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

政治命题人:政治教研组命题范围: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A.民主性B.政治性C.阶级性D.强制性2.2015年3月,全国两会在京举行。
代表、委员来自各个民族、各个地方、各条战线。
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
这充分说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A.真实性B.超阶级性C.广泛性D.全民性3.我国在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人民民主具有()A.广泛性B.超阶级性C.真实性D.全民性4.2014年8月4日,云南鲁甸发生里氏6.5级地震,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李克强总理率相关人员赶赴灾区现场。
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A.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B.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A.言论自由B.监督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民主决策6.为了实现所谓的“大民主”,在境外势力的暗中支持下,香港极端反对派发起了“占领中环”非法集会,此举遭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
对此,你会()A.行使基本民主权利B.履行民主监督的义务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7.下列关于我国公民权利、义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我国公民享有同样的政治权力,履行同样的政治义务②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③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④权利的行使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8.2015年1月14日,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
养老金“并轨”体现了()A.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B.养老保险逐渐市场化C.公民理应享有同样的权利D.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9.下列行为属于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是()A.小张向消协申请维权B.小王在学校参加共青团活动C.小李上敬老院义务尊老D.小赵去派出所补办身份证10.下列属于公民直接选举活动的是()A.襄阳市人大代表选举B.南漳县人大代表选举C.襄阳市市长选举D.南漳县县长选举11.与等额选举相比,差额选举的优点是()①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②有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③可以在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④不加以规范可能出现贿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2.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①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②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③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网推出“我向总理说改革”活动,许多普通人利用这个平台向总理提出个人对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牵头学校:宜城一中命题教师:学校:曾都一中枣阳一中襄州一中宜城一中★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
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
”这反映了自耕农()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B.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C.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D.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3.记述先秦社会制度礼仪的《礼记》有如下记载:“用器不中度,不粥(同“鬻”,卖)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粗精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
”材料表明先秦时期()A.政府严密控制工商业B.市场交易多为以物易物C.手工业生产流程详实D.物器用具制售讲求规范4.西汉初年,“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 。
针对这种现象,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 B.官营专卖C.轻徭薄赋 D.劝课农桑5.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冶铁D.耕种6.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汉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襄阳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题

语文范围:人教版《语文必修3》1-3单元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蟠.桃(pān)孝悌.(tì)世界屋脊.(jí)眼眶.(kuàng)B.载.入史册(zǎi)拓.片(tà)庠.序(xiáng)栈.道(zhàn)C.跂.而望(qì)湍.急(tuǎn)丧.钟(sàng)漩.涡(xuán)D.扪.心(mén)猿猱.(róu)畏葸.不前(xǐ)纤.细(qi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跬步斑斓饿殍遍野以手抚膺B.狼籍溯漠察颜观色宽宏大量C.搭讪炫晕瞋目结舌欢渡节日D.寒喧撕打生活调济契而不舍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日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明年将进一步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范围。
83.9%的受访者认为统一命题可维护高考公平,真是大快人心....。
B.随着上海福喜“臭肉门”事件的曝光,一直以来要求加强监管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呼声也不绝如缕....再次响起。
C.2015年春天,人们的环保意识如雨后春笋....被柴静的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唤醒。
D.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写作文时就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只得去搜肠刮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被誉为“音乐精灵”的武汉籍歌手姚贝娜不幸辞世,她的音容笑貌仍然萦绕在我们耳畔。
B.由于新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延续了路遥原著的风格,贴近乡土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思想内涵丰富,自开播以来,掀起收视狂潮,备受好评。
C.中国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不仅能够展示军事实力,还能够震慑日本等潜在敌对势力。
D.冬日白雪覆盖的黄山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季节。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白居易,唐代伟大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诗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
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4月月考成绩(理科)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2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89 93 86 91 92 82 89 84 98 89 99 89 91 88 100 99 104 92 78 103 84 94 81 91 101 89 85 85 111 90 109 107 95 80 93 94 92 101 96 104 112 97 98 99 95 98 97 103 92 98 100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3班
黄若凡 黄奕鸿 骆鸿瑞 王帅杰 袁锐威 曾林鑫 黄彬彬 黄威 黄赟晖 李润辉 林智仁 骆碧杰 吴裕灵 袁勇发 魏瑶 巫文云 仵小姣 叶丽燕 叶怡欣 袁素珍 钟丽冰 刁花 刁美婷 罗镁灵 骆舒婷 杨榕 李丽婷 邝福玲 曾政 王富荣 巫金龙 黄家兴 刘焕达 杨超睿 李浩 巫鑫豪 陈康文 曾巩 陈嘉 吴宏银 杨振龙 陈林涛 谢峰 骆彬 魏家平 刁政元 邹达军 胡智良 张文东
59 60 84 90 72 76 52 76 49 61 53 63 68 97 53 42 50 56 66 89 53 56 95 80 56 58 40 68 68 49 55 70 67 45 70 66 69 90 35 65 21 76 83 53 56 73 72 72 34 73 61
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高一4月月考——语文语文

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4月月考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蟠.桃(pān)孝悌.(tì)世界屋脊.(jí)眼眶.(kuàng)B.载.入史册(zǎi)拓.片(tà)庠.序(xiáng)栈.道(zhàn)C.跂.而望(qì)湍.急(tuǎn)丧.钟(sàng)漩.涡(xuán)D.扪.心(mén)猿猱.(róu)畏葸.不前(xǐ)纤.细(qi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跬步斑斓饿殍遍野以手抚膺B.狼籍溯漠察颜观色宽宏大量C.搭讪炫晕瞋目结舌欢渡节日D.寒喧撕打生活调济契而不舍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日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明年将进一步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范围。
83.9%的受访者认为统一命题可维护高考公平,真是大快人心....。
B.随着上海福喜“臭肉门”事件的曝光,一直以来要求加强监管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呼声也不绝如缕....再次响起。
C.2015年春天,人们的环保意识如雨后春笋....被柴静的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唤醒。
D.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写作文时就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只得去搜肠刮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被誉为“音乐精灵”的武汉籍歌手姚贝娜不幸辞世,她的音容笑貌仍然萦绕在我们耳畔。
B.由于新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延续了路遥原著的风格,贴近乡土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思想内涵丰富,自开播以来,掀起收视狂潮,备受好评。
C.中国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不仅能够展示军事实力,还能够震慑日本等潜在敌对势力。
D.冬日白雪覆盖的黄山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季节。
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四校联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本试题卷共6页,二大题28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2.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马克思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已经取得了。
”马克思在信中说巴黎公社“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是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成功发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并肩战斗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全球通史》指出:“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B.进行武装起义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4.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道:“他站在那里,扶着讲台,眨着眼睛巡视人群,……显然没有注意长时间的欢呼,这欢呼持续了好几分钟。
湖北省襄阳市历史高一上学期2024-2025学年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历史高一上学期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文献研究法,即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在以下史料中,属于研究“西周分封制”第一手史料的是A. 《史记》中的记载B. 《左传》中的记载C. 西周青铜器铭文D. 后人的历史论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史料的分类。
选项A、B,《史记》和《左传》都是后人对历史的记述,属于二手史料,故选项A、B错误。
选项C,青铜器铭文是西周时期的直接记录,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述的原始资料,属于第一手史料,故选项C正确。
选项D,后人的历史论文是在研究基础上撰写的,属于二手史料,故选项D错误。
2、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这反映出A. 青铜器铸造技术不断成熟B. 商朝时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 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D. 王权与神权结合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作用,要求结合材料选出相吻合的选项。
选项A,青铜器铸造技术不断成熟,这是从青铜器的技术层面来分析的,但材料中主要描述了青铜器的用途和象征意义,没有直接体现铸造技术的变化,故排除选项A。
选项B,商朝时王权具有神秘色彩,这是商朝政治文化的特点,但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王权的神秘色彩,故排除选项B。
选项C,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但材料中并未直接提及生产力水平的问题,故排除选项C。
选项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青铜器在商朝以后逐渐从实用的食器等发展到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礼器,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王权与神权结合的特点,即统治者通过宗教和神权来加强自己的王权,故选项D正确。
3、西周时期,宗法制的核心是A. 嫡长子继承制B. 礼乐制度C. 井田制度D. 分封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历史】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调研统一测试

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调研统一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秦誓》)等思想。
殷周天命观实质上体现了( )A.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B.早期政权的神秘化色彩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2.《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3.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4.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此项举措( )A.与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有较大的关联B.反映了北方文化一直落后于南方C.一举扭转了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5.《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能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6.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秦简的记载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7.IQ无限是一项益智类游戏,其规则是根据所提供四个提示,猜答案,每一个提示都与答案有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1.二郎神杨戬,是关羽之前的“武圣人”,传说其原名李二郎,是秦国蜀守李冰之次子,从秦以后,人们在全国各地为他广立庙宇,长年供奉香火,这是因为他协助其父()A.修建了郑国渠B.修建了都江堰C.治理了黄河D.发明了高转筒车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个体牛耕C.机械化生产D.且渔且猎3.右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xié)田”,“田”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
关于卜辞中“众人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4.乾隆时期,抚远大将军兆惠远征新疆平叛,得胜而归,乾隆帝赏赐了兆惠一对先帝时期大型粉彩瓷瓶。
若干年后,兆惠的后人发现,其祖先得到的瓷瓶在该类瓷器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说明()A.该类瓷器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B.该类瓷器在雍正时期达到顶峰C.该类瓷器在康熙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D.“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对该瓷器最恰当的评价5.“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者的艰辛生活。
诗中所提到的“城市”是指()A.像长安、洛阳、东京那样的大城市B.城中进行商品买卖的场所C.民间自发形成的草市D.商业大都会6.“朝奉”本为官名,后来有些徽商由仕而贾,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称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富而不傲,做人低调谦虚B.政府对商人压制且歧视C.官商结合,共同压榨广大农民D.徽商由官而商,是工商皆本思想的反映7.明清之际,富裕的商人一般是“以末业致富,以本业守之”,以下各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中揭示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B.大量资金投向土地,加剧了土地兼并C.有利于维护自然经济D.有利于手工业扩大再生产8.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入侵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A.《“市”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10.自西汉汉武帝时期,中国的历代王朝都对煮盐业、冶铁业、铸钱业、炼铜业实行政治垄断,他们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最大限度地谋求利润B.巩固中央集权C.抑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D.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11.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他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你认为诗中描写的应该是()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粉彩瓷12.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用丝做衣料②在罗马可以买到中国的丝绸③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④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13.“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
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A.丝B.麻C.棉D.毛14.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有力耕田者无田可耕,有田者自己不耕而雇人而耕;应纳粮者无粮可纳,能纳粮者而不需纳粮。
”形成这样奇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官僚地主和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所有制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政策造成的恶果D.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影响15.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16.下图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犁地工具,便于控制犁壁的深浅,特别适于江南水田之用,它最早出现的朝代是()A.两汉B.南北朝C.唐朝D.明朝17.古诗《田父吟》中有诗句“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粮粞便不忧”。
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政治腐败,民不聊生C.水利灌溉工具先进D.租税沉重使农民生活贫穷18.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疏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
此外,酒、醋、酱、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
这段材料表明()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20.下图是北宋定窑的白瓷孩儿枕,其洁白如雪,晶莹剃透,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而烧制此瓷器的定窑可能位于()A.河北境内B.江西境内C.浙江境内D.广东境内21.云锦是古代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已入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完全由匠人手工织成,至今仍不能用机器代替手工,元、明、清三朝皆在南京设立织造局。
由此可知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D.资本主义作坊22.下表是()A.辛亥革命的推动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D.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3.广东一直是近代中国观察世界的窗口,近代在广东出现的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A.面粉厂B.棉纺织业C.缫丝厂D.火柴厂24.19世纪50~70年代,在中国众多的经济成分中,使用机器大生产的是()①自然经济②洋务企业③民族资本主义④外商经济A.②③④B.①③C.③④D.①②2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三大热潮”,这三大热潮的共同点有()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所依赖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26.有报纸载文感叹:“我之工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A.国民政府成立时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胜利后27.茅盾的小说《春蚕》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自河里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29.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是因为这次发展()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30.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认为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A.19世纪70年代B.甲午战争后C.“一战”时期D.国民党统治后期二、非选择题(共两小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本小题20分)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
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青衿士子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玕,芒鞋淅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
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
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
——顾炎武《肇域志·徽州府》材料三:《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四:《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回答:(1)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3分)(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材料二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4分)徽商发财致富反映了明清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2分)(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2分)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5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本小题20分)材料一: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造纸与印刷业、船舶修造业、机器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材料三: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
1894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
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世擘。
材料四: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命运的漫画(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有哪些?(3)毛泽东曾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根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工业上的主要贡献。
(4)“实业救国”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难以实现。
根据材料三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