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治疗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方法对临床效果探讨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方法对临床效果探讨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方法对临床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使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7年7月到2018年8月在本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抽取出54例进行观察。

随机分成对照组(n=27,两性霉素B滴眼液+氟康唑)与实验组(n=27,两性霉素B滴眼液+氟康唑+伊曲康唑),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患有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使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优秀,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快,且安全,推荐。

【关键词】两性霉素B滴眼液;氟康唑;伊曲康唑;真菌性角膜炎【中图分类号】R7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090-02真菌性角膜炎是临床眼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病程长且前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且具有较高的致盲率。

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多以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为主,以往多但单独使用多烯类药物,如两性霉素B滴眼液,稳定性不佳,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可使用唑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氟康唑、伊曲康唑,遂进行本研究分析其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7月到2018年8月在本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抽取出54例进行观察。

随机分成对照组(n=27)与实验组(n=27)。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11;年龄为30到61岁,平均(33.12±8.52)岁;病程为2.1周到11.3周,平均(6.01±1.46)周。

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5:12;年龄为29到63岁,平均(33.24±8.49)岁;病程为2.5周到8.54周,平均(5.98±1.52)周。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将其以抽签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氟康唑滴眼液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伊曲康唑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P<0.05。

结论: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效果真菌性角膜炎是由致病真菌感染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一种角膜病变[1]。

随着近几年来抗生素药物的滥用、隐形眼镜佩戴不正确上升,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目前,临床上对于真菌性角膜炎尚无治疗效果明确的药物,加之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经常造成误诊或延误最佳治疗时机[2]。

本文研究了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将其以抽签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

治疗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56±5.23)岁,发病原因:异物损伤感染22例、眼外伤30例,其他原因8例。

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45±5.12)岁,发病原因:异物损伤感染23例,眼外伤28例,其他原因9例。

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资料无对比差异,可进行对比(P>0.05)。

1.2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氟康唑滴眼液(生产厂家:长春迪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769)+两性霉素B滴眼液进行交替滴眼治疗,两种药物使用间隔时间为15min。

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分析

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分析

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分析王俊姝【摘要】目的分析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取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病情不同程度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93.1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75.86%.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重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能够有效提升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缩短了症状缓解的时间,尤其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实施.【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6【总页数】1页(P45)【关键词】伊曲康唑;两性霉素滴眼液B;真菌性角膜炎;重症;疗效【作者】王俊姝【作者单位】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21真菌性角膜炎是眼科比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具有极高的致盲率,在温热潮湿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有曲霉菌、镰刀菌和念珠菌属等,以前二者感染率最高。

真菌性角膜炎可以使用抗真菌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的风险较低,治疗方便。

伊曲康唑胶囊是一种三唑类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滴眼液是七烯类广谱的抗真菌药物。

为分析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与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

实验组患者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32.8±8.6)岁;病程15~79 d,平均病程(41.7±10.2)d;其中轻症患者10例,中症患者13例,重症患者6例。

伊曲康唑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伊曲康唑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I 关键 词 】伊曲康唑 ;真 菌性 角膜 炎 ;临床 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 4 5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献编 号】I S S N .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7 . 4 3 . 8 4 7 6 . O 1
真菌性角 膜炎 在 临床上 又 称为 角膜 真菌 感染 ,该 病 的 致盲率较高 ,主要发 于 天气 温 和潮 湿 的发 展 中国家 。该 病 3 讨 论 的发病病 因是 患者 的角膜 外 伤 、泪液 发 生异 常 、隐形 眼镜 曲霉菌属和丝 状菌 属是 导致 真 菌性 角膜 炎发 生 的主要 的长期配戴 ,或者糖 皮 质激 素 和抗 生 素 的长 期使 用 等 。该 病原菌 。真菌性角膜炎患 者的治疗 效果会 因为 地 区的差异 ,
异不显 著 ,可为之后 的观察指 标 的对照研 究做好 铺 垫 ,(
影 响真菌 细胞膜的通 透 性 ,抑 制真 菌 的 生长 发育 。两性 霉 检验 ,P > 0 . 0 5 ) ,展开充分 的对 比。同时在开 展研究 的过程 素 B属 于多烯类 抗真 菌药 物 ,药物 稳定 性 差 ,会受 到 一定 中需 要排除其他 的干扰 因素。 的光 和热的影响 ,药性 容 易不 断 的下 降 ,将 该 项药 物 配制 1 . 2研 究 方 法 成滴 眼液 ,药液会对 患者 角 膜 的穿 透较 差 ,使 得患 者 的 临 乙组采用二性 霉素 B联 合氟 康唑 治疗 ,二性 霉索 B浓 床效果 较差。氟康唑是 主要 用 于 治疗 眼 部 的唑类 药 物 ,可 度为 0 . 1 5 % ,氟康唑滴眼液浓 度为 0 . 3 %,交 替滴 注 ,每小 时1 次 ,2 种 药物间隔 时间应 该大 于 1 0 ai r n 。 甲组 在 乙组 的 进行有 效的抑菌 ,减轻 患 者 的一 系列 炎 症反 应 ,角 膜 穿透 基础上加用伊 曲康 唑治疗 ,伊曲康唑胶囊 ,每次 2 0 0 mg ,每 性 较好 。伊 曲康唑属 于三 氮 唑类 抗 菌药 物 ,具 有较 好 的 亲

伊曲康唑配合氟康唑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

伊曲康唑配合氟康唑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

伊曲康唑配合氟康唑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观察作者:陈寄明来源:《中外医疗》 2013年第4期陈寄明新化县人民医院,湖南娄底 417600[摘要]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2007年3月—2011年3月间到该院诊治的64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联合碘酊疗法,观察组患者则是使用了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滴眼疗法,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并记下相应的数据。

结果对照组32例患者,有效为11例,显效12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1.9%;观察组32例患者中,无效4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87.5%。

结论对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疾病的治疗,采用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溃疡;伊曲康唑;氟康唑;碘酊[中图分类号] R721.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a)-0134-02真菌性角膜溃疡在以往的发病率并不高,而且在文献上也很少提到,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关于此种疾病的报导有所增加,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这种疾病的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发病率不断攀升。

此种疾病有3大临床表现:①起病缓慢,发病过程较长,常在数天后出现角膜溃疡,病程一般可持续2~3个月;②角膜溃疡因致病菌种不同,其形态不一致;③前房积脓,特别是在早期,常为本病特征之一。

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那么将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残疾,阻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

为了探讨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现选取在2007年3月—2011年3月间到该院诊治的64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64例患者均接受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疗法,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诊治的64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其中女30例,年龄分布在20~65岁之间,男34例,年龄分布在20~55岁之间,64例患者经过诊断均为真菌性角膜溃疡,需立即进行治疗。

伊曲康唑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伊曲康唑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间患者 发生病毒或细菌感染 应及 时治疗 , 手术 后每 日对患 者 进行 观察 。治疗 2 1天后 比较两 组 的临床 疗 效 ( 二 性霉 素 B 和氟康 唑 : 均为本 医院 自行配 置 ; 伊 曲康 唑 : 西 安杨森 制药 有 限公 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 2 0 0 2 0 3 6 7 ) 。
霉素 B联合 氟康 唑进 行 交替滴 眼 治疗 ( 两 种药 间隔时 间 >
1 0 m i n ) , 每小 时一次 ( 二性霉素 B浓度为 0 . 1 5 %, 氟康唑浓度
注: P<0 . 0 5
为0 . 3 %) ; 试 验组 : 在对 照组 的基础上 联合伊 曲康 唑对患者 进行治疗 , 伊 曲康唑 : 1次/ d , 每次 2 0 0 m g口服 。若 在治疗期
3 . 不 良反应 : 有 4例 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恶心 、 腹
基金项 目: 齐齐哈尔市科技局 作者单位 : 1 6 1 0 0 6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 附属医 院眼科 ( 孙 晓雪、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二、 结果
1 . 试验组和对照组 的临床疗 效 比较 : 试 验组 和对 照组 中

对象 与方法
临床疗效 比较分析结果 , 见表 1 。结果表 明 , 在 显效率 和总有
1 . 研究对象 : 试 验组 : 1 3 5例 ( 男8 4例 , 女5 1 例) , 平均年
效率上 , 试 验组 高 于对 照组 , 对 照 组 显效 率 6 0 %, 总 有效 率 9 5 %, 试验组显效 率 7 3 %, 总有效 率 9 9 % 。在 二性 霉素 B联 合氟康 唑的前 提下再 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的临床
疗效更好 ( 见表 1 ) , 其差 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 5 ) 。 表 1 试验组和对照组 的临床疗效 比较 n ( %)

那他霉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价

那他霉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价

那他霉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价李方园(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安阳455000)摘要:目的:探究那他霉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胶囊)32例和对照组(那他霉素滴眼液)31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3~7周的治疗,使用那他霉素和伊曲康唑进行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愈15例,好转1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4例治疗无效,3例行结膜瓣遮盖术,1例行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独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29%,12例治疗无效,均行角膜炎手术治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那他霉素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那他霉素,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那他霉素伊曲康唑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R7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9)04-0177-02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主要致病菌有镰刀菌、曲霉菌、酵母菌、念珠菌属等,具有较高的致盲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1]。

抗真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真菌药物治疗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临床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2],选择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此次研究我院选取6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那他霉素联合伊曲康唑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真菌性结膜炎,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那他霉素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胶囊)32例和对照组(那他霉素滴眼液)31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7.86±8.39)岁;平均病程(38.28±5.39)d;轻症9例,中症15例,重症7例。

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评价探究

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评价探究

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评价探究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13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56例,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 B 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两性霉素 B 滴眼液与伊曲康唑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6.49%、对照组为82.14%(P<0.05);观察组前房积脓、角膜溃疡等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

结论:两性霉素 B 滴眼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恢复快。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两性霉素 B 滴眼液;伊曲康唑真菌性角膜炎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起病缓慢,病情迁延,可导致视力障碍、眼内炎、角膜穿孔等并发症甚至眼盲。

该病由曲霉菌、镰刀菌等导致,其发生率与炎热潮湿的环境、外伤、自身免疫、激素和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诸多因素有关[1]。

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包括局部点眼、手术、静脉注射、角膜基质内注射抗真菌性药物等。

由于手术风险大,因此药物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我院对该类患者给予两性霉素 B 滴眼液与伊曲康唑治疗,本文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3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标准(2012年),患者均知情同意。

均排除精神疾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56例。

观察组57例中,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21~69岁,平均(41.38±4.29)岁,病程6 d~3个月,平均(1.57±0.36)个月;对照组56例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22~68岁,平均(40.82±4.31)岁,病程7 d~3.5个月,平均(1.62±0.41)个月。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清创、消毒,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 B 滴眼液(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92),1滴/次,每 1 h 滴入 1 次,1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67)口服,200 mg/次,1次/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3月 第21卷 No.1218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疗效评价刘战友 (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卫生院 黑龙江克东 161000)【中图分类号】R4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3-0218-01【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出200名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治疗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有100名患者。

实验组患者采用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治疗,密切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住院天数和治疗有效率。

结果: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的提高量远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大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沙丁胺醇气雾剂相比,联合噻托溴铵能够明显提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患者保持平稳生命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疗效评价 噻托溴铵是一种特异选择性的抗胆碱药物,它通过抑制平滑肌M3受体,产生支气管扩张作用。

本品能在显著改善早、晚峰值呼气流速的同时在1年的给药期内一直保持其支气管扩张作用,而无耐受现象发生并改善呼吸困难。

自发性气胸指胸膜腔完整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气体进入并蓄积在胸膜腔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发展而来。

本文旨在探究与分析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出200名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治疗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有100名患者。

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9~79岁,平均年龄为(63.02士9.10)岁;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病程6~35年,平均病程(24.3±6.53);原发病:慢性支气管炎30例,阻塞性肺气肿38例,支气管哮喘32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在48~80岁,平均年龄为(61.52士9.04)岁;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9例;病程5~36年,平均病程(25.01±5.66);原发病:慢性支气管32例,阻塞性肺气肿36例,支气管哮喘32例。

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情况相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口服沐舒坦止咳化痰的同时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采用氨茶碱解痉平喘。

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则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喷1~2下,一天喷三次),实验组患者使用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通过干粉吸入的方式给予,剂量为18μg/次。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与疗效。

1.3.1观察指标(1)患者6min步行距离。

(2)患者治疗住院天数。

(3)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1.3.2疗效(1)显效: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消失。

(2)有效: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

(3)无效:患者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靠,结论科学。

2.结果2.1对照组:(1)治疗前的6min步行平均距离为(366.2±73.5)m,治疗后的6min步行平均距离为(402.3±98.1)m;平均住院天数为(10.3±3.1)天;治疗总有效人数为75人,治疗总有效率为75%。

2.2实验组:(1)治疗前的6min步行平均距离为(364.2±72.8)m,治疗后的6min步行平均距离为(472.8±108.7)m;平均住院天数为(8.3±2.1)天;治疗总有效人数为92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2%。

综上,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的提高量远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大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

3.讨论经研究证明,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笔者将常见的几种优质护理方法总结如下:(1)医护人员应积极安慰患者,为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焦虑、抑郁颓废的等消极心理;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决心。

(2)密切观察患者脉搏、心跳、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若患者的生命特征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3)患者痊愈后应进行适当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散步等。

注意不要运动过量。

(4)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室内湿度、温度适宜。

(5)进行合理饮食,可以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口味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等。

综上所述,联合噻托溴铵具有明显提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有效率等优势,有利于患者保持平稳生命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SchiavonM,MarulliG,ZuinA,etal.Endobronchialvalveforsecondarypneumothoraxinasevereemphysemapatient[J].TheThoracicandcardiovascularsurgeon,2011,59(8):509-510.[2] LittnerMR,IlowiteJS,TashkinDP.Long-actingbronchodilationwithonce-dailydosingoftiotropium(Spiriva)instabl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J].AmJRespirCritCareMed,2000,161(4Pt1):1136-1142.[3] 杜开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118.[4] 史金英,李艳肖,柴书坤,等.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3,12(10):789-790.[5] 饶理强,蔡博,肖坚怀,等.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13-1714.伊曲康唑治疗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石景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眼科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中图分类号】R7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3-0218-01【摘要】 目的:在对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伊曲康唑,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方法,使用氟康哇联合两性霉素B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应用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添加使用伊曲康唑。

由护理人员分别对两组患者中轻症、中症以及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的时间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之中重症的患者其治疗的效果并无显著的差异(P>0.05),但其中观察组轻症与中症的患者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三种症状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真菌性角膜炎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毒副作用较小,值得对其进行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 伊曲康唑;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在早期并没有着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中期则会出现视物较为模糊、畏光且流泪、眼部疼痛以及分泌物较多等不适的症状,这将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安全,笔者选取我院所治疗的80例患者,并对其中的40例应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在征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患者进行研究与探讨。

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在52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6.1)岁,患者病程在26天至98天之间,平均病程为(62.3±19.1)天,患者的糖尿病史在5年至26年之间,平均病史为(14.1±6.7)年,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并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方法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方法,使用浓度为0.2%的氟康哇滴眼液联合浓度为0.25%的两性霉素B滴眼液的方法对患者交替滴眼,每小时一次,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应用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添加使用伊曲康唑,剂量为200mg,每日一次,在餐后服用,对患者共进行4w的治疗。

1.3疗效判定的标准治愈:患者角膜的溃疡面完全愈合,经真菌的镜检以及荧光素的染色体制呈现为阴性;好转:患者角膜的溃疡面愈合在一半以上,经真菌的镜检以及荧光素的染色体制呈现为阴性;无效:患者角膜的溃疡面愈合并未达到一半甚至出现恶化,经真菌的镜检呈现为阳性。

2.结果2.1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的对比两组之中重症的患者其治疗的效果并无显著的差异(P>0.05),但其中观察组轻症与中症的患者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数据如下:对照组40例患者中,轻症、中症与重症患者分别有14例,18例与8例,轻症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治愈、好转与无效的分别有4例,6例,4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3%,中症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治愈、好转与无效的分别有4例,6例,8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56%,重症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治愈、好转与无效的分别有2例,2例,4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40例患者中,轻症、中症与重症患者分别有12例,20例与8例,轻症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治愈、好转与无效的分别有6例,4例,2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中症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治愈、好转与无效的分别有10例,6例,4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重症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治愈、好转与无效的分别有2例,4例,2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

2.2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间方面的比较观察组三种症状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对照组14例轻症患者的治疗时间为26.2±12.0(d),18例中症患者的治疗时间为48.5±19.8(d),8例重症患者的治疗时间为75.8±20.4(d);观察组12例轻症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7.6±10.6(d),20例中症患者的治疗时间为30.1±14.6(d),8例重症患者的治疗时间为56.3±18.7(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