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士兵突击》学人力资源管理
从《士兵突击》看职场

从《士兵突击》看职场文/葛升前程无忧《新前程》月刊2008年5月号战场与职场何其相通,看了《士兵突击》,你会从中发现自己在职场中的影子。
作为职业经理人我总是忙忙碌碌,因而难得有时间看全一部电视剧。
可是偶尔看了一集《士兵突击》,我便找来光碟一个人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30集约20个小时的“一部没有一点女人戏的纯爷们电视剧”!熬红眼睛的同时,剧中许三多从一个窝囊“龟儿子”成长为陆军最顶级的特种部队的优秀士兵的过程,带给我了很多管理感悟与共鸣:1.不管身处何种环境,都不能没有目标!《士兵突击》中五班班长老马说:“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现实生活中,很多业务人员处于《士兵突击》中五班班长老马所说的“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的状况而不自知,成天处于郁闷、忐忑、烦躁的不快乐状态。
细细分析这种不快乐的根源后,其实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有极少数即使有了所谓的目标,但目标却是不准确的,都是些当上什么职务、拿到多少万元年薪的类似回答。
如果你继续问他:计划用多少时间,从哪些方面着手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等具体问题时,他们很多人基本就答不上来了。
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个人的目标。
树立目标的核心问题在于:你目前是谁?你想成为谁?要用多长时间达到目标?目标定位不同,则个人的成长路径选择、达成目标的实施手段以及个人的精力付出等方面一定会有很大不同。
一个人没有准确与清晰的奋斗目标,所以也就不知道现实与目标的差距是什么、有多大,不知道差距有没有、有多大,所以也就无法补足什么。
差距没有被补足,所以现状不会改变什么;现状没有改变,所以也就得不到什么;得不到什么,所以很多人就不快乐!2.你只要用心做事,就一定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士兵突击》中的连长高成说许三多是“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他虽然实力挺强,但总是不自知;他踏踏实实做事,总是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影响周边的人,并进而提升身边的环境层次。
职场上,每一个经理人都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不满,你可以抱怨它、离开它,也可以适应它、改变它。
从《士兵突击》学管理之企业文化

从《士兵突击》学管理之企业文化不抛弃,不放弃!------钢七连连训告白:推荐朋友们看《士兵突击》,你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感动!《士兵突击》得到了很多好评,许多人不仅被故事情节所感动,还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从下面的评论内容就可以知道很多人看过这部电视剧,一致称赞:好!精彩!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从始至终贯穿着全剧,也深深震撼着我们的那颗麻木以久的心灵。
仿佛雨后冲刷过的柏油路面,深色路面干净明朗,我们的心灵变得厚重而深沉。
我们在感动之于就是深深的思考……我一直认为,许三多是幸运的,如果没有他的班长史今,他很可能就一直会呆在下榕树做他父亲的龟儿子,也许一辈子就是龟儿子。
可能我们很多人看过之后,都会联想到《阿甘正传》,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许三多就是中国的阿甘,他也迷茫过,最终还是靠个人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对于他的战友来说于他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是我却认为:我们故事的情节如此,是要体现励志的主题而已。
但是故事的经脉却是: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才是全剧的灵魂。
大家都印象深刻,士兵突击的精神就在于此。
许三多这个人,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可能都不会要这样的员工的,下榕树的他木纳、懦弱、逃避、严重缺乏自信,完全就是“龟儿子”的形象。
班长史今却要了这个龟儿子,不仅仅是喝高了,史今自己的身上透露出那种自信,倔强,刚毅,果断的精神,他深知“抛弃,不放弃”六字精髓!于是,他接受了许三多。
史今其实就是刚七连的缩影,他的行动完全是一个优秀的班长所表现的。
他给予可三多一些必要的“指导”,环境如此,最终,许三多被战友、部队和自己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炼成了一颗“金刚石”。
这就是刚七连!伍六一最后的复员依然是文化的体现,他拒绝安逸的司务长的职务,而选择了面对严峻的社会。
他依然没有忘记责任感。
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连训是成功的!作为企业来说,同样需要这样能够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
我们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就如装饰一样,对外不断的宣传,而自己内部根本不把文化认真的去理解、去传承,员工没有真正的归属感,没有荣誉感,连公司的优秀员工也可以毫不犹豫的跳槽。
士兵突击与企业团队建设

士兵突击与企业团队建设2007-12-13,公司组织员工就《士兵突击》电视连续剧进行观后感和心得的交流。
之前一周,人力主管徐丹已经给每位员工购买了盘片,方便每位员工观看。
组织此项活动,意在利用这部片子,带给我们新组建的地产团队每一位成员启迪,带给我们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启迪,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团队合力。
公司员工在或多或少观看、思考或深或浅的情况下,都坦诚地交流和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交流增进了员工相互了解,在业余时间至少也增多了交流的共同话题和语言,这次活动我认为从形式到效果都很成功,只要往上走,哪怕一小步,也是新高度。
加入地产团队的很多员工,都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建设、团队建设思考、行动,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已经渐渐地体现出来,也逐步发挥作用。
我为地产公司新团队的员工感到骄傲,我能感受到大家一起成长的快乐和喜悦。
团队建设的水平和深度决定着后期我们经营和管理的成功,也决定我们项目成功的级数。
我个人对《士兵突击》有很多感悟,结合在团队文化和团队建设方面,主要从员工个人和每一个层次的管理者描述一下我的感悟。
员工个人应具备的素质和心态一、坚持和上进。
1、面对来自同伴的轻视和轻微的反感,除了无声而尽力地努力。
-新兵连2、面对来自同伴的敌对和拉拢,不放弃个人的信念和追求。
--草原五班3、想处理好关系(开始有些不得其法,急于求成,却适得其反)。
学会交流和替别人着想。
为了班荣誉和班长史今,333个腹饶杠、成长、尖子---钢七连4、老A 选拔赛5、老A 训练6、老A 模拟对抗暴徒,独力坚持7、模拟战争的坚持,14米高空坠落受伤后坚持到达行动目标后帮助对友完成目标。
说到坚持,有些人觉得许三多不过是机械的遵从别人的话。
纵观全剧,其实他的遵从是有选择性的。
他遵从了父亲的“好好活着”、史今的“做有意义的事”、钢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却常常把成才的“机会有限,生存不易”抛掷脑后。
可见在他的心里对别人的话其实是有自己的取舍的,一旦认定,便不再动摇(套用袁朗的话“死心眼儿!”)。
观《士兵突击》到班级管理

观《士兵突击》到班级管理红岩中心小学袁海成近日在闲暇之余,又重温了电视剧《士兵突击》。
从小就有军人梦,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是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观看这部电视剧时而让我流下真情的泪,时而又让我发自内心的欢笑。
感觉自己就在亲临现场和许三多一起悲伤,一起快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从懦弱走向刚强,从矮小变得高大,就好像自己已经投身在集训场上和军营之中。
从头到尾没有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儿女情长,更加没有用阴暗面来表现时代的特征……而用的却是战友情,兄弟情来诠释普通的军人。
很感人很平凡很纯朴,这种精神在许三多身上演绎地淋漓尽致。
一句“不抛弃,不放弃”使我从剧情回到现实,对于这帮学生,我还该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虽然平时很多学生学习很不认真,很不听话,打架骂人,不做作业,打扫卫生不积极等等时而出现。
但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肯定不再是辱骂和责备,那么该用何种方式去面对,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呢?初为人师的我再加上作为班主任老师,关于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
有时候让我措手不及,有时候让我束手无策。
我时常告诫自己,一定一定要用心把这帮学生带好教好,因为他们是我的希望,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通过剧情让我联想到班级管理,从剧情上,许三多有三个班长(老马、史今、袁朗),从他们身上体现了三种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1.老马是许三多到部队上的第一任班长,老马曾经是个好兵,一个带出了班长史今的好兵,可是分到了红三连五班以后,好兵老马变成了整天混日子的老兵老马。
也许草原五班真的是好兵的坟墓,面对一群孬兵,老马无奈了,只能放任自流,就像我们班主任遇上一群不成器的学生一样。
可是五班出了个许三多,一开始,他并没有接纳许三多,于是许三多成了老马口中“逆着圈跑的狗”。
但是许三多的执着、坚持、努力,终于改变了他,让他清醒的认识到作为班长应该具有的责任心,别废了自己的日子,做人要有目标感。
老马有一句名言“别混日子,小心让日子把你们给混了”。
朱小明老师《士兵突击-员工职业化》培训文字版

朱小明老师《士兵突击-员工职业化》培训文字版前言在现今高速发展的职业世界中,职业化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工作模式。
在企业中,员工的职业化不仅仅是员工自身的追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公司特邀请朱小明老师开展《士兵突击-员工职业化》培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次培训的内容。
一、与职业化相关的概念1. 职业化职业化是指以职业为中心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是一种追求专业性、独特性、标准化的工作方式。
2. 员工职业化员工职业化是指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拥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并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和职业市场需求。
3. 前沿技术前沿技术是指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发明,是当今时代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
二、为什么要职业化?1. 增强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职业市场中,具备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较高的工作能力,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 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员工职业化可以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增强对市场的应对能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3. 适应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随着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职业化不仅是员工自身的追求,更是符合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大势所趋。
三、如何实现职业化?1. 提高职业素质员工要根据职业特点,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职业经验,提高职业能力,实现职业素质的提升。
2. 与时俱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员工要对行业前沿技术保持敏感,了解最新的科技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保持竞争优势。
3. 注重自我管理员工在职业道路上,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职业规划、自我发展,从内部掌握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专业技能要求,通过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
4. 培养职业道德员工应该以职业道德作为职业中的基本要求,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水平。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看士兵突击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看《士兵突击》摘要:自播出之日起,《士兵突击》就风靡全国。
数亿观众不分年龄、性别,统统被他吸引、感动。
《士兵突击》的成功不是偶然,这样一部讲述现代军营生活的电视剧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人生哲理、社会技能。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它进行简要的分析。
主要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士兵突击》对招聘与培养的启示;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艺术。
关键词:1.招聘与培养的启示1.1诚聘“许三多”他是父亲眼中的“龟儿子”,是高城连长口中的“明明是一个强人,偏生一副熊样子”,是团长眼中的“好兵”,是成才眼中的“三呆子”。
从被众人超越、淘汰到草原上的五班,到钢七连眼中的“沙子,再到成为七连“有地位的人物”,最后成为一名全团人仰望的“老A”,许三多的转变可谓脱胎换骨。
在看过《士兵突击》后,众多招聘管理人员纷纷想要招揽许三多这样的职员。
那么为什么许三多这样的职员招人喜欢呢?1.1.1忠诚“不抛弃、不放弃”是钢七连存在的根本,其实质就是忠诚。
战争去了又走,而我的战士却永远忠诚。
很多企业正是凭借着员工的忠诚才得以发展下来。
NCR 前董事会主席艾伦将过一个故事。
1945年二战结束后,艾伦被允许进入德国查看公司在当地的状况,当他穿过废墟来到工厂竟然看到有两个6年未曾谋面的员工在收拾残砖重建被战火摧毁的工厂,艾伦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正在他们清理现场时,吃惊的看到一辆美军坦克径直开进了工地。
一个美国大兵冲着他们微笑:“你们好,我是奥马哈,NCR的员工,你们几位这个月的定额完成了吗?”艾伦和那个美国士兵紧紧相拥。
战火可以摧毁周围的一切,但在员工忠诚的拥护下,NCR公司得到了重生!所以,忠诚对于员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素质。
许三多的“三忠”即是忠诚于团队、忠诚于队友、忠诚于理想。
首先,他忠于团队。
草原上的五班被人称作“被放逐的地方”,许三多却把它当成“家”。
由于修路有功,团长将他调往钢七连,别人眼中的“天上掉馅饼”“狗屎运”在他眼中却如同死过一般,为了避免被指导员带走,他在外面冻了一宿,最后是被马班长用武装带绑着押往团部。
《士兵突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士兵突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作者:李琳来源:《职业》2008年第05期一部《士兵突击》不但赢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更引起了许多企业的关注。
一些企业管理者把“许三多”看作是优秀员工的典范,一些企业则是组织管理干部和员工观看并讨论这部电视剧。
那么,《士兵突击》这部军营戏到底能给企业带来那些管理启示呢?“许三多”的招聘效应在剧中,许三多和成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许三多是父亲口中的“龟儿子”,战友口中“能把猪气死的人”,然而这个看似“愚钝”的小士兵却是忠诚卫士。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才则是一个是聪明的士兵,业务尖子、领悟能力强、表达能力好,还懂得不少“人情世故”,但在发现钢七连竞争太激烈后,缺乏团队精神的他背着连长联系了别的连队,和七连说拜拜了。
事实上,职场中类似成才这样的人物并不少见。
进入到一个行业以后,有些人觉得跟上下级的关系处不好,干了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就走了;有些人觉得领导交给他的工作太繁琐,不屑于去干诸如打水、打印之类的工作,频繁地跳槽;有些人看到一个工资更高的岗位,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也和原来工作告别了。
和剧中的成才一样,这些看似机灵、富有应变能力的人常常是面试宠儿、应聘高手。
然而,他们却经常在职场上“骑驴找马”,对工作的忠诚度不高。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士兵突击》剧中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人物或许能给他们带来新的想法。
长久以来,企业管理者在实际招聘中往往更看重应聘者的能力,甚至希望招聘的人一进公司就立即能够上岗并胜任,甚至是出色!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常常会陷入这样一个困境:能力强的员工留不住,能力稍差但忠于公司的人却得不到青睐。
通过《士兵突击》许三多和成才两个角色的不同表现,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者渐渐认识到,像许三多这样的求职者,乍一看并不能让人印象深刻,但他们都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和忠诚的工作态度,是企业不可多得的人才。
于是,招聘市场上的变化也渐渐出现了。
以往在各种招聘会上,退伍军人由于缺少技术,并不受企业重视。
从“士兵突击” 看人力资源管理

从“士兵突击”看人力资源管理涂满章[文] “士兵突击”描写的是一个叫许三多的士兵,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特种兵战士的心路历程的优秀军事题材作品,自其热播以来,其所取得的收视率与好评,足以证明观众对其的认可度,作为一名人力资源从业者,该剧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撼与感动,更多的也给予我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的启发,近年来,管理学界就有人提出了向军队学管理的口号,我觉得士兵突击就可算是一部很具代表性的作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选、用、育、留”理念在该剧都有很突出的体现,在此,我就谈谈该剧在这几方面给我的感受。
一、如何选人班长史今是许三多成长历程的一个重要人物,作为招兵负责人,他选了许三多;作为班长,他培养了许三多;在招兵时,他以“部队正在加强机械化建设,对兵员的素质和反应能力要求都特别高,他们连队在这几年内要争取实现全高中连”为由,委婉拒绝了具备“人好、心善、见不得人受苦”等良好品质与身体素质,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且反应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暂时无法达到基本要求的许三多,他对许三多的父亲说,许三多不错,也能成为一个好兵,但部队没有时间等他慢慢适应与成长,如果他进去了就只能玩命。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素质条件是许三多无法入选的关键因素,我们的企业在日常招聘中,也经常会对一些岗位设置经验要求,行业背景要求等,其目的就是为了招聘来的人才能马上使用,缩短其适应时间,学习时间,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保证团队整体人才质量。
史今之所以最后选了许三多,也许更多的出于对许三多的一种怜悯或者同情,也许还因为在许三多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但不能否认他在选择许三多时也是对许三多的信息进行甄别与了解的,通过与许三多的交谈,史今了解到许三多想当兵的真正的驱动力是不想再做“龟儿子”,不想再挨打,而不是许三多父亲所说的谋个好前程;不是许三多父亲说的胆小,而是心善,见不得人受苦。
所以,在“许三多拼命,班长陪你拼命,我保证在一年内把许三多带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的承诺下,许三多终于进了新兵连,对于史今而言,选了许三多是他的责任,但如何用好他才是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