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高二第二章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学案课前思考:①这里有一杯溶液,其溶质可能是NaOH,你有哪些方法证明这是NaOH溶液呢?②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测定该NaOH的浓度呢?课前预习:书P60-63课堂落实:一、酸碱中和滴定1、定义:2、原理:例:现要求用0.1000mol/L的HCl溶液来测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得到c(NaOH)=?思考:要到达测定c(NaOH)的目的,需要解决那些量的测定?a.b.二、酸碱中和滴定恰好完全反响的终点确定1、如何正确的选择指示剂要求:①变色要明显的②所选指示剂颜色变化范围与酸碱恰好中和后所生成的盐的PH值越接近越好。
2、记住以下指示剂变色范围,中和滴定终点判断通常选用的指示剂是石蕊:甲基橙:酚酞:练习1:常温下,假设用0.01mol/L的H2SO4溶液滴定0.01mol/L的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
假设滴定时出现如下误差,请计算混合后溶液的PH值。
①多加了1滴H2SO4溶液,溶液PH=②少加了1滴H2SO4溶液,溶液PH=练习2:①如果用浓度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HCl,终点的PH 7;②如果用浓度的NaOH来测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终点的PH 7;③如果用浓度的HCl来测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终点的PH 7。
注意:〔1〕一般强酸,强碱间的滴定可选用〔2〕强酸滴定弱碱时只能选用强碱滴定弱酸时只能选用变式练习:饱和的CO2溶液PH=3.9,先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的Na2CO3溶液应选用作指示剂,终点现象是三、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试剂1、试剂有:2、所用仪器有:注意:〔1〕其中核心仪器〔2〕构成:〔3〕标注有:练习1:以下数据正确的是:〔 〕A. 用10ml 量筒取出5.45ml 的稀盐酸B. 用托盘天平称的20.20gNaOH 固体C. 用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2.3D. 用温度计测得某溶液反响后的温度为36.55℃E. 用滴定管放取19.25ml 某溶液F. 用容量瓶配制出0.1000mol/L 的盐酸溶液练习2:〔1〕图I 表示10mL 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 与B ,B 与C 刻度相差1mL ,如果刻度A 为6,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
第三节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第三课时酸碱中和滴定编写:定稿:高二化学组学习目标: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原理、仪器及数据处理学习重难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导学过程:一、概念: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___________的酸(或碱)去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操作。
二、原理通过测定___________时,消耗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___________,从而推算出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___________。
C(待测)=V(标准)/V(待测)×C(标准)三、仪器和药品1、仪器:①酸、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量器(0.01ml)酸式滴定管:只放溶液碱式滴定管:只放溶液刻度:“0”刻度位于②锥形瓶:盛放③移液管:精确量器(0.01ml)2、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四、中和滴定操作1.实验的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2.操作步骤(1)准备:查漏、洗涤、润洗、注液、调液面、读数。
(2)滴定:移取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加2—3滴指示剂,滴定,判定终点,读数。
操作: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右手摇动(顺时针)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滴速:开始快,到终点一滴一摇终点判断:当滴加最后一滴时,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3)计算: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依方程式求C待。
五、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反应后的溶液酸碱性范围内强酸滴定强碱(弱碱):一般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滴定强酸(弱酸):一般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六、误差分析1.引起误差的操作(1)仪器洗涤:①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②酸式滴定管水洗后,误用待测液润洗;③移液管水洗后,未润洗;④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
(2)量器读数:①滴定前俯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平视;②滴定前仰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俯视;③俯视移液管;④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
如图所示:(3)操作不当:①酸式滴定管漏液;②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变小;③将移液管尖嘴部分的液体吹出;④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溶液溅出;⑤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时,溶液由橙色变红色时停止滴定;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由黄色变橙色,5 s后又褪去;⑧所配标准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过大。
《酸碱中和滴定》 导学案

《酸碱中和滴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会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2、难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三、知识回顾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即 H⁺+ OH⁻= H₂O。
2、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 / V(其中 c 表示物质的量浓度,n 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V 表示溶液的体积)。
四、新课导入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某种酸或碱溶液的准确浓度。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测定酸或碱溶液的浓度呢?这就需要用到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酸碱中和滴定。
五、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H⁺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 n(H⁺)= n(OH⁻),由此可得:c(H⁺)·V(H⁺)= c(OH⁻)·V(OH⁻)。
例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有 c(HCl)·V(HCl) = c(NaOH)·V(NaOH) ,通过测量标准盐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六、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
七、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1)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下端有玻璃活塞。
(2)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下端有橡皮管和玻璃球。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最全版)

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其中,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称为标准液,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称为待测液。
(2)原理:H ++OH -=H 2O ,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 +与碱提供的OH -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 标准V 标准=c 待测V 待测,得出c 待测=c 标准·V 标准V 待测。
2.中和滴定的仪器及使用(1)仪器有:酸式滴定管(图a ),碱式滴定管(图b ),滴定管夹,锥形瓶,铁架台,烧杯等。
(2)滴定管的构造及使用:滴定管是内径均匀的细长玻璃管,常见量程有25mL 和50mL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其“0”刻度在玻璃管的上端。
酸式滴定管用来量取酸性溶液,其下端是玻璃活塞。
碱式滴定管用来量取碱性溶液,其下端是由橡皮管、玻璃球组成的阀,碱式滴定管不能用玻璃活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注意:滴定管可以精确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要保留两位小数。
(3)滴定管使用方法a.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b.润洗仪器: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遍,润洗的目的是 防止反应液被稀释。
c.加入反应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
至液面处于刻度“0”以上2~3 mL 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d.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液面处于“0”或“0”以下某一刻度,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注意:排出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将胶管向上弯曲(因为气泡一般都是在挨着玻璃珠下边,要将胶管向上弯曲才能使气泡自动向上移动,接近管口),用力捏挤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喷出,以排除气泡,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中和滴定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

C(测)=
答: 等体积的待测NaOH溶液平均消耗标准盐酸的体积为: V HCl= = 20.28(mL) C HCl VHCl = C NaOH V NaOH C NaOH = = 0.1268 mol/L
01
对盛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 在其它操作正确的情况下
02
a.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仰视导致C待会
03
b.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导致C待
04
c.滴定前仰视,滴定后平视导致C待
05
d.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C待。
06
偏高。
07
偏低。
08
偏低。
09
偏低。
含杂质 在配制待测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时,内含少量的氢氧化钾,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 同上情况,若氢氧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结果如何( )
0.11mol/L
(待测液)
(标准液)
(未知)
2.滴定概念:
C(测)=
C(标)×V(标)
V(测)
已知
已知
读数
用已知浓度(C)的酸(或碱)测未知浓度(C)的碱(或酸)。
3、关键:
(1)准确测量两溶液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恰好完全
滴定管与量筒区别
量筒:粗量仪, 精确度0.1mL,无“0”刻度,从下往上读,
浅红
注:石蕊颜色突变不明显,不作指示剂.
[设问] 既然指示剂变色时溶液pH不是7, 能否用指示剂来判断酸碱完全反应?
例:以0.1mol·L-1 NaOH滴定20.00ml 1mol·L-1 HCl,滴定过程中pH的计算
【讲解】向盐酸中滴NaOH,由于盐酸中H+ 被滴入的NaOH中OH-逐渐中和,c H+逐渐减小,溶液pH逐渐增大,当H+与OH-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
学案6:3.2.3 酸碱中和滴定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熟记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2.通过演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观察、原理分析、问题探究、对应训练,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
3.通过中和反应实质、中和滴定原理的分析,体会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实验设计【学习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相关计算【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反应。
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2.pH=3的盐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
新知预习: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n元酸和m元碱,发生中和反应,表达式为。
3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滴定管夹、铁架台、等。
【同步学习】情景导入:现在有一瓶没有标签的氢氧化钠溶液,我们不知道它的浓度,有没有办法知道它的浓度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它的浓度,这种方法我们称为酸碱中和滴定,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测定方法。
活动一、酸碱中和滴定1.计算思考:室温下,将pH=12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下列酸溶液混合,判断其酸碱性,计算pH,填写下表:2.讨论交流:(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来表示,在中和反应中,H+、OH-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n(H+)=n(OH-);若用参加反应的c(H+)、c(OH-)来表示,其关系式为,由此可计算c(H+),其表达式是c(H+)=;也可计算c(OH-),其表达式是c(OH-)=。
由c(H+)、c(OH-)可分别求出相应酸、碱的浓度。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3.2.2酸碱中和滴定 同步学案

课时2 酸碱中和滴定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熟记酸碱中和滴管的主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现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中溶解pH 的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了解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及用途,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及其在定量测定中的迁移应用。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知识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的基础知识1.概念和原理: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想一想1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是否一定相等?答案:不一定。
2.常用仪器:① 滴定管 、铁架台、滴定管夹、② 锥形瓶 、烧杯等。
仪器A 是③ 酸式滴定管 ,仪器B 是④ 碱式滴定管 ,精密度:0.01 mL 。
想一想2某一50.00 mL 的酸式滴定管目前的读数是25.00 mL ,若将溶液全部放完,则放出溶液的体积是25.00 mL 吗?答案:不是。
要大于25.00 mL ,因为酸式滴定管最大刻度线下有一定的空间,所以放出溶液的体积大于25.00 mL 。
3.主要试剂(1)待测液;(2)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标准液);(3)酸碱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
4.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 变色范围(颜色与pH 的关系)石蕊<5.0⑤ 红 色 5.0∼8.0 紫色 >8.0蓝色 酚酞 <8.2⑥ 无 色 8.2∼10.0 浅红色>10.0红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 橙色>4.4⑦ 黄 色想一想3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为何一般不用紫色石蕊溶液作指示剂?答案:紫色石蕊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会使滴定误差变大。
知识点二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及应用1.滴定过程(1)滴定管中装入已知浓度的酸(或碱),锥形瓶中放入一定量的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待测液中预先滴有几滴①酸碱指示剂。
大学酸碱中和滴定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会使用酸碱滴定实验仪器,如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等。
4. 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教学重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酸碱滴定实验的精确操作。
2.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什么是中和滴定?2. 引导学生思考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讲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 中和滴定: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根据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三、讲解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 准备工作: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调节滴定管和锥形瓶的高度。
2. 标准溶液的配制:根据实验要求配制标准溶液。
3. 滴定操作:将待测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用滴定管逐滴加入标准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 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四、实验操作演示1. 教师演示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强调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实验数据处理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提出改进措施。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出疑问和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酸碱滴定实验,并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3.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误差,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习其他类型的滴定分析方法,如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等。
2. 研究酸碱滴定实验的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问题一】——酸碱中和反应
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简单计算,完全中和20mL 0.1mol/L HCl,需mL0.5mol/L NaOH(aq);
完全中和20mL 0.1mol/L HCl,需10 mL mol/L NaOH(aq);
若改为20mL 0.1mol/L H2SO4,则答案如何?
3、总结酸碱中和反应中酸碱浓度与体积关系的计算式
【问题二】——酸碱中和滴定
1、已知某酸(碱)浓度,如何来测定未知碱(酸)浓度?
2、依据原理是什么?实验过程中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哪些?
3、精确测定溶液体积
掌握滴定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a 酸碱滴定管的结构——注意刻度和酸碱式区别以及与量筒的对比
b使用方法
c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洗涤,并用清水润洗2-3次,在装酸液/碱液之前,必须用待盛液体润洗,思考,如果不润洗会导致什么结果?
4、怎么确定滴定终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记忆常见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5、实验步骤
6、简单计算
常温下,50mL 水中,加1滴(1mL 为20滴)0.1mol/L HCl ,溶液pH= ; 若改为加0.1mol/L NaOH ,结果又如何?
7、思考,酸碱中和滴定终点时,是恰好pH=7吗?你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8:、误差分析
1)为什么要用待盛液润洗滴定管?怎么润洗? 2)为什么要排尽玻璃尖嘴管中的气泡,怎样操作?
3)滴定过程中用_______手控制活塞,用________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
4)如何判断滴定已经达到终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用标准酸滴定待测碱而引起的结果变化情况 :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