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四肢与神经系统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精品医学课件

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精品医学课件
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
一.脊柱检查
• 脊柱弯曲度 • 脊柱活动度 •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 生理弯曲度检查方法
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上向下划压
⑴.脊柱后凸 (驼背)
多发生于胸段
①佝偻病
②结核病
③类风湿性脊椎炎
④骨质退行性变
⑤其他:外伤性脊椎骨折等
⑵.脊柱前凸
多发生于腰椎
晚期孕娠、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 髋关节结核、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等。
压痛检查法
用拇指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
直接叩击法
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脊椎棘突
间接叩击法
病人坐位,医生左手掌置与病人头顶, 右手半握拳用小鱼际肌部叩击左掌背。
二、四肢与关节一般检查


形态:颜色、步态、肿胀、
与 视 萎缩、畸形
关诊

一 触 压痛、结节、凹陷、皮温、
般1)痉挛性肌张力增高 在被动运动开始时阻 力较大,终末时突感减弱,称为折刀(clasp knife)现象,见于锥体束损害
(2)强直性肌张力增高 指一组拮抗肌群的张 力均增加,作被动运动时,伸肌与屈肌的肌张力 同等增强,如同弯曲铅管,故称铅管样强直,见 于锥体外系损害
2.肌张力减弱
肌肉弛缓松软, 被动运动时阻力 减退或消失,关 节运动范围扩大, 有时呈过度屈伸 现象。见于周围 神经、脊髓前角 灰质及小脑病变 等
节腔积液浮髌试验阳性。
膝内翻畸形
22
膝外翻畸形
见于小儿佝偻病
23
足内翻畸形
见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先天畸形 24
足外翻畸形
足外翻畸形
25
扁平足
26
匙状甲(反甲)
缺铁性贫血、风湿热、甲癣等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2 ppt课件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2 ppt课件

1.深反射(肌腱反射,肌牵张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膝反射 ●踝(跟腱)反射
(颈 5-6) (颈 6-7) (颈 5-6) (腰 2-4) (骶 1-2)
上肢深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腱反射
肱三头肌腱反射
下 肢 深 反 射 检 查
膝反射检查法
膝反射检查法
踝反射(跟腱反射)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周围性瘫痪 ●肌肉疾病(如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 ●神经性休克 ●深昏迷、深睡、深麻醉、大量镇静药 ●某些健康人
深反射增强
●锥体束损害(常伴反射区扩大) ●某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疾病
(神经症、甲亢、手足搐搦症、破伤风等)
2.浅反射(皮肤、粘膜反射)
角膜反射,跖反射
●腹壁反射 (上:胸 7-8) (中:胸 9-10) (下:胸 11-12)
脊柱四肢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㈠.脊柱弯曲度
1. 生理弯曲度
生理弯曲度检查方法
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上向下划压
2.脊柱病理性变形
⑴.脊柱后凸(驼背) ⑵.脊柱前凸 ⑶.脊柱侧凸
⑴.脊柱后凸 (驼背)
多发生于胸段
①佝偻病
②结核病
③类风湿性脊椎炎
④骨质退行性变
⑤其他:外伤性脊椎骨折等
脊柱前凸
⑵.脊柱前凸
颈强直
克尼格征检查方法
五)、Lasegue征(直腿抬高试验)
颈强直
克氏征
布氏征
• 肌张力增高:1、痉挛状态,也 叫折刀现象,锥体束损害;2、 铅管样强直,锥体外系损害
• 肌张力减低
肌张力减低
三 不自主运动:
• 震颤: 1、静止性震颤,伴肌张力增高,
震颤麻痹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演示文稿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演示文稿

2.活动受限(原因)
软组织损伤 骨质增生或破坏
椎间盘突出
脊椎骨折/脱位
现在是13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㈢.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1. 压痛
2. 直接叩击痛
3. 间接叩击痛
现在是14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压痛检查法
用拇指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
现在是15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 3.临床意义
现在是4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7.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Ⅸ、Ⅹ)
• 1.功能 舌咽神经核、迷走神经核均位于 延髓。舌咽神经管理舌后1/3味觉和一般 感觉,软腭、咽部等处一般感觉;支配 咽肌运动。迷走神经支配咽、喉部感觉 与运动,以及内脏器官平滑肌运动。
现在是4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 2.检查方法 • (1)张口:看腭垂是否居中,两侧软腭
高度是否一致。
• (2)发音:让患者发“啊”音,注意有 无声音嘶哑,两侧软腭上抬是否有力。
• (3)吞咽:注意有无吞咽困难,饮水有 无呛咳。
• (4)咽反射:用压舌板轻触咽后壁,如 引起恶心动作,提示咽反射正常。
现在是4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直接叩击法
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脊椎棘突
现在是16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间接叩击法
病人坐位,医生左手掌置与病人头顶,
右手半握拳用小鱼际肌部叩击左掌背。
现在是1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阳性
病因:脊椎结核 椎间盘突出 脊椎外伤/骨折
(腰背肌纤维炎/劳损)
现在是18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现在是27页\一共有89页\编辑于星期五

腹部、脊柱四肢、神经反射检查PPT课件

腹部、脊柱四肢、神经反射检查PPT课件

腹部视诊的内容
1. 腹部外形 2. 腹壁皮肤 3. 呼吸运动 4. 腹部静脉 5. 蠕动波 6. 脐部 7. 上腹部搏动
腹部平坦
腹部膨隆
腹部凹陷
腹部局部膨隆
腹部触诊的内容
1. 腹壁紧张度 2. 压痛和反跳痛 3. 液波震颤 4. 腹部包块 5. 腹部脏器触诊
肝触诊
触及肝脏时应描述其: • 大小 • 形态 • 质地 • 压痛 • 搏动
腹部听诊
❖肠鸣音
肠鸣音
4~5次/分
正常情况
肠鸣音亢进 >10次/分
见于急性肠炎、 胃肠大出血、机 械性肠梗阻
肠鸣音减弱 连续3~5分钟以 见于急性腹膜炎、
或消失
上才听到一次 肠麻痹
或始终听不到
❖振水音 空腹或饭后6h以上仍有振水音 ,提示胃潴留,
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等。
❖血管音 正常腹部无血管音。
脾脏触诊
脾肿大的分度(深吸气时) 轻度:脾在肋下不超过2cm 中度:肋下2cm至脐水平线 高度:超过脐水平以下
肾脏触诊
• 季肋点: 在第10肋前端 • 上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
上腹直肌外缘 • 中输尿管点:在两髂前上
棘连线与腹直肌外缘的相 交点 • 肋脊点:在第12肋下缘 与脊柱夹角的顶点 • 肋腰点:在第12肋下缘 和竖脊肌夹角的顶点
临床医学概论
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系 王芳 副教授
目的与要求
➢ 熟悉腹部检查及脊柱与四肢检 查的内容和方法。
➢ 掌握肝脾触诊及神经反射的内 容与临床意义
(二)腹部分区
腹部体检的主要内容
• 视诊: • 触诊: • 叩诊:肝脾界、肝脾肾叩击痛、移动
性浊音、胃泡鼓音区 • 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振水音、

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详解课件

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详解课件
on each成熟 hour later across摇头,贯穿 “,Ath被迫 ones with衷於春季 sigma咕 st said三 metal of毅 holiday st kind on却 which.“ action have愧 st said st stion' st'gel on whichgel... st尽了 metal has. edge硪.... and said said............. really an...$$ winter hour and
在检查过程中,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同时注意保持温暖,避免因寒冷导致肌肉紧张。
保持安静和温暖的环境
在检查过程中,尊重患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和尴尬。
尊重患者隐私
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细节,如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变化等,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
注意观察细节
在检查过程中,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存在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谨慎进行活动范围和肌力测试。
检查时应关注患者的疼痛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检查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检查结果。
总结与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随着影像学、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将会更加精准和全面。
anchor mal with upon January类型的 contact year, anchor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确定是否存在肌肉骨骼系统的异常体征或症状。
发现潜在的疾病或损伤,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状况,如活动范围、力量、稳定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
18
运动:观察有无活动受限 肩周炎--各方向受限(冻结肩) 肩关节炎--外展受限
.
19
肘关节
• 视诊 形态:双侧对称、轻度外翻 肘外翻--携物角〉15o 肘内翻--携物角〈15o
运动:屈、伸、旋前、旋后
.
20
腕关节及手
• 视诊 畸形:腕垂征--桡神经损伤 猿掌--正中神经损伤 爪形手--尺神经损伤 餐叉样畸形--colles骨折 杵状指(趾)、匙状甲(反甲)
.
8
⑶.脊柱侧凸 ①姿势性侧凸
(改变体位可以纠正)
儿童坐立姿势不端正
椎间盘脱出症
一侧下肢明显短于另一侧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
9
②器质性侧凸(改变体位不能纠正)
佝偻病 慢性胸膜增厚/粘连 肩部/胸廓畸型
.
10
㈡.脊柱活动度
1.正常活动度
前屈 后伸 左右侧弯 旋转 颈椎 45º 45º 各 45º 60º 腰椎 75º 35º 各 30º 45º
.
32
.
33
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
.
34
第一节 颅神经检查
1.嗅神经 2.视神经 3.动眼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 6.外展神经
7.面神经 8.位听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 11.副神经 12.舌下神经
.
35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
• 肌力--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肌力的六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仅有肌肉收缩,不能产生运动 2级:能在床面上水平移动 3级:仅能抬离床面 4级:能做抗阻力运动,但较正常差 5级:正常肌力
.
21
.
22
杵状指(趾)
又称:鼓槌状指。 常见于: 肺癌、支扩、肺脓疡;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肝硬化; 同侧锁骨下动脉瘤等。
.
23
匙状甲(反甲)
缺铁性贫血、风湿热、甲癣等
.
24
肌肉萎缩
爪形手(鸟形手):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萎缩等
.
25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近端)指关节梭形肿大畸形
.
4
脊柱侧弯检查方法

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上向下划压
.
5
2.病理性变形 • 颈椎变形 • 脊柱后凸 • 脊柱前凸 • 脊柱侧凸
.
6
⑴.脊柱后凸 (驼背)
多发生于胸段
①佝偻病
②结核病
③强直性性脊椎炎
④骨质退行性变
⑤其他:外伤性脊椎骨折等
.
7
脊脊柱柱前凸突
• 晚期孕娠 • 大量腹水 • 腹腔巨大肿瘤 • 髋关节结核 • 先天性髋关节后脱位
.
36
肌张力
• 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肌张力升高:折刀样肌张力升高 铅管样肌张力升高 齿轮样肌张力升高
肌张力降低:小脑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
37
不自主运动
• 意识清醒情况下,随意肌不自主收缩产生的一些 无目的的异常动作。
震颤:静止性震颤 意向性震颤
舞蹈样运动
手足徐动
.
38
静止性震颤
.
39
手足徐动
.
47
1.肱二头肌反射(C5-6) 2.肱三头肌反射(C6-7) 3.挠骨膜反射(C5-6) 4.膝反射(L2-4) 5.跟腱反射(S1-2) 6.Hoffmann征(C7-T1) 7.阵挛: 踝阵挛、髌阵挛
.
48
病理反射
1.Babinski征 2.Oppenhein征 3.Gordon征
.
49
Babinski征
.
50
脑膜刺激征
1.颈强直 2.Kernig征 3.Brudzinski征
.
51
克氏征、布氏征
.
52
第五节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眼心反射 2.卧立位试验 3.皮肤划痕试验 4.竖毛反射
.
53
谢 谢
.
54
.
44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
• 反射弧:从接受刺激到传出效应活动的通 路。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 元、效应器。
.
45
1.角膜反射 2.腹壁反射 3.提睾反射 4.趾反射 5.肛门反射
浅反射
.
46
深反射
• 反射程度分级 (---):反射消失 (1+):反射减弱 (2+):反射正常 (3+):反射增强 (4+):反射亢进,伴阵挛
.
11
2.活动受限(原因)
软组织损伤 骨质增生(颈椎病) 骨质破坏(结核或肿瘤) 椎间盘突出 脊椎骨折/脱位
.
12
三.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1.压痛 2.叩击痛
直接叩击法 间接叩击法
.
13
四.脊柱检查的特殊试验
(一)颈椎特殊检查: • Jackson压头试验 • 前屈旋颈试验 • 颈静脉加压试验 • 旋颈试验
.
26
下肢--髋关节
• 视诊 步态:跛行--疼痛性跛行
--短肢跛行 鸭步
.
27
膝关节
• 视诊: 膝外翻 膝内翻
.
28
膝内外翻
( O 形腿)
( X 形腿)
佝偻病、大骨节病等。
.
29
几种特殊试验
• 浮髌试验 • 拇指指甲滑动试验
.
30
.
31
踝关节与足
• 视诊: 畸形--扁平足 高弓足 马蹄足 跟足畸形 足内翻 足外翻
.
14
(二)腰骶椎特殊试验 • 摇摆试验 • 拾物试验 • 直腿抬高试验 • 股神经牵拉试验
.
15
二.四肢与关节检查
检查方法
▲ 视诊与触诊相互配合。
▲ 观察四肢关节的形态、位置、 活动度、触痛、皮温等。
.
16
上肢
• 肩关节: 外形:对称、弧形 方肩--肩关节脱位、三角肌萎缩 耸肩--脊柱侧弯
.
脊柱与四肢检查
.
1
• 1.掌握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神经反射的 检查方法;
• 2.熟悉脊柱、四肢病理性变形的临床意义; • 3. 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 4. 了解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
.
2
脊柱检查
• 脊柱的作用 • 脊柱的组成 • 脊柱病变的主要表现
.
3
㈠.脊柱弯曲度
1. 生理弯曲度
.
40
共济运动
• 机体任一动作的完成均依赖于某组肌群 协调一致的运动
1.指鼻试验 2.快速轮替动作 3.跟膝胫试验 4.闭目难立征
.
41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
• 浅感觉检查 1.痛觉 2.触觉 3.温度觉
.
42
深感觉检查
1.运动觉 2.位置觉 3.振动觉
.
43
复合感觉检查
1.皮肤定位觉 2.两点辨别觉 3.实体觉 4.体表图形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