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

合集下载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对患者身体的观察和检查,可以获取一些重要的生理指标和病理体征。

脊柱和四肢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位,对其进行准确的评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本文将介绍脊柱和四肢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正文内容:1. 脊柱检查1.1 脊柱曲度评分- 脊柱前凸评分:根据脊柱前凸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 脊柱侧凸评分:根据脊柱侧凸的角度,分为轻、中、重度。

- 脊柱后凸评分:根据脊柱后凸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1.2 脊柱活动度评分- 脊柱前屈活动度评分:根据患者能够前屈的程度,分为优、良、差。

- 脊柱侧屈活动度评分:根据患者能够侧屈的程度,分为优、良、差。

- 脊柱旋转活动度评分:根据患者能够旋转的程度,分为优、良、差。

1.3 脊柱稳定性评分- 脊柱稳定性评估:根据患者脊柱的稳定性,分为稳定和不稳定。

2. 四肢检查2.1 肢体活动度评分- 上肢活动度评分:根据患者上肢的活动度,分为优、良、差。

- 下肢活动度评分:根据患者下肢的活动度,分为优、良、差。

2.2 肢体力量评分- 上肢力量评分:根据患者上肢的力量,分为正常、轻度减弱、中度减弱、重度减弱。

- 下肢力量评分:根据患者下肢的力量,分为正常、轻度减弱、中度减弱、重度减弱。

2.3 肢体感觉评分- 上肢感觉评分:根据患者上肢的感觉情况,分为正常、轻度减退、中度减退、重度减退。

- 下肢感觉评分:根据患者下肢的感觉情况,分为正常、轻度减退、中度减退、重度减退。

总结:综上所述,脊柱和四肢检查的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脊柱和四肢情况,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脊柱检查包括曲度评分、活动度评分和稳定性评分,而四肢检查包括活动度评分、力量评分和感觉评分。

通过这些评分标准,医生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了解和应用脊柱和四肢检查的评分标准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医学PPT课件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医学PPT课件
脊柱四肢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1
脊柱四肢检查
2
一.脊柱检查
• 脊柱弯曲度 • 脊柱活动度 •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3
㈠.脊柱弯曲度
1. 生理弯曲度
4
生理弯曲度检查方法
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上向下划压
5
2.脊柱病理性变形 ⑴.脊柱后凸(驼背)
⑵.脊柱前凸 ⑶.脊柱侧凸
6
⑴.脊柱后凸 (驼背)
多发生于胸段
10
②器质性侧凸(改变体位不能纠正)
佝偻病
慢性胸膜增厚/粘连 肩部/胸廓畸型
11
㈡.脊柱活动度
1.正常活动度
前屈 颈椎 腰椎 45º 45º 后伸 45º 35º 左右侧弯 各 45º 各 30º 旋转 60º 45º
12
2.活动受限(原因)
软组织损伤
骨质增生或破坏
椎间盘突出 脊椎骨折/脱位
13
①颅神经检查 ②运动功能检查 ③感觉功能检查 ④神经反射检查 ⑤自主神经检查
37
(一)脑神经检查
• 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属 于单纯感觉神经的为嗅神经、视神经、 前庭蜗神经;单纯运动神经为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为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 经和迷走神经。
③膝内翻(genua varum) —— “O”形腿 膝外翻(genua valgum)—— “X”形腿 见于佝偻病和大骨节病 ⒉运动功能障碍与异常 (详见神经系统检查) ㈡关节(articulation) ⒈形态异常 ①梭形关节:指指间关节增生、肿胀、疼痛,晚 期强直,活动受限,见于类风湿性 关节炎。
30
肌 肉 萎 缩
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废用性肌萎缩
31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

脊柱和四肢是人体重要的部位,其功能和结构的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

因此,脊柱四肢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脊柱四肢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一、脊柱检查1.1 姿势评估:医生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包括头部、颈部、背部、臀部和下肢的位置。

正常情况下,头部应保持直立,颈部应与背部保持一致,背部应平直,臀部和下肢应对称。

1.2 脊柱曲度评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背部曲度来评估脊柱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脊柱曲度有颈椎 lordosis、胸椎 kyphosis 和腰椎 lordosis。

正常情况下,这些曲度应该处于适当的范围内,且没有明显的侧弯或扭曲。

1.3 椎间隙评估: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脊柱来评估椎间隙的健康状况。

正常情况下,椎间隙应该均匀,没有明显的压痛或异常感觉。

二、四肢检查2.1 关节活动度评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四肢关节活动度来评估其健康状况。

常见的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正常情况下,关节应具有正常的活动度,没有明显的僵硬或疼痛。

2.2 肌力评估: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四肢肌肉力量来评估其健康状况。

医生可以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抬腿、握拳等,来评估肌肉力量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肌肉力量应该对称,没有明显的减弱或痉挛。

2.3 感觉评估: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四肢来评估其感觉功能。

医生可以用棉签或针尖轻轻触摸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是否能感受到刺激,并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感觉。

正常情况下,患者应该能够感受到轻微的刺激,没有明显的感觉异常。

三、脊柱四肢检查的意义3.1 早期疾病诊断:通过脊柱四肢检查,医务人员可以及早发现脊柱和四肢的异常,从而进行早期疾病诊断。

例如,脊柱侧弯可能是脊柱侧弯症的早期症状,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3.2 疾病分型和分级:脊柱四肢检查还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疾病进行分型和分级。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内容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内容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内容
脊柱检查
1. 检查患者身体姿势是否正常
2. 检查患者脊柱是否直立
3. 检查脊柱后凸或前凸
4. 检查患者是否有脊柱侧弯的症状
5. 检查患者是否有腰部和颈部疼痛
四肢检查
1. 检查患者肢体的生理弯曲(伸展和活动度)
2. 检查四肢关节的稳定性
3. 观察患者是否有水肿、变色或者异常的形态
4. 检查手指和脚趾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体格检查
1. 观察患者全身五官的情况,包括面色、皮肤、眼睛、耳朵、口腔、鼻子等
2. 观察患者胸部的状态,包括肺部、心脏、乳房和肋骨等
3. 观察腹部的状态,包括肝脏、胃、肠道、子宫和卵巢等
4. 观察外生殖器的状态,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心理检查
1. 询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反应
2. 询问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压力和焦虑等方面
3. 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言谈举止,辅助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
4.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建议,协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结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身体的基本情况进行检查的重要手段,可以快速发现患者的身体状况,对症治疗,从而尽早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完善的心理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患者从内心获得更好的支持和治疗效果。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
①儿童发育期坐、立姿势不良;
②代偿性侧凸可因一侧下肢明显短于另一 侧所致;
③坐骨神经性侧凸,多因椎间盘突出,患 者改变体位,放松对神经根压迫的一种保 护性措施,突出的椎间盘位于神经根外侧, 腰椎突向患侧;位于神经根内侧,腰椎突 向健侧;
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
(2)器质性侧凸:脊柱器质性侧凸的特点是 改变体位不能使侧凸得到纠正。其病因有 先天性脊柱发育不全,肌肉麻痹,营养不 良,慢性胸膜肥厚、胸膜粘连及肩部或胸 廓的畸形等。
3.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平伸, 检查者一手握患者踝部,一手置于大腿伸 侧,分别做双侧直腿抬高动作,腰与大腿 正常可达80度~90度;若抬高不足70度, 且伴有下肢后侧的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 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见于单纯性坐 骨神经痛。
4.屈颈试验 患者仰卧,也可取端坐或直 立位,检查者一手置于患者胸前,另一手 置于枕后,缓慢、用力的上抬其头部,使 颈前屈,若出现下肢放射痛,则为阳性。 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肩型”患者。 其机制是屈颈时,硬脊膜上移,脊神经根 被动牵扯,加重了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 的压迫,因而出现下肢的放射痛。
第一节脊柱检查
脊柱是由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5 个骶椎、4个尾椎组成。
脊柱病变时表现为局部疼痛、姿势或形态 异常以及活动度受限等。
脊柱检查时患者可处站立位和坐位,按视、 触、叩的顺序进行。
一、脊柱弯曲度
(一)生理性弯曲:正常人直立时,脊柱从侧面观 察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段稍向前凸,胸段稍向 后凸,腰椎明显向前凸,骶椎则明显向后凸。
二、脊柱活动度
1.正常活动度 正常人脊柱有一定活动度, 但各部位活动范围明显不同。颈椎段和腰 椎段的活动范围最大;胸椎段活动范围最 小;骶椎和尾椎已融合成骨块状,几乎无 活动性。检查脊柱的活动度时,应让患者 作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以观 察脊柱的活动情况及有无变形。已有脊柱 外伤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应避免脊柱 活动,以防止损伤脊髓。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一、引言脊柱与四肢的体格检查是医学领域中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脊柱与四肢的体格检查,了解检查方法与技巧,并总结实验结果,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脊柱体格检查2.1 脊柱的解剖结构脊柱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由多个脊椎骨组成。

脊椎骨的主要部分包括椎体、椎弓和椎间盘等。

不同部位的脊椎骨具有不同特征,颈椎、胸椎和腰椎各具特点。

2.2 脊柱体格检查的步骤与方法脊柱体格检查应包括观察、触摸和功能检查等多个方面。

具体步骤如下:1.观察:患者站立或坐着,从背后观察脊柱的曲度、对称性和突出情况。

注意观察是否有脊柱侧凸或后凸的畸形。

2.触摸:用手掌沿着脊柱自上而下轻轻触摸,检查患者是否有肌肉紧张、肿胀或疼痛感。

3.功能检查:让患者进行一系列脊柱活动,如前屈、后伸、旋转等,评估其脊柱活动度和灵活性。

2.3 实验结果经过对多位患者的脊柱体格检查,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脊柱曲度:大部分患者的脊柱呈现正常的生理曲度,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曲度均正常。

2.脊柱对称性:大部分患者的脊柱在观察时具有对称性,未发现明显的偏曲或侧凸。

3.脊柱活动度:大部分患者的脊柱活动度良好,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完成自如。

三、四肢体格检查3.1 四肢的解剖结构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

上肢包括肩、臂、肘、腕和手,下肢包括髋、大腿、膝、踝和足等。

3.2 四肢体格检查的步骤与方法四肢的体格检查应包括观察、触摸和功能检查等方面。

具体步骤如下:1.观察:患者放松肢体,观察肢体的对称性、形态和畸形情况。

注意观察是否有肿胀、疼痛或皮肤变化。

2.触摸:用手掌轻轻触摸肢体表面,检查是否有异常的感觉,如肌肉紧张、肿胀或温度异常。

3.功能检查:让患者进行一系列肢体活动,如屈伸、旋转等,评估其运动能力和关节灵活性。

3.3 实验结果经过对多位患者的四肢体格检查,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上肢:大部分患者的上肢对称、无明显畸形,肌肉紧张度适中,关节活动良好。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脊柱四肢检查引言概述:体格检查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通过对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脊柱和四肢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分,对于评估患者的脊柱和四肢功能以及发现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脊柱和四肢检查的评分标准。

一、脊柱检查1.1 脊柱姿势- 评估患者的站立姿势,包括脊柱的直立度、脊柱曲度和脊柱的对称性。

- 观察是否存在脊柱侧弯、前屈或后伸等异常姿势。

- 评估脊柱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1.2 脊柱活动度- 检查患者的脊柱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动作。

- 评估脊柱活动度的范围和是否存在异常限制。

-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脊柱关节的僵硬或异常活动。

1.3 脊柱疼痛和压痛- 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脊柱疼痛或不适感。

- 用手指轻压脊柱各个椎间隙,评估是否存在压痛或敏感。

二、四肢检查2.1 四肢活动度- 检查患者四肢的活动度,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

- 评估四肢活动度的范围和是否存在异常限制。

-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关节的僵硬或异常活动。

2.2 四肢力量- 评估患者四肢的力量,包括上肢和下肢的屈曲和伸展力量。

- 使用力量评分标准,对患者的四肢力量进行评估。

-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肌无力或力量不对称。

2.3 四肢感觉- 检查患者四肢的感觉,包括触觉、痛觉和温度感觉等。

- 通过触摸、针刺或温度感受器等方法,评估患者四肢感觉的正常程度。

-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感觉异常或感觉减退。

三、脊柱四肢检查的其他方面3.1 脊柱四肢的外观- 观察患者脊柱和四肢的外观,包括皮肤是否有疤痕、肿胀、红肿或皮疹等异常。

-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畸形、肌肉萎缩或异常形态。

3.2 脊柱四肢的肌肉- 评估患者脊柱和四肢的肌肉,包括肌肉的张力、肌肉的肥大或萎缩等。

-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肌肉痉挛、肌无力或肌肉异常。

3.3 脊柱四肢的神经反射- 检查患者脊柱和四肢的神经反射,包括膝反射、跟腱反射和腹壁反射等。

医疗卫生系统面试:脊柱及四肢检查步骤及要求(1)

医疗卫生系统面试:脊柱及四肢检查步骤及要求(1)

医疗卫生系统面试:脊柱及四肢检查步骤及要求(1)
今天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的常考知识点整理如下,供考生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我们来学习医疗卫生系统面试-脊柱及四肢检查步骤及要求。

脊柱及四肢检查步骤及要求
【脊柱检查】
1.脊柱弯曲度:正常人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

颈段稍向前凸;
腰段有明显的前凸;骶椎则有较大的后凸。

直立时正常脊柱无侧弯,病理时可出现后凸、前凸及侧凸。

2.脊柱活动度:颈、腰段活动度较大,胸推的活动度极小,骶椎几乎不活动。

正常时颈段可前屈、后伸各45 ,左右侧弯45 ,旋转60 。

腰段在臀部固定的条件下可前屈45 ,后伸35 ,左右侧弯30 ,旋转45 。

活动受限见于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骨质破坏、骨折、脱位以及椎间盘脱出。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直接叩击法:用手或叩诊锤叩击检查部位有无疼痛;间接叩击法:嘱病人端坐,医生用左手掌面置于患者
头顶,以右半手握拳叩击左手背,观察病人有无疼痛。

正常人脊柱无叩击痛。

【四肢检查】
1.关节及四肢形态:关节检查应注意形状改变及有无红、肿、痛、热或结节等。

常见的畸形有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肢端肥大,杵状指,匙状指(又称反甲,表现为指甲中部凹陷,边缘翘起,表面粗糙有条纹,多见于缺铁性贫血)。

骨折及关节脱位时可显示骨、关节畸形。

2. 颈部检查操作步骤及要求
【颈部一般检查】
1.颈部姿势:有无斜颈,有无抬头不起。

2.颈部运动有无受限。

3.颈部软硬度,有无强直。

4.颈部皮肤及有无肿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彬斯基 (Babinski) 征 ●查多克 (Chaddock) 征 ●奥本海姆(Oppenheim)征 ●戈登 (Gordon) 征 ●霍夫曼 (Hoffmann )征 ●罗索里摩(Rossolimo)征
Babinski征
病 理 反 射 检 查 方 法
Hoffmann征
Hoffmann 征
(腰背肌纤维炎/劳损)
二.四肢与关节检查
检查方法
▲ 视诊与触诊相互配合。
▲ 观察四肢关节的形态、位置、 活动度等。
匙状甲(反甲)
缺铁性贫血、风湿热、甲癣等
杵状指(趾)
又称:鼓槌状指。 常见于: 肺癌、支扩、肺脓疡;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肝硬化; 同侧锁骨下动脉瘤等。
膝内外翻
痛觉
触觉
运动觉
位置觉
三)复合感觉检查 • 定位觉 • 两点辨别觉 • 实体觉 • 体表图形觉
两点辨别觉
及一 其般 感感 觉觉 传检 导查 路法
㈢. 神经反射检查
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反射弧包括: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元 ③连络神经元 ④传出神经元 ⑤效应器
反射弧是通过固 定的脊髓节段及周 围神经,对定位诊 断有重要意义。
㈢.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1. 压痛 2. 直接叩击痛 3. 间接叩击痛
压痛检查法
用拇指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
直接叩击法
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脊椎棘突
间接叩击法
病人坐位,医生左手掌置与病人头顶, 右手半握拳用小鱼际肌部叩击左掌背。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阳性
病因:脊椎结核 椎间盘突出 脊椎外伤/骨折
( O 形腿)
( X 形腿)
佝偻病、大骨节病等。
足内、外翻
先天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
下肢静脉曲张
持久体力劳动、站立工作者,栓塞性静脉炎。
肢端肥大症
垂体瘤/垂体前叶细胞增生。
肌 肉 萎 缩
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废用性肌萎缩
肌肉萎缩
爪形手(鸟形手):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近端)指关节梭形肿大畸形
脊柱四肢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脊柱四肢检查
一.脊柱检查
• 脊柱弯曲度 • 脊柱活动度 •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㈠.脊柱弯曲度
1. 生理弯曲度
生理弯曲度检查方法
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上向下划压
2.脊柱病理性变形
⑴.脊柱后凸(驼背) ⑵.脊柱前凸 ⑶.脊柱侧凸
⑴.脊柱后凸 (驼背)
多发生于胸段
①佝偻病
②结核病
下 肢 深 反 射 检 查
膝反射检查法
膝反射检查法
踝反射(跟腱反射)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周围性瘫痪 ●肌肉疾病(如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 ●神经性休克 ●深昏迷、深睡、深麻醉、大量镇静药 ●某些健康人
深反射增强
●锥体束损害(常伴反射区扩大) ●某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疾病
(神经症、甲亢、手足搐搦症、破伤风等)
大脑皮层 病变
交叉瘫
脑干病变
偏瘫
大脑内囊 病变
截瘫
脊髓病变
二 肌张力
• 概念: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 度。
• 肌张力增高:1、痉挛状态,也 叫折刀现象,锥体束损害;2、 铅管样强直,锥体外系损害
• 肌张力减低
肌张力减低
三 不自主运动:
• 震颤: 1、静止性震颤,伴肌张力增高,
震颤麻痹
2、意向性震颤,小脑疾患 • 舞蹈样动作 • 手足徐动:脑瘫、肝豆状核变
风湿性关节炎 浮髌试验
痛风
可出现关节僵硬、肥大、畸形、痛风石、溃破。
其它
平 跖 足 :(平板足),先天异常。 水 肿: (症状学详)。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一部分,包括:
①颅神经检查 ②运动功能检查 ③感觉功能检查 ④神经反射检查 ⑤自主神经检查
㈠.运动功能检查
佝偻病 慢性胸膜增厚/粘连 肩部/胸廓畸型
㈡.脊柱活动度
1.正常活动度
前屈 后伸 左右侧弯 旋转 颈椎 45º 45º 各 45º 60º 腰椎 45º 35º 各 30º 45º动作
2.活动受限(原因)
软组织损伤 骨质增生或破坏 椎间盘突出 脊椎骨折/脱位
◆ 肌力 ◆ 肌张力 ◆ 共济运动 ◆ 不自主运动 ◆ 肌体积(营养) ◆ 步态
肌力 —— 肢体自主运动的力量
肌 力 检 查
肌力分级
肌力的减弱或消失,称为“瘫痪” 。
(6级计分法)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全瘫 仅有肌肉收缩 仅可平移 仅可抬高 可对抗外力 正常
瘫痪的诊断
瘫痪的类型
单瘫
2.浅反射(皮肤、粘膜反射)
角膜反射,跖反射
●腹壁反射 (上:胸 7-8) (中:胸 9-10) (下:胸 11-12)
●提睾反射 (腰 1-2) ●肛门反射 (骶 4-5)
腹 壁 反 射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跖反射
浅反射 减弱或消失
●中枢性或周围性瘫痪
●昏迷、麻醉、深睡
●一岁以内婴儿
3.病理反射(锥体束损害、1岁内婴儿)
性、脑基底节变性
舞 蹈 样 动

手足搐搦
四 共济运动
• 指鼻试验 • 跟膝胫试验
• 其他:轮替动作、闭 目难立征
二、感觉功能检查
一)浅感觉检查 • 痛觉:脊髓丘脑侧束 • 触觉:后索病变 • 温度觉:脊髓丘脑侧束 二)深感觉检查 • 运动觉:后索病变 • 位置觉:后索病变 • 震动觉:后索病变
反射检查包括
● 深反射 ● 浅反射 ● 病理反射 ● 脑膜刺激征
1.深反射(肌腱反射,肌牵张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膝反射 ●踝(跟腱)反射
(颈 5-6) (颈 6-7) (颈 5-6) (腰 2-4) (骶 1-2)
上肢深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腱反射
肱三头肌腱反射
Rossolimo征
踝阵挛
病理反射阳性 临床意义
●锥体束受损的重要体征(锥体束征) ●昏迷、深睡、用大量镇静药后. ●一岁以下婴儿(正常的原始保护反射)
4. 脑膜刺激征
(脑膜、神经根受激惹)
①颈强直 ②克匿格(Kernig)征 ③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
颈强直
克尼格征检查方法
③类风湿性脊椎炎
④骨质退行性变
⑤其他:外伤性脊椎骨折等
脊柱前凸
⑵.脊柱前凸
多发生于腰椎 晚期孕娠、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 髋关节结核、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等。
⑶.脊柱侧凸 ①姿势性侧凸
(改变体位可以纠正)
儿童坐立姿势不端正 椎间盘脱出症 一侧下肢明显短于另一侧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②器质性侧凸(改变体位不能纠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