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宋词注释翻译赏析《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晏殊创作。
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气息。
上阕写自然景物。
“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众多意象秀美明丽,足见春色之娇人。
下阕写人物。
“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
“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的生活细节,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点到,与上阕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
“笑从双脸生”一句特写,收束全篇。
作品原文破阵子·春景①晏殊燕子来时新社②,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③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④轻。
巧笑⑤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⑥。
疑怪⑦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⑧赢,笑从双脸⑨生。
作品注释①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又名《十拍子》。
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②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
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③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④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⑤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⑥逢迎:碰头,相逢。
⑦疑怪:诧异、奇怪。
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⑧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⑨双脸:指脸颊。
作品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
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作品赏析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
破阵子·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破阵子·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
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注释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又名《十拍子》。
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
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逢迎:碰头,相逢。
疑怪:诧异、奇怪。
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边、沟壑旁、田埂等处。
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钝齿,长达15 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四至六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花轴,用来斗草的好材料。
)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武斗。
王建《宫词》,吟咏斗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
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
因此玩这种游戏没点植物知识和文学修养是不行的。
双脸:指脸颊。
赏析作者:佚名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阅读答案及翻译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阅读答案及翻译《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是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所作。
此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燕子来时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②赢,笑从双脸生。
[注]①新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
②斗草:古代妇女用草进行比赛的游戏。
1.词的题目中应该填入的一个字是(某一季节),作者晏殊是派的`代表词。
(2分)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作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传神地绘景,生动而鲜活,明媚秀润。
B.“三四点”、“一两声”或为写实地,更透出幽静与悠长。
C.词的下片写少女嬉戏,活泼天真,洋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
D.整首词语言通俗,激情昂扬,境界阔远。
3.联系作品上、下阕内容,试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60字,4分)《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阅读答案1.(2分) 春婉约派。
2.(3分)(D)3.(4分)答题要点:描写了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女伴巧笑以及斗草输赢游戏等,勾画出明媚、欢快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一改传统诗词中伤春惜时的老套。
二4、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其作用如何?“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众多意象秀美明丽,足见春色之娇人。
5、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展示了古代少女的纯洁心灵。
6、这首词下片历来备受推崇,许昂霄《词综偶评》中说:“(‘疑怪’三句)如闻香口,如见冶容。
”请作简要赏析。
下片写青春少女的小故事。
两个东西相邻的少女,在采桑小路上相遇。
东邻女伴的笑容引起了西邻女子的疑问,以为是她昨晚作了好梦。
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原文及解析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宋] 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嬴,笑从双脸生。
分类标签: 描写春天宋词三百首初中作品赏析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
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
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
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
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
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
按民族“花历”,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
梨花落后,清明在望。
词人写时序风物,一丝不苟。
当此季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清音。
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
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在何处?那就是桐花、麦花与柳花。
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是“日长飞絮轻”。
古有诗云:“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可以合看。
文学评论家于此必曰:写景;状物!而不知时序推迁,触人思绪也。
当此良辰佳节之际,则有二少女,出现于词人笔下:在采桑的路上,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彩头呢!”“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
何谓双脸?盖脸本从眼际得义,而非后人混指“嘴巴”也。
故此词,美在情景,其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而别无奇特可寻之迹;迨至末句,收足全篇,神理尽出,天时人事,物态心情,全归于此。
破阵子·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破阵子·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破阵子·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破阵子·春景朝代:宋代作者:晏殊原文: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翻译: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
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注释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又名《十拍子》。
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
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逢迎:碰头,相逢。
疑怪:诧异、奇怪。
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边、沟壑旁、田埂等处。
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钝齿,长达15—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四至六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花轴,用来斗草的好材料。
)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武斗"。
王建《宫词》,吟咏斗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
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
因此玩这种游戏没点植物知识和文学修养是不行的。
双脸:指脸颊。
赏析: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世纪金榜】初中语文文言文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原文、译文、赏析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
正惊疑着昨晚的春宵美梦,原来是今朝发现田中土肥草盛,不由得脸上生笑注释:①破阵子:唐教坊曲名。
又名《十拍子》。
②新社:春社,在立春后,清明前。
③巧笑:美好的笑。
赏析: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
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
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
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
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
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
按民族“花历”,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
梨花落后,清明在望。
词人写时序风物,一丝不苟。
当此季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清音。
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
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在何处?那就是桐花、麦花与柳花。
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是“日长飞絮轻”。
古有诗云:“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可以合看。
文学评论家于此必曰:写景;状物!而不知时序推迁,触人思绪也。
当此良辰佳节之际,则有二少女,出现于词人笔下:在采桑的路上,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彩头呢!”“笑从双脸生”五字,再难另找一句更好的写少女笑吟吟的句子来替换。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赏析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赏析《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是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
此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
这首词创作时间不详,也没有具体背景。
但可以从词中描绘的景物和情感来推测,这可能是一首描绘春天、青春和少女的欢乐情怀的词。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梨花落去之后又迎来了清明。
”燕子的飞来和梨花的落去,都是春天的象征。
社祭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祭祀活动,人们会在春天和秋天举行,以表达对土地和谷物的敬畏和感激。
而清明则是中国传统的扫墓节,人们会祭拜祖先,缅怀逝去的亲人。
所以这里的“社祭”和“清明”可能代表着一种季节的转换,同时也暗含着一种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慨。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碧苔、清水、黄鹂,都是春天常见的景物,这些景物的出现,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黄鹂的歌声则更是增添了春天的欢乐气氛。
“白昼越来越长,随处可见柳絮飘飞。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时光的变化。
白昼越来越长,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冬天的离去。
柳絮飘飞则更是春天的象征,它轻盈飘逸,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由。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
”这里的“采桑”暗示着春天是蚕宝宝生长的季节,也是农耕的重要时刻。
而“东邻女伴”的出现,则让人感受到少女的青春活力和纯真。
她们的笑容和笑声,是春天最美的风景。
“正疑惑着她是不是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获得胜利了啊!”这里通过“疑惑”和“原来”两个词,暗示着少女们的欢乐和活泼。
她们在春天的大自然中尽情玩耍,享受着青春的美好和自由。
而斗草游戏则更是她们的一种乐趣,这种游戏充满了智慧和快乐,让人感到她们的青春是多么的珍贵和美好。
最后一句“双颊不由的浮现出了笑意”,则是点睛之笔。
《破阵子-春景》晏殊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破阵子-春景》晏殊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破阵子·春景》由晏殊创作。
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气息。
上阕写自然景物。
“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众多意象秀美明丽,足见春色之娇人。
下阕写人物。
“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
“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的生活细节,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点到,与上阕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
“笑从双脸生”一句特写,收束全篇。
作品原文:破阵子·春景①晏殊燕子来时新社②,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③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④轻。
巧笑⑤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⑥。
疑怪⑦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⑧赢,笑从双脸⑨生。
作品注释:①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又名《十拍子》。
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②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
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③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④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⑤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⑥逢迎:碰头,相逢。
⑦疑怪:诧异、奇怪。
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⑧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⑨双脸:指脸颊。
作品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
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作品赏析: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
出处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赏析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
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春水池塘,点缀那末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
“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
柳絮在空中飞舞,显示出晴和的景象。
“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
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