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简介
第5章 Clementine使用简介

第5章 Clementine使用简介5.1Clementine 概述Clementine数据挖掘平台是一个可视化的、强大的数据分析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与商业数据操作相关的操作。
数据流区域:它是Clementine窗口中最大的区域,这个区域的作用是建立数据流,或对数据进行操作。
选项板区域:它是在Clementine的底部,每个选项卡包含一组相关的可以用来加载到数据流区域的节点组成。
它包括:数据源、记录选项、字段选项、图形、建模和输出。
管理器:它位于Clementine的右上方,包括流、输出和模型三个管理器。
项目区域:它位于Clementine的右下方,主要对数据挖掘项目进行管理。
并且,它提供CRISP-DM和类两种视图。
另外,Clementine还包括类似于其他windows软件的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
Clementine非常容易操作,包含很多经典数据挖掘算法和一些较新的数据挖掘算法通常,大多数数据挖掘工程都会经历以下过程:检查数据以确定哪些属性可能与相关状态的预测或识别有关。
保留这些属性(如果已存在),或者在必要时导出这些属性并将其添加到数据中。
使用结果数据训练规则和神经网络。
使用独立测试数据测试经过训练的系统。
Clementine的工作就是与数据打交道。
最简单的就是“三步走”的工作步骤。
首先,把数据读入Clementine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处理数据,最后把数据存入目的文件。
Clementine数据挖掘的许多特色都集成在可视化操作界面中。
可以运用这个接口来绘制与商业有关的数据操作。
每个操作都会用相应的图标或节点来显示,这些节点连接在一起,形成数据流,代表数据在操作间的流动。
Clementine用户界面包括6个区域。
数据流区域(Stream canvas):数据流区域是Clementine窗口中最大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可以建立数据流,也可以对数据流进行操作。
每次在Clementine中可以多个数据流同时进行工作,或者是同一个数据流区域有多个数据流,或者打开一个数据流文件。
红岩第五章内容概括300字

《红岩》第五章主要讲述了特务们为了审讯许云峰和江雪琴,使用各种手段,包括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和电刑。
许云峰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挺过了这些酷刑,但江雪琴却因为受刑过度而昏倒。
在狱中,许云峰和江雪琴等共产党员不畏强权,坚持斗争,让特务们束手无策。
特务头子徐鹏飞见用尽心机也无法从许云峰口中得到情报,决定亲自审讯江雪琴。
在审讯中,江雪琴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信仰和决心,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徐鹏飞,他意识到自己无法从江雪琴口中得到任何信息。
最终,徐鹏飞决定将江雪琴等人转移到白公馆的秘密监狱中。
在转移过程中,许云峰为了掩护战友而牺牲了自己。
这一事件让同志们更加坚定了斗争的决心。
水浒传第5章概括50字

水浒传第5章概括50字
摘要:
1.水浒传第5章简介
2.宋江的背景与性格特点
3.宋江杀惜的故事情节
4.故事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5.故事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水浒传》第5章讲述了宋江杀惜的故事。
宋江,字公明,性格豁达,重情重义,但也有自己的原则。
这一章中,宋江因为误杀了自己的妻子阎婆惜,而被逼走上了梁山。
故事发生在宋朝,宋江时任郓城县押司。
他的妻子阎婆惜与人通奸,宋江发现后,阎婆惜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在一次争吵中,宋江误杀了阎婆惜。
随后,他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逃亡江湖,最终加入了梁山好汉。
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法律与道德的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宋江杀了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阎婆惜的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伦理,而宋江的行为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家庭的完整。
宋江杀惜的故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展示了一个人在面临法律与道德冲突时,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同时,故事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家庭,坚守道德底线。
第5章-人工智能技术简介

5.1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自诞生起度过了几次跌宕起伏的发展期,也经历了从早期专家 系统、机器学习,到当前火热的深度学习等多次技术变革和规模化应用的浪 潮。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在工业应用方面,正在向 多个环节广泛渗透,逐渐在替代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岗位。人工智能技术 与工业领域的融合发展的确具有广阔前景,但目前的工业智能水平仍旧处于 比较初级的阶段,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尚未能对生产力的增长产生可量化 的重大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提出人工智能需要与工业物联网(IIoT') 、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信息物理系统集成共同促使工业以灵活、高效和节 能的方式运作。
5.3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3)采果机器人 美国加州的农用机器人专业公司Abundant Ro-botics研制了用于采摘水果的智能机器人
。此种智能机器人首先通过摄像和传输系统获得果树的照片,利用定位和识别技术选择 采摘对象,然后使用真空管道和机械手臂采果,速度可达到每秒采摘1个水果,能够大大 降低劳动成本。 Harvest CROO Ro-botics司开发了草莓采摘机器人,每天可收获3.2万平方米草莓,相 当于30名果农的工作量。日本的一款油压驱动西瓜收获机器人具有灵活的机械手,由4 根手指构成,每根手指有4节连杆(相当于关节)。这种机器人抓取西瓜时,机械手指尖 端的滑轮会沿着西瓜表面下降,到达最下端时停止,上升时,西瓜自身的重量会使机械 手闭锁,只要机械手中心与西瓜中心的偏差小于54毫米,机械手就能成功地抓取西瓜。 它的手指连杆的下滑动作可以判断西瓜的体积,手指上的力传感器可以测量西瓜的重量 ,同时完成西瓜的现场采摘和初步分级工作。
第5章 人工智能技术简介
5.1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5.2人工智能在市政工程领域的应用 5.3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5.4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5.5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5.6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红星照耀中国梗概第五章200字

红星照耀我国是一部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第五章是该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通过对人物情感、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宏伟的历史画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红星照耀我国的第五章,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1. 主题探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五章的主题内容。
在这一章中,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家庭遭遇和社会情感,展现了一个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青年成长故事。
主题之一是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和对家庭、爱情的渴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作者还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的交织,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思想情感的碰撞。
2. 情感描写在第五章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呈现了一个在纷繁复杂社会中的个体成长和坚守。
他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对家庭、爱情的责任之间的挣扎,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深刻的情感张力。
这种情感的交织和抉择,给予了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情感共鸣。
3. 历史背景除了对情感的描写,第五章还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的交代,呈现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风貌和特点。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生活、工作和矛盾的描写,带领读者走进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挑战和变迁。
4. 个人观点在阅读第五章时,作者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对爱情的触动和对时代命运的矛盾抉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这一章,我对那个特殊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情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对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结语红星照耀我国的第五章通过对情感、历史和社会主义理想的交织描写,给读者带来了一场关于青年成长和社会变迁的视听盛宴。
这一章的深度和广度兼具,让读者在品味故事情感的也深刻体会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历史的沧桑。
希望读者在阅读这一章时,能够更加深入地品味故事情感,感受时代的厚重和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
第五章中描述了主人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长故事,通过对人物情感、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和宏大的历史画卷。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5章读书概括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5章读书概括摘要:一、前言二、小说《平凡的世界》简介三、第一部第5 章主要内容概括1.主人公孙少安的生活背景2.孙少安的家庭困境3.孙少安的努力与奋斗4.孙少安的爱情故事5.主要人物性格分析四、第5 章的文学价值五、总结正文:《平凡的世界》是我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分为三部。
这部小说以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为背景,通过讲述主人公孙少安的成长历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5 章中,作者主要描绘了主人公孙少安的生活背景和家庭困境。
孙少安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身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不仅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弟弟妹妹。
这一章展示了孙少安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为了改变家庭的命运,孙少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还要学习知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在这一过程中,孙少安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第5 章中,孙少安的爱情故事也逐渐展开。
他与田晓霞相识并相爱,两人的感情纯真而深厚。
然而,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他们的爱情面临着种种困难。
这一章通过孙少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本章对主要人物的性格进行了深刻分析。
孙少安是一个善良、孝顺、勤奋的人,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尽管生活艰难,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
此外,本章还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绘,如田晓霞、田润叶等,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抉择。
总的来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5 章通过讲述孙少安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顽强拼搏的精神。
边城每一章内容概括

边城每一章内容概括第一章,小城初遇。
第一章主要描述了小说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主人公孤独的少年孙少安来到这个小镇,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其中包括了他的挚友田小娥和他的初恋情人严格。
在这一章中,小说描绘了小镇的宁静和孙少安的孤独,以及他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少安的成长。
第二章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孙少安在小镇成长的过程。
孙少安在小镇上结交了许多朋友,经历了许多事情,他逐渐成熟起来,学会了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同时,他和田小娥之间的友情也得到了深化,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第三章,爱情的萌芽。
第三章主要描述了孙少安和严格之间爱情的萌芽。
在这一章中,孙少安和严格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他们开始在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互相了解对方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这一章描绘了两个年轻人之间的初恋情感,以及他们在成长中所经历的磨难和困难。
第四章,友情与爱情的交错。
第四章主要描述了孙少安在友情和爱情之间的挣扎。
在这一章中,孙少安不仅要面对自己和严格之间的感情问题,还要处理和田小娥之间的友情关系。
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种感情。
这一章描绘了年轻人在感情问题上的矛盾和纠结,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选择和决定。
第五章,生死的考验。
第五章主要描述了小镇上发生的一场生死考验。
在这一章中,小镇上突然发生了一场灾难,许多人受到了影响,孙少安也陷入了危险之中。
在这场灾难中,孙少安不仅要面对自己的生死问题,还要面对自己和严格之间的感情问题。
这一章描绘了年轻人在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勇敢和坚强,以及他们在感情问题上的选择和决定。
第六章,命运的转折。
第六章主要描述了孙少安和严格之间命运的转折。
在这一章中,孙少安和严格之间的感情面临了许多挑战和考验,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许多变化。
同时,小镇上也发生了许多变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命运。
这一章描绘了年轻人在面对命运转折时的坚持和勇敢,以及他们在感情问题上的成熟和坚定。
第5章-吸附和吸收处理空气原理与方法

4.吸附传质机理与数学模型
传质速度是决定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质速度由以下机理决定:
在吸附剂颗粒外流体边界层内的对流传质; 在吸附剂颗粒内部被吸附物质的分子扩散; 在吸附点进行的吸附反应。
吸附时,气体先通过气膜到达颗粒表面,然后才 向颗粒内扩散,脱附时则逆向进行。
进行预处理,以防堵塞。
5.1吸附材料处理空气的机理和方法
1.基本知识和概念
几个名词
吸附现象:相异二相界面上的一种分子积聚现象。 吸附(adsorption):把分子配列程度较低的气相
分子浓缩到分子配列程度较高的固相中。 吸附剂(adsorbent):使气体浓缩的物质。 吸附质(adsorbate) :被浓缩的物质。 例如: 硅胶(吸附剂),水蒸汽(吸附质)
适用范围:多分子层吸附,0.05<p/p0<0.35。
微孔吸附
与吸附质分子大小相当的微孔,其周壁的吸引 力使吸附剂分子填充微孔而产生吸附作用。
对于给定的吸附剂和吸附质,吸附平衡与温度 无关,可用吸附势表示:
q
W W (Es )
Es
RT
ln
p ps
3. 常用吸附剂的类型和性能
极性吸附剂(亲水性):硅胶、多孔活性铝、 沸石等铝硅酸盐
气体吸收是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来吸收气体或 气体混合物中的某种组分的一种操作。
气体被吸收的程度,取决于气体的分压力。 液体除湿剂对水蒸汽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大量吸收水分后,吸收液的浓度变稀,除湿能
力也随之降低,为连续吸湿,需将稀溶液加热 浓缩(再生)。水分蒸发,溶液浓缩后,重复 使用。
二、液体吸收剂的性能要求
计算公式和浓度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f ( x1,x2, ,xn )
Z Z f ( x1 x1,x2 x2, ,xn xn )
f f f Z x1 x2 xn x1 x2 xn
surveying
f f (1) f (1) (1) (1) Z x1 x2 xn x1 x2 xn f f ( 2) f ( 2) ( 2) ( 2) Z x1 x2 xn x1 x2 xn f f ( k ) f (k ) (k ) (k ) Z x1 x2 xn x1 x2 xn
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简介
surveying
5.1测量误差概述
一、误差的定义
误差即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 = L - X
二、误差产生的原因
观测条件:观测者、仪器、外界条件 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其结果具有同等精度。
不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不同的各次观测,其结果具有不同精度。
surveying
n
k
z
2
f f 2 f 2 n2 1 2 x x x1 2 n
2 2 2
2
f f 2 f 2 2 mz x m1 x m2 x mn 1 2 n
n
lim
n
0
1 2 1 n
surveying
n 1
n
i
5.2评定精度的指标
一、中误差
定义
•标准差 •中误差 是反映一组真误差离散程度的指标。
[] lim n n
ˆ m
[] n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标准差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中误差则 是随着观测次数的多少及读取的观测值大小而改变的随机变量, 当观测次数逐渐增大时,中误差逐渐趋近于标准差。
[vv] 17.5 m 1.98" n 1 6 1
surveying
m 1.98" M 0.8" n 6
2
surveying
常用函数的中误差公式
•倍数函数
z kx
mz kmx
•和差函数
z x1 x2 xn
mz m1 m2 mn
2 2 2
mz m n
•线性函数
z k1 x1 k2 x2 kn xn
mz k1 m1 k2 m2 kn mn
三、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误差 出现的符号和数值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误差 出现的符号和数值从单个上看没有规律性,而从整体上分 析却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 。 L3
四、偶然误差的特性
L1
surveying
2 1
2
2 n
i j
Z f x f x f x
2 2 2 2
k
x 1
k
x 2
k
x n
k
surveying
f f xi x j x x k i , j 1 i j i j
中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称为该观测值的相对中误差K。
K
m1
m D
1 m D
0.02 1 D1 100 5000
surveying
m2
0.02 1 D2 200 10000
三、容许误差
极限误差 容许误差
极 3
容 3m 容 2m
1 P f ()d 2 2 1 P 2 2 f ()d 2 2
i 1 surveying
最或然值的中误差
m M n
[] M n2
[vv] M n(n 1)
例:对某角等精度观测6次,其观测值见下表。试求观测值 的最或然值、观测值的中误差以及最或然值的中误差。
surveying
解:
观 测 值 L1 =75°32′13″ L2 =75°32′18″ L3 =75°32′15″ L4 =75°32′17″ L5 =75°32′16″ L6 =75°32′14″ x=[L ] / n=75°32′15.5″ 改 正 数 v(″) 2.5 -2.5 0.5 -1.5 -0.5 1.5 [v]=0 vv(″2 ) 6.25 6.25 0.25 2.25 0.25 2.25 [vv]=17.5
L2
误差区间 dΔ
0~3
3~6 6~9
正
误
差
负 误 个数k
29
20 18
差 频率k/n
0.134
0.092 0.083
合 个数k
59
41 33
计 频率k/n
0.272
0.189 0.152
个数k
30
21 15
频率k/n
0.138
0.097 0.069
9~12
12~15 15~18
14
12 8
0.065
0
0.502
0
217
0
1.000
109
直方图
k /n d
surveying
误差分布曲线
1 f () e 2
2 2 2
surveying
偶然误差的特性: (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
的限值;(有限性)
(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集中性) (3)绝对值相等的整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对 称性) (4)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 于零,即:
另一台仪器的结果(单位:″):3,1,-2,2,0,-3, 2, 1,-1,0。
32 12 2 2 2 2 0 32 2 2 12 12 0 m 10 1.8 surveying
二、相对误差
定义
例:分别丈量了100m及200m的两段距离,观测值的中误差均为 ±2cm,试比较两者的观测成果质量。 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称为该观测值的相对误差,常用 1/T的形式表示。
二、评定精度
观测值的中误差
•由真误差计算
[] (适用于真值已知的情况) m n •由改正数计算 [vv] (适用于真值未知的情况) m n 1 改正数的定义 vi x Li (i 1 2, ,n) ,
改正数的特性
[ L] x n n [v] ( x Li ) nx [ L] 0
•函数式中各观测值之间必须相互独立
例:有函数式如下,若x的中误差mx为已知,求mz。
z y1 2 y 2 1
方法一:
y1 3x
y2 2x 2
y2 2 x 2 my 2 2mx m z 5m x 2 2 2 z y1 2 y2 1 m z m y1 4m y 2 y1 3x my1 3mx
z y1 2 y 2 1 y1 3x z 3x 2(2 x 2) 1 y 2 2 x 2 z 7 x 5 mz 7mx
surveying
方法二:
5.4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一、等精度观测值的最或然值
准确度
设对某未知量进行了一组等精度观测,观测值分别为L1,L 2,…, Ln,该量的真值设为X,各观测值的真误差为Δ 1,Δ 2,…,Δ n。
2 2 2 2 2
surveying
2
二、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要正确列出函数式
例:用长30m的钢尺丈量了10尺段,若每尺段的中误差ml=±5mm, 求全长L及其中误差。
L 10l 10 30 300 m
mL 10ml 50mm
L l1 l 2 l10
mL 10ml 16mm surveying
0.055 0.037
16
10 8
0.073
0.046 0.037
30
22 16
0.138
0.101 0.074
18~21
21~24 24~27
5
2 1
0.023
0.009 0.005
6
2 0
0.028
0.009 0
11
4 1
0.051
0.018 0.005
27以上
合 计
0
108
0
0.498
0surveying Nhomakorabea
2
2
n f f f f f 2 2 2 Z x x1 x x2 x xn x x xi x j i , j 1 i j 1 2 n 2 2 2
surveying
中误差的计算
例:同精度下对某一三角形进行了10次观测,求得每次观测 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分别为(单位:″):3,-2,-4,2,0, -4,3,2,-3,-1。
3 2 2 2 4 2 2 2 0 2 4 2 3 2 2 2 3 2 12 m 10 2.7
n
Z lim
2 k
k
f 2 x 2 f 1 lim x x k k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