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动科动物营养学复习重点
动物营养学复习重点

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摄入、利用营养物质全过程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相互关系的科学。
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消化的概念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的变化等)。
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digestibility) :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的统一指标,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动物机体组织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一部分又重新合成组织蛋白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理想蛋白的概念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这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1.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2.半必需氨基酸—能代替或部分节约EAA的AA。
3.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特定条件下必需由饲料供给的AA.4.非EAA:指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5.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日粮)中的一种或几种EAA的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L AA,依次为第二、三、四……等LAA。
AA的平衡体内蛋白质合成时,要求所有的必需氨基酸都存在,并保持一定的相互比例。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复习内容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复习内容----9c93bf98-6eab-11ec-b7fa-7cb59b590d7d试题类型一、名词解释(20分)2。
填空或选择题(30分)3。
简短回答问题(30分)4。
问答题(20分)第一章1.营养素,一般营养素分析方案,饲料中的营养素分为哪些类型?试着解释他们的概念。
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或营养素。
总水分: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总和。
初水:即自由水、游离水、原始水分。
新鲜饲料在60-70℃烘箱中烘一定时间,室温恒重,所失重量即为初水。
吸附水:即结合水和结合水。
风干饲料在100-105℃的烘箱中干燥一定时间,并将干燥器冷却至恒重。
损失的重量是被吸附的水。
粗灰分:饲料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有机物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蛋白cp:饲料样品中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测出样品含氮量后,再乘以6.25即为粗蛋白含量。
粗脂肪EE: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用乙醚提取样品得到的产品也称为乙醚提取物。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成分。
评价饲料中纤维物质的指标有: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无氮浸出物nfe:即不含氮的一类浸出物,也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nef=100%-(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汤姆斯隆利*2、比较动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组成的差异。
元素组成差异: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略有不同。
化合物组成差异:①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和储备物质,动物的含量较低。
② 蛋白质:是动物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含量很大。
由于物种的不同,在植物中是不同的。
③ 脂类:动物的能量储存物质,通常在植物中含量较低。
④ 水分和灰分:植物的水分含量变化很大,而成年动物的水分含量相对稳定;动物体内的灰分含量高于植物体内的灰分含量。
第二章1.简述动物的主要消化吸收方法消化方式:物理消化:通过喂食、咀嚼和胃肠运动研磨、混合和向后推动食物,最终清除体内消化残渣的过程。
动物营养复习重点

动物营养复习重点
复习:
1. 需要掌握的名词解释:
消化率、利用率、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瘤胃氮素循环、过瘤胃蛋白、必需脂肪酸、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维持、维持营养需要
2. 需要牢记的内容
2.1 饲料养分常规分析的原理(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钙、磷)
2.2 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差别)
2.3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营养生理功能(营养作用)
2.4 影响粗纤维消化利用的因素
2.5 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
2.6 粗纤维的主要生理功能
2.7综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
2.8测定动物的维持需要在生产中的意义
3. 需要熟悉掌握的具体内容
3.1 元素组成(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组成)
3.2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粗蛋白(真蛋白和氨化物)、粗脂肪(真脂肪和类脂肪)的组成成分
3.3 饲料中养分的消化方式(分类、不同动物、不同部位)
3.4 消化后养分的吸收方式
3.5 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对饲料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过程及特点
3.6 各种动物的主要限制氨基酸
3.7 理想蛋白与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
3.8 脂肪的分类及特性
3.9 各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
3.10 维生素的分类
3.11 动物体内水的来源与排泄
3.12 能量的来源
3.13各种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3.14 理解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
3.15 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综合法和析因法)。
《动物营养学》按章节复习资料.doc

绪论营养是一切牛命活动(牛存、牛长、繁殖、产奶、产蛋、免疫等)的基础。
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牛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在于:笫一,揭示和阐明动物生存、生产或做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或生物学功能。
第二,研究并确定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
第三,研究营养素供给与动物体内代谢速度、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动物牛产特性之间的关系。
第四,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屮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第五,研究营养与动物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六,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新方法和手段。
开拓动物营养研究的新领域。
动物科学专业三大主干学科:动物遗传冇种、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一、动物与饲料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动物生产与植物生产饲料:动物的食物。
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皆可作为动物的饲料。
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概略养分分析方案(Feed Proximate Analysis),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c水分饲料V j无机物质(粗灰分或矿物质)、干物质•(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有机物丿彳〔乙隧浸出物(粗脂肪)I无氮化合物^ r粗纤维1碳水化合物{I无氮浸出物(一)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但含量差界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o水分状态:含于动植物体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的水,称为游离水或自由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胶体水膜、难以挥发的水,称结合水或束缚水。
1.初水即自由水、游离水。
60-70C烘箱中烘3-4小时2.吸附水即结合水。
测定初水后的饲料、经白然风干的饲料或谷物饲料,在100-105°C烘箱内烘干2- 3小时。
除去初水和吸附水的饲料为绝T•饲料(Dry Matter,缩写DM)。
动物营养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 干物质(dry matter,DM)除去初水分和吸附水的饲料成为绝干饲料,杨嫩中绝干饲料的含量称为干物质。
2 采食量(feed intake,FI)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才是饲料的质量,一般以日采食量表示,即动物在24h内采食饲料的质量。
3 自由采食量(voluntarry feed intake,VIF)是指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数量,或称随意采食量。
4 标准采食量(standard feed intake,SFI)是根据动物饲养标准推荐的采食量,又称为采食量定额。
5 消化(digestion)是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6 总能(gross energy,GE)是饲料被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
7 净能(net energy,EG)净能等于代谢能减去热增耗、发酵产热或与绝食动物相比的其他产热。
饲料NE就是指动物用于维持和生产的那部分能量。
8 热增耗(HI)也称体增热、特殊动力学作用或食后增热。
来源于饲料营养物质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代谢所消耗的能量产热,是采食后体热差。
9 能量利用总效率(gross efficiency)是指产品能值和采食饲料的有效能值的比值,私聊的有效能包括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不同动物用不同的有效能形式计算能量利用总效率。
10能量利用净效率(net efficiency)是指产品能治与扣除维持需要之外采食的能值的百分比。
它受采食水平的影响较小,而更多的收动物遗传能力的影响。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EFA)是指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粮供给,在体内具有明确的生理作用对机体的生长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11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CLA)是一组亚油酸的异构体,是一类具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双烯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总成。
动物营养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 2.限制性氨基酸 3.必须脂肪酸4.水溶性维生素5.氨基酸的互补二、填空胆碱与维生素不能同时添加矿物元素(Zn、P、Ca)P与Zn是重点饲料加工方式、对消化作用的影响海水鱼与淡水鱼对必须脂肪酸需求的不同n-3与n-6两种不同类型LA LAN EPA DHA鱼虾对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需求范围、抗营养因子是什么?对动物有什么影响?三、改错四、简答(1)脂肪酸败的原因、危害及预防答:1)脂肪酸败的原因:①有氧条件下,光、热及铜铁等微量元素作用于双键的亚甲基,使脂肪生成低分子的酮和酸混合物,并有自我催化作用,最主要和常见的变化。
②微生物作用温度高,湿度大,霉菌和植物细胞内的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生成低分子的酮,在油饼和米糠中易发2)脂肪酸败的危害:①产生不良气味,使脂肪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下降②破坏脂溶性维生素③使蛋白质消化率下降④醛和酮对鱼虾有直接的毒害作用⑤鲤鱼瘦背病,肌肉变性坏死。
虹鳟高度贫血,肝脏脂肪变性,胰腺组织病变,大量死亡。
3)饱和度:可以通过油脂的氢化和冬化以及调整来提高油脂的饱和度。
温度:油脂最好在低温下加工与贮藏。
水分:可以通过精炼脱水降低水分从而达到预防油脂酸败的目的。
氧气:可以通过隔绝氧气(充氮或真空包装) 或加入抗氧化剂来减少氧含量。
光照与射线:可以采用有色包装和避光装置来隔绝光照和射线的影响。
金属离子:解决的措施是减少油脂与铜、铁器具的接触,避免金属离子污染。
色素物质:可以通过加热炼制破坏色素。
抗氧化剂:添加抗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增效剂是一种延缓或抑制油脂酸败的有效方法。
(2)如何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答:1.达到氨基酸的平衡——利用氨基酸的互补作用,实行多种原料的同时添加。
2.添加抗氧化剂3.饲料原料的加工与处理——通过加热等工艺,除去一些不利因子4.饲料中提供足量的能量物质,避免蛋白质进行消化功能,造成浪费(3)掺杂的方式及检测答:掺杂的种类:有尿素、糠麸、饼粕、血粉、羽毛渣、锯末、花生壳、沙砾等。
动物营养学复习提纲

《动物营养学》复习提纲绪论目的要求掌握营养与营养学的概念、动物营养学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动物营养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目的要求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比较,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动植物的化学组成一、元素组成已知的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有90多种,其中以C、H、O、N含量最多,总占动植物体DM的90%以上,差异大。
常量元素:Ca P K Na S Cl Mg微量元素:Fe Cu Mn Zn Se I Co F Mo二、化合物组成1、碳水化合2.脂肪3.蛋白质4.矿物质5.维生素6.水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1.元素比较2.化学物组第三节饲料养分一、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
二、养分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叫养分。
(一)概略养分11.水分或干物质(DM)2.粗蛋白质(CP)3.粗脂肪(EE)4.粗纤维(CF)后来提出了多种纤维素含量测定的改进方法,最有影响的是Van Soest分析法,如下(图1-1)。
植物性饲料中性洗涤剂(3%十二烷基硫酸钠)(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硅酸盐)2%十六烷三甲溴化铵)(半纤维素等)1(木质素、硅酸盐)灰化(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灰分,即硅酸盐)NDF-ADF=半纤维素ADF-残渣1=纤维素残渣1-残渣2=木质素5.粗灰分饲料完全燃烧后的残渣,主要是矿物元素及其盐类,有时有少量泥砂。
(二)纯养分三、养分的基本功能1.作为结构物质;2.作为能源;3.作为生理及代谢调节物;4.形成产品。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目的要求学习并掌握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消化特点及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的诸因素。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大分子)简单可吸收形式组织一、消化方式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非常重要,饲料内70-85%DM和50%的CF在瘤胃内消化,瘤胃微生物的正常消化取决于瘤胃内环境的稳定,包括下列因素。
动科班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

动科班营养复习资料1、动物营养的概念动物营养是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它是动物一切生命活动(生存、生长、繁殖、产奶、产蛋、免疫等)的基础,整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营养。
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动物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或含有这些营养物质的饲料。
而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及其产品,研究动物营养,首先应了解动物与植物的化学组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饲料是指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1、水分初水(游离水或自由水):含于动植物体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的水;吸附水(结合水或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形成胶体水膜、难以挥发的水。
构成动植物体的这两种水分之和,称为总水分。
常规饲料分析中将饲料中总水分分为初水和吸附水。
2、粗灰分(ash)(1)概念: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或盐类等无机物质,有时还含有少量泥沙,故称粗灰分。
3、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缩写CP) (1)概念:粗蛋白质是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两部分。
NPN是蛋白质合成或分解时的产物,结构简单,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
测定: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CP含量=含N量*6.25,CP含氮是16%,个别15~18%。
4、粗脂肪(ether extract,缩写EE)(1)概念:粗脂肪是指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脂肪和类脂。
TE由甘油+脂肪酸形成,类脂包括叶绿素、胡萝卜素、脂溶性维生素、蜡、固醇、复脂(卵磷脂)以及游离的有机酸。
5、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1)概念: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角质等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角化症、滑腱症? 5. 电解质在动物营养中具有何种作用? 6. 硫、铁、铜、锌、锰、硒的功能?
第九章
1. 维生素的概念和作用 2. 维生素的分类及命名 3. 各种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典型缺乏症状 4. 影响动物对各种维生素需要的因素
7
第五章
1. 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主要性质? 2. 动物、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3.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4. 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代谢方面有何异同? 5. 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
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 6. 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7. NSP的概念及其的营养特性? 8. 简述NSP的负面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
第十四章
1. 消化试验、代谢试验、饲养试验、平衡试验、 离体消化试验、比较屠宰试验
2. 各种消化试验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3. 消化试验中常用的指示剂?
动物营养学教案
17
第十五章
1. 维持/维持需要的概念? 2. 基础代谢/绝食代谢/代谢体重? 3. 绝食代谢测定的基本条件? 4. 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 ?
第六章
1. 脂类的组成、主要性质? 2. 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 3. 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脂类的消化、吸收、代
谢方面有何异同?胆汁肠肝循环? 4. EFA的概念与作用? 5. 饲料脂肪与动物产品脂肪 2. 饲料中哪些成分可提供能量、有何特点? 3. 饲料中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 4. GE、DE、ME、NE 、ADE、FE、TDE、FmE、AME
第十一章
1. 饲养标准及营养需要的概念?如何合理应用饲养标准? 2. 饲养标准组成结构?指标体系及种类?数值表达方式?
第十二章
1. 采食量的概念?采食量的衡量? 2. 调节采食量的机制? 3. 简述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 4. 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
第十三章
1. 热平衡的概念?其调节方式? 2. 温热环境?EAT? 3. TNZ?LCT?UCT? 4. 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的影响? 5. 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
时间?
地点?
题型: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单项选择题 (共10分,每小题1分),判断题(共10分, 每小题1分),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 分),问答分析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评分:平时50%(出勤、课题提问、作业), 期末50%
复习
绪论
1. 养分、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 动物生产的特点
第一章
1. 动物体的化学组成有何特点? 2. 动植物体(饲料)的概略成分分析(Weende 分
析系统)中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各是什么,缩写? 3. 什么是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
(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
第二章
1. 概念:消化、吸收、消化力、消化性、消化率、表观消 化率、真消化率
2. 阐述题: (1)动物消化、吸收的方式。 (2)鸡、猪、牛的消化各有什么特点,有何不同? (3)瘤胃内环境有那些特点适合微生物发酵? (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有那些?
第三章
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途径
第四章
1. 概念:RDP、UDP、蛋白质周转代谢等 2. 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3. 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4. 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5. 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6. 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7. 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6
8. 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 酸拮抗、理想蛋白。
9. 生长猪、禽的EAA包括哪几种? 10.简述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11.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LAA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
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LAA? 12.简述AA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3.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第十六章
1. 动物营养需要测定的方法:综合法或析因法 2. 生长的一般规律、特点?影响生长的因素? 3. 生长动物营养需要的构成?
第十七章
1. 营养对动物繁殖有何影响?短期优饲/催情补饲? 2. 动物繁殖周期中的营养生理规律? 3. 繁殖母畜营养需要的构成? 4. 繁殖公畜的营养生理特点?
考试
UE、Eg、UeE、TME、AMEn、TMEn各代表什么, 如何计算? 5. 热增耗指什么?有何营养意义? 6. 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第八章
1. 什么叫必需矿物元素?按体内含量可分成哪两类、依据? 2. 矿物元素在动物体内有何生理功能? 3. 钙磷缺乏会出现什么病症?影响钙磷吸收的饲料因子有
第十章
1. 什么叫饲料添加剂?广义的饲料添加剂如何分类? 2. 生长促进剂有哪些? 3. 常用抗生素的大概分类如何?为何抗生素能促进动物
的生长?在畜牧业中使用抗生素的概况及存在问题? 4. 饲用酶制剂特点、种类?影响酶制剂使用效果的因素? 5. 益生素(微生态制剂)的特点以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6. 饲料调质剂/调制剂指什么?有哪些种类? 7. 驱虫保健剂、饲料贮藏剂有哪些?