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最低分数线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最低分数线及公布时间据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划定合格分数线时,既考虑到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兼顾了不同职位层次对公务员能力的不同要求,对中央、省(区、市)、市(地)和县(区)职位采取了分层划线的方法,同时对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为:报考中央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5分。
报考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5分。
报考市(地)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
报考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给予政策倾斜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5个省区市)市(地)级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区)级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中央机关和省级(含副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定向招录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报考市(地)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定向招录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报考县(区)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定向招录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玉溪人才网:2013年玉溪市元江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79名人员

2013年云南玉溪市元江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79名人员相关推荐: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事业单位考试题库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根据《中共玉溪市委组织部、玉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玉溪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实施意见》(玉人社发〔2012〕54号)和《中共玉溪市委组织部、中共玉溪市委机构编制办公室、玉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玉人社通〔2013〕49号)文件精神,现将元江县2013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第一批)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职数及要求(一)基本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热爱本职工作;3.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4.具有适应招聘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5.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78年7月1日以后出生);6.被聘用人员必须在元江县内服务满3年及其以上。
(二)招聘单位、岗位、职数及具体报名条件见附件:《元江县2013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表(第一批)》。
二、公开招聘程序(一)报名1.报名时间:2013年7月15日8:00—7月19日16:00。
2.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方式。
3.报名地址:玉溪人才网()。
简要流程:登录玉溪人才网→网上报名入口→注册→查看招聘岗位→按岗位报名并填写报名资料→等待审核→审核通过→网上交费→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
4.招聘岗位专业要求:参照《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指导目录(2013年)》执行。
5.缴费:网上交纳报名考试费用50元。
报名资料审核已通过,但未交费的考生不能打印准考证及参加考试。
6.每名考生限报一个岗位。
(二)资格审查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共同进行报名资格审查。
(三)考试1.笔试:具体笔试内容见《元江县2013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表(第一批)》,总分100分。
2.面试:具体面试形式见《元江县2013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表(第一批)》,满分100分。
考公务员的条件和要求是什么

考公务员的条件和要求是什么公务员报考条件是什么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讨论生和博士讨论生,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德。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力量。
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中心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公务员一次可以几个岗位在公务员考试报考时,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需全都。
报名时,报考人员要认真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精确。
报考人员供应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
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根据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的有关规定处理。
所以,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报考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
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
在规定的时间内,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在规定的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所以,公务员报名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审查之前,可以用退订职位功能退订原有的职位变成未报考状态,重新报考。
省考公务员必需回户籍地考吗一般来说,参与省考公务员考试是要回户籍地考的。
大多数地区的省考都有户籍限制,非本省(市)户籍人员不能报名参考,所以,都要去招考地区报名参与考试。
一、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以在学校所在地省份参与报考;二、参与了基层项目(比如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高校生村官等)的人员,可以在服务地省份和高校所在地省份报考;三、一般讨论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可以在全国各省份参与考试,由于他们属于高学历人才,各地对这类人员都是放宽条件;四、有些人读高校时将户口迁移至学校所在地,毕业时可以报考生源地(参与高考时所在的省份)省考。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全国)

部门名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公安部民政部民政部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农业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含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供销合作总社中华供销合作总社中华供销合作总社中华供销合作总社中华供销合作总社中华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湖北省地震局湖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西藏自治区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黑龙江省地震局黑龙江省地震局黑龙江省地震局湖南省地震局湖南省地震局湖南省地震局湖南省地震局海南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国家电监会华北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北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北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北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北监管局国家电监会东北监管局国家电监会东北监管局国家电监会东北监管局国家电监会西北监管局国家电监会西北监管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甘肃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国家电监会华东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东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东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东监管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福建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国家电监会华中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中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中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华中监管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四川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四川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国家电监会南方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南方监管局国家电监会南方监管局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新疆自治区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新疆自治区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贵州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贵州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贵州省电力监管专员办公室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内蒙区气象局内蒙区气象局内蒙区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辽宁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广西区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新疆区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浙江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西藏区气象局西藏区气象局西藏区气象局西藏区气象局。
丽江市人力资源保障网:2013年丽江市事业单位招聘(中公)

推荐: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事业单位考试题库丽江市人力资源保障网:2013年丽江市事业单位招聘787名为满足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和《丽江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考核暂行办法》(丽市人[2003]41号)的规定,拟面向各类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87名。
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招聘原则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考试考核招聘工作应遵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学用一致、“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二、招聘名额市属事业单位:56名 ;古城区事业单位:104 名;玉龙县事业单位:69名;永胜县事业单位:190 名;华坪县事业单位:108名;宁蒗县事业单位:260 名。
具体招聘岗位、名额和条件,请点击下载:市属及各县区招聘岗位一览表.rar。
三、招聘条件(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具有全面履行招聘岗位职责的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符合国家对执业资格的要求。
(三)符合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和资格条件的要求。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年龄在30周岁以下(即:1983年6月24日以后出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学位35周岁以下(即:1978年6月24日以后出生)。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年龄在30周岁以下(即:1983年6月24日以后出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学位35周岁以下(即:1978年6月24日以后出生)。
(六)在丽江市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特岗教师”、“村官”人员,报考服务地所在县区招聘岗位且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不受生源、户籍限制。
还在服务期内,符合招聘条件的可凭服务单位出据的《同意报考证明》报考。
(七)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受行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用人单位不接受其报名申请。
2013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时间及报名时间表

4月13日
查看详情
重庆
2013年3月11日-18日
1646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辽宁
2013年3月11日-17日
7483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山西
2013年3月8日-17日
2420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山东
2013年3月15日-19日
8896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江西
2013年3月12日-18日
4174人
查看详情
河北
2013年3月5日-13日
8965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海南
2013年3月8日-14日
1918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贵州
2013年3月5日-13日
5873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云南
2013年3月6日-12日
10416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天津
2013年2月26日-3月4日
1393人
3月17日
查看详情
4月13日
查看详情
安徽
2013年3月15日-20日
6850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广西
2013年3月6日-13日
8200人
4月13日
查看详情
宁夏
2013年3月6日-15日(报考公安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职位的报名时间为2013年3月6日-10日)
1147人
4月13日
4月14日
查看详情
四川
省直机关及市州公务员:2013年3月14日-18日 乡镇机关公务员:2013年3月13日-19日
【招录公告】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

【招录公告】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为满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的有关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将组织实施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工作。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特殊职位外,全部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其中12%左右的职位专门用于招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央直属机构市(地)级职位、县(区)级及以下职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0%左右的职位专门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6年10月15日至1994年10月15日期间出生),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1年10月15日以后出生);(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国家公务员考试需要什么报名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需要什么报名条件国家公务员考试10大报名条件以下人员不得报考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录职位。
条件一:是否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的法律资格”。
国籍是每个考生报考公务员考试的硬性条件之一,考生报考公务员考试,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就国籍这一条件而言,大部分考生均符合报考条件。
条件二:是否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是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如果一个考生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肯定就不符合去政府工作的条件,更不用谈为人民服务了。
条件三: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品行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在群众眼中的形象,也会直接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如果某个考生平时素质低下,品德败坏,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务员的。
虽然法律倡导人人平等,公务员报考不应该歧视任何人,但一些特殊岗位会因为其自身的工作性质和岗位需求,对报考对象的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考生因身体条件限制,不能正常履行职务,就不符合这类职位的报考条件。
对于身体条件这一项,非特殊岗位一般不限制残疾人报考,目前有些地区甚至会专门设置面向残疾人招录的职位,如上海市公务员考试。
条件四:是否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如果考生受过刑事处罚是不可以报考公务员考试的。
因此,有意愿报考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在社会生活中要做一个遵法守法的好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云南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一、招录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每个岗位对年龄上限的要求不一致,部分岗位对2012年毕业的非在职硕士以上学位人员还可放宽年龄上限,具体情况请详阅与本公告同时在官方网站公布的《报考指南》);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备各拟任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
二、不符合报名条件的情形
以下人员不符合报名条件:
2008年以来被取消录用资格的人员;2008年以来被认定在各级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填报虚假信息的人员;2010年以来通过云南省内各级公务员考试但随后未到录用单位报到的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真题解析在线估分职位表下载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yunnan/gwy/ 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交流群:209653443 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三、报考程序
(一)岗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具体的招考人数、岗位、资格条件等详见《云南省2012年度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
报考人员在2012年3月7日后可以通过以下网站查阅《招考简章》: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云南省公务员局网站
对《招考简章》中的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基层工作经历等信息需要咨询时,请报考人员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招录机关的咨询电话可以通过上述网站查询。
为方便报考人员报考,云南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就报考政策、报名网络技术等事宜编制了《报考指南》及报名流程演示,报考人员可以通过上述网站查阅。
(二)网上报名
本次考试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
网上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考申请
报考人员可在2012年3月13日8:00至3月19日24: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提交报考申请。
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岗位进行报名,不得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报名时,报考人员要首先进行用户注册,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并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对自己的填报信息负责。
报考人员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2.报名资格审核
网络审核时间为2012年3月13日12:00—3月20日24:00。
2012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报名的审核方式继续采用计算机自动审核与人工审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算机系统先根据报名信息对照岗位需求来确定报考者是否符合岗位报名条件。
全部条件均可由计算机判定的,由计算机系统直接给出审核结果。
计算机无法全部判定的,提交后台进行人工审核。
人工审核的权限为省级单位、省级直管部门的主管单位、州(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以及州(市)法院、州(市)检察院。
通过资格审核的,不能再报考其他岗位。
2012年3月13日8:00至3月19日24:00期间,报考申请尚未审核或未通过资格审核的,可以改报其他岗位。
2012年3月20日0:00以后,报考申请未审核或未通过资格审核的,视为报名不成功。
(三)网上缴费
本次考试的报名费用采用网上缴纳,不设现场收费点。
报考人员应于2011年3月13日8:00—3月21日24:00登录报名网站进行网上缴费,报考费用为80元/人。
对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凭相关证明材料减免考试费用。
减免费用的流程请详阅《报考指南》。
(四)报名信息修改
为让报考人员有充分校核信息的时间,报名系统将在3月22日至3月23日重新开放,让已交费的报考人员有条件地进行信息修改,对报名资格审核结果有影响的修改视为无效修改。
信息修改的操作规程详见《报考指南》。
(五)岗位裁减
每个岗位的缴费人数与计划录用数的比例应不小于3:1。
一般情况下,限制到具体专业或在“其他招考条件”栏有要求的岗位,严格按3:1进行筛选,未达3:1的岗位,该岗位招考计划将被裁减。
报考被取消岗位的人员视为报名未成功,其报名费用将被退还。
3月27日将在官方网站公布裁减岗位及退费人员名单。
要求英语及汉语以外其他语种的岗位,要求少数民族语言的岗位,定向招录普米族、怒族、布朗族、基诺族、独龙族、德昂族、阿昌族、景颇族的岗位,即使限制到了具体专业或在“其他招考条件”栏有要求,如无特殊说明,也可不受3:1比例的限制。
(六)准考证打印
报考人员于4月9日至开考前登录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四、笔试
(一)笔试科目
报考法检系统岗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法律专业知识》两科;报考其余部门岗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测试时限120分钟,满分200分;《申论》测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法律专业知识》测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笔试范围
以官方网站所载考试大纲为准。
(三)笔试时间
笔试时间为2012年4月21日。
具体安排为:
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6:30申论(法律专业知识)
(四)笔试地点
本次考试在全省各州(市)政府所在地设置考场。
根据需要,经批准也可以在个别县区设置考场,报考人员可在报名时自行选择考试地点,并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五)笔试加分
按照《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确定的革命烈士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下同)笔试成绩加5分;对因公牺牲的人民警察的子女,在报考人民警察的岗位时,笔试成绩加3分。
(六)笔试分数公布
5月29日,考生个人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分数。
对分数有疑问的考生可以申请分数查疑,查疑结束后,6月4日将公布考生按岗位排名的成绩情况。
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将在公布笔试成绩的同时,公布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
在每个岗位最低合格分数线以上人员中,按招录计划数2倍的比例确定每个岗位的首批进入面试的人员。
五、网上确认
网上确认是进行资格复审和面试的必要阶段。
官方网站将在笔试成绩发布后公布网上确认的人员名单。
进入网上确认名单的人员,不论其是否愿意参加面试,都必须按时进行网上确认。
网上确认分为四个阶段,即:首次确认、首次递补确认、二次递补确认、打印确认表。
(一)首次确认
首次确认是指首批进入面试的人员登录报名系统,对是否参加资格复审及后续过程进行确认。
首次确认于2012年6月9日8:00至6月13日24:00进行,未按时确认的人员,视为自动放弃面试。
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将从报考该岗位笔
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以上人员中按笔试成绩排名和岗位面试空缺人数递补人员进行网上确认。
(二)首次递补确认
首次递补确认指首次确认后尚未达到2:1面试比例的岗位进行的递补确认。
首次递补确认于6月16日8:00至6月18日24:00进行,未按时确认的人员,视为自动放弃递补资格。
(三)二次递补确认
首次递补确认后仍未达到2:1面试比例的岗位将开展二次递补确认。
二次递补确认于6月21日8:00至6月23日24:00进行,未按时确认的人员,视为自动放弃递补资格。
(四)打印确认表
通过网络打印的确认表是参加资格复审和面试的必要凭据,报考人员进行网上确认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打印确认表。
经递补后未达面试比例的岗位,按实际确认人数进行资格复审及面试。
考生在网上确认期间按官方网站公布的确认流程进行操作,有操作困难的,也可至省内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