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古代诗歌阅读 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古代诗歌阅读 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古代诗歌阅读详细翻译及解析这次语文全国1卷的诗词赏析题,考了一位晚唐诗人的作品,他的名字叫做陆龟蒙,是一位田园诗人。

陆龟蒙出身官宦世家,从父亲往上数几代均是居显赫要职,也正因为如此,他从小就熟读《诗》、《书》、《春秋》等经史著作,可惜长大后的陆龟蒙,屡试不第。

由此他开始了一段幕僚生涯,在湖州刺史张博的帐下任职,后又回到故乡隐居。

陆龟蒙和陶渊明一样,是真正能够融入田园生活的,经常自己带着农具,和家里的帮工一起下田间劳动,并且还撰写了《耒耜经》,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一本古农具专志。

所以陆龟蒙还有一个“农学家”的名头。

闲来无事,他则携笔墨纸砚、书茶钓竿,泛小舟于江湖烟波之上,煎茶垂钓,吟诗作文,好不惬意,所以当时人们都称他为江湖散人。

另一位诗人皮日休在任苏州刺史的时候,与陆龟蒙相识,二人互相引为至交,经常唱和,这次诗词赏析题,就是陆龟蒙和皮日休之作: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解释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2020全国一卷、二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全国一卷、二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全国一卷、二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A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分析】14.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A项,诗歌的题目是《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考生要理解好其中的“奉和”与“见寄”的意思。

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

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

由此可见,选项A“与外界不通音讯”是错误的。

故选A。

15.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

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读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三、【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奉和/ 袭美/ 抱疾/ 杜门/ 见寄/ 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元稹、白居易之说。

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

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

”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

至近代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

”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10年),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实则元、白之前,大历十才子中的卢纶、李益之间便有次韵相酬之作。

李益有《赠内兄卢纶》诗:“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

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

”(《全唐诗》卷283)卢纶和诗《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为:“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

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

”(《全唐诗》卷277)据傅璇琮先生《卢纶考》,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798年、799年)间,《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当作于贞元中,可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次韵之体至迟在贞元年间就出现了,所以不能说次韵诗始自元、白,更不能说系元稹首创。

454.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深度解析

454.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深度解析

454.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深度解析454.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深度解析文◉杜若东温馨提醒: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

欢迎您关注下载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22万字)《百余汉字探秘》《左传成语典故精释》等有关学好文言文的六本原创电子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意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答案14.A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1【译解】这是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如果你去搜这首诗的解析的话,在百度上是很难搜到的。

这也是诗歌鉴赏题的一个特点,会有意识的避开名家名作,或者说一些现成的答案。

不过题虽然在课外,但答案是在课内的。

所以说,不管作者如何,不管用了哪些字句,关键是能读懂这首诗的大意,这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具体到这道题,主要有三点提示:一、看似诗歌鉴赏,但却是在考察你的古文实词虚词一词多义掌握能力,诗文不分家。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诗歌鉴赏——赏析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诗歌鉴赏——赏析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诗歌鉴赏——赏析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诗歌鉴赏选取了唐朝诗人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其诗如下:这是一首“次韵”奉和之作。

“次韵”就是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也称“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

“袭美”是皮日休的字,皮日休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

懿宗咸通八年擢进士第。

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交游唱和,人称皮陆。

事实上,二者在认识之初便存在身份上的差别。

皮日休为及第进士,而陆龟蒙只是一个取得参加“礼部试”资格的乡贡进士。

他对皮日休的唱和多少夹杂着,提升文名,借其地位以求赏识于上官之意。

皮陆唱和之中,陆龟蒙的唱和之作就多达二百余首。

这首《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便是其中的一首。

首联“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写朋友因抱疾,无奈爽约,不能如期沐春风、赏春光、醉美酒,其中的失落与怅惘溢于言表。

于是,诗人放下帷幕,潜心教书。

《后汉书·马融传》记载:“(马融)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后世常以“下帷”指教书。

诗人因未能与友人同游赏春,虽在书舍”裁遍“诗书,却未能写出游春的诗篇,”裁诗“指的是作诗的意思。

如杜甫《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诗人没有了友人相伴,竟“裁诗“不得,诗人夸张的言语之中多少有几分奉承之意。

颔联“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蕙”即“蕙兰”,《楚辞·离骚》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诗人“下帷”育“蕙兰”百亩,英才无数。

“三秀”即“灵芝”,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

《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诗人“欲采商崖三秀枝。

”是要效仿“商山四皓”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志向。

“商山四皓”不愿受辱拒绝刘邦的征召并写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

2020全国卷1古诗文阅读详解

2020全国卷1古诗文阅读详解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句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转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高中语文 2020年全国卷Ⅰ诗歌题辨正译释

高中语文 2020年全国卷Ⅰ诗歌题辨正译释

2020年全国卷Ⅰ诗歌题辨正译释2020年全国卷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

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商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 分)参考答案:14. A15.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2020年全国卷Ⅰ诗歌题辨正译释今年语文全国卷Ⅰ之诗歌阅读题,选材自晚唐诗人陆龟蒙之次韵奉和诗。

题目设置友好,注解详备,整体答题难度不大。

然而揣摩诗意,似多有与命题者理解相左者,遂多方考求,愈见己是而彼非,故不揣浅陋,缕陈于下:①此诗究作何题?此诗分别见于《松陵集》《甫里集》《全唐诗》,但标题有出入,依次题作《奉和次韵》《和袭美见寄韵》《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据此,《全唐诗》诗题似最为详明,而命题者即本诸此。

然《全唐诗》晚出,实未必存真。

而《松陵集》乃陆龟蒙自编次,当最可信据。

且《松陵集》诗题看似简略,实最详明。

盖《松陵集》乃唱和集,故首唱即弁于此诗之前,题曰《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以此,此诗若别裁,当题作《奉和龟蒙春日多寻野景,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乃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一卷诗歌详细翻译及解析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奉和/ 袭美/ 抱疾/ 杜门/ 见寄/ 次韵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

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如黄鲁直《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清洛思君昼夜流。

北归何日片帆收?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住州。

飞雪催盘胜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关于次韵诗之始,前人数有始于唐代元稹、白居易之说。

如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古诗分韵》谓:“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讲得更为具体:“前人作诗,未始和韵。

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微之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倡和,始依韵。

”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也持此论。

至近代陈声聪《兼于阁诗话》仍称:“诗次韵,始于唐之元、白、皮、陆,而盛于宋之苏、黄。

”今人卞孝萱先生《唐代次韵诗为元稹首创考》进而考证出次韵诗系元稹首创,并云创始时间为元和五年(810年),创始之作为元稹在江陵府所作《酬乐天书怀见寄》等五首。

实则元、白之前,大历十才子中的卢纶、李益之间便有次韵相酬之作。

李益有《赠内兄卢纶》诗:“世故中年别,馀生此会同。

却将悲与病,来对郎陵翁。

”(《全唐诗》卷283)卢纶和诗《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为:“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

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

”(《全唐诗》卷277)据傅璇琮先生《卢纶考》,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798年、799年)间,《酬李益端公夜宴见赠》当作于贞元中,可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次韵之体至迟在贞元年间就出现了,所以不能说次韵诗始自元、白,更不能说系元稹首创。

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抱疾:指生病,本诗中可从后文“重瞳健”得知,皮日休患的是眼疾。

杜门:释义:1、闭门。

2、古代长安城门之一。

杜门:杜门(奇门遁甲中八门之一),一个人生在世无财,无官运,维独姻缘甚佳,长寿,逢劫时,天命助其度劫,适合多灾的职业却逢凶化吉,其命一生平安,火克木,宫临艮,坤二宫,无性命之忧。

本诗中用杜门,喻含诗人希望好友早日身体健康,逢凶化吉。

见寄:“见”在这里是用来指说话人自己,指称性副词,和“见谅”“将怪”中的“见”用法和含义一样。

“见寄”就是“寄给我”。

这类诗在标题里一般还会有“酬”“和”等词,意思是酬和谁谁谁给我写的一首诗,或者在标题里直接指明谁(在哪在什么情况下)给自己写了诗,比如《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柳宗元)、《和卫韦使君秋夜见寄》(丘丹)、《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黄庭坚)等等。

本诗的标题意思是:酬和好友袭美(皮日休)因生病在家难以赴约因此寄诗给我的和韵诗。

虽失/ 春城/ 醉上期,下帷/ 裁遍/ 未裁诗。

虽:虽然;失:失去;春城,春城一般指昆明。

昆明,别称春城。

本诗中未透露具体指代地点,或“春城”也可理解为“春日某城”,泛指春色。

醉上:此处指“游玩饮酒赋诗”。

期:约定。

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裁遍:裁,裁剪,此处指书籍校正。

“裁遍”即“遍裁”,喻指用心教书育人。

本联的诗意是:虽然我和您失去了相约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也是一直在家教书讲授,没有写什么诗。

因吟/ 郢岸/ 百亩蕙,欲采/ 商崖/ 三秀芝。

因:趁机,此处为趁此机会。

吟:沉吟,此处指教导学生。

郢岸:郢,指旧时楚国都城。

岸,指岸边。

此处用“郢岸”代指各地学生。

百亩蕙:《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欲:想要,期待。

采:采摘。

商崖:与上句“郢岸”相对。

商:指商国。

崖,指山崖。

这里泛指山崖。

三秀芝:与上句“百亩蕙”相对,灵芝野菜,泛指山上的野菜。

商被灭后,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以此显示高洁,也喻指坚贞。

此两处借用典故:借楚辞喻指诗人自己高洁并尽力培育兰蕙一样的优秀学生。

借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来表达对友人共同相约采灵芝野菜而食的期待,也表明自己高雅的情操和品质。

本联的诗意为: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

栖野/ 鹤笼/ 宽使织,施山/ 僧饭/ 别教炊。

栖野:指栖息在野外,喻指自己虽有鹤之才华,却未在朝为官。

鹤笼:指关着鹤的笼子。

本处用“笼”喻指身不由己的某些束缚,或指官场上的某些束缚。

宽使织:即“使织宽”,意为能使笼子织的更宽阔。

诗人未在官场,故自喻为“栖野之鹤”,因此能把束缚自己的笼子织得更广阔。

实指自己未在朝为官,因此不受某些束缚,能自由自在。

施山僧饭:布施山野僧人的饭菜。

僧人吃斋饭,没有肉食。

以此喻指自己生活清贫、朴素。

与上文的“欲采商岸三秀芝”相承应。

别教炊:别,指特别的,别样的;教炊,煮食的方法。

此处指不一样的或特别的煮食方式,使斋饭也能吃得可口留香。

本联的诗意为:我如一只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即使素野斋食也有别样的方式,别样的清香。

但医/ 沈约/ 重瞳健,不怕/ 江花/ 不满枝。

但医:期待医治好。

沈约,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诗人此外借用沈约典故一是希望好友的眼疾能尽快康复,二者是赞美好友有沈约般的才华。

健:康健。

不怕:不用担心、害怕。

此处指不忧虑、不忧愁。

江花:指江岸边美丽的花草。

江花也喻指人才,与上文的“郢岸”相承应。

满枝:开满枝头。

也喻指人才济济。

此联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一者希望好友眼疾康健,能一起相约游玩痛饮。

二者也以此自勉,希望自己能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不负好友期待。

本联的诗意为:希望你早一天能眼疾康复,再一起相约游玩痛饮,看江花满枝,人才济济。

从本诗标题来看,是诗人酬和好友皮日休在病中寄给诗人的诗,诗人借用好友的诗韵,以此诗相答。

我们从标题应该可以想象出来,好友皮日休因生病,不能和诗人相约,心生歉意。

依二人的情感,皮日休必定在诗中勉励好友一番,并寄上自己的期待。

到底是勉励诗人什么呢?虽没有原诗,但从诗人的和诗中,可以猜出一二。

诗人以培育优秀学子,闲云野鹤不受拘束,以粗饭为食,自在为乐等作答,并以此表明心志。

诗歌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因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欣赏春色而深感遗憾。

第二句则写出自己一直在教书育人,没有和人一起赋诗。

言外之意是,因为你不在,所以我只能教书而不想写诗,要写诗也得和你一起啊。

诗歌的第三句借用《楚辞》之句,写自己正好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子,言外之意,其实我也并未闲着,我正在努力的教书,培育人才。

诗歌第四句借用“伯夷和叔齐采薇”委婉地表达自己生活朴素,却清高坚贞自守,言外之意是希望好友不用担心自己,即使吃着野菜,我也坚定不移。

诗歌第五句写自己如野鹤一般,不受约束,言外之意是自己现在没有在官场,也并不会期待投身官场。

诗歌第六句写诗人虽然吃着朴素的饭菜,但心安理得,非常惬意。

言外之意是虽然贫穷,有才难现,即使生活朴素,但我内心宽阔,没有束缚。

诗歌第七句,诗人期待友人的眼疾能尽快好起来,言外之意是我很担心你,希望你一定要战胜病患。

诗歌第八句写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的展望,用“不怕”二字表达对好友的信心,等你好了之后,我们再一起相约。

言外之意是,你要快快好起来,我们再相约痛饮,看江花满枝,看后生成才,我们还有好多美好的事情没有完成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答案:A,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解读错误。

本诗为酬和诗,从标题可以看出是皮日休先写诗给诗人,诗人以此诗作为回答。

所以A项说“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皮日休并没有和外界不通音讯,故选A。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诗歌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因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欣赏春色而深感遗憾。

诗歌的中间几句借用典故,表达诗人用心教学,培育学子,清高自守,无拘无束,生活朴素,自得其甘。

诗歌尾联表达对友人宽慰与期许。

相信友人一定能战胜病患,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特别提示:由于2020高考全国一卷考了本诗,而本诗又缺少相关解析,本人不才,斗胆为本诗进行解析。

因时间仓促,学识浅薄,难免存在谬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以上解析纯属个人意见,权为参考,其中有个别去处引用来源网络,请一切以全国卷专家老师解析为准,致谢!王子文2020年7月9日于广州天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