理解光源是指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比如月亮和所有的行星,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看见,所以他们不是光源。
例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金属B.夜晚的星星C.月亮D.通电的霓虹灯【答案】D【解析】C、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D、通电的霓虹灯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而且霓虹灯是人造光源.【点评】有的物体很亮,但不是自身发的光,也不是光源,如月亮,晃眼睛的玻璃、镜子等.有的物体尽管发光很微弱,确实是自身发出的光,所以是光源,如荧火虫,深海生物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例2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洁白的月光B.晶莹的露珠C.璀璨的钻石D.浪漫的荧火虫【答案】D【解析】【点评】结合光源的定义正确区分光源。
☞知识点2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果介质不是同种或者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将会发生折射而改变。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的大气密集,而高空稀疏,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折射而变得弯曲。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情况而引入的一种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理想模型,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A.影子的形成: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一个阴暗区域,即物体的影子。
B.日食和月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个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光和眼睛(一 )☞知识点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太阳及其他恒星、萤火虫、灯笼鱼、水母等。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火把、白炽灯、等。
.对光的理解光源是指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比如月亮和所有的行星,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看见,所以他们不是光源。
例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金属.夜晚的星星.月亮.通电的霓虹灯【答案】【解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通电的霓虹灯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而且霓虹灯是人造光源.【点评】有的物体很亮,但不是自身发的光,也不是光源,如月亮,晃眼睛的玻璃、镜子等.有的物体尽管发光很微弱,确实是自身发出的光,所以是光源,如荧火虫,深海生物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例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洁白的月光.晶莹的露珠.璀璨的钻石.浪漫的荧火虫【答案】【解析】【点评】结合光源的定义正确区分光源。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果介质不是同种或者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将会发生折射而改变。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的大气密集,而高空稀疏,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折射而变得弯曲。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情况而引入的一种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理想模型,.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形成: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一个阴暗区域,即物体的影子。
.日食和月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个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
.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烛焰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蜡烛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上部;夏天密林中地上圆斑就是太阳光经树叶缝隙所形成的太阳的像。
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实像的形状与像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站队时队列排直;士兵射击瞄准;工人检查木板是否平直;激光准直挖掘隧道。
例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答案】【解析】【点评】()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体应用;()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例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
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
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日食现象.雨后“彩虹”.水中“倒影”.放大镜把字“放大”【答案】【解答】【点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如: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平面镜成像等。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表示,真空中的光速为,在计算中,真空中常取。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取;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由于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大很多,打雷下雨天,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额距离叫做光年。
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例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 【答案】 【解析】【点评】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结合我们所学光速和声速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打雷时,常常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
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
【答案】×;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之所以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知道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的时间,求出激光从地球到月球单趟用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激光从地球到月球单趟用的时间:×,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确定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用的时间(单趟)。
☞知识点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是白光,牛顿用三棱镜使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白纸屏上,从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光,所以称它们是色光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色颜料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其中包括黑色,故把它们叫颜料的三原色。
例以下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雨后彩虹,搭起天桥.水面鸟儿,顾影成双.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答案】【解析】、水面上出现鸟的像,是水面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不属于光的色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这一现象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点评】掌握好基础知识结合我们生活中的现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习物理要多观察,多思考。
例如图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在白光屏的处是光;将温度计放至范围处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紫;升高。
【解析】【点评】太阳光是复色光,当透过三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中单色光。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入射点:光线射到反射面上的点,用字母表示。
两角:入射角即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的∠;反射角即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
三线:入射光线指射到反射面的光线,如图中;法线指经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它是一条辅助线,通常用虚线表示,如图中;反射光线即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
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有方向的,当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线的传播方向叙述字母,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画光路图时,光线应该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
.光的发射定律.内容: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简称“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理解:()因果关系,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改变而改变,所以不能说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入时,入射角为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传播方向相反,并不是没有反生反射。
()将纸板旋转一定角度,是为了验证发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
.在发射现象中光路时可逆的。
例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小孔成像.鸟巢倒影.水面折枝.故宫日冕【答案】【解答】【点评】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例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折转,垂直于()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答案】()垂直;同一平面内;();平面镜。
【解析】()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点评】()实验时,将光屏垂直放在平面镜上;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故他所测量的角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知识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注意:()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不只是镜面才发生镜面反射,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平面等都是镜面反射。
(2)生活中的光污染主要是光的镜面反射造成的。
例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解析】【点评】针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知识点做考查,同时它们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例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踩在水潭里,下面判断正确的是:().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无论迎着和背着月光走,地面上暗处是水潭【答案】【解析】、当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有水,因为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眼,而地面发生漫反射,只有少量光进入人眼,所以此时水面量,人应该走暗处;【点评】抓住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定义及性质就可以解答此类题目.☞知识点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