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技法:记叙文构思技巧
中考 叙事类记叙文的写作 构思情节

中考叙事类记叙文的写作构思情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确定主题和情节: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主题,即想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
然后,根据主题构思情节,使情节与主题紧密相关。
选定人物和场景:确定故事的主人公和配角,以及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
人物和场景的选择要能够支持主题的表达。
设计情节发展:设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使情节发展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同时,要注意设置悬念和转折点,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同时,对场景的描写也要注重细节,营造氛围。
运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要贴切自然,避免生搬硬套。
修改和完善:在完成初稿后,要仔细阅读文章,对情节、语言等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
力求使文章更加紧凑、合理、有趣。
以上是中考叙事类记叙文的写作构思情节的一般步骤,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使文章更加真实感人。
中考记叙文写作构思技巧

中考记叙文写作构思技巧读写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扩展学生的写作构思技巧。
记叙文特指以写作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写作训练的重要文体,同时也是中招考试常考的一种文体。
一、阅读时,如何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在教学记叙文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仔细厘清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变化过程等,这样就能让学生有效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一般来说,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既然记叙文是以描写人物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为主,那么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写清楚,写作任务基本上就完成了。
因此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就要牢牢围绕人物的经历或者事物的发展变化来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记叙文在描述事件时会提及事件的开端、经过、结果。
但是在阅读理解的时候,部分学生搞不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愚公移山》的开头讲到的“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也不是事件的开端。
很多学生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会认为第一段讲到的内容就是事件的开端,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开端应是事情的开端,而不是文章的开头。
什么是结果?结果就是这件事通过发展以后达到的最后状态。
《愚公移山》中的事件的结果,就是山被移走了,从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例如,托物言志的记叙文,一般按照先状物后言志的思路来写,借景抒情的记叙文一般按照先写景再议论抒情的思路来写,等等。
如《白杨礼赞》是侧重状物的记叙文。
作者围绕“白杨树的不平凡”先写它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然后描绘白杨树的外形和气质,最后引申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记叙文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经过、结果。
这样,学生在阅读与写作记叙文的时候就会有清晰的思路。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记叙文,但只要学生能够有效归纳六要素,并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便可以快速厘清文章的思路。
二、写作时,如何构思成文,下笔如有神?记叙文是讲故事的文体,或展开一个事件,或展开多个事件,无论是写人的还足记事的记叙文,无不如此。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技巧(精选)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技巧(精选)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故事、描写场景为主的文体,是我们在中学阶段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写作形式。
以下是一些初中生写记叙文时可以遵循的一些技巧。
1. 清晰的主题:记叙文通常有一个主题或中心思想,写作前应明确自己要讲述的故事或情节。
可以通过提问自己“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的?”来找到清晰的主题。
2. 合理的情节安排:故事情节应该有起承转合的过程,整个记叙文应该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
可以使用“过去时”来描述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也可以使用“现在时”或“将来时”来描述当前或将来发生的事情。
3. 描述细节的使用:人物、场景、事件等应该用生动的描写来展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和共鸣。
可以使用五官描述、情感描写等手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和角色。
4. 语言简洁明了:初中生写记叙文时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选择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内容。
5. 注意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是记叙文中的主角,应该给予充分的注意和塑造。
可以通过描写外貌、性格、行为等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并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6. 表达感情和思考:记叙文不仅仅只是讲述故事,还可以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考。
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对事件的思考、角色间的对话等方式来展现个人情感和思考。
7. 结尾总结和反思:记叙文的结尾通常要给出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或段落,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总结或给出一个思考的观点。
结尾要有一个回旋的作用,让读者对故事有所思考和留有余味。
中考记叙文写作技巧

中考记叙文写作技巧中考记叙文是一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的文体。
它的写作技巧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中考记叙文写作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
一、选择合适的主题写作的主题需要是真实、有趣、有吸引力和有反思价值的。
要想成功地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必须先确立适合的主题,让读者能够从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二、建立恰当的文体中考记叙文的文体需要真实、生动、细腻、感人,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和直观的感受,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共鸣,并传达作者的情感。
三、构思恰当的结构中考记叙文的结构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大致的过程和合适的描写细节,能够把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且具有信息价值。
四、描写细节的常见技巧细节是中考写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良好的细节能够生动地描绘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中所描述的人物、事件的细节。
描绘细节的技巧包括:显微镜式描写、比喻和象征、对比,物品的寓意象征,情感的反转和跌宕起伏等。
五、营造氛围和情感通过赋予情感、细腻描写和营造氛围,能够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为读者呈现更加有深入的意义的故事。
通过描绘细节、周遭环境和人物关系,营造某种氛围或感受,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
六、事件的起点和转折作为一种记叙文,中考记叙文的事件、情节和情感要有起点和转折。
可以通过写出起点和转折,在情节的变化中反映出主题所描述的含义。
好的起点和转折,也可以让文章读起来更加亲切、真实。
七、深入心理中考记叙文需要细腻地描绘出人物心理世界,表达出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必须在描写故事的具体事件之外,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更加深刻,让读者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总之,中考记叙文需要通过真实、生动、有吸引力的故事,向读者传递信息和情感。
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并灵活运用,可以让中考记叙文更具有吸引力,使得读者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和启示。
中考语文备考-写好记叙文如何做到条理清晰

初中语文备考-写好记叙文如何做到条理清晰记事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把事情写清楚,则是记事的最基本要求。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再有序记叙,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一、明确记叙文六要素一个故事,必然会有前因后果,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进行回顾,同时将相应的时间、地点、人物列举出来,做到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整体谋划,成竹于胸。
二、选择合理的记叙顺序记叙文最常用的是顺叙,即按照时间先后来写人记事。
比如《秋天的怀念》一文,采用的就是这种记叙顺序,文章截取了与母亲有关的一些片段,借此抒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当然,大家也可以采用倒叙法,将故事的结局或中间某个重要片段作为文章开头,以吸引读者兴趣;然后再交代故事的前因后果。
如果有需要,还可进行插叙和补叙。
善于运用细节,详略分明.在记叙或描述的过程中突出某个动作\心理或场面,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结构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巧妙进行分节,根据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或所描写片段的内容不同,对文章进行分节\加小标题,可以使文章的结构出彩,脉络清晰.彩线串珠.彩线串珠是散文常用技法之一,也称着一线穿珠.就是以具体的人\物\事件\感情为线索,把多个散乱\琐碎的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达到形散而神不散.首尾呼应.文章的布局谋篇,首尾非常关键,开头要精彩吸引人,使阅读的人产生兴趣;结尾要有力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使主题升华,而且会使读者有余香长存的美好感觉.三、要把故事情节叙述完整如果文中记叙一件事,一定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同时做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散步》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一家人散步,遇到了分歧,后来问题圆满解决,整篇文章条理非常清晰,情节的发展变化一目了然。
如果文中记叙几件事,除了要把每件事讲清楚之外,还要安排好详略,设计好过渡,确保整个过程重点突出,有条不紊。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

2021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中考作文中,记叙文是最常见的一种文体。
写好一篇记叙文,需要发挥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十种记叙文写作技巧,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一、确定主题首先,要确定主题,明确写作的目的。
要使主题贴近生活,贴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构思在确定主题之后,要做好构思工作。
运用脑海中的想象力,调动好自己的感官,收集素材。
可以从自己的经历、阅读、听取他人的故事等途径获得灵感。
三、确定人称和视角写记叙文时,人称和视角的选择很重要,是文章立意的体现。
第一人称视角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主人公,第三人称视角则可以提供更加客观的视角。
四、有灵魂的人物形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一定要有灵魂,要具有个性和特点,并且可以引起读者的共情。
可以从语言描述、行为表现、内心感受等方面进行刻画,让人物更加真实。
五、语言生动语言是记叙文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需要掌握好语言表达的技巧。
使用生动的形容词、具体的描写方式,让文中的景物和人物栩栩如生,让读者能够浮想联翩。
六、结构有章法描写需要充满感情,情感抒发不应过于肆意。
要让情感和思想有所表达,需要使整篇文章有一个明确的结构,并且遵循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七、句式多样单调的句式是致命的,需要在篇章中运用多种句式,尤其是感情和情节激烈的部分需要运用鲜明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描写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八、掌握过渡词在写作中,过渡词连接和引导读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可以让文章节奏感更加流畅,使文章内容通顺。
九、注重细节在写作中,注重细节是非常关键的。
要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行动轨迹、情节的转折等细节描述。
用一些具体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描绘环境,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事件的深入思考。
十、校对修改写好一篇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斟酌和修改。
在初稿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文章进行校对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考记叙文构思方法

中考记叙文构思方法例谈中考记叙文构思方法一、巧用穿插法穿插是记叙文构思写作的基本套路之一。
所谓?穿插?,就是在记叙文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有目的地插进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内容。
在记叙文中穿插以上内容,有六个方面的内容:(1)表达作者的感情、观点;(2)表现人物形象;(3)深化文章主题;(4)变化文章结构;(5)增强文章的感染力;(6)使文章有很清晰的文面。
从中考作文来看,在作文中巧用穿插,有两个重要作用。
第一,优化文章文面;第二,表现构思水平。
那么在记叙文中如何进行穿插,都穿插些什么内容呢?(一)穿插描写1、穿插景物描写记叙文写作是初中写作的重点,但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常见平铺直叙,几乎很少涉足景物描写,缺乏画面感。
而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一般起烘托和渲染的作用,有意使用,往往能增加文章亮点,甚至可以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
例如2012年临沂中考满分作文《倾听月色》:夜,已经深了。
苍穹中几颗疏疏朗朗的星微微透着一丝寒意。
只有那一弯残月,在极深沉的夜幕中,在几朵飘悠的云中若隐若现。
清凉的光,如水般倾泻、玉般寒彻,照着不再是万家灯火的人间。
我站在窗下,默默望着窗外的月,心底是一片温柔与感动。
一切都是蓝色的,充满梦幻的浅蓝。
昨日有雪。
那自西岭来的雪,洒我们个满城洁白。
于是今夜,便显得格外宁静而淡远。
无所不在的蓝光,落在雪上,像极深邃的湖水。
望着这梦幻的世界,望着这天上的月,猛然间,我心度一阵冲动,似乎还来不及思考,我的双手就轻轻地掀开了琴盖,打开了乐谱。
面前的谱子是德彪西的《月光》。
抬起双手,突然感到手上似乎赋予了千斤的力量。
我没开灯,淡淡的月光从窗外射进来,斜照在琴键上。
黑白两色的琴键在月光下突得神奇而肃穆,似乎有神灵在主宰它们。
乐曲在一片沉寂中开始。
几个轻轻的双音和弦相呼应,仿佛那淡如水的月光,宁静中自有一份安然。
紧接着,便是旋律的出现,右手的单音与左手的和弦构成了一种不同的气氛。
乐曲开始流动,月亮开始在云中穿行,月光在地面洒下一片斑驳的、移动的影。
中考满分作文构思技巧之记叙文三段式构思下

第2辑记叙文三式构思下四、从三个方面塑造人物千姿百态骆宾王骆老师,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人称骆宾王。
她教过我两年语文,后来匆匆分别,但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依旧似昨日般清晰。
先生可敬。
骆老师很年轻,书却教得好。
实习不出七日便出师了。
按理,这出色年轻的老师应有一大堆机会可以争取。
可她,却蜗居在实习时的小屋里,放点音乐,翻翻《庄子》,呷点香茗,倒是自在。
我们曾试探着问过:“不打算捞个官儿做做?”她望着我们,笑道:“教好你们呀,就够了。
”听得我们感动颇深。
直到被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举荐,她才从那个蜗居许久的小屋搬到一间明亮的办公室。
至此,她便成了学校行政的一员,工作自然更辛苦了。
先生可爱。
骆老师作为教室里的一份子,也是一个活泼的元素。
骆老师上着课,突然发现教室里门窗闭,空气不流通,大家大脑缺氧,便推开窗子,打开门。
顿时,教室里狂风四起,她的教案,我们的试卷,漫开飞舞,景象极为壮观。
有一同学不幸,他的试卷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飘了窗外,从此再不见踪影。
骆老师立在黑板前,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许久才瞥出一句:“现在是冬天哪!对——不——起!”先生可喜。
骆老师才华横溢,且教书有方。
在她领导我们班之后,我们的语文成绩永久性地名列榜首。
她上课语言极为精致,时不时会将所讲内容戏剧化,更容易理解,她上课会有许多笔记,但我们却只记得欢喜。
这大概就是好成绩的由来吧!先生还有许多“癖好”,有些另人啼笑皆非,有些另人心中敬畏。
她会在你《白毛女》片断的期间,将头染成银白,过后再投重金修复;她会将十指指甲涂成漆黑,体验是否能使手与黑板溶为一体;她会将衣裤喷得香飘十里,看看能否也能引来蝴蝶,结果连花坛里的几只小蜜蜂都被她熏晕……她会对一篇我们的文章进行大笔涂抹,直到只剩下她认为最为精致的文字;她会对一段自认为不好的教案长时间修改,最终依然不满意,只得舍弃自行创作……这回该清楚了,她是位千姿百态的女老师。
〖点评〗文章采用先概述、再分述、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展现了骆老师“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展现了新时代年轻教师的新形象,也表达了作者的人格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技法:记叙文构思技巧
导读:本文中考作文技法:记叙文构思技巧,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横向组合
横向组合,就是在文章中将一个一个的情节、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加"起来,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式结构法"。
"横式结构法"总的特点就是,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充分地多角度地表现人物、记叙事件、描写景物、表达感情。
"横式结构法"用于中考作文,的特点就是作文的文面清晰,文章的主体内容让人一目了然,而且由于使用的人不多,评卷老师会给予足够的赞赏。
运用横向组合的构思套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若干种"组合"的方法。
这其中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小标题,要用小标题将文中的几"块"内容连缀起来。
小标题运用的主要方式有:
1.日记标题式,以日记连缀的方式成文;
2.字母标题式,以A、B、C、D等若干段连缀成文;
3.单词标题式,以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单词统领的段连缀成文;
4.数码标题式,以(一)、(二)、(三)、(四)等数字标明段落;
5.引用语录式,以诗词或散文中的句子作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
6.概述情节式,在段首运用诸如"序幕"、"发展"、"*"、"尾声"之类的词语;
7.概括内容式,如"她来了"、"她哭了"、"她笑了"之类;
8.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间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显得格外醒目。
现请看下面一篇范文:
复习生活剪影
睡梦之中的钟声
清晨,在迷蒙的梦幻之中隐约听到闹钟声,便猛地惊醒,一骨碌地坐了起来。
揉了揉眼睛,翻开第六册英语便背了起来。
背完了课后的单词表,又背不规则动词表。
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我轻轻的背书声。
天还不见亮。
我想今天的复习效率可真高,兴致勃勃地继续背下去。
猛然间一阵清脆响亮的闹钟声把我吓了一大跳,转身一看,时钟正是六时整,这才是我应该起床的时间!
原来是哪一家的闹钟把我提前唤醒,使我多得到一段复习的时间。
我不由得对自己说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考试课上的鼾声
上午第三节是数学课。
张老师来了,手上托着一大叠纸。
我们敏感地知道,又是一节考试课,于是教室里发出一片叹声。
三大张卷子发下来了,同学们埋头做着,教室里很安静,不断有同学翻动着卷子,发出轻微的声响。
张老师巡视着课堂,边走边看。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他和同学们都听见了课堂上极为少见的声响--鼾声。
循声望去,只见李平的头歪在数学卷上,睡得又香又甜。
老师走过去,凝视着他,很久未动,但终于还是拍醒了他,然后老师大声地说道:"你们睡觉的水平越来越高,不知是谁让你们这么辛苦
晚自习中的掌声
星期一的晚自习属于语文老师,肖老师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
他很神秘地说道:"今天晚上,我让你们写毕业赠言,给你们一段自由掌握的时间。
"
掌声响起来了,肖老师"嘘"了一声,大家有的伸舌头,有的笑,掌声又很快停止了。
大家很兴奋,非常感谢肖老师的理解,感谢他在我们单调的复习生活上抹上了一丝青春的色彩。
不过,下自习时他"点题"的话可有点不大妙:"如果中考的小作文涉及毕业赠言,那我们这节课就具有很高的价值。
"
这是一篇横式结构的文章,作者运用了"分镜头剪影"法,组合起三个彼此之间相互并列而又有内在联系的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复习生活。
各个"分镜头"用了不同的小标题统领,以突出其中心内容。
各个分镜头好像有点散,但实际上是用"复习生活"将它们串了起来。
写这样的文章,还可以用"总分式剪影法"进行构思,即先选用抒情、议论、叙述等方式开头,进行总说,接着选取复习生活中的精彩片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生活,最后再进行总说,或抒情,或议论。
这样就会显得更加完整一些。
练习
完成下成文题的构思,要求运用横向组合的思路。
1.绿色的童年
2.印象
3.我们在花季
4.同学们,你们平时关心的人和事物一定很多吧!你们不仅关心熟悉的、亲近的人,也关心那些不熟悉但希望得到帮助的人;你们不仅关心身边在教育、体育、公益事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的事,也关心全社会在两个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你们不仅关心一套邮票的发行,一项竞赛的态势,不仅关心自身素质怎样提高、人生道路怎样走好,也关心文化市场对青少年的影响、下岗工人的困难和他们对再就业的期盼,甚至还关心世界航天技术、生物克隆技术的新进展以及世界和平的新进程……现请你从自己众多的关心中选择一项,在具体的叙述过程是中,表达你的思想和情怀。
题目:我关心
要求:①先根据上面的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以记叙为主,结合适当的抒情、议论。
③不少于600字。
提示:
1.人们常说童年是金色的,是美好的,是令人难忘的,而这个作文的题目却是"绿色的童年",这就告诉我们,应该从充满生命力、充满生机、充满美好的希望以及理想的萌芽等方面构思、立意。
常言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
绿色是由无数绿的枝叶组成,那么,绿色的童年也就需要许多件美好的事件装扮。
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这篇文章,应运用横式结构,通过几件有意义的童年趣事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作文的题目富有诗意,作文中的小标题和作文的语言也应该注意与之配合
2.从文题看,是要求写一个自己接触过并有一定交往的人。
说是要写"印象",实际上也是要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也要求写出一定的深度和一定的情感。
所以根据题目要求,应该从如下方面考虑和安排写作:
第一、要有一个表现人物的场景,以利于人物的活动;第二、要有人物的外貌刻画,这是"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要有细节的描写,只有通过细节的描写才能显现出人物给别人的"印象"之深;第四、要恰当地表达出人物给自己到底是一种什么的印象。
文中若要运用小标题,则要注意与"印象"二字配合
3.这个题目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了比喻,用"花季"喻中学生美好的青春年代,二是突出了关系--要求写"我们"而不仅仅只写"我"。
因此这个文题考查审题能力、选材能力、组材能力和表达能力。
写作中可撷取初中生活中关于"我们"的丰富多采的生活画面,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将它们连缀、组合在一起,从多个侧面表现"我们在花季"的特有的生活,从而表达出对"我们在花季"的真切感受。
写作中还要特别注意选材与组材,应力求避免再现校园中那种沉重的繁忙的学习生活,力争从自己的身边发现一些新鲜的、有意义的内容,使花季的生活展现得丰富多彩
4.要注意从题目的"导语"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方面选材立意,然后将自己的"关心""发散"面几个侧面或者几个"点"进行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