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荔枝梢果病虫的综合防控技术

合集下载

荔枝龙眼病虫防治

荔枝龙眼病虫防治

荔枝龙眼病虫防治随着五月气温升高,时有降雨,幼果及新梢生长很快。

随着幼果长大,各种害虫开始为害幼果,主要工作是继续做好保果和防治病虫为害;早熟品种及时采收。

1、早熟荔枝果实膨大期或成熟期,注意虫害、及时采收。

①三月红早花在五月上旬开始成熟,较迟的花在五月中下旬成熟,要及时采收。

②注意病虫害的发生。

对荔枝果实危害最大的害虫是蒂蛀虫。

随着果实成熟,为害严重。

最早从早熟品种为害,果实成熟越多虫口密度越大,如果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

品种种植较复杂的果园,要从早熟品种开始进行预测预报,及时喷药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蒂蛀虫的虫口密度。

③危害果实的病害是霜疫霉病。

一般通风透光,排水良好的果园发病较少,万一发病病情也较轻,反之失管且阴蔽的果园容易发病。

在果实生长过程中,适当喷药防病,特别在下雨前后,及时喷药。

下雨前或发病前可喷30%菌物克600-800倍液或70%富村1200-1400倍液;雨后或发病初期喷相应的杀菌药。

④为了能更好地防治病虫害,阴蔽果园要及时进行适当的修剪。

2、中熟荔枝果实膨大期或幼果生长期,注意夏梢生长,做好保果防病虫工作。

①及时采收。

水东品种成熟较三月红迟,在五月中下旬开始成熟;黑叶在五月下旬开始成熟;早花妃子笑在五月下旬开始成熟,粤西地区种植成熟期比其他地区早熟。

目前市场销售的荔枝来自海南岛,以妃子笑为主。

②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喷药防治病虫。

主要防治蒂蛀虫为害。

过去研究显示蒂蛀虫在幼果胚开始生长时入侵果实主要为害种胚,引起落果,此时出现第一次为害高峰;在果实开始着色前入侵果实主要为害种蒂,可引起落果或不落果,此时出现第二次为害高峰。

往往因果实有虫子屎,影响品质,降低产值。

但近年来蒂蛀虫为害没有按照此规律发生,有提早出现的趋势,只有做好预测预报,才能及时喷药防治。

大家要明确防治蒂蛀虫主要是杀死成虫。

当羽化率为80%时马上喷药,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能有效地控制虫口密度,降低为害。

荔枝、龙眼综合管理技术

荔枝、龙眼综合管理技术

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需要采 取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技术。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荔枝、龙眼综合管理技术的 目的在于提高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研究和推广综合管理技术, 可以实现水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益。
此外,综合管理技术的应用还可 以促进华南地区热带水果产业的
升级和发展。
02 荔枝、龙眼的生 物学特性
荔枝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荔枝树高可达10-20米,树皮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叶子为偶数羽状复叶,呈螺旋状排列, 革质且光滑,花为穗状花序,花朵小呈绿白色或淡黄色,果实为心脏形或卵形的肉质果, 果皮薄且易脆,果肉为白色半透明状,味道鲜甜可口,核为深红色。
物候期
荔枝的生长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幼苗期、成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在幼苗期,荔枝 树主要进行营养生长,一般在5-6年后进入成长期,此时树冠和根系逐渐发达。开花期在 早春2-3月份,结果期在早夏6-8月份。
生长环境
荔枝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在温度较低的地区生长缓慢。荔枝需要充足的光照,但也能耐阴。对土壤的适应 性较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
龙眼的栽培技术
选址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 的土地,以及避免霜冻和风害的地 方。
种植密度
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通常每亩种 植20-30棵。
灌溉
定期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龙 眼的生长和发育。
施肥
使用有机肥和化肥,以满足龙眼的营 养需求。
修剪
修剪龙眼树,保持树形,提高产量 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龙眼树的病虫害情况,及 时采取防治措施。

5月荔枝、龙眼综合管理

5月荔枝、龙眼综合管理

5月荔枝、龙眼综合管理
工作重点:防虫防病,保花保果。

进入5月,华南地区多种果树均进入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的重要时期。

早熟荔枝正处于幼果生长期,而迟熟荔枝和龙眼正处于盛花、谢花期或幼果生长期,加之前期的降温和下雨,给保花保果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所以,目前荔枝、龙眼主要工作是保花保果及病虫害防治。

1、病虫害防治重点
荔枝蒂蛀虫、蝽蟓、荔枝卷叶蛾:结合虫期喷施“夸尔”或“虎蛙牌阿维高氯”1500倍液,效果显着。

天牛:捕杀成虫、毒杀幼虫、刮除卵粒。

霜霉、疫病:用“霜疫立克”600-800倍液喷雾。

防治落果、裂果及增色、增甜:用荔枝、龙眼专用叶面肥“花果山”或“果喜”喷施2-3次。

2、管理工作要点
①桂味、糯米糍、淮枝等施壮果肥,喷施荔枝、龙眼专用“花果山”保果,并环割(环剥树剥口未愈合的不能割)、抹除夏梢嫩芽,控制夏梢萌发(盛花期慎用药)。

②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久旱无雨时注意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减少落果。

③未结果树新梢萌发后及时喷药防治龙眼角颊木虱等。

- 1 -。

龙眼、荔枝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对策

龙眼、荔枝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对策

2023-10-28•龙眼、荔枝病虫害概述•龙眼、荔枝主要病害及其症状•龙眼、荔枝主要虫害及其危害目录•龙眼、荔枝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龙眼、荔枝病虫害防治实践与效果目录•结论与展望01龙眼、荔枝病虫害概述龙眼、荔枝病害包括霜霉病、炭疽病、黑斑病、轮斑病、煤烟病、叶斑病等,其中霜霉病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炭疽病则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较为普遍。

龙眼、荔枝虫害包括荔枝蝽蟓、龙眼蚁舟蛾、龙眼角颊木虱、荔枝粉蚧、吸果夜蛾等,其中荔枝蝽蟓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等南方地区,龙眼蚁舟蛾则主要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有分布。

病虫害种类与分布龙眼、荔枝的病害会导致叶片枯萎、落花落果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整株死亡,对产量产生严重影响。

病害虫害会啃食叶片、果实,影响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也对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虫害病虫害对龙眼、荔枝产量的影响防治现状目前对于龙眼、荔枝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容易产生耐药性,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存在的问题现有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综合防治方案、缺乏科学的使用方法等,需要加强研究和改进。

病虫害防治现状及问题02龙眼、荔枝主要病害及其症状病症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上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

病害种类与症状炭疽病病症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纵横裂痕,病果易受其他病原菌侵染而腐烂。

裂果病病症表现为叶片扭曲变形,果实表面出现瘤状突起,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鬼帚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炭疽病裂果病鬼帚病与品种有关,也与土壤水分失调、缺钙等有关。

与品种抗性有关,也与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有关。

03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0201加强果园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喷洒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

炭疽病选择抗裂品种,加强水分管理,增施钙肥等。

裂果病选择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及时清除病株等。

荔枝龙眼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荔枝龙眼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荔枝龙眼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采用农业措施1.1 加强肥水管理根据果园植株生长情况,适时适量施好采果肥、花前肥、壮果肥,在施肥方面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严格控制化肥施用量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对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适当提高钾肥的比例,能明显提高当年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对叶面施肥与根际施肥相结合,适施微肥,及时满足其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要。

1.2 调节果园水分果园遇旱则喷灌水;遇涝或果园积水应及时排除积水,以免伤根,影响其正常生长。

在果实发育期要特别注意,尽可能满足其对水分的需要,促进果实正常发育。

1.3 采果后重修剪果实采收后及时剪除阴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纤弱枝,并集中烧毁,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这样不但有利于明年的开花结果,又可大大减少病虫源。

1.4 控制冬梢采取有效措施(如适时抽秋梢、断根、环割、环缚等)控制冬梢的抽生,不仅能减少树体养分的消耗,又能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座果率,还可减少蛀蒂虫、卷叶蛾等越冬虫源。

2提倡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经多年生产实践,获得了成功。

如在果园繁殖和放出平腹小蜂来防治荔枝椿象。

3使用农药来防治使用农药防治,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杀死病虫,在果园管理中是最普遍最有效的病虫防治方法。

但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与《农药管理条例》,坚决把农药残留量控制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确保达到对人体无害化。

多年来,我们在认真做好病虫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使用农药。

3.1 控制高毒农药严禁在荔枝龙眼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

如甲胺磷、久效磷、1605等。

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对症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如氯氰菊酯、乐斯苯、多菌灵、百菌清等。

3.2 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果树上应用后无污染、无残留,是一种无公害农药,它主要是以虫制虫、以菌攻菌。

目前使用的有紫云金杆菌、25%幼灭脲等,能有效防治害虫。

当前荔枝、龙眼管理技术

当前荔枝、龙眼管理技术

当前荔枝、龙眼管理技术
由于近期阴雨天气多,空气湿度大极有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目前也正是荔枝由胚的发育逐渐转向子叶发育重要阶段,因此此阶段正是需要大量营养提供给树体及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时期,为了提高荔枝产量和品质,目前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病虫害防治
5月中旬重点抓好蒂蛀虫、螨虫、爻纹细蛾、蝽蟓、果瘿蚊、毛毡病、霜疫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药剂防治可用20ml死得快88l7加30克铜大师加大生m50克冲水50巿斤喷施。

二、保果、壮果技术
1、要以钾和有机养份为主,每隔7-l0天喷一次(九二0)5ml 加核苷酸钾l5克冲水50巿斤喷施,直至收果。

2、按产l00斤鲜果计每株沿树冠滴水线挖坑30公分环施施腐熟的猪、鸡屎等有机肥30-50斤、花生麸3-5斤、或用尿素l巿斤加3个l6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5巿斤。

3、要及时修剪病虫枝、阴枝、疏去弱果,达到减少病虫源滋生场所、营养的消耗,保证正常果生长营养的需要。

三、对无果树进行施肥促梢。

荔枝、龙眼综合管理技术

荔枝、龙眼综合管理技术
地面灌溉
通过沟渠、畦等将水引入农田 ,适用于大面积的荔枝、龙眼
种植。
喷灌
利用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形 成细小的水滴,适用于干旱、 缺水的地区。
滴灌
通过滴头将水缓慢滴入土壤中 ,适用于精确控制灌溉量和灌 溉时间。
地下灌溉
通过铺设地下管道将水引入农 田,适用于水资源紧张的地区

灌溉效果评估
观察作物生长情况
针对性施肥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和土壤 条件,制定合理的施肥计 划,确保养分供应充足。
适量施肥
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 肥对土壤和植株造成负面 影响。
施肥方法与技巧
基肥施用
在种植前施用基肥,以改善土壤 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追肥施用
根据荔枝、龙眼生长阶段和土壤状 况,适时追施速效肥料,以满足植 株生长需求。
荔枝、龙眼综合管理技术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引言 • 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 • 施肥管理技术 • 灌溉管理技术 • 修剪与采收技术 • 病虫害防治技术
01
引言
荔枝、龙眼概述
01
02
03
荔枝
常绿小乔木,果皮为红色 ,果肉味甜多汁,富含多 种营养成分。
龙眼
常绿大乔木,果皮为褐色 ,果肉味甜可食,营养价 值高。
修剪与采收效果评估
修剪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树体结构、通风透光情况、 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对修剪效果进行 评估,及时调整修剪计划。
采收效果评估
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方法的果实品质、 产量、采收效率等指标,对采收效果 进行评估,选择最优的采收方法。
06
病虫害防治技术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特点
荔枝病虫害
荔枝的病虫害种类繁多,包括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荔枝蒂蛀虫、荔枝叶瘿蚊等。这些病虫害对荔枝的产 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如霜疫霉病会导致荔枝果实腐烂,炭疽病则影响果实的成熟和色泽,蒂蛀虫和叶瘿蚊则 蛀食荔枝的果肉,造成大量落果。

荔枝龙眼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荔枝龙眼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荔枝龙眼主要虫害防治技术荔枝龙眼主要虫害防治技术一、虫害荔枝和龙眼已发现的害虫有5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较严重的有荔枝蝽、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龙眼亥麦蛾、龙眼角颊木虱5种,其中前4种同时为害荔枝和龙眼,角颊木虱只为害龙眼。

在我省以荔枝蝽和荔枝蒂蛀虫为害荔枝、龙眼最为严重。

二、防治方法1、龙眼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龙眼园一年施药一般为4次,第一次在春季修剪后于3月上旬春梢抽发5—8厘米时进行,用80%敌百虫800倍液加25%杀虫双500倍液喷雾,防治荔枝蝽和木虱,并视尖细蛾和亥麦蛾发生情况,必要时再加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防治。

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初花期进行,可用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或80%敌百虫500倍液防治荔枝蝽成、若虫。

第三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谢花后夏梢抽生8—10厘米时进行,可用10%高效灭百可2000—3000倍液,防治尖细蛾、蒂蛀虫和亥麦蛾,并兼治木虱和荔枝蝽。

2、荔枝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全年施药一般4—5次。

第一次在春梢、花蕾期,重点防治荔枝蝽,可在3月中旬用10%高效灭百可3 000倍液喷杀。

第二次在幼果期,重点防治蒂蛀虫,并兼治荔枝蝽,一般在荔枝谢花后10天用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或25%杀虫双500倍液。

第三次在果实发育期,重点防治蒂蛀虫,在果实迅速膨大期、果实开始转色期及采果前20天各用一次药,以10%高效灭百可2000—3000倍液防效最佳,并能兼杀卵作用;杀虫双加敌敌畏也可配合使用。

第四次在秋梢展叶期,主要防治食叶害虫,如蒂蛀虫、尖细蛾、卷叶虫、瘿螨等,可选用10%高效灭百可3000倍液,或水胺硫磷、敌敌畏等,在秋梢刚萌发时进行喷杀。

在许多地方,由于生长季节的不一致,农民较难掌握适时喷药的准确时间,所以建议在幼果期及果实发育期,在用10%高效灭百可的同时,加入5%卡死克1500—2000倍液,可以显著增强杀卵效果,延长防治时期,同时对毛毡病有极好的兼治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眼荔枝梢果病虫的综合防控技术摘要:龙眼、荔枝梢果病虫的防治是保证龙眼、荔枝丰产丰收的关键,尤其是对荔蝽、长跗萤叶甲等病虫害的防治,更是整个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想做到标本兼治,首先要了解荔蝽、长跗萤叶甲等病虫的成因和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针。

至于利用何种方式防控,还是要有综合考量,可供选择的防治措施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只有打防结合,才能确保龙眼、荔枝免受病虫害的侵袭。

关键词:龙眼;荔枝;荔蝽;长跗萤叶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6.67 文献标识码:a
龙眼、荔枝的生长期、气候适应性非常相近,当然在种植管理方面就有太多的相同点,好些病虫害发生方式相同,而且是同期发生,防控措施也有太多的共同之处。

因此,龙眼、荔枝的病虫害防控其实是2种果树一种治理。

1 龙眼、荔枝常见病虫害
1.1 龙眼、荔枝病害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可以把龙眼、荔枝主要病害归为这么几类:龙眼荔枝霜霉病、龙眼荔枝叶斑病、龙眼荔枝炭疽病、龙眼荔枝鬼帚病、龙眼荔枝酸腐病、龙眼荔枝煤烟病、裂果、苔藓、冻害等。

1.2 龙眼、荔枝虫害
很多病害其实是和虫害并发的,龙眼、荔枝主要虫害有:龙眼
荔枝蝽象、龙眼荔枝蒂蛀虫、龙眼荔枝瘿螨、龙眼荔枝尺蠖、龙眼卷叶蛾等。

因为龙眼、荔枝的病害大多是由虫害衍生的,所以,加强龙眼、荔枝虫害防控应该是整个防控的关节点,特别是对那些危害特别严重的虫害防控,更是不容忽视。

下面介绍几种最凶猛的虫害。

1.2.1 龙眼、荔枝蝽象
龙眼、荔枝蝽象属于半翅目,俗称臭屁虫、石背。

它在所有龙眼、荔枝虫害中表现最为活跃,当然对龙眼、荔枝的危害也最为剧烈。

这种虫害分布范围很广,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贵州等地都有发现。

特别是成虫、若虫大量吸食龙眼、荔枝的嫩芽、嫩叶、花蕊,可以使龙眼、荔枝落叶、落花、落果,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龙眼、荔枝蝽象:成虫体长24~28mm,呈盾形;体表颜色是黄褐色,胸部附着白色蜡粉。

因为长有特别的臭腺,受惊时分泌物会灼伤龙眼、荔枝嫩芽、花蕊。

虫卵是近圆球形,刚诞生时是淡绿色,近孵化时则呈现紫红色。

每个雌虫能产5~10次卵,每次14粒。

若虫体长约5mm,呈椭圆形;体表颜色呈深蓝色。

它的臭腺开口于腹部背面。

将羽化时,全体被白色蜡粉。

每年清明之后,若虫开始孵化,到5~7月份,若虫大量出现。

它们喜欢栖息在龙眼、荔枝枝条顶端,吸食嫩芽、花心。

成虫的抗药性很强,能够安全越冬。

它们的寿命很长,一般在203~371d,其危害很严重。

1.2.2 龙眼、荔枝长跗萤叶甲虫
长跗萤叶甲成虫为鞘翅目,叶甲科。

雌虫体长7.7~8.7mm,雄虫体略小。

头部呈橘红色,其余为黑褐色,复眼黑色。

卵椭圆形,长1.0~1.1mm。

卵壳非常坚韧,表面有近正六边形的凹纹。

幼虫体长1.5~2mm,稍透明。

头部呈淡黄褐色。

蛹属于自由蛹。

蛹体长8~10mm,呈现乳白色。

将要羽化时翅芽呈淡黑褐色。

这种害虫在广西南部一带地区甚为活跃,龙眼各个生长期都受到其危害,尤其在夏秋之季危害最盛。

龙眼、荔枝在不同生长期会面临不同病虫害的侵扰,生长初期会出现煤烟病、贵腐病,生长后期易得叶斑病、藻斑病,果实成熟期会出现酸腐病、裂果病,采果后要防治蒂蛀虫,等。

另外,龙眼和荔枝各自还有自己独特的病症,这也需要根据实际病情做出相应判断。

龙眼、荔枝病虫害如此众多,如何防控这些病虫害,真的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2 龙眼、荔枝病虫害综合防控
龙眼、荔枝病虫害综合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分为农业防控、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几个大的方面。

只有全面启动防治措施,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防控效果。

同时,还要考虑本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针对性强的方式方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因此,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龙眼、荔枝究竟存在什么样的病虫害,也就是像老中医那样,要先“号脉”,诊断清楚病情,
然后才能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治疗方案。

2.1 农业防控
2.1.1 施肥
龙眼、荔枝和其他农作物一样,也要加强肥水管理。

平时管理时,我们要根据龙眼、荔枝生长情况适时施肥。

开花要施花前肥,结果后要施壮果肥,采果前要施采果肥。

特别要注意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要适当增加钾肥的比例,这对改善果实品质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2.1.2 修剪
林间管理时,我们还要适时做好采果后的修剪工作,要将过密的枝条剪除掉。

这样不仅可以让龙眼、荔枝通风换气增加透光性,还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特别是对林间杂草的清除,最好用人工操作。

这样能够保护树根,也能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源。

实际上就是不让荔蝽、长跗萤叶甲等害虫有滋生的环境。

2.2 药物防控
2.2.1 要选择高效低毒农药
药物防治龙眼、荔枝病虫害是大多数人的首选,这也是果园管理中最常见的做法。

虽然农药防治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杀死病虫,但在使用时,还是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像农药残留量的控制,就是一个需要严格控制的指标,要确保达到对人体无害化。

有些高毒农药
是禁止在龙眼、荔枝果树上施用的,像胺磷、久效磷、1605等。

应该根据病虫害的程度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来施用,像氰菊酯、乐斯苯、多菌灵、百菌清等。

2.2.2 要严格控制喷药次数和用药浓度
龙眼、荔枝等果树,一般1a喷药6~8次为宜,而且要严格按照药量说明施用。

3月要针对荔蝽喷1次药,5~7月要喷4~5次药,防控蛀蒂虫、霜霉病。

采果后要在清园的同时,全面喷石硫合剂1~2次。

采果前15d之内要严格禁止喷药。

2.2.3 要抓住2个施药关键期
一个是春初时,成虫开始活动,也就是3月中下旬,成虫要开始产卵,这个时期的成虫抗药性最弱,此时用药可以杀死那些越冬的成虫,这对减少害虫基数十分奏效。

另一个关键期是5月中下旬,这时是卵大量孵化的若虫期,此时的若虫体质柔弱,对药物比较敏感,如果能够及时用20%杀灭菊酯5000倍加40%氧化乐果1000倍的农药喷洒一遍,相信可以收到较好的防控效果的。

2.3 物理防控
所谓的物理防控,指的就是利用各种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来防治防控。

如温度、湿度、声光电以及手工捕杀。

近年来,声波、放射能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极大丰富了治虫手段,而且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当然,人工捕杀效率极低,不易采用。

2.3.1 工具诱捕
在成虫羽化时期,可以在果园内安装黑光灯,诱使成虫“飞蛾扑火”,这种防治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2.3.2 人工护理
为了保护果实免受病虫害损害,给果实套上袋子,这也是不错的做法。

通过隔离果实和外界接触,大大减少了病虫对果实的侵袭,坐果率明显提高,还能极大地改善果实品质。

这种看似原始的手工操作,却能够换来大丰收,即使早期费时费工,但可以换取良好的效果,此举值得大力推广。

2.4 生物防控
所谓的生物防控是指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天敌相克法。

生物防控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这种防控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防治方法所不能比的。

2.4.1 以虫治虫
荔蝽的天敌是寄生于卵的平腹小蜂、荔蝽卵跳小蜂、马来黄腹卵小蜂和黄足小蜂,以及螳螂等。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龙眼、荔枝蝽,在广东、福建省已经开始推广应用,在早春引入足量的平腹小蜂,在荔蝽产卵初期开始放蜂,连续放3次,每10d放1次,防控效果相当不错。

2.4.2 以菌治虫
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是紫云金杆菌和25℅幼灭脲等,能够有效防
治害虫。

2.4.3 以鸟治虫
一些鸟类也是病虫的天敌,我们用药时,一定不能误伤这些益虫益鸟。

另外,还要防止龙眼、荔枝冻害,当气温降至零下以后,嫩叶幼树就会遭致冻伤。

这时最好要人工增温,寒潮来时,可以安排一些熏烟火堆。

裂果现象,是生长发育期水分供应不均造成的,干旱时要及时供水,涝渍时要及时排水。

特别要对炭疽病、霜疫霉病进行有针对性防控。

3 结语
做好龙眼、荔枝病虫害综合防控,是确保龙眼、荔枝高产丰产的基本保障,不管采取那几种防控手段,都应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龙眼、荔枝病虫害防控,还要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土壤结构、地势地形、枝条生长状况等各种不同因素才能确定防控方案。

如果不问病情就盲目采取措施,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杀死害虫,还可能造成许多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章文才.发挥我过热带、亚热带优势、发展果树生产[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0(03).
[2] 黄水看.略考历代从泉州进出口的农作物[j].福建农业科技,1980(03).
[3] 梁家勉.荔枝栽培和利用的起源及其发展[j].华南农业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02).
[4] 孙新涛.平腹小峰在人工卵上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触角超微结构观察[d].福建农林大学,2003.
[5] 梁家勉.荔枝栽培和利用的起源及其发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02).
作者简介:罗叙昌(1957-),男,广西平南人,广西国营左江华侨农场,农艺师,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