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上) 课后习题解答 柴诚敬主编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柴诚敬2728学时

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柴诚敬2728学时

16
恒压过滤
当过滤介质阻力可以忽略时, 恒压过滤方程式
V 2 KA2 q2 K
17
恒压过滤
Ve
介质常数
过滤常数
qe
K
由实验测定
18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 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3.2 过滤分离原理及设备 3.2.1 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床层的流动 3.2.2 过滤操作的原理 3.2.3 过滤基本方程式 3.2.4 恒压过滤 3.2.5 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的过滤
(V VR ) 转入恒压操作后所得的滤液体积。
( R ) 转入恒压操作后所经历的过滤时间。
23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 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3.2 过滤分离原理及设备 3.2.1 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床层的流动 3.2.2 过滤操作的原理 3.2.3 过滤基本方程式 3.2.4 恒压过滤 3.2.5 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的过滤 3.2.6 过滤常数的测定
19
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的过滤
恒速过滤
恒速过滤是维持过滤速率恒定的过滤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随着过滤的进行,滤饼不断 增厚,过滤阻力不断增大,要维持过滤速率不变, 必须不断增大过滤的推动力——压力差。
dV
Ad
V
A
q
uR
常数
20
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的过滤
代入过滤基本方程式,得到
p ruR2 ruRqe
27
一、板框压滤机
28
一、板框压滤机
29
一、板框压滤机
30
一、板框压滤机
动画17
31
二、加压叶滤机
动画27
32
三、转筒真空过滤机
33
练习题目
思考题 1.从过滤基本方程式分析提高过滤速率的措施。 2.板框压滤机与叶滤机的洗涤方式有什么差别 ? 3.试分析过滤压力差对过滤常数的影响。 作业题: 6、7、8

化工原理(上册)答案

化工原理(上册)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答(夏清、陈常贵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章流体流动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 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绝= 98.7×103 Pa -13.3×103 Pa=8.54×103 Pa设备内的表压强 P表 = -真空度 = - 13.3×103 Pa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σ螺解:P螺 =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150.307×103 Nσ螺 = 39.03×103×3.14×0.0142×nP油≤σ螺得 n ≥ 6.23取 n min= 7至少需要7个螺钉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型管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

测得R1 = 400 mm , R2 = 50 mm,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汽向空气中扩散,于右侧的U 型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3 = 50 mm。

试求A﹑B两处的表压强。

分析:根据静力学基本原则,对于右边的U管压差计,a–a′为等压面,对于左边的压差计,b–b′为另一等压面,分别列出两个等压面处的静力学基本方程求解。

解:设空气的密度为ρg,其他数据如图所示a–a′处 P A + ρg gh1 = ρ水gR3 + ρ水银ɡR2由于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和水银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记即:P A = 1.0 ×103×9.81×0.05 + 13.6×103×9.81×0.05= 7.16×103 Pab-b′处 P B + ρg gh3 = P A + ρg gh2 + ρ水银gR1P B = 13.6×103×9.81×0.4 + 7.16×103=6.05×103Pa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

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02定

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02定

D —小室内径。
d R R D
2
29
一、压力与压力差的测量
如果双液压差计小室内液面差可忽略,则
p1 p2 ( A C ) gR
(1-17)
30
二、液位的测量
1- 容器
2-平衡器的小室
3- U管压差计
图1-7 压差法测量液位
31
三、液封高度的计算
设备的液封也是过程工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设备内操作条件不同,采用液封的目的也就不 同。流体静力学原理可用于确定设备的液封高 度。具体见[例1-6]
1.3.2 流率与平均流速
39
一、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任一流通截面的流体体积 称为体积流率(volume flow rate),习惯上亦称之 为体积流量。
40
一、流量
流量的表示方法: 体积流量,以qv,s表示,单位为m3/s。
质量流量,以qv,s 表示,单位为kg/s。
体积流量与质量流量的关系为
qm,s qv,s
41
二、平均流速
流速是空间位置的函数,我们称之为流体的 点速度。例如当流体流经一段管路时,由于流体 存在黏性,使得管截面上各点的速度不同。从而 由壁面至管中心建立起一个速度分布。在工程计 算时,通常采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这一速度分布。
42
二、平均流速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bulk velocity)系指体积流量与流 通截面积之比,以u 表示,其单位为m/s。
v r dFn n dA
v r dFt t dA
8
第一章 流体流动
1.2 流体静力学 1.2.1 流体的受力 1.2.2 静止流体的压力特性
9
静止流体的压力特性

柴诚敬化工原理课后答案(01)第一章 流体流动

柴诚敬化工原理课后答案(01)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重要性质1.某气柜的容积为6 000 m 3,若气柜内的表压力为5.5 kPa ,温度为40 ℃。

已知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H 2 40%、 N 2 20%、CO 32%、CO 2 7%、C H 4 1%,大气压力为 101.3 kPa ,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质量。

解: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mol 4.246245mol 313314.860000.10005.53.101t =⨯⨯⨯+==RT pV n 各组分的质量:kg 197kg 24.246245%40%4022H t H =⨯⨯=⨯=M n m kg 97.1378kg 284.246245%20%2022N t N =⨯⨯=⨯=M n mkg 36.2206kg 284.246245%32%32CO t CO =⨯⨯=⨯=M n m kg 44.758kg 444.246245%7%722CO t CO =⨯⨯=⨯=M n m kg 4.39kg 164.246245%1%144CH t CH =⨯⨯=⨯=M n m2.若将密度为830 kg/ m 3的油与密度为710 kg/ m 3的油各60 kg 混在一起,试求混合油的密度。

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kg 120kg 606021t =+=+=m m m331221121t m 157.0m 7106083060=⎪⎪⎭⎫ ⎝⎛+=+=+=ρρm m V V V 33t t m m kg 33.764m kg 157.0120===V m ρ 流体静力学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kPa 3.65Pa 1020103.8533=⨯-⨯(2)真空表读数真空度=大气压-绝压=()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 3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 m ,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

化工原理(上册)—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第三版柴诚敬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上册)—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第三版柴诚敬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上册) - 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第三版柴诚敬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言习题1.1答案:该题为综合性问题,回答如下: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液体在容器中的自由表面是一个等势面,即在平衡时,液体表面上各点处的压力均相等。

所以整个液体处于静止状态。

习题1.2答案:该题为计算题。

首先,根据流速的定义:流体通过某个截面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体积与截面积之比,可得流速的公式为:v = Q / A,其中v表示流速,Q表示流体通过该截面的体积,A表示截面积。

已知流速v为10m/s,截面积A为0.5m²,代入公式计算得:Q = v × A = 10m/s × 0.5m² = 5m³/s。

所以,该管道内的流体通过的体积为5立方米每秒。

习题1.3答案:该题为基础性知识题。

流体静压头表示流体的静压差所能提供的相当于重力势能的高度。

根据流体的静压力与流体的高度关系可知,流体静压力可以通过将流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压力单位得到。

由于重力势能的单位可以表示为m·g·h,其中m为流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而流体的静压头就是将流体静压力除以流体的质量得到的,即流体静压力除以流体的质量。

所以,流体静压头是等于流体的高度。

第二章:流体动力学方程习题2.1答案:该题是一个计算题。

根据题意,已知流体的密度ρ为1.2 kg/m³,截面积A为0.4 m²,流速v为2 m/s,求流体的质量流量。

根据质量流量公式:Q = ρ × A × v,代入已知数值计算得:Q = 1.2 kg/m³ × 0.4 m² × 2 m/s = 0.96 kg/s。

所以,流体的质量流量为0.96 kg/s。

习题2.2答案:该题为综合性问题,回答如下:流体动量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一个重要方程,其中包含了流体的质量流量、速度和压力等参数。

化工原理(上)课后习题解答_天津大学化工学院_柴诚敬

化工原理(上)课后习题解答_天津大学化工学院_柴诚敬

习题解答 绪 论1. 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 单位。

(1)水的黏度μ=0.00856 g/(cm·s) (2)密度ρ=138.6 kgf ·s 2/m 4(3)某物质的比热容C P =0.24 BTU/(lb·℉) (4)传质系数K G =34.2 kmol/(m 2·h ·atm) (5)表面张力σ=74 dyn/cm (6)导热系数λ=1 kcal/(m ·h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g=1000 g ,1 m=100 cm则)s Pa 1056.8s m kg 1056.81m 100cm 1000g 1kg s cm g 00856.044⋅⨯=⋅⨯=⎥⎦⎤⎢⎣⎡⎥⎦⎤⎢⎣⎡⎥⎦⎤⎢⎣⎡⋅=--μ (2)密度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gf=9.81 N ,1 N=1 kg ·m/s 2则3242m kg 13501N s m 1kg 1kgf N 81.9m s kgf 6.138=⎥⎦⎤⎢⎣⎡⋅⎥⎦⎤⎢⎣⎡⎥⎦⎤⎢⎣⎡⋅=ρ(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BTU=1.055 kJ ,l b=0.4536 kgo o 51F C 9=则()C kg kJ 005.1C 5F 10.4536kg 1lb 1BTU kJ 055.1F lb BTU 24.0︒⋅=⎥⎦⎤⎢⎣⎡︒︒⎥⎦⎤⎢⎣⎡⎥⎦⎤⎢⎣⎡⎥⎦⎤⎢⎣⎡︒=p c (4)传质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h=3600 s ,1 atm=101.33 kPa则()kPa s m kmol 10378.9101.33kPa 1atm 3600s h 1atm h m kmol 2.34252G ⋅⋅⨯=⎥⎦⎤⎢⎣⎡⎥⎦⎤⎢⎣⎡⎥⎦⎤⎢⎣⎡⋅⋅=-K(5)表面张力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dyn=1×10–5 N 1 m=100 cm则m N 104.71m 100cm 1dyn N 101cm dyn 7425--⨯=⎥⎦⎤⎢⎣⎡⎥⎦⎤⎢⎣⎡⨯⎥⎦⎤⎢⎣⎡=σ (6)导热系数 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1 kcal=4.1868×103 J ,1 h=3600 s则()()C m W 163.1C s m J 163.13600s 1h 1kcal J 104.1868C h m kcall 132︒⋅=︒⋅⋅=⎥⎦⎤⎢⎣⎡⎥⎦⎤⎢⎣⎡⨯⎥⎦⎤⎢⎣⎡︒⋅⋅=λ 2. 乱堆25cm 拉西环的填料塔用于精馏操作时,等板高度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即()()()LL310CB4E 3048.001.121078.29.3ραμZ D G A H -⨯=式中 H E —等板高度,ft ;G —气相质量速度,lb/(ft 2·h); D —塔径,ft ;Z 0—每段(即两层液体分布板之间)填料层高度,ft ; α—相对挥发度,量纲为一; μL —液相黏度,cP ; ρL —液相密度,lb/ft 3A 、B 、C 为常数,对25 mm 的拉西环,其数值分别为0.57、-0.1及1.24。

化工原理柴诚敬答案

化工原理柴诚敬答案

化工原理柴诚敬答案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化工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柴诚敬老师的课堂讲解深入浅出,让学生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就柴诚敬老师所讲授的化工原理课程答案进行总结和解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柴诚敬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化工原理的定义是什么?化工原理是研究化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物质的转化、传递、分离等过程,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础。

在化工原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热力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化工原理的核心内容。

其次,柴诚敬老师提出了化工原理中的热力学问题。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学科,它在化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平衡等,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另外,柴诚敬老师还提到了化工原理中的传质问题。

传质是指物质在不同相之间传递的过程,包括扩散、对流、传热等。

在化工过程中,传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需要掌握传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以便能够解决实际的传质问题。

最后,柴诚敬老师强调了化工原理的实践应用。

化工原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工程实践来加深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热力学、传质等内容,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柴诚敬老师所讲授的化工原理课程答案涵盖了这些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化工原理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柴诚敬29-30学时

最新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柴诚敬29-30学时

流化床实际操作速度与临界流化速度的比值称 固体流态化
3.4 固体流态化 3.4.1 流态化的基本概念 3.4.2 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 3.4.3 流化床的浓相区高度与分离高度 (自学)
33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 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3.4 固体流态化 3.4.1 流态化的基本概念 3.4.2 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 3.4.3 流化床的浓相区高度与分离高度 3.4.4 气力输送简介
36
一、概述
混合比R(或固气比) 单位质量气体所输送的固体质量,即
R Gs G
混合比在25以下(通常R=0.1~5)的气力输 送称为稀相输送。混合比大于25的气力输送称为 密相输送。
37
二、稀相输送
1. 稀相输送的分类 (1)吸引式 (2)压送式
2. 稀相输送的流动特性 (1)水平管内输送 (2)垂直管中的输送 (3)倾斜管中输送
θ ψT 60ψ n
浸没度
代入恒压过滤方程,得每小时所得滤液体积, 即生产能力为:
Q 6 0 n V 6 0 [6 0 K A 2 ψ n V e 2 n 2 ) V e n ]
9
二、连续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当滤布阻力可以忽略时, Ve=0,则上式简化为:
Q60n KA260ψ 465AKnψ n
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柴 诚敬29-30学时
滤饼的洗涤
洗涤滤饼的目的是回收滞留在颗粒缝隙间 的滤液,或净化构成滤饼的颗粒。
洗涤速率 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洗水容积
洗涤时间
dV
( d
)W
W
VW
(dV d
)W
2
二、连续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在一个过滤周期内,转筒表面上任何一块过 滤面积所经历的过滤时间均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在A、B两截面之间列机械能衡算方图

13.如本题附图所示,用泵2将储罐1中的有机混合液送至精馏塔3的中部进行分离。已知储罐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力为1.0133 105Pa。流体密度为800 kg/m3。精馏塔进口处的塔内压力为1.21 105Pa,进料口高于储罐内的液面8 m,输送管道直径为φ68 mm 4 mm,进料量为20 m3/h。料液流经全部管道的能量损失为70 J/kg,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流体在水平光滑直圆管中作湍流流动时
=
或 = / =
=(
式中 =2, =( )2=4
因此 = =32
又由于
=( =( =(2× =(0.5)0.25=0.841
故 =32×0.84=26.9
习题19附图
19.用泵将2×104kg/h的溶液自反应器送至高位槽(见本题附图)。反应器液面上方保持25.9×103Pa的真空度,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管道为 76 mm×4 mm的钢管,总长为35m,管线上有两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孔板流量计(局部阻力系数为4)、五个标准弯头。反应器内液面与管路出口的距离为17m。若泵的效率为0.7,求泵的轴功率。(已知溶液的密度为1073 kg/m3,黏度为6.3 10-4Pa s。管壁绝对粗糙度可取为0.3 mm。)
将以上各值代入式(a),即
解:放出1m3水后液面高度降至z1,则
由质量守恒,得
, (无水补充)
(A为储槽截面积)
故有

上式积分得
11.如本题附图所示,高位槽内的水位高于地面7m,水从φ108 mm×4 mm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1.5m。已知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可按∑hf=5.5u2计算,其中u为水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设流动为稳态,试计算(1)A-A'截面处水的平均流速;(2)水的流量(m3/h)。
解:(1)用SI单位计算
查附录70%醋酸在20℃时,
故为湍流。
(2)用物理单位计算

10.有一装满水的储槽,直径1.2 m,高3 m。现由槽底部的小孔向外排水。小孔的直径为4 cm,测得水流过小孔的平均流速u0与槽内水面高度z的关系为:
试求算(1)放出1 m3水所需的时间(设水的密度为1000 kg/m3);(2)又若槽中装满煤油,其它条件不变,放出1m3煤油所需时间有何变化(设煤油密度为800 kg/m3)?
解:上面经验公式是混合单位制度,液体黏度为物理单位制,而其余诸物理量均为英制。
经验公式单位换算的基本要点是:找出式中每个物理量新旧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导出物理量“数字”的表达式,然后代入经验公式并整理,以便使式中各符号都变为所希望的单位。具体换算过程如下:
(1)从附录查出或计算出经验公式有关物理量新旧单位之间的关系为
根据Re与e/d值,查得λ=0.03,并由教材可查得各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分别为
闸阀(全开):0.43×2m=0.86m
标准弯头:2.2×5m=11m
故 =(0.03× +0.5+4) =25.74J/kg
于是
泵的轴功率为
= = =1.73kW
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
习题20附图
20.如本题附图所示,贮槽内水位维持不变。槽的底部与内径为100 mm的钢质放水管相连,管路上装有一个闸阀,距管路入口端15 m处安有以水银为指示液的U管压差计,其一臂与管道相连,另一臂通大气。压差计连接管内充满了水,测压点与管路出口端之间的直管长度为20 m。
(1)当闸阀关闭时,测得R=600 mm、h=1500 mm;当闸阀部分开启时,测得R=400 mm、h=1400 mm。摩擦系数 可取为0.025,管路入口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取为0.5。问每小时从管中流出多少水(m3)?
(2)当闸阀全开时,U管压差计测压处的压力为多少Pa(表压)。(闸阀全开时Le/d≈15,摩擦系数仍可取0.025。)
解:在反应器液面1-1,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得
(1)
式中z1=0,z2=17m,ub1≈0
p1=-25.9×103Pa (表),p2=0 (表)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1),并整理得
=9.81×17+ + + =192.0+
其中 =( + + )
= =1.656×105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2)真空表读数
真空度=大气压-绝压=
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kg/m3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m,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760mm的孔,其中心距罐底1000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压力为39.5×106Pa,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大气压力为101.3×103Pa)?
解:(1)闸阀部分开启时水的流量
在贮槽水面1-1,与测压点处截面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并通过截面2-2,的中心作基准水平面,得
(a)
式中p1=0(表)
ub2=0,z2=0
z1可通过闸阀全关时的数据求取。当闸阀全关时,水静止不动,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
(b)
式中h=1.5m,R=0.6m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b)得
解:(1)A点的压力
(2)B点的压力
6.如本题附图所示,水在管道内流动。为测量流体压力,在管道某截面处连接U管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读数R=100 mm,h=800mm。为防止水银扩散至空气中,在水银面上方充入少量水,其高度可以忽略不计。已知当地大气压力为101.3 kPa,试求管路中心处流体的压力。
解:(1)由于b>>y0,可近似认为两板无限宽,故有
(1)
(2)将牛顿黏性定律代入(1)得
上式积分得
(2)
边界条件为y=0,u=0,代入式(2)中,得C=-
因此 (3)
(3)当y=y0,u=umax
故有
再将式(3)写成
(4)
根据ub的定义,得
16.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圆管中作一维定态轴向层流流动,试证明(1)与主体流速u相应的速度点出现在离管壁0.293ri处,其中ri为管内半径;(2)剪应力沿径向为直线分布,且在管中心为零。
式中HE—等板高度,ft;
G—气相质量速度,lb/(ft2·h);
D—塔径,ft;
Z0—每段(即两层液体分布板之间)填料层高度,ft;
α—相对挥发度,量纲为一;
μL—液相黏度,cP;
ρL—液相密度,lb/ft3
A、B、C为常数,对25 mm的拉西环,其数值分别为0.57、-0.1及1.24。
试将上面经验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换算为SI单位。
解:(1) (1)
当u=ub时,由式(1)得
解得
由管壁面算起的距离为 (2)
由 对式(1)求导得
故 (3)
在管中心处,r=0,故τ=0。
17.流体在圆管内作定态湍流时的速度分布可用如下的经验式表达
试计算管内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之比u/umax。
解:

18.某液体以一定的质量流量在水平直圆管内作湍流流动。若管长及液体物性不变,将管径减至原来的1/2,问因流动阻力而产生的能量损失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在截面 和截面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得
习题14附图
14.本题附图所示的贮槽内径D=2 m,槽底与内径d0为32 mm的钢管相连,槽内无液体补充,其初始液面高度h1为2 m(以管子中心线为基准)。液体在管内流动时的全部能量损失可按∑hf=20u2计算,式中的u为液体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试求当槽内液面下降1 m时所需的时间。
(见1)
α量纲为一,不必换算
1 =1 =16.01 kg/m2
(2)将原符号加上“′”以代表新单位的符号,导出原符号的“数字”表达式。下面以HE为例:

同理
(3)将以上关系式代原经验公式,得
整理上式并略去符号的上标,便得到换算后的经验公式,即
第一章流体流动
流体的重要性质
1.某气柜的容积为6000 m3,若气柜内的表压力为5.5 kPa,温度为40℃。已知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H240%、N220%、CO32%、CO27%、CH41%,大气压力为101.3 kPa,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质量。
(6)导热系数λ=1 kcal/(m·h·℃)
解:本题为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1)水的黏度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1000 g,1 m=100 cm

(2)密度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gf=9.81 N,1 N=1 kg·m/s2

(3)从附录二查出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BTU=1.055 kJ,l b=0.4536 kg
解: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
各组分的质量:
2.若将密度为830 kg/ m3的油与密度为710 kg/ m3的油各60 kg混在一起,试求混合油的密度。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流体静力学
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4)传质系数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h=3600 s,1 atm=101.33 kPa

(5)表面张力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dyn=1×10–5N1m=100 cm

(6)导热系数基本物理量的换算关系为
1 kcal=4.1868×103J,1 h=3600 s

2.乱堆25cm拉西环的填料塔用于精馏操作时,等板高度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