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预习视频 必修2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全册重点知识汇总解析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全册重点知识汇总解析目录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二、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一、保障各类物权二、尊重知识产权第三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一、订立合同学问大二、有约必守违约有责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一、权利保障于法有据二、权利行使注意界限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一、家和万事兴二、薪火相传有继承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一、法律保护下的婚姻二、夫妻地位平等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一、立足职场有法宝二、心中有数上职场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一、自主创业公平竞争二、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一、认识调解与仲裁二、解析三大诉讼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一、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二、严格遵守诉讼程序三、依法收集运用证据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我们要学法、守法: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名成员,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今后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我们都处于社会生活之中。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我们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民法和民法典: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它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的分类: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PPT课件

► 视频1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李大钊
董存瑞
雷锋
连破积年大案, 以一身正气镇住 邪恶的女公安局 长任长霞 勤勤恳恳,鞠躬 尽瘁,被称为新 时代共产党员榜 样的牛玉儒 一生以水稻为伴 被称为世界“杂 交水稻之父”的 科学家袁隆平
甘受清贫,在 贵州深山小学 支教的大学生 党员徐本禹
总理总在百姓间
忙碌着,每一个春秋冬夏, 你温暖着千万家, 喊一声你,衣食父母, 又唠一唠家常话.
牵挂着,每一个门牌号码, 你走进了百姓家, 尝一口,淡饭粗茶, 再瞧一瞧小猪娃.
百姓的事比天大, 天大的事,你总能装得下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为你为我,咱为的-是中华
公平正义要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俗语: “金杯、银杯 不如群众的口碑,金 奖、银奖不如群众的 夸奖。”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分组讨论:
结合视频和课本67页完成以下表格
战略 思想
邓小平理 论
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核心内容 或内涵
初级阶段基 本路线
精髓或 本质地位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联系
拓展深化:
2、中国共产党 是怎样实现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信息解读:
材料一 : 为了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泗水县2010年 共确定了6项专项审计和调查,其中既有粮食直补、 农机补贴、良种补贴、汽车和家电下乡补贴等涉农资 金,也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医疗卫生机构 建设资金等民生资金。 材料二:泗水县城乡规划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大力 推出“阳光规划”工程,广泛问计于民。畅通党员干 部、各级代表、各界人士的多种联系渠道,征求到各 类意见建议35条,共征集、评选出“金点子”11条等, 为建设城乡秀美新泗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三:我县正在建设集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休 闲广场,建成后将向全民开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2册 经济与社会 第二单元 第4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复习课件】

对or错?
7.增值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 ×)
提示: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8.调节过高收入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 重要体现( × )
提示: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 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材料二:“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 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思考如下问题: (1)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3) 怎样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
◆多种多样的社 会保障
解读
◆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
第四课 基本框架
我国的个人收入 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 配
第一目 按劳分配为主 第二目 完善个 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人收入分配
第二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
第一目多种多 样的社会保障
第二目完善 社会保障体 系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困(一个消除)。坚持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热点透视
“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观念。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 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获取途径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 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知识框架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 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 选举方式的选择: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2.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 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3.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 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 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4.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 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 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2

4
人大代表的地位以及产生方式? 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一、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
选举
人大代表
国 决家 定家权 全权力国力我:和各的国级机宪地 法关统规是一定全行:国使“人人民人民民代代行表组表使大成大国会会 方的和一地切方重大各事级务 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
管理国家
行政机关、审判
和社会的权力
具体行使 机关、检察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
3、今年有超过10件议案都是关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
国家权力的机关。 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
注意:市级以上的地方人大授权立法,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一样的。 2
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2、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们表决通过了《中华 2、今年召开的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第几届第几次会议?
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 3、今年有超过10件议案都是关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
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2019年两会事件
1、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18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的决议。 2、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 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职权
监督权 决定权
监督权
3、会议表决通过了《外商投资法》,将自2020年1月1日 起施行。
判断
X √
X √ X
序号
内
容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2第1课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2第1课的知识框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1. 政治学的定义与特点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二、政治权力与国家
1. 政治权力的概念和分类
2.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合法性
3.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4.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5. 国家的作用和职能
三、政治制度与政府
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缺点
3. 政府的概念和职能
4. 政府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四、民主政治
1.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
2. 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和发展历程
3. 民主政治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4. 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实践
五、全球化与政治
1. 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影响
2. 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3. 全球治理的模式和机制
4. 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和实践
这些知识框架是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高中政治必修2第1课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也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必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⑴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⑵重要性: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易混易错】△基本经济制度≠根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②源泉: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③条件: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特别提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7个坚持)①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④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⑤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⑥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⑦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⑶公有制为主体①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A.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C.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D.公有制经济的作用:a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公有制经济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21页

(1)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 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 体条件来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社会经济制度
物质生活水平
选举方式
国家性质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更加民主。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
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2. 四种选举方式各有优缺点,不能说哪个更优越。 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2、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更好地反映民意,调动选民积极性
直接 选举 (3) 间接 选举 (1)(2) 等额 选举 (4)(6)
(1)不能充分体现每个选民的意愿
(2)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成本较低 (3)更充分地反映民意,调动选民积极性 (4)可以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5)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竞争, 为选民提供选择的余地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C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共21张PP T)(获 奖课件 推荐下 载)
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 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的选举)。与“海选” 相比,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节约选举成本 ②减少选举人之间的竞争 ③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 ④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