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细胞生物学
南开大学19秋学期《细胞生物学》在线作业[第一组]答案
![南开大学19秋学期《细胞生物学》在线作业[第一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f0274a8956bec0975e369.png)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细胞生物学》在线作业答案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细胞核内的蛋白质主要通过()完成。
A.门控运输
B.跨膜运输
C.膜泡运输
D.由核膜上的核糖体合成
[提示:阅读以上题目后,并作答]
参考选择:A
2.下列哪种纤维不属于中间纤维()。
A.角蛋白纤维
B.肌原纤维
C.结蛋白纤维
D.神经丝蛋白纤维
E.波形蛋白纤维
[提示:阅读以上题目后,并作答]
参考选择:B
3.下列蛋白质中,合成前期具有信号肽的是()。
A.都不对
B.肌动蛋白
C.微管蛋白
D.停泊蛋白
[提示:阅读以上题目后,并作答]
参考选择:D
4.CDK是否具有酶活性依赖于()。
A.与周期蛋白的结合
B.CDK本身的磷酸化
C.B都必须
D.B还不够
[提示:阅读以上题目后,并作答]
参考选择:D
5.下列()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A.脂肪细胞
B.肾细胞
C.肝细胞
D.心肌细胞
[提示:阅读以上题目后,并作答]
参考选择:C。
南开大学《细胞生物学》19秋期末考核-0001参考答案

《细胞生物学》19秋期末考核-0001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下列()不属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范畴。
A.转录水平的调控
B.翻译水平的调控
C.复制水平的调控
D.RNA加工水平的调控
答案:C
2.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A.蛋白质
B.糖蛋白
C.糖脂
D.类脂
E.多糖
答案:D
3.关于细胞分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表型特化的分子基础是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
B.细胞分化的选择性表达是在mRNA水平上的调节
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已经分化的细胞仍旧具有全能性
答案:B
4.正常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常需加入血清,主要是因为血清中含有()。
A.维生素
B.生长因子
C.氨基酸
D.核酸
答案:B
5.下列不是DNA二级结构类型的是()。
A.c型
B.Z型。
南开大学-2020春学期《细胞生物学》在线作业

南开大学-2020春学期《细胞生物学》在线作业20春学期( 1709、 1803、 1809、 1903、 1909、2003)《细胞生物学》在线作业 --------------------------- 单选题 1.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
A.一层深色带B.一层浅色带C.一层深色带和一层浅色带D.二层深色带和中间一层浅色带E.二层浅色带和中间一层深色带正确答案 :D 2.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测定() A.细胞的大小和特定细胞类群的数量 B.分选出特定的细胞类群 C.细胞中DNA、 RNA或某种蛋白的含量 D.以上三种功能都有正确答案 :D 3.属于溶酶体病的是()。
A.台-萨氏病B.克山病C.白血病D.贫血病正确答案 :A 4.膜脂中最多的是()。
A.脂肪B.糖脂C.磷脂D.胆固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 :C 5.在微丝的组成成分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A.原肌球蛋白B.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丝状蛋白E.组带蛋白正确答案 :A 6.正常 Rb蛋白的功能是()。
A.抑制 RNA转录B.抑制 DNA复制C.促进 RNA转录D.促进 DNA复制正确答案 :B 7.关于细胞周期限制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限制点对正常细胞周期运转并不是必需的B.它的作用是细胞遇到环境压力或 DNA受到损伤时使细胞周期停止的“刹车“作用,对细胞进入下一期之前进行“检查”。
C.细胞周期有四个限制点:G1/S、 S/G2、 G2/M和 M/G1限制点 D.最重要的是 G1/S 限制点正确答案 :A 8.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A.细胞质中 B.质膜上 C.线粒体内膜上 D.类核区内正确答案 :B 9.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正确答案 :B 10.cDNA是指()。
A.细菌环状的 DNA分子B.质粒环状的 DNA分子C.tRNA 的 DNA拷贝D.mRNA的 DNA拷贝正确答案 :D 11.利用差速离心法可从动物组织匀浆中分离出下列哪种细胞器() A.溶酶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质膜正确答案 :B 12.肾上腺素可诱导一些酶将储藏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的糖原水解,第一个被激活的酶是()。
南开大学—细胞生物学学习资源

体内的环境因素影响了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衰
老。
骨髓干细胞移植实验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干细胞
增殖速度也趋缓慢
另外,如果将老年动物进行强辐射处理,破坏
其免疫干细胞,然后植入年轻动物的骨髓干细胞,
可观察到年老受体动物细胞免疫功能复壮。而如果 移植的骨髓干细胞是来自年老的动物,那么免疫反
应就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不会复壮。其关键
研究表明,当细胞衰老时,一些衰老相关基因(SAG)
表达特别活跃,其表达水平大大高于年轻细胞,已在人
1号染色体、4号染色体及ⅹ染色体上发现SAG。
在对线虫的研究中,发现基因确可影响衰老及寿 限,Caenrhabditis elegans的平均寿命仅3.5天,该 虫age-1 单基因突变,可提高平均寿命65%,提高最大 寿命110%,age-1突变型有较强的抗氧化酶活性,对 H2O2、农药、紫外线和高温的耐受性均高于野生型。 在对早老综合症的研究中,发现体内解旋酶存在 突变,该酶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称为Wrn基因。 也有很多例子不符合甚至反对基因程序论,最突出的例 子是饮食对蜜蜂的影响,蜂王吃王浆可活六年之久,而 工蜂3-6个月,蜂王浆可是蜜蜂的寿命提高了20倍。他 们的寿命不同不是由于昆虫遗传基因不同,他们的基因 组是相同的,只是由于饮食的不同。
关于人类的衰老和寿命问题
人类寿命有无极限?极限是多少?抗衰老,求长寿,古往 今来,人之常情,时至今日,更为人们所关注。研究表明:哺 乳动物自然寿命为生长发育期的5—7倍,借此推论,人类完成 生长发育约在20~22周岁,自然寿命应是100—150岁。 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为性成熟的8—10倍。 海弗里克(Hayflick):人体细胞可进行50次左右有丝分裂, 每次细胞周期为2—4年,这样推论,人的寿命应在120岁左右。 1. 遗传与人类寿命:先天性,父辈主宰。父、母享有高寿, 其子女往往也是高寿者。 2. 寿命与性别有关:人寿保险公司统计说明,♀性动物>♂ 性动物,女人>男人,为什么?众说纷纭。
第四章 细胞质膜 南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件

鞘氨醇 神经酰胺
神经鞘磷脂,SM 脑苷脂A
神经节苷脂A
ABO 血 型 糖
3. 固醇
胆固醇及其类似物统称固醇。胆固醇是中性脂类,存在于动 物细胞和少数植物细胞质膜上,含量不超过膜脂的1/3。胆固 醇包括三部分:羟基团代表极性的头部,非极性的甾环结构和 一个非极性的碳氢尾部。胆固醇在调节膜的流动性、加强膜的 稳定性、降低水溶物质的通透性方面都起重要作用。
(3)生物膜可以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 即膜的流动性。
(4)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等整个生命活动中,生物膜在三维空 间上可出现弯曲、折叠、延伸等改变,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
二、膜脂
通过对血影的分析,一般情况下: 脂 类 占 40% 蛋白质 占 50% 糖 类 占 1-10%
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膜中含蛋白 质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少,膜 的功能越简单。如神经髓鞘,它的作用是起绝缘作用,所以蛋 白质的含量显著低于脂类。
(二)膜脂的不对称性
膜脂的不对称性是指同一种膜脂分 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 糖脂的分布表现出完全不对称性
(三)膜蛋白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每种膜蛋白分子在质膜上都 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所有膜蛋白在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膜蛋白的不 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的各种 生理功能的保证。
2. 内在膜蛋白
(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
又称整合膜蛋白(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 整合膜蛋白均为双性分子,非极性区插在脂双层分子之间,极性区则朝 向膜的表面,它们通过很强的疏水或亲水作用力同膜脂牢固结合,一般不易 分离开来,只有用去垢剂(detergent)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出来。 内在膜蛋白占整个膜蛋白的70%~80%。估计人类基因组中,1/4~1/3基因 编码的蛋白为内在膜蛋白。
南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件15第15章 细胞连接 6-22 puyue

选择素的三个结构域,通过凝集素结构 强地结合在一起,并从
域而识别细胞外表的糖蛋白及糖脂分子 相邻的内皮细胞进入组
上的糖配体。
织。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某些成员属于CAM。作用不依赖Ca2+ 。 有的介导同亲性粘合,如各种神经粘附分子; 有的介导异亲性粘合,如细胞间粘附分子及 脉管细胞黏附分子,它们的配体分子为整合 素。
‘’
皮肤、肌肉、结缔组织,
常与I型胶原共分布
Ⅳ [a1(IV)]2[a2(IV)] 390nm 网状 C端球型 不形成纤维束 基膜
V [a1(V)]2[a2(V)] 390nm 细纤维 N端球状 大多间隙组织与I型胶原
[a3(V)]3
共分布
VI [a1(VI)][a2(VI)][a3(VI)]150nm 微纤维 N,C端球状, 大多间隙组织与I型
胶原的组装
细胞内发生的事件
通过分子内 交联
分泌到细胞外发生的事件 分子间交联
三链 装配
前胶原 肽酶
装配
装配
前体肽链 三股螺旋前胶原 胶原
胶原原纤维
胶原纤维
分子内交联
分子间交联
由前体肽转配成前胶原时,是通过分子内的交联完成的。而由 胶原装配成胶原原纤维那么是通过分子间交联。分子内交联是 指前胶原的三条链之间的赖氨酸残基的交联,分子间的交联是 指不同前胶原间的赖氨酸交联。分子间的交联使得在胶原的尾 部有一个小的间隙别离。平行排列的分子通过前胶原分子N端 与相邻原胶原分子C端的赖氨酸或羟赖氨酸间形成共价键加以 稳定。
M-钙粘素 R-粘素 Ksp-钙粘素 OB-钙粘素 VB-钙粘素 桥粒芯蛋白 桥粒芯胶黏蛋 白
哺乳动物细胞外表的主要钙粘素分子
主要分布组织 着床前的胚胎、上皮细胞(在带状粘合处特别集中) 胎盘滋养层细胞、心、肺、小肠 胚胎中胚层、神经外胚层、神经系统(脑、神经节)、 心、肺 成肌细胞、骨骼肌细胞 视网膜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肾 成骨细胞 脉管内皮细胞 桥粒 桥粒
南开大学20秋《细胞生物学》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1.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的规律是()。
A.单能细胞→多能细胞→全能细胞B.全能细胞→多能细胞→单能细胞C.多能细胞→单能细胞D.全能细胞→单能细胞→多能细胞答案:B2.在细胞分裂中期与纺锤体的动粒微管相连,保证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结构是()。
A.复制源B.着丝粒C.端粒D.动粒答案:D3.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DNA随机断裂B.DNA发生核小体间断裂C.80S核糖体的rRNA断裂D.mRNA的断裂答案:B4.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使用()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A.秋水仙素B.紫杉酚C.羟基脲D.细胞松弛素B答案:A5.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
A.共价键B.氢键C.离子键D.疏水键E.非共价键答案:E6.对中间纤维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B.为实心的纤维状结构C.为中空的纤维状结构D.两端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头部和尾部E.杆状区为一个由310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区答案:B7.端粒存在于()。
A.细胞质中B.中心体C.线粒体上D.染色体上答案:D8.下列()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A.心肌细胞B.肾细胞C.肝细胞D.脂肪细胞答案:C9.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核纤层蛋白属于()。
A.微管B.微丝C.中间纤维D.核蛋白骨架答案:C10.GTP酶激活蛋白(GAP)的作用是()。
A.激活RasB.使Ras失活C.抑制三联体G蛋白D.激活三联体G蛋白2答案:B11.在细胞周期的G2期,细胞核的DNA含量为G1期的()。
A.1/2倍B.1倍C.2倍D.不变答案:C12.细胞凋亡是指()。
A.细胞因年龄增加而导致正常死亡B.细胞因损伤而导致死亡C.细胞程序性死亡D.细胞非程序性死亡答案:C13.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细胞核B.线粒体C.中心粒D.质体答案:C14.下列蛋白质中,合成前期具有信号肽的是()。
A.微管蛋白B.肌动蛋白C.停泊蛋白D.都不对答案:C15.细胞周期正确的顺序是()。
南开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四细胞活体染色

• 压片时在盖玻片两端各放一根发丝,防止压破细 胞并保持细胞的有氧呼吸状态.
实验结果
先用低倍镜找到肝细胞,再换高倍 镜观察细胞质内染为蓝绿色。呈颗 粒状或线状的线粒体。注意其分布 特点。
兔肝实验结果
洋葱实验结果
实验要求
• 活体染色制片课堂评定成绩 • 使用油镜后用擦镜液将镜头仔细擦净 • 实验报告要求同前
实验四
细胞的活体染色
(必做,综合性实验,4学时)
前言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 人类拥有 了更多认识生命奥秘以及诠释生命活 动规律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细胞活体染色作为经典技术不仅应用 于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而且在 临床医学领域, 广泛用于疾病的预防、 诊查和治疗.
实验目的
掌握活体染色方法 和原理,了解 光学显微镜下线粒体基本形态结 构及分布.
实验流程 切取洋葱鳞茎的幼嫩鳞片(3~4mm3)
撕开面向下
Janus green B 染色(30min)
平浮于载玻片上 滴加一滴Ringer液
制备标本片
镜检
注意事项
• 活体染色的显著特点是选取的染色剂的毒性小, 可保持细胞的活性。 染色剂浓度小,溶质:溶 剂为1:3000左右.
• 实验中取肝组织不要太大,在任氏液中充分洗去 肝组织内的血细胞, 浸入詹纳斯绿-B染液染色 时,要使部分肝组织暴露于空气中,保持组织块 的活性和正常呼吸,便于保持线粒体的氧化性.
实验材料及试剂
材料:兔肝脏和洋葱鳞茎 试剂:Ringer 氏液;
詹纳斯绿-B染液
兔子肝脏
实验流程 切取兔肝组织(2~5mm3) 用Ringer液迅速洗涤至白色 Janus green B 染色(3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诱导植物细胞发生PCD的因素有多种,主要包括活性氧和植 物激素等。
(2) 哺乳动物细胞Caspase家族成员
Aps-Xxx
白介素前提活化:-1, -4 凋亡起始者:-2,-8,-9,-10,-11
凋亡执行者:-3,-6,-7
应答死亡信号, 起始Caspase 活化
执行细胞死亡程序
执行Caspase的底物
核酸内切酶,细胞支架蛋白,核酸内切 酶,参与DNA修复的酶(PARP)
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
细胞凋亡对个体的正常发育,自稳态的维持,免疫耐受的形成,肿瘤监控等多种生 理及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In development, homeostasis, tumor surveillanc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一)细胞凋亡
1. 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特性 2. 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 3.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4.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诱导凋亡的因子 (1)Caspase (2)Caspase依赖性的细胞凋亡 (3)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凋亡 (4)生死抉择:细胞凋亡的调控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凋亡的起始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消失,细胞间 接触消失;
细胞膜:完整,保持选择通透性; 细胞质:线粒体大致完整,核糖体脱 离内质网,内质网膨胀与质膜融合; 细胞核:染色质固缩,沿核膜分布。
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的形成
细胞表面:发泡,泡状或芽状突起逐 渐分离形成单个的凋亡小体 核染色质断裂成片段,与细胞器一起 被细胞质膜包被。
凋亡小体被邻近吞噬细胞吞噬
(2)Caspase依赖性的细胞凋亡
① 由死亡受体起始的外源途径
DD: 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 DED:死亡效应结构域(death effector domain)
DISC: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 (death inducing signaling complex)
(2)Caspase依赖性的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物理性因子 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 化学性因子
Caspase 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光氨酸蛋白水解酶
(1)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一类蛋白酶
Active site: Cysteine Cleavage site: Asparatic acid
Cysteine Aspara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
(一)植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植物细胞PCD的分子机制还不甚清楚,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 死亡细胞的残余物被细胞壁固定在原位,不是被周围细胞吞噬,而 是被自身液泡中的水解酶消化。
在过敏反应中:可观察到染色质凝聚,DNA 降解为50Kb片段, 细胞质膜及液泡膜皱缩破裂,质壁分离,末期细胞内含物泄露到质 外体中。
~95%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1)形态学观察 (2)DNA电泳
DNA (3)TUNEL测定法(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 变化 (4)彗星电泳法(comet assay)
(5)流式细胞分析
细胞色素C诱导细胞凋亡
Lane 1.0 h 2.1 h 3.2 h 4.3 h 5.4 h 6.Control 7.Marker
Endo G: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G(endonuclease G)
(4)生死抉择:细胞凋亡的调控
1.
2. 1.
(4)生死抉择:细胞凋亡的调控
NF-κB, IAP, Bcl-2, P53
(二)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a. 形态变化 b. 生理后果
(二)细胞坏死
(三)细胞自噬
自噬过程的信号调控途径
PRIZED Horvitz, and Sulston share Physiology or Medicine Nobel (2002)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genetic regulation of orga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② 由线粒体起始的内源途径
细胞色素C的释放与Bcl-2蛋白家族(Ced9同源物)调控有关
Bcl-2蛋白家族
(3)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凋亡
AIF: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
(3)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凋亡
AIF: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
特点:细胞质膜保持完整。内含物不 外泄,也不引发肌体的免疫反应。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正常细胞
凋亡过程、凋亡小体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形态学对比
Apoptosis
Necrosis
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
细胞凋亡对个体的正常发育,自稳态的维持,免疫耐受的形成,肿瘤监控等多种生 理及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In development, homeostasis, tumor surveillanc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三章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
节程序性细胞死亡 节细胞衰老
6-8-2009
衰老
机体结构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细胞信号转导
染色体
(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死亡往往受到细胞内某种由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程序” 控制,所以也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一、动物细胞的死亡
(一)细胞凋亡(apoptosis) (二)细胞坏死(necrosis) (三)细胞自噬(autophagy)
二、植物细胞与酵母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自学)
(一)植物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二)酵母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1. 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特性
1090 –131= 959(cells)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 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凋亡细 胞将被吞噬细胞吞噬,不引起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