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性在舞蹈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对美的认知作用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舞蹈起源于对生产劳动,战斗,社会生活动作的模拟再现,图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在冲动,可以说舞蹈是人们内心生活的一种外在表现。

其在物质的载体以及表现手段方面有着不同的特性。

舞蹈是以身体为载体,在舞蹈者不断的动作变换以及身体姿势中,描绘想要表现的事物。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是已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一门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在舞台的空间里,舞蹈者身体的存在就是一种形式美,经过身体的运动所呈现的线路曲线,跳,转,跑以及各式流畅表演,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了。

舞蹈者在舞台的演出,通过外在的服装、灯光、音乐,内在思想感情,赋予舞蹈一种具有生命的灵气,丰富的艺术意象以及深远的舞蹈意境都被完整的展示出来。

舞蹈的直观性,抒情性,虚拟性,节奏性是形成舞蹈美的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而舞蹈艺术的美学形态正是以形态美,抒情美,神韵美三种基本态势存在并相互作用的,即动而有形,舞而有情。

从直观性上看,舞蹈被称为活动的雕塑和绘画。

由于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表情、造型,尤其是动作来表现思想情感,表演在塑造舞蹈形象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注重描写人物的舞剧和舞蹈作品中,舞蹈形象主要是指以舞蹈动作、姿态、表情和造型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对于那些注重描写生活场景或抒发情感情绪的舞蹈作品,舞蹈形象同样需要通过演员的形体动作和姿态表情,来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舞蹈意境。

总之,不论是塑造人物,还是表现意境,舞蹈形象都需要依靠动作和姿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创造情绪氛围,使得舞蹈形象总是具有直观性或称动作性的美学特性。

舞蹈运用高度凝练的、程式化的姿态、动作,着重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活动。

某些难以用语言说清楚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用舞蹈动作往往可以把它抒发的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而抒情性是音乐、舞蹈的基本属性。

音乐、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难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而善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情感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舞蹈艺术有什么特点

舞蹈艺术有什么特点

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的⼈体动作来作为主要表现⼿段,运⽤舞蹈语⾔、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们的思想感情的⼀种艺术形式。

舞蹈可分为⽣活舞蹈与艺术舞蹈。

舞蹈是⼀种⼈体动作的艺术。

但是,这个⼈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体动作。

另外,属于⼈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体雕塑、韵律操等等。

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段、着重表现语⾔⽂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段所难以表观的⼈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与⾃然、⼈与社会、⼈与⼈之间以及⼈⾃⾝内部的⽭盾冲突,创造出可被⼈感知的⽣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活的审美属性。

另外,由于⼈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定的空间(舞台或⼴场)和⼀定的时间中存在;⽽在舞蹈活动中,⼀般都要有⾳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在哲学家,美学家的眼中,舞蹈艺术已经升化为⼀种⽣活,甚⾄⽣命的艺术。

在远古的社会⽣活中,⼏乎没有⽐舞蹈更重要的事情了-婚丧嫁娶,⽣育献祭,播种丰收,驱病除邪,⼀切都离不开舞蹈。

舞蹈成为远古先民的质朴的⽣活⽅式和感知世界的⼿段。

新喀⾥多尼亚的北⽅,市场店铺⾥商⼈轮流出来跳舞以展⽰他们的商品;北昆⼠兰的居民跳着节⽇的环舞,⼀只⼀只地捕捉虱⼦;⾮洲喀麦隆的酋长由于背叛被处死刑时,甚⾄唱着歌跳着舞⾛向刑场。

现代社会的舞蹈是相对于古代舞蹈的萎缩。

因此回忆这位艺术之母的历程成了⼀场追溯⽣命激情和复兴⼈体⽂化的跋涉。

德籍犹太学者库尔特.萨克斯从史学的⾓度,把世界的舞蹈分为 了⽯器时代,上古时期,中古时期,18和19世纪的华尔兹,波尔卡时代,以及20世纪的探⼽时代。

舞蹈抒情作用

舞蹈抒情作用

舞蹈抒情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表达:舞蹈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艺术形式,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能够表达出人类的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等。

舞蹈演员通过深入体验和感受生活,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作品中,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到舞蹈所传递的情感和情绪。

2. 情感共鸣: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到舞蹈作品中,与舞蹈演员一起感受和体验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从而产生共鸣。

3. 美的享受:舞蹈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节奏和音乐等元素,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舞蹈所传递的美感和美感体验。

4. 精神满足: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往往能够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

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启发和满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水平。

总之,舞蹈的抒情作用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将人类的各种情感和情绪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得到情感共鸣、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舞蹈节奏性:节奏是人们对实践的一种知觉,又称节奏知觉,它是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规律性的反应,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

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构成的基本要素。

人体动作是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但并不是人的所有动作都是舞蹈,只有把动作节奏化,使它符合一定的运动规律,才能成为舞的动作。

舞蹈抒情性:舞蹈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是一种表情艺术,抒发的主体情思是它的艺术特长。

用语言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达的人们的强烈情感和内在精神世界,往往只有舞蹈才能予以充分的表现。

舞蹈题材: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

题材不同于素材,素材大于或多于题材,它通常是题材的来源和基础。

舞蹈界一般对题材有广义和侠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题材是指舞蹈社会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侠义的题材是指作品中具体表现的社会现象。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最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流程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是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劳动综合论:把劳动看成是艺术最主要的起源,但也不排斥艺术起源的其他因素,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是劳动生产、性爱、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重现,以及图腾崇拜,呜述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内在冲动的需要舞蹈主题: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

舞蹈评论:是评论者在一定的艺术原则和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舞蹈作品、舞蹈家的艺术生活、舞蹈艺术思潮、群众性的舞蹈活动)进行赏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独舞:又称单人舞,系有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1)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1)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1)舞蹈艺术概论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第一节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舞蹈的艺术特性就是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

它具有:1、直觉性: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它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眼睛)来进行审美感知的。

2、动作性:舞蹈形象是一种不停流动状态的直觉形象。

舞蹈动作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

3、节奏性:舞蹈的动态形象是一种具有节奏性的动态形象。

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4、造型性:舞蹈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包括:人体动作的姿态和舞蹈的构图第二节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是抒情性抒情性——舞蹈最重要的内部艺术特征,是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是舞蹈艺术的一个主要审美特征,这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决定的。

在生活中,我们把表现人的各种情感和情绪的动作称为表情性动作。

分为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舞蹈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舞蹈擅长于抒情,但并不等于说不能用舞蹈的艺术手段表现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之间性格的矛盾冲突。

我们认为“在抒情中叙事”和“在叙述中抒情”是情节性舞蹈和舞剧结构比较理想的艺术表现方法。

舞蹈中的情感是体现着一定思想内涵的情感,而舞蹈中所蕴含的思想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思想。

第三节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综合性:舞蹈是与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手段和艺术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集时间性、空间性为一体。

小结从舞蹈的外化形态方面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是舞蹈形象的直观动态性;从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方面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是它的抒情性;而从舞蹈艺术展现方式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则是它的艺术综合性。

舞蹈的艺术特性就是: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以具有节奏性和造型性的直观的动态的舞蹈形象,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第三章舞蹈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舞蹈的功能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所应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舞蹈的功能。

舞蹈艺术概论重点名词解释笔记舞蹈考研

舞蹈艺术概论重点名词解释笔记舞蹈考研

●什么是舞蹈艺术?1、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手段。

2、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思想、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矛盾冲突中的人人情感意蕴,创造出克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比表达作者、舞蹈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应生活的审美属性。

3、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的低位图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是一种空间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4、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起源于缘故人来劳动等欧东的木方在线,以及图腾崇拜、无数等活动和表现清寒、思想、意识等内爱精神世界的小。

5、与适合、音乐结合,是人力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6、也是人们社交、娱乐,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艺术特性1、外在:直观动态性(直觉性动作性节奏型造型性)2、内在本质:抒情性●舞蹈的社会功能1、古代(1)以舞达欢(2)祭祀祈祷(3)交流、交谊择偶(4)健身、习武象功(5)教育(劳动战争狩猎礼仪)2、现代(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3)增强体质、延长青春(4)欣赏愉悦、陶冶情操(5)了解社会、认识世界(6)宣传教化、团结群众●舞蹈的种类一、生活舞蹈(1)习俗舞蹈(2)宗教、祭祀舞蹈(3)社交舞蹈(4)自娱舞蹈(5)体育舞蹈(6)教育舞蹈二、艺术舞蹈定义:由专业和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产生出主题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者广场表演给大众的作品。

1.根据风格(1)古典舞:有严谨的程式、规范的动作、高超的技巧(a中国古典舞b印度古典舞c欧洲芭蕾舞)(2)民间舞:是一切舞蹈的来源(a载歌载舞、自由活泼b巧用道具、技术结合c情节生动、形象鲜明d自娱自乐、意指统一e情之所至、即兴发挥)(3)现代舞:向往自由、淳朴自然(4)当代舞:表现当代社会、当代人物,借鉴吸收2.根据表现形式(1)独舞(2)双人舞(3)三人舞(4)群舞(5)组舞(6)歌舞(7)歌舞剧(8)舞蹈诗(9)舞剧3.根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1)抒情性舞蹈(情绪舞):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情和评价。

浅谈舞蹈的抒情性

浅谈舞蹈的抒情性

届 “ 奖” 荷花 作品 银奖的古典双人 舞< 萋长( 转 第 9 萋 下 3页 )
( 上接第 9 1页 ) 国古代琴论的集大成者, 它为琴艺提出了二
十 四况 : 静、 远 、 淡 、 、 、 、 亮 、 、 、 、 和、 清、 古、 恬 逸 雅 丽、 采 洁 润 圆、 坚 、 、 、 健、 重、 速, 宏 细 溜、 轻、 迟、 比较 系统地提 出了中国琴 论的 演奏 美学思想。 尤其是< 琴况> 中提出了对演奏者人 格和心态的 要求 , 值得我们 注意 , 它不仅仅是对古琴 家的要 求 , 在我看来 , 也可以对一切演奏者都有启迪意义。 “ 况 中指 出:第其人 如 逸” “ 必具超逸之品, 故自发超逸之音。” 但这人必须具有超逸 的品 ( 格, 才能 自然而然地奏 出超逸的音调 。 在具体论述 “ ” ) 逸 的获得 时,琴 况> ( 的作者说 :故 当先养其琴度 , “ 而次养其手指 , 则形神 并洁 , 逸气渐来。 ( 以应 当先培养弹琴的气度 , ”所 再训练手指的 功夫 , 这样就能形神高洁 , 气渐来。 ) “ 况中又提 出: 清 逸 在 洁” “ 虚为体 , 素质为用。 ( 以内心清净无邪为根本 , ”要 以琴 音纯 净质 朴为表现。】 等。清虚 为体、 清静贞正 、 胸次磊落 , 这些人格和 心 态上 的要求不但是古琴演奏者修身养 性的基本准 则 , 也是今天 位演奏家应该去追 求的。 作为一名手风琴演奏者 , 应该摒弃 浮华、 却功利 , 抛 宁静致 远, 淡泊 明志 , 才能直抵“ 虚静” 的境界 。 中国传 统美学 中关于表 演 艺术家的心性和人格 的要求 , 是一个重要 的思想 , 于我们 对 今 天的手风 琴演奏者 ,或许只 有这样才能用 心灵贴近 音乐本 身, 完全投入到手风 琴演奏 中去 , 人品和乐品 , 人格和琴格统 一 融合 , 更显纯粹的艺术真谛 。 这样的演奏者 , 才是真正 的和艺术 融合的 , 区别干~般演奏者 的“ 演奏家” 。 总 之 , 风 琴 自传 人 我 国 , 一 直 是 深 受 人 民 大 众 喜 爱 的 手 就

舞蹈概论——精选推荐

舞蹈概论——精选推荐

舞蹈:是以人体为物质载体,经过提炼、组织、加工、美化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多样化的姿态表情及地位图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塑造出的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情感,舞蹈不同于其他人体艺术的主要方面,表现人们内在的深层精神世界,以人体动作不停顿的流动变化为特点,必须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存在,它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的艺术形式。

舞蹈基本要素:舞蹈构图,舞蹈表情,舞蹈节奏. 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动态,动速,动律,动力舞蹈传播方式:群众性舞蹈活动,舞蹈教学,舞蹈演出,塑像和绘画中的舞蹈形式舞蹈评论:根据一定的艺术原理和美学思想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进行赏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劳动综合论:把劳动看成是艺术最主要的起源,但也不排斥艺术起源的其他因素,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是劳动生产、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感情思想内在冲动的审美需求。

舞蹈思维:是艺术思维在舞蹈创作中的具体思维方式,其突出特点就是以具体的舞蹈动作、舞蹈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进行思维。

意象:中国古典美学术语。

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的结合。

艺术家在创作之前必须以主观情意去感受物象,在头脑中形成“意象”,然后借助于艺术表现的物质手段,外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这个形象也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的结合,即作者头脑中“审美意象”的物化表现。

欣赏者欣赏艺术品中的形象,也总是以主观情意去感受形象,在头脑中形成自己情意与艺术形象结合的“审美意象”。

艺术家头脑中是意象,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欣赏者头脑中的意象,三者都是意与象的结合,是审美欣赏和创造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体:舞蹈艺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一种精神文化价值。

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创造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抒情性在舞蹈中的地位
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很早以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是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烈的思想感情,舞蹈往往适合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远古时代人们用舞蹈来诠释劳动,狩猎,战争,祭祀,娱乐和爱情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的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祭祀祖先,歌颂英雄的乐舞,庄严肃穆,气势雄伟,宴享娱乐供人观赏的舞蹈,抒情优美,技艺绝伦。

这都体现了人们往往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说舞蹈具有非常强的抒情性,抒情性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舞蹈是人感情最集中最激烈时的表现形式,人的形体动作能抒发人最激动时的心态,表现丰富的内在感情,诗人闻一多说过:“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我们从古代文物和历史资料中得知,原始人的舞蹈状态形式主要是抒发了他们内心激情,表现生命的无限活力。

舞蹈的这种特点充分体现出它的强烈抒情性。

舞蹈艺术是客观生活的反映,并不是单纯的模拟和再现生活,它不同于戏剧等表演艺术,可以有细致的过程,情节,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容,它是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用高度凝练,概括诗一般的舞蹈语言来深刻反映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就是有的诗人和艺术家根据舞蹈的强烈抒情性的特点,称它为动态的形象诗歌的原因。

舞蹈形象是生活情操和心灵火花的升华和体现,强烈的抒情性使舞蹈艺术具有迷人的魅力和强烈的美感。

《雀之灵》绚丽端庄,《竹林深处》的秀美纯静,《同行》的炙热深情,《天鹅湖》,《丝路花雨》的诗情画意,如同一首抒情诗,但又比诗歌更具体形象化,他们把人们内心的情绪和抽象的概念,通过动态具体化。

一般来说舞蹈艺术不适宜表现事件过程和图解语言,它是通过抒情来叙事,而叙事也是为了抒情。

因此创作舞蹈的材料,情节,通常是以强烈的抒情性为基点的,艺术家所塑造舞蹈形象都是生活中典型人物感情的角度集中和升华,是用动态的语言揭示人的内心的真,善,美。

如《再见吧,妈妈》中的战士形象,引发人们对崇高情操理解追求,舞剧《天鹅湖》中舞蹈形象,令人在诗情画意中领会那纯真的善和美,舞蹈强烈抒情性这一基本特征为舞蹈艺术开拓深远的疆域。

舞蹈艺术的内在属性在于它的抒情性,即抒发人的情感。

舞蹈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所在,就是它是唯一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做材料的艺术。

虽然它不象语言在表达思想概念上明确,直白,可是有些用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人复杂的情感状态,用人的肢体语言却能充分的表达,法国舞蹈家诺维尔说:“人类的感情达到了语言不足以表达的程度,情节舞蹈就会大大奏效,要描绘的感情越强烈,就越难用语言来表达,作为人类感情顶峰的喊叫也显得不够,于是喊叫就被动作所取代。

”①舞蹈家吴晓邦在其《舞蹈和姊妹艺术的关系》文中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习惯内,当我们用语言和文字难于传达
或不能透彻表现某一个人物的思想和感情时,我们往往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反而可以简单明了的表达出来。

”②我国古代《诗经?大序》中也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叹之不足,不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毛诗太序》。

可见舞蹈确实是人在异常激动时的产物,是内心激情的外在表现。

手舞足蹈的确是很有抒情性的。

它在表现人的情感方面所具有的真实,直切纯朴,丰富,细腻等方面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

如被人们称做为舞蹈动作诗篇的芭蕾舞名作《天鹅之死》,它所表现出‘天鹅’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它所给予观众深透的审美感觉,是很难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达的。

天鹅在生命垂危的时刻,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展翅飞翔,就要为重上天空而进行不屈不挠的奋斗的形象,把它对生活的热爱,生命的追求,它不屈服于命运与死神的斗争精神,完全在舞蹈动作中表现出来。

舞蹈结尾,当它耗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屈身倒在地上,就在她闭上眼睛前的那一刹那,她的手臂还在微微的抬起颤动了一下。

而这微微颤动的动作,她所展现的思想感情又是多么的丰富!她可以引起观众十分广阔的联想。

因此我们说这个舞蹈虽然表现的是一只天鹅的垂死,但它却是一首生命的颂歌。

在生活中我们把表现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的动作姿态,称为“表情动作”舞蹈中的表现性动作,主要是生活中的表情动作为基础,经过艺术的提炼,组织美化加工而来。

我们一般所谓的表情动作是
指那些与人的情感和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

如面部的表情动作称面部表情,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称为身段表情,人的表情的动作极为丰富,这是由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情绪和情感多种多样与繁复变化所形成的。

而人的情感情绪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所引起的。

离开了客观事物的制约,无缘无故的情感是没有的。

正如《乐记?乐本篇》中所说的:“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即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给予影响的结果。

因此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好恶态度的心理反映。

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的反映,使人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等。

反之,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不定性情感,如嫌恶,愤怒,憎恨等等。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把人的情绪分为七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所谓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近代人们往往把快乐,忿怒,悲哀列为最常见的基本情绪形式,而各种情绪又根据人对客观事物好恶的态度不同程度的反映,表现出不同强度的各种表现形式。

如快乐可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愤怒可分为:轻微不满,生气,恨,怒,忿,激愤,大怒,爆怒等等。

情绪和情感按其基本表现形式来分类,可分为激情,心境,热情三种表现形式。

激情是强烈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绪状态,而热情则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

热情是不如激情强烈,但较激情
深刻而持久,它有时不如心境广泛,但较心境强烈深刻而稳定。

由于舞蹈艺术具有抒情性的特点,所以人类的各种情绪和情感,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都有着极其鲜明,生动,具体的体现。

如:《红绸舞》通过舞蹈者手中的红绸不断飞舞流动的各种线条所组成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抒发了获得自由的中国人民那种兴奋喜悦的心情和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这个舞蹈就着重体现了“喜”。

在中国舞《母亲》中,当得知两个儿子在战场上牺牲的消息,母亲痛彻心骨的哀伤之情,和对帝国主义的痛恨之情。

《再见吧妈妈》中解放军战士对祖国对亲人深沉而强烈的爱。

《白毛女》中“奶奶庙”一场,黄世仁,穆仁智误以为喜儿就是白毛仙姑显圣,要对自己的恶行进行惩处的极端恐惧。

《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洛德?浮罗洛对美丽的吉普塞女郎艾斯梅拉尔达的邪念欲望。

可以看出舞蹈抒情性这一本质特征在舞蹈中都有鲜明的表现。

舞蹈艺术所要求的人体动作不仅仅是自然的或单纯的,而是经过美化后极富感情色彩的动作,人物动作只是舞蹈的表现手段而非目的。

真正好的舞蹈是源于情感的,因此,在接触一个新的舞蹈时,我们想首先应掌握的不是它的动作,而是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情感。

这样才能在舞台上挥洒自如地体现出舞蹈的真实情感,才能够感染观众。

创作没有模式,表演没有模式,但却有规律可循,不同题材,风格的舞蹈作品,多有不同的情感内涵,它的表演手段也不尽相同。

然而以情为本,融情于舞,我认为是最根本的
表演规律,是每一个舞者通过角色心灵的必经之路和创作生动形象的必由之路。

收稿日期:2012-04-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