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区对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可视楼宇对讲管理制度

可视楼宇对讲管理制度

可视楼宇对讲管理制度一、管理目的楼宇对讲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在保障楼宇内部人员的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快捷便利的通讯渠道,方便业主、租户、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楼宇对讲管理制度,可以实现以下目的:1、提高楼宇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安全隐患,保障楼宇内人员的安全。

2、方便业主、租户对楼宇管理人员提出建议、问题或投诉,提高服务质量。

3、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二、对讲设备的设置楼宇对讲设备是楼宇对讲管理制度的基础。

一般来说,楼宇对讲设备应当设置在楼宇的大堂、走廊、电梯口、各个楼层等人员较为聚集的地方。

对讲设备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声音清晰:对讲设备应当能够传达清晰、不失真的声音,以保证双方对话的顺畅和准确。

2、便捷操作:对讲设备的操控应当简单方便,易于各类人员使用。

3、安全可靠:对讲设备应当具备一定的防水、防尘、防震等功能,在突发情况下能够保证通讯的稳定和可靠。

三、使用规范为了保证楼宇对讲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和管理效果,必须建立相应的使用规范,明确规定楼宇对讲设备的使用范围和方式。

具体的使用规范如下:1、对讲设备只能用于楼宇内部通讯,禁止用于其他目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2、对讲设备应当妥善保管,不能私自拆卸或损坏,一旦发现故障应当及时报修。

3、对讲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尊重他人,不得进行辱骂、恐吓等违规行为。

4、禁止在对讲设备中进行商业广告、政治宣传等违规行为。

四、管理制度楼宇对讲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从设备的维护保养到日常使用的规范等方方面面。

以下是关于楼宇对讲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1、责任分工:对楼宇对讲设备的管理应当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包括设备的安装维护、巡查检修等。

2、定期检查:楼宇对讲设备每隔一段时间应当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故障处理: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应当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得因故障而延误重要通讯。

4、投诉处理:对于业主、租户的投诉或建议,应当及时受理并予以妥善处理,不得搁置不理。

苏州市居民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苏州市居民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苏州市居民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2016版)1 范围1.1 本要求规定了居民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要求,是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1.2 本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

单幢、多幢住宅楼、公寓楼、商住楼、别墅的安全防范系统应参照执行。

1.3 开放式小区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要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要求。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要求。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2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17565-2007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T 28181-2016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1741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 31070.1-2014 楼寓对讲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20299-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标准GB/T 7401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 7946—2015 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 1032—2013 张力式电子围栏通用技术要求GB/T 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1050-2007?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GB/T 25724-2010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 72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69.1 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678-2007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669.5-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第5部分: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A/T 1302-2016 停车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YD/T 1475-2006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ISO/IEC 14496 通用视听业务的先进视频编码(AVC)3 术语与定义3.1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 21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要求。

监控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监控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监控中心设备技术要求
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监控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监控过程中,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探讨监控中心设备的要求。

关键技术要求
系统集成性
监控中心设备需要能够与其他系统集成,例如门禁系统、智能家居、防火系统等。

因此,系统具有良好的集成性十分重要。

数据存储
监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较大,因此需要具备大容量和高速度的数据存储能力。

此外,数据存储应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数据量。

数据可视化
监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过大,人工分析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因此,设备
需要能够将数据可视化呈现,以方便用户的管理和分析。

安全性
监控数据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设备应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同时,设备应具备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保护机制。

高性能
监控中心设备需要具备高性能,以便能够同时处理多路视频监控和其他相关数据。

同时,设备需要具备优秀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监控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

系统集成性、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
安全性和高性能是关键的技术要求。

在未来,随着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监控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也将不断提升。

小区弱电系统技术要求

小区弱电系统技术要求

小区弱电系统技术要求小区弱电系统包括:门禁对讲系统、闭路监视系统、红外幕帘、燃气泄漏报警、紧急按钮、周界防范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小区背景音乐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一、门禁对讲系统:系统管理中心设置1台管理机,共30个门口主机,每户一台分机,共604户1. 三方通话:即来访者与住户、来访者与管理员、住户与管理中心通话2. 遥控开锁:住户确认来访者后,按开锁键可实现遥控开锁;管理员可通过管理机遥控开启各栋楼门口机电锁;密码开锁:住户通过密码即可开启本栋楼大门,实现一户一密码制;而且住户能随时更改自己的密码,安全方便,忘记密码可通过管理中心重新设置。

3. 求助报警:联网后住户遇紧急情况或需要物业管理部门帮助时,可按紧急按钮项管理中心求助。

4. 监控:住户可按室内分机监视键监控本栋楼门口情况,管理员亦可通过管理机对各栋楼门口情况进行监控。

5. 感应卡开锁:住户使用感应卡可开启本栋楼大门6. 对讲主机具有防雨、防尘、红外夜视功能7. 二次设计要包含详细的配置、系统组成图、产品性能描述、厂商售后服务情况等。

8. 停电保护功能9. 采用国内知名品牌或合资品牌10.对讲分机采用免提壁挂式,屏幕为5.6寸彩屏11. 首层及有地下庭院的地下室部分均设红外幕帘,每户均有紧急按钮,燃气泄漏报警,且均与监控中心联网12. 对讲分机需有安防接口二、闭路监控系统1. 小区主要出入口、主干道、周界围墙、停车场及其他重要区域采用黑白摄像机进行监控2. 监控中心监视系统应采用多媒体视像显示技术,由计算机控制、管理及进行图像记录3. 系统通过扩展可实现远程互联网监控,为将来更先进的设备和功能预留充分的接口4. 图像自动/手动切换5. 报警时,报警类别、时间,确认时间及相关信息的显示、存储、查询及打印6. 应采用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产品7. 系统选用的设备、部件的性能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应协调一致8. 应根据监控目标的照度选择不同灵敏度的摄像机,监控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度应高于摄像机最低度的10倍9. 配置可靠的图像记录、刻录设备10. 配置可靠的控制管理系统和监视器,能远程控制摄像机的开关、旋转和变焦11. 本系统应具有防拆、防破坏保护和抗干扰能力,在摄像机不能工作时自动报警12. 监控内容存储时间15天,系统为24小时不间断监控系统13. 保安人员在保安室内即可观察到小区内的主要防范点的现场情况,对其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14. 选择多个重要地点长时间录像,同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任选一路摄像机进行实时录像三、周界防范系统1. 周界全面设防,无盲区和死角2. 探测设备看不良天气环境干扰能力强3. 防区划分适合报警时准确定位4. 报警中心具备语音/警笛/警灯提示5. 翻越区域现场报警,可实现同时发出警笛、警灯、警告6. 报警中心可控制前端设备状态的恢复7. 系统采用红外技术的对射探头,探头设置要合理,适用,防区划分要合理,在停电情况下电源供电不小于12小时四、电子巡更系统包括巡更路线和巡更点的布置,采用无线寻更系统,可实现的功能为;保安人员在预定的巡更途中,用通行卡读出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的巡更运动状态进行监督和记录五、背景音乐系统本系统与消防广播系统联网六、停车场管理系统1. 为二进二出通道,内部用户、固定用户的管理建设分区域管理,采用全自动的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

小区监控 管理制度

小区监控 管理制度

小区监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小区安全管理,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小区的整体安全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监控设备的安装与维护1.小区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录像设备、监控屏幕等设备。

2.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当合理,能够覆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公共区域和重要部位,确保全面监控。

3.监控设备的安装应当由专业的安装公司或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布线和接线。

4.监控设备的维护应当定期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清晰的监控画面。

第三章监控设备的使用1.小区的监控设备应当24小时不间断工作,确保能够记录小区内外的一切活动。

2.监控设备的监视画面应当保存一段时间,以备需要时查阅。

3.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有关部门应当有权调阅监控画面,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4.监控设备的使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不得用于非法目的。

第四章监控管理1.小区应当设立专门的监控管理部门,负责监控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2.监控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详细的监控管理规定,包括设备的使用、维护、调阅等方面的规定。

3.监控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监控人员,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监控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监控设备出现的故障,并定期对监控画面进行归档保存。

第五章监控数据的保护1.监控数据是小区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应当严格保密,并严禁非相关人员查阅、使用。

2.监控数据的存储应当分级管理,根据保密等级进行分类和存储,防止数据泄露。

3.监控数据的备份应当定期进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监控数据的处理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法违规。

第六章监控管理的配套措施1.小区应当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配合监控设备进行安全管理。

2.小区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小区出入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3.小区应当组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小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项目实施内容及技术要求

项目实施内容及技术要求

三、服务要求与标准1.集成原则1.1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系统的硬件资源,尽量减少硬件投资,充分利用原有系统的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使其规范化。

1.2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硬件以及软件在数年内不应落后,选用成熟的技术,符合国际标准化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兼容性。

1.3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安全性是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用户越权使用系统资源。

可靠性是指系统是否要长期不间断地运行,数据是否需要双机备份或分布式存储,故障后恢复的措施等。

1.4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选择具有良好的互联性、互通性及互操作性的设备和软件产品,应用软件开发时应注意与其他产品的配合,保持一致性。

特别是数据库的选择,要求能够与异种数据库的无缝连接。

集成后的系统应便于今后需求增加而进行扩展。

1.5标准性原则按照国家制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详细规定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实施步骤、实施要求、测试及验收标准、完成标志及交付文档。

整个开发过程阶段须明确、任务具体,真正成为一个可以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同样,采用科学和规范化的指导和制约,使得开发集成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工程化,保证系统集成的质量。

四、系统集成服务货物运送、验收及资料交接要求1.服务准备阶段成交人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及时提供设备、软件和材料并负责所供设备、软件、材料的包装和运输,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将设备、软件和材料运输至采购人指定的地点。

2.服务实施阶段(安装、调测)2.1安装(1)成交人负责到采购人指定的地点进行安装调试。

(2)成交人应提交详细安装进度表。

(3)成交人应设安装负责人,负责安装协调管理工作。

(4)安装所需工具设施物料由成交人自备、自费运到现场,完工后自费搬走。

(5)在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成交人应负责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设备的安装和测试以及处理货物质量和数量短缺等问题,并对系统质量全面负责。

小区监控设计方案

小区监控设计方案

小区监控设计方案
目录
1. 设计方案概述
1.1 监控摄像头布置
1.2 视频存储与管理系统
1.3 移动监控应用
2. 设计方案概述
小区监控设计方案是为了提升小区安全性和管理效率而制定的一套系统方案。

通过合理布置监控摄像头、建立视频存储与管理系统以及提供移动监控应用,可以实现全天候监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问题。

1.1 监控摄像头布置
监控摄像头布置是小区监控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应在小区入口、出口、楼道、停车场等重要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覆盖所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区域。

摄像头应具备高清晰度、夜视功能,确保能够清晰记录画面。

1.2 视频存储与管理系统
视频存储与管理系统是监控系统的核心,可以有效管理监控视频,快速检索需要的录像内容。

建议选择能够持续存储一段时间录像的系统,并设置定期自动删除旧视频以释放存储空间。

1.3 移动监控应用
为方便业主和物业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小区情况,可以开发移动监控应用。

通过手机或平板等移动设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监控画面,并接收报警信息。

移动监控应用应具有稳定性和及时性的特点,方便用户随时掌握小区安全状况。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设计方案,小区监控系统可以更加全面、高效地保障小区安全,提升管理水平。

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楼宇对讲,监控,背景音乐系统等)

小区智能化设计方案(楼宇对讲,监控,背景音乐系统等)
调试步骤
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音乐的播放质量、音量调节功能、歌曲切换功能等正常运行,同时对系统的操作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
背景音乐系统安装及调试
05
其他智能化系统
总结词
安全防护的重要手段
组成与功能
周界报警系统通常由探测器、报警主机和传输设备等组成,能够实现全天候监控、联动视频监控、远程布撤防等功能。
设备安装
系统调试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线路敷设,包括电源线、信号线等。
按照设计方案安装主机、摄像头、门禁控制设备等。
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通话、图像传输等效果良好。
03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的作用
监控系统的组成
监控系统的特点
监控系统概述
摄像头选型及配置
摄像头是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需要根据不同的监控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摄像头,如红外摄像头、高清摄像头等,同时需要考虑摄像头的分辨率、焦距、视角等因素。
为关键设备配置备份电源,如楼宇对讲系统、监控系统等,确保在停电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维护培训
定期为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培训,提高维护水平,降低故障率。
数据备份
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设备升级
定期检查设备性能,对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或替换,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07
项目实施与验收
实施计划前期准备:包括设计、预算、场地勘察、设备采购等;中期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后期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时间表前期准备:1个月;中期施工:3个月;后期调试:1个月。
楼宇对讲系统概述
01
楼宇对讲系统定义
楼宇对讲系统是一种用于实现访客和住户之间双向通话、图像传输、信息交流的通信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对讲、五方通话及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一、一般要求1、说明1)项目概况:****位于****东街南侧,**栋高层,**栋高层,共**户。

东区1#、2#、3#楼、10#、11#楼有商业裙房。

西区12#楼、19#楼、20#楼有商业裙房,21#楼为办公和配套商业。

2)要求产品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质量优良,运行可靠,设备外型美观适用。

3)请报价单位仔细阅读技术文件的全部条文,对于技术文件中存在的任何含糊、遗漏、矛盾之处,或对于技术规格以及其他条件不清楚的情况,投标人应在报价之前向我公司技术人员寻求澄清。

4)本技术要求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报价单位应保证提供符合技术文件功能要求和有关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5)环境和工作条件:除在技术规格中另有规定外,报价单位提供的产品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有效运行:使用地点:室内安装使用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95%RH地震烈度:≤8度工作时间:常年运行。

2、所遵循的标准和质量保证1)报价单位提供的所有材料及设备,其制造商应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产品须符合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报价单位在报价书中应对质量保证体系做出说明,并提供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含国际、国家认证)。

产品要求适用以下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366-1999《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 DB 11/146-2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标准》ISO7498-2N《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管理》(GB/T14394)《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GB50342-200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范》(GA 308-2001)《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施工单位提供的监控系统的产品应本技术要求规定。

3)投标人应遵守有关地方的法规、法令和规定的有关要求。

3、报价要求1)报价单位应根据绿景项目技术人员提供的图纸资料、技术要求及有关规范和规定,对对讲系统和监控系统进行系统优化(细化)设计,以确保符合绿景未来城的使用要求。

并提供满足技术文件和施工图纸所要求的主要设备材料表等施工设计资料。

2)报价单位应在技术回复文件中提供系统图及详细的设备材料清单。

3)报价单位应在报价时提供室内机、单元门口机、摄像机、云台、硬盘录像机、UPS等样品。

4)报价单位在报价时应提供质量保证期内的免费保修服务承诺。

5)报价单位在报价时应提供备件服务的承诺:在质量保证期内,报价单位在项目现场免费提供设备合同数量的1%作为备品,以便出现故障时物业人员可直接使用备品更换故障设备,快速解决问题,更换下来的故障设备由中标单位在15天内免费以新品补还。

6)报价单位在报价时应提供故障响应服务的承诺:报价单位所提供的产品发生故障后,使用方可用报价单位提供的现场备品更换故障设备。

若更换设备后故障仍未解决,对于操作故障报价单位应在接到故障通知四小时内给予解答指导排除或派员现场排除;对于系统故障,报价单位应在接到故障通知后的两个工作日内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排除故障,保证产品正常运行。

7)报价单位在报价时应提供保修期内/外的服务的承诺:A、在保修期内报价单位应对使用方使用过程中的产品损坏进行售后服务。

B、保修外的服务:报价单位应继续对报价产品提供定期的维护保养和终身维修服务,并应以低于市场价的优惠价格收取相应费用。

二、技术要求(一)楼宇对讲系统技术要求1、概述该项目对讲系统以社区业主为最终服务对象,实现室内安防、访客出入管理等功能。

该项目对讲系统至少实现:对讲功能。

具体实现功能要求如下:1)对讲:有访客时,实现业主和访客之间的通话;2)“开锁”:有访客时,实现远程开启楼栋单元门口机门锁;2.、系统配置要求1) a、在每户的门口位置安装一台住户门口子机,实现功能:对讲和开锁b、安装方式:墙壁安装。

2)楼栋单元门口位置安装一台单元门口机,实现功能:3)访客来访时,使用楼栋单元门口机呼叫业主进行身份确认、开锁;4)业主使用楼栋单元门口机的密码、智能卡刷卡实现开锁和对讲;5)安装方式:楼栋单元门口,嵌入式安装。

3、楼宇对讲系统主要配置要求1)对讲主机位置为各个单元大门口。

2)户内对讲分机为非可视免提分机,壁挂式安装,样式美观,操作可靠,简单。

各单元大门口安装对讲主机,住户可在室内与住宅楼入口处的访客通话,访客进入住宅楼可通过主机内置门禁系统、密码或呼叫的方式开锁。

3)主机配置要求:外壳拉伸铝结构,人体工程学设计,款式大方、豪华,高亮度LED数码管显示,门口机键盘具有菜单设置功能,可自由设定房号、栋号、住户密码号等,一台主机带解码器,可直接驱动普通电力锁或经18V电源由电源驱动电锁,接受住户分机开锁,可扩展IC卡门禁,门禁容量不少于1500张卡。

4)系统架构简单,性价比高,采用总线制,有自我保护功能,维护方便;分机为独立保护,线路故障仅影响本分机,对系统其它用户不造成影响;整个系统可选用配有后备电源接口加装电池组功能,当遇到停电,后备电源会自动开始工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解码器采用标准86盒机壳,86盒可埋墙安装;使用八位插针设置地址,并能在线不用断电设置地址;低损耗。

5)楼宇对讲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符合《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A/T72-2005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6)报价单位需要具备ISO9001、CE、FCC、3C等认证。

7)根据甲方提供的图纸,报送对讲系统施工图,包括系统图及布线图。

8)报送分机、单元机样品或图册。

4、楼宇对讲布线可利用各楼座电气管井和设备层内桥架,其它位置布线方式由投标单位自己考虑,价格包含在投标价中。

(二)五方通话系统技术要求1、概述该项目五方通话系统要求实现管理中心主机、电梯轿箱、电梯机房分机、电梯顶部、电梯井道底部五方之间进行通话,能解决电梯发生故障时电梯各个部位之间以及和管理中心之间的通话。

2、系统配置要求电梯机房由电梯厂家提供管理中心主机和各个部位的电话分机;弱电施工单位只需进行管理中心到各个楼座的通讯光缆和光端转化机以及从光端转换机到各个楼座顶部电梯机房的RVVP5*1.5五芯线的布设。

(三)监控系统技术要求:1、概述1)该项目监控系统应对绿景未来城小区各个出入口、地上停车位、地下停车位的入口、地下停车库内部、小区主要干道、庭院道路、楼座各个单元的出入口、一层电梯厅、电梯轿厢等主要公共部位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视及录像。

2)该项目监控系统至少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监控、摄像、拍照,目标图像和视频的存储、调用、打印等功能。

3)前端摄像机选择:地下层及没有吊顶部位采用吊挂彩色(黑白)固定摄像机;在电梯轿厢内采用电梯专用摄像机;在大范围人员集中区域采用吸顶式一体化快球;带吊顶的部位如走廊等处,均采用半球彩色摄像机。

4)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监控方案,使用高清晰度数字硬盘录像机及视频矩阵相结合的方式。

所有摄像机视频信号通过硬盘录像机的环通功能接入视频矩阵,可以在监控中心电视墙上任意调用、显示及控制各个摄像机信号。

每台硬盘录像机能记录16路图像,整个小区使用数字硬盘录像机来对前端的图像进行记录。

在监控中心设置9台46寸液晶拼接+6台32寸纯平监视器组成电视监控墙。

(暂定,现场根据图纸和控制中心实际摆放位置再选择)2、系统配置要求:1)130万像素网络红外彩色摄像机性能指标要求:A、传感器类型1/3” Progressive Scan CMOSB、最小照度支持0.01Lux @(F1.2,AGC ON) ,0 Lux with IR;0.014 Lux @(F1.4,AGC ON),0 Lux with IRC、镜头支持4mm, 水平视场角:71°(6mm,8mm,12mm,16mm可选),红外支持50米。

D、日夜转换模式支持ICR红外滤片式E、支持3D数字降噪数字宽动态F、最大分辨率1280 × 960,帧率50Hz: 25fps (1280 × 960,1280 × 720);60Hz: 30fps(1280 × 960,1280 × 720)G、图像设置支持走廊模式,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通过客户端可调H、支持ROI双码流I、智能报警支持越界侦测,区域入侵侦测,移动侦测,动态分析,遮挡报警,网线断,IP地址冲突J、支持防闪烁,双码流,镜像,密码保护,视频遮盖。

2)130万像素智能球型云台性能指标要求:A、图像传感器支持1/3" Progressive Scan CMOS,有效像素支持 132万像素B、最低照度支持彩色:0.05Lux @ (F1.4,AGC ON),黑白:0.01Lux @(F1.4,AGC ON)C、信噪比大于52dB,支持降噪、背光补偿、宽动态。

D、日夜模式支持自动ICR彩转黑,红外距离支持150米。

H、镜头焦距支持4.7- 94mm,支持20倍光学,数字变倍16倍,水平视角58.3-3.2度(广角-望远),光圈数F1.4-F3.5I、智能功能支持区域入侵侦测、越界侦测、音频异常侦测、移动侦测、视频遮挡侦测G、图像增强支持透雾、强光抑制、Smart IRK、支持低码率、ROI、SVC。

L、云台功能支持水平范围360°连续旋转,水平速度支持水平键控速度:0.1°-160°/s,速度可设,水平预置点速度:240°/s,垂直范围-15°-90° (自动翻转),垂直速度支持垂直键控速度:0.1°-120°/s,速度可设,垂直预置点速度:200°/sM、预置点个数支持256个,巡航扫描8条,每条可添加32个预置点,花样扫描4条,每条路径记录时间大于10分钟,支持断电记忆。

N、最大分辨率支持1280×960,主码流分辨率及帧率50Hz:25fps(1280×960)、25fps(1280×720),60Hz:30fps(1280×960)、30fps(1280×720),子码流分辨率及帧率支持50Hz:25fps(704×576)、25fps(352×288)、25fps(320×240),60Hz:30fps(704×480)、30fps(352×240)、30fps(320×240)O、用户权限最多32个用户,分3级:管理员、操作员和普通用户安全模式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MAC地址绑定;HTTPS加密;IEEE 802.1x网络访问控制; IP地址过滤P、报警输入支持2路开关量输入(0-5vDC),报警输出支持1路,支持报警联动,报警联动支持预置点/巡航扫描/花样扫描/SD卡录像/触发开关量输出/上传中心/上传FTP/邮件联动Q、音频输入支持音频输入(LINE输入、MIC输入),音频峰值:2-2.4V[p-p],输入阻抗:1K Ω±10%,音频输出支持线性电平,阻抗:600ΩR、支持SD卡接口内置Micro SD卡插槽,支持Micro SD/SDHC/SDXC卡(最大支持64G),可支持手动录像/报警录像S、防护等级支持IP66,TVS 4000V 防雷、防浪涌、防突波,符合GB/T17626.5 四级标准3)130万像素电梯专用监控摄像机性能要求:A、传感器类型支持1/3” Progressive Scan CMOSB、最小照度支持0.01Lux @(F1.2,AGC ON) ,0 Lux with IRC、镜头支持4mm@ F2.0, 水平视场角:73.1°(2.8mm、6mm 可选),红外支持1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